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电同权

搜索文档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改革有何深意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9 17:25
消费税政策调整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价从130万元降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覆盖所有动力类型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 [2][3] - 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首次纳入征税范围,仅在零售环节征收 [3][7] - 二手车交易明确不征收消费税,避免重复征税 [10] 政策影响分析 - 2024年应税乘用车销量预计2.5万辆,占汽车消费税比重不足4% [4] - 政策调整后乘用车应税销量预计新增超10万辆,燃油车占比超90%,插混车占7%,纯电和燃料电池车不足3% [8] - 增值税税率下调(17%→13%)使130万元车型含税价从152.1万元降至146.9万元,终端售价下降3.4% [4] 行业趋势与改革方向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突破50%,政策释放油电同权信号 [8][9] - 2024年燃油车销量同比下降14.4%至2.35万辆,插混车销量增长58%至0.17万辆 [7] - 汽车税费体系需从生产环节代征转向地方税,以适应新能源汽车占比15%的税收新格局 [10][12] 政策目标 - 通过税收杠杆调节高收入群体消费,引导节能低碳趋势 [3][5] - 推动汽车税制改革,建立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税收体系 [12]
欧洲车企转身警示:中国别丢了燃油车底子
搜狐财经· 2025-06-25 23:06
国际车企电动化战略调整 - 奥迪宣布撤回2033年停售内燃机汽车计划,奔驰、沃尔沃等传统车企也纷纷调整停售燃油车时间表 [1][2] - 欧洲市场纯电动车接受度低于预期:2024年欧盟纯电动乘用车市占率仅13.6%,全欧洲市占率15.4% [2] - 电动车转型面临高成本、盈利难和充电设施不足等现实问题,奥迪布鲁塞尔工厂因Q8 e-tron销量低迷停产 [2] - 丰田章男指出在日本火力发电结构下,纯电动车碳排放高于混动车,2700万辆混动车减排效果等同900万辆纯电车 [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2024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达50%,2025年5月市场份额达51.7% [5] - 政策补贴推动产业初期发展,但过度扶持可能导致市场扭曲和技术研发依赖 [8] - 需推动"油电同权",让燃油车与电动车在同等市场规则下竞争,减少政策干预 [8] 中国车企技术路线建议 - 纯电动车快速发展可能加剧电力负荷压力,西班牙大停电警示电力供应风险 [9] - 欧洲车企转向燃油车技术,中国车企需保持燃油车技术研发避免国际竞争力下滑 [9] - 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持续投入内燃机和变速箱技术,坚持多技术路线并行 [9][10] - 保留燃油车技术可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在新能源技术未成熟阶段提供战略灵活性 [10] 中国汽车产业转型方向 - 需平衡新能源优势与燃油车技术升级,避免成为"电动汽车孤岛" [11] - 政策体系应优化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的平衡,支持产业全球竞争 [11]
税费相差15%,是时候放弃歧视燃油车、取消新能源车特权了吗
经济观察网· 2025-06-14 13:23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税费差异 -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税费体系差异显著,燃油车需缴纳购置税、消费税和车船税,而新能源车免征这三项税费 [2][4] - 以30万元车价为例,燃油车需缴纳4.57万元税费(占车价15.2%),新能源车则无需缴纳 [4] - 燃油车油价中含约48%税费,电动车充电仅支付电费,无额外税负 [4] - 燃油车还需承担牌照费(上海8-10万元,北京超10万元)和限行政策等隐形成本 [5] 行业税收贡献与公平竞争 - 燃油车贡献汽车行业绝大多数税收,2023年相关税收达万亿元,新能源车仍靠税费优惠发展 [3] - 燃油车比新能源车税费高出15%,行业呼吁实现"油电同权"以公平竞争 [2][4] - 燃油车发展支撑了新能源车优惠,如养路费融入油价,但纯电动车避开这部分费用却同样使用道路 [5]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超过50%,补贴和税费优惠助推其高速发展 [6] - 2009-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超千亿元,2014-2023年免征购置税超2600亿元 [3] - 新能源车价格优势和降价空间导致燃油车被迫降价,行业利润率持续走低,2025年Q1仅为3.9% [6] 行业观点分歧 - 部分专家认为应减少对燃油车歧视性政策,实现税收公平化,取消不合理限行限购 [7] - 也有观点认为不能一味否定新能源车扶持政策,其帮助产业跨越高成本阶段形成竞争力 [7] - 关于"油电同权"时机存在争议,有专家认为目前尚未成熟,因新能源车企仍处投入期且亏损压力大 [8][9] 政策调整建议 - 建议分阶段推进"油电同权",3-5年后全面实现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同等待遇 [10] - 政策方向是逐步退坡,如2026年起新能源购置税减免额度降至1.5万元封顶,2028年或全面取消 [11] - 建议从直接补贴转向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碳定价等市场化激励手段 [10][11]
汽车股,被砸懵了!
格隆汇· 2025-06-05 02:21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汽车上市公司股价平均下跌2.41%,总市值蒸发近6600亿元,回落至8.8万亿元 [2]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3.9%,低于下游工业平均水平 [2] - 价格战升级导致乘用车整车企业普遍下跌,仅两成汽车股翻红 [4][8] 股价表现突出的公司 - **正通汽车**:受信达汽车(香港)溢价25%全购要约刺激,股价周涨幅达21.85%,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升至75% [5][6] - **金龙汽车**:周涨幅11.97%,5月29日涨停 [8] - **小马智行**:周涨幅10.63%,因与迪拜RTA达成Robotaxi合作,5月27日单日涨幅22.63% [8] 股价跌幅显著的公司 - **比亚迪**:H股下跌15.56%,A股下跌13.01%,两地市值合计蒸发超3500亿元 [9][10] - **吉利汽车**:周跌幅13.20%,冲高后明显下行 [9][10] - **零跑汽车**:周跌幅11.71%,极氪(NYSE:ZK)跌幅9.87% [9][10] 细分板块表现 - **乘用车板块**:路特斯微涨0.47%,为唯一上涨车企;比亚迪、吉利、蔚来等跌幅均超6% [12] - **智能化/智驾板块**:小马智行、文远知行涨幅居前(10.63%、8.67%),地平线机器人跌幅6.32% [14] - **新能源板块**:科力远、杉杉股份涨幅约2.7%,宁德时代下跌6.36% [16] - **商用车板块**:金龙汽车、汉马科技涨幅居前(11.97%、9.73%),一汽解放下跌1.24% [21] 行业动态与政策 - 工信部支持中汽协倡议,将整治"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市场环境 [2] - 原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呼吁行业关注盈利,强调"油电同权"重要性 [2]
减补贴、加税负 美国汽车电动化“阴云”
高工锂电· 2025-05-26 19:01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行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2] 美国电动汽车政策变化 - 美国众议院通过《Big, Beautiful Budget Bill》 拟对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动汽车新增年度税费 分别为250美元/年和100美元/年 [3] - 新法案取消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2026年后仅少数特定厂牌电动车可享受补贴 与拜登政府此前7500美元税收抵免政策形成反差 [4][5] - 政策变动可能导致电动汽车购买和使用成本上升 影响中低收入群体需求 车企或重新评估生产计划 延缓电动汽车产业链发展 [5] 全球电动汽车政策对比 - 挪威、丹麦、荷兰等国家对电动汽车免征或减免购置税 与美国加税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5] - 欧盟部分国家因电动汽车补贴过大导致财政紧张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50% 行业呼吁"油电同权" [7] - 中国计划2025年终止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 2026-2027年减半征收 逐步实现与燃油车税收公平 [7] 产业链技术动态 - 广州飞升精密设备有限公司专注于注液泵研发 产品包括FSH-CF恒流系列 定位为"精良品质的注液泵专家" [10][11]
燃油车,今天“死守”上海车展
虎嗅APP· 2025-04-23 21:32
上海车展与新能源车趋势 - 2024年上海车展新能源车成为焦点,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通过新车发布和营销吸引关注 [3] - 部分厂商如奥迪、哈弗、坦克仍推出燃油车型,上汽通用总经理预计燃油车市场份额将保持在25%以上 [3] - 中国3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54.1%,显示新能源车已成为市场主流 [4] 燃油车市场现状与车企策略 - 比亚迪2024年毛利率21.02%,高于理想(19.8%)、小米(18.5%)和特斯拉(17.9%),供应链垂直整合带来成本优势 [7] - 吉利、长城、奇瑞2024年燃油车销量占比分别为59.19%、73.9%、77.69%,仍是销量主力 [8][9] - 部分车企选择“两条腿走路”,同时发展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燃油车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 [14] 燃油车的政策与全球市场 - 工信部强调内燃机技术在重型运输、工程机械等领域的不可替代性,支持燃油车与新能源协同发展 [13] - 奇瑞2024年海外销量114.4万辆,燃油车占比超80%(约91.5万辆),吉利燃油车占出口60%,主攻东欧、东南亚市场 [14] - 乘联会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达700万辆,燃油车型仍为出口主力,插混车型出口量预计增长70% [17] 燃油车的长期价值与行业观点 - 全球市场燃油车份额占85%,新能源车占15%,燃油车仍是主力市场 [17] - 部分车企坚持燃油车投入,因专利和技术积累难以放弃,同时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 [17] - 燃油车的稳定性在电动车技术不成熟阶段具有重要价值,避免行业回归“蛮荒”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