Workflow
汽车消费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助力经济内循环,再论汽车政策工具箱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电动自行车行业 - **公司**:比亚迪、长城、长安、小鹏、零跑、特斯拉、上汽乘用车、吉利、奇瑞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政策工具及效果 - **政策工具**:稳定汽车消费政策工具丰富,包括税收政策(购置税减免、增值税下调、消费税按排量设置、关税调整)、补贴政策(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购置补贴)、优化限购政策(减少限购地区、增加牌照额度)[3][10][11] - **历史政策效果**:2009 - 2010 年和 2015 - 2017 年购置税减半政策拉动需求超 400 - 500 万辆,但政策退出后市场波动加剧;2018 - 2021 年地方政策效果有限;2022 年和 2024 年政策带动销量增量超 3%,零售和上险量超 1300 万台,同比增速超 5% [1][4] - **2024 年以旧换新政策**:7 月更新政策加大补贴力度,燃油、新能源乘用车单车报废补贴提至 1.5 万元/2 万元,中央财政分担比例提至 90%,拉动增量需求近 150 万辆,对应 24 年乘用车辆销量增速约 7% [1][18][19] - **2025 年以旧换新政策**:延续并扩大适用范围至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老旧车型,保持补贴标准不变,完善置换补贴标准,中央财政分担 90%,预计支撑内需正增长 [2][22] 市场发展空间 - **乘用车市场**:中国乘用车保有量约 200 多台/千人,有望提升至 300 台/千人以上;有效置换周期显示市场销量可能对应 2800 万辆左右,相比 2024 年有 20%提升空间 [1][5][21] - **报废与置换**:2024 年新增需求中置换占比超 50%,加速报废环节空间大,放宽国三车型报废门槛,潜在存量需求超 8000 万台,2025 年有望实现 3%左右正增长 [6] 新能源汽车 - **现状与趋势**:今年新能源车销量环比上升,部分车企一季度盈利分化但整体交付量好,毛利率和盈利水平超预期;关注量和产品周期,细分板块投资建议排序中乘用车整车偏前,热门赛道包括智能化、自动驾驶等领域及海外市场 [9] - **平稳过渡建议**:年底新能源车辆减征购置税面临退坡,可通过用车端额外补贴(充电设施、路权优惠等)平抑需求扰动 [1][7] 市场表现 - **板块及整车**:四五月份汽车板块反弹,国内销量双位数增长,港股整车标的反弹幅度达 40% - 50%以上 [1][8] - **出口情况**:2025 年 1 - 4 月乘用车累计出口 161 万辆,同比增长 4.6%,新能源车占比 38%,同比提升 11 个百分点;对西亚和墨西哥新能源车出口量同比翻倍,对欧盟同比正增长 5 个百分点 [2][26][27] 海外市场 - **市场情况**:2025 年一季度欧盟新能源渗透率同比回升,南美主要出口市场增长,俄罗斯 1 - 4 月销量同比承压;美国一季度轻型车辆销售增长,南美巴西和阿根廷销售增长 [24] - **品牌表现**:2025 年 1 - 4 月比亚迪海外销售接近翻倍,长城、长安平稳增长,小鹏、零跑从零开始有一定销量,特斯拉与上汽乘用车下降,吉利及奇瑞面临压力 [28][29] - **盈利预期**:自主品牌海外销售有望双位数同比增长但各品牌分化,海外整体盈利性优于国内,但单车盈利难快速提升,不同市场及企业盈利表现更分化 [3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限购政策影响**:中国八市一省实行汽车限购,2024 年限购合计影响购车需求 650 万辆以上;目前贵阳、海南已取消限购,多城市出台松绑措施激发消费活力 [15][16] - **新能源产业支持**: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受 14 年补贴政策支持,从公共领域扩展至私人领域,通过车辆购置税免征等措施促进销售增长 [12][13] - **行业挑战**:汽车行业面临 2026 年部分退坡政策担忧、2024 年高基数可能致增速负增长、下半年配置风险增加等挑战 [14] - **俄罗斯市场**:俄罗斯汽车市场贷款利率高,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加,且预期海外车企回归,购车行为观望 [25]
中金 | 十年展望(六):助力经济内循环,再论汽车政策工具箱
中金点睛· 2025-05-21 07:44
汽车行业政策工具分析 - 税收政策集中在流通环节,2023年车辆购置税达2681亿元,使用环节征税较少[8] - 购置税减征效果突出,2022年减税600亿元,新能源车累计免税超2000亿元[13] - 其他税种减征空间有限:增值税下调传导受多重因素制约,消费税兼顾节能减排目标,关税下调主要利好进口豪华车[14] 补贴政策实施效果 - 汽车下乡政策2009-2010年补贴近500万辆,财政投入200亿元[17] - 新能源车下乡2020-2023年拉动销量超700万辆,占总销量30%[18]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中央安排1500亿元特别国债,乘用车补贴1.5-2万元,商用车最高14万元[19] 限购政策影响 - 八市一省实施限购,测算影响需求超650万辆[21] - 北京普通车摇号中标率仅0.3%,上海竞价中标率18%[22] - 政策导向逐步放宽限购,贵阳海南已取消限购[23] 历史政策效果复盘 - 2009-2010年政策拉动销量增速53%/33%,但2011-2012年回落至5%/7%[29] - 2022年购置税减征带动增量需求50万辆,拉动销量增速3%[26] - 2024年政策加码后,9月销量同比转正,中央地方投入超900亿元,拉动增速7%[28] 车市发展空间展望 - 定义"有效置换周期",成熟市场美国20倍,日韩13-14倍,中国从4倍提升至10倍[47] - 假设千人保有量达300辆,置换周期15倍,稳态销量2800万辆,较2024年提升20%[48] - 国三及以下存量车1700万辆,国四存量超8000万辆,置换潜力巨大[35]
港股概念追踪 | 汽车消费政策利好不断 购车需求有望持续释放(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07:29
政策利好 - 广东省政府鼓励广州、深圳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1] - 湖南长沙、福建、四川等地推出汽车消费刺激政策,优化补贴细则,增加补贴车型环保标准层级,提升补贴额度 [2] - 多地政府联合车企推出限时购车活动,通过厂家让利、政府补贴、金融机构优惠等多方联动形成购车优惠"组合拳" [2] 行业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产销累计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 [1] - 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4%和471%,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12% [1] - 2025年4月车市实现平稳过渡,新能源渗透率保持向上趋势 [3] 车企表现 - 鸿蒙智行五一假期全系大定突破22000辆,较去年同期翻倍 [2] - 零跑汽车五一假期总订单突破18000辆,单日订单突破3700辆 [2] - 广汽传祺五一假期累计收获订单12295辆,同比增长10%,其中MPV占比超55% [3] - 吉利银河五一假期大定突破31000辆 [3] - 上汽MG品牌五一假期前三天日均订单环比翻倍,较4月同期增长103% [3] - 东风本田五一假期直播互动量超46万次,带动线下试驾预约增长20% [3] 新能源车企数据 - 比亚迪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约3851万辆,同比增长1528%,销量约3801万辆,同比增长2134% [4] - 比亚迪1-4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约14421万辆,同比增长5239%,销量累计约13809万辆,同比增长4698% [4] - 理想汽车2025年4月交付新车33939辆,同比增长316%,历史累计交付量达1260675辆 [4] - 小鹏汽车2025年4月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5045辆,同比增长273%,已连续第六个月交付量超过30000辆 [4][5] - 蔚来2025年4月交付23900辆汽车,同比增长530%,2025年至今交付65994辆汽车,同比增长445% [5]
【周度分析】车市扫描(2025年4月21日-4月27日)
乘联分会· 2025-04-30 18:21
车市整体表现 - 4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91万辆,同比增10%,环比降10%,年初累计零售6518万辆同比增7% [1][3] - 同期厂商批发1569万辆,同比增10%,环比降16%,年初累计批发7847万辆同比增11% [1][3] - 新能源零售728万辆同比增24%,渗透率523%,批发846万辆同比增25%,渗透率539% [1] 周度零售与批发动态 - 第一周日均零售35万辆同比增2%环比降14%,批发35万辆同比增11%环比降21% [3][5] - 第二周日均零售44万辆同比增13%环比降14%,批发52万辆同比增22%环比降10% [3][5] - 第三周日均零售55万辆同比增17%环比降3%,批发59万辆同比增9%环比降9% [3][5] - 第四周日均零售71万辆同比增7%环比降11%,批发83万辆同比增5%环比降22% [3][5] 新能源与政策影响 - 新能源市场受置换补贴和金融方案推动,但智驾推广效果有限 [3] - 合资车企调整产品渠道后业绩改善,2025年有探底反弹趋势 [5]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行业效益,但3月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降28% [5] 行业财务数据 - 1-3月汽车行业收入24022亿元同比增8%,成本21119亿元增9%,利润947亿元降6%,利润率39% [5] - 3月单月利润率35%低于下游工业平均水平56% [5] 全球市场格局 - 中国占全球汽车份额33%,1-3月销量2264万辆同比增5% [5] - 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全球排名提升至第6和第9位 [6] - 俄罗斯市场1-3月销量283万辆降28%,中国品牌份额55% [6] 俄罗斯市场专项 - 2025年1-3月中国出口俄罗斯降39%,但当地销量达157万辆实现库存消化 [6] - 报废税和贷款利率上升导致车价涨10-15%,抑制消费需求 [6] - 国际品牌回归传闻引发观望情绪,库存积压80万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