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白酒全国化
icon
搜索文档
今世缘破百亿,全国化应提上日程
搜狐财经· 2025-07-27 01:16
行业概况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41447万千升同比下降18% [1] - 行业销售收入796384亿元同比增长53% 利润250865亿元同比增长776% [1]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11544亿元同比增长1432% 净利润3412亿元同比增长880% [1][2] - 扣非净利润3380亿元同比增长780% 经营活动现金流2867亿元同比增长237% [2] - 净资产15454亿元同比增长1631% 总资产24222亿元同比增长1198% [2] 季度表现 - Q1-Q4营收分别为4671/2633/2636/1604亿元 净利润1533/929/624/326亿元 [2] - Q1-Q4扣非净利润1525/921/628/306亿元 经营现金流1002/245/983/637亿元 [3] 产品结构 - 特A+类(300元以上)营收7491亿元同比增长1517% 毛利率8270% [3][4] - 特A类(100-300元)营收3347亿元同比增长1661% 毛利率6537% [4] - 100元以上产品合计营收10838亿元占比9388% [3] 区域市场 - 苏州大区营收1924亿元同比增长2121%增速最高 [4] - 南京大区营收2631亿元同比增长1168% 淮安大区营收2235亿元同比增长1231% [4] 渠道与生产 - 批发代理渠道营收11205亿元占比9706% 直销渠道273亿元占比294% [5] - 白酒生产量53549千升同比增长403% 销售量55834千升同比增长1954% [6] 战略规划 - 2025年目标营收150亿元 推进"多品牌、单聚焦、全国化"战略 [7] - 投资120亿元进行南厂区技改项目 提升产能保障 [7] 竞争挑战 - 省外收入占比约5% 面临洋河等区域龙头挤压 [6][7] - 专家建议通过并购实现全国化扩张 差异化香型布局高端市场 [7]
地方“政商酒”被重创,古井贡酒会怎样?
虎嗅· 2025-06-20 18:57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和净利分别同比增长16 41%和20 22%,25年Q1营收和净利增速分别为10 38%和12 84%,位居行业第二和第一 [3] - 年份原浆系列2024年收入180 86亿,占总营收比例高达76 71%,吨价上涨5%,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实现量价齐升 [7] - 2024年销售费用61 82亿,同比增长13 7%,其中综合促销费25 63亿(+22 7%),广告费13 09亿(+18 87%),均超营收增速 [12] 产品策略 - 核心产品"年份原浆"面临真假年份争议,虽诉讼被驳回但争议持续发酵,且竞品如洋河、珍酒也主打年份概念 [11] - 产品策略为古20稳价(批发价下探至480元,与550元出厂价倒挂15%),古7/8/16放量冲业绩,古5保盘保量 [11] - 产品力不足,年份原浆多处于竞争激烈的中端市场,需提升品牌力以缩小与"茅五泸"的差距 [9][12] 渠道与区域表现 - 深度分销模式深入,安徽市场稳固("东不入皖"),但全国化进展缓慢,华北/华南大区营收占比下滑 [9][20] - 2024年华中地区(含安徽)营收201 5亿(+17 8%),省外拓展依赖大商模式导致价格体系混乱 [20] - 渠道控制力强,核心区域设直营公司,2024年销售人员3975人,平均每家经销商配比至少2人 [16] 财务与运营 - 2024年末合同负债35亿(25年Q1升至37亿),应收账款融资29 67亿(Q3为11 53亿),净现比82%(去年96%) [17] - 推测通过合同负债释放业绩或放松经销商收款政策,但销售政策已较激进(6-7成银票付款) [20] - 营收增长主要靠拓展经销商数量实现,单家经销商销售吨数稳定但营收贡献提升 [20] 管理层与战略 - 管理层稳定且激励得当(总经理年薪255万),持股平台设计科学保持持续激励效果 [22] - 灵魂人物梁金辉或面临2026年换届,其留任意愿强但存在不确定性 [23] - 战略延续性好,如2008年提出的"三通工程"至今仍为操作指引 [22]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安徽经济快速增长(2024年GDP突破5万亿,+5 8%),带动白酒主流价格带提升至200-300元 [14] - 安徽政府提出2025年白酒营收500亿目标,培育超200亿企业1家(指向古井贡酒) [16] - 行业趋势显示主销价格带由300-500元向100-300元下沉,次高端赛道受挤压 [12]
摸着“洋河” ,今世缘要过“全国化”这条河
36氪· 2025-05-26 20:49
公司战略与全国化布局 - 公司加速全国化布局,近期通过智慧工厂直播、优化省外销售组织等措施提升省外市场渗透[1] - 2025年省外营收占比目标为20%,但2024年实际占比仅8.02%(9.3亿元),同比增速27%[2][12] - 省外经销商数量615家(超过省内613家),但单家经销商平均营收仅150万元,效率待提升[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15.44亿元(+14.32%),净利润34.12亿元(+8.8%),均创上市新高但未达122亿元营收目标[3][5] - 合同负债同比下滑33.65%至15.93亿元,存货同比增长11.6%至55.69亿元,存货周转天数达652.29天[22][24] - 销售费用连续两年超20亿元,但营销效果受质疑(如"销量第一"认证争议)[18] 产品与竞争策略 - 产品矩阵对标洋河:国缘四开对标梦之蓝M3(300-500元带),国缘V9对标洋河手工班(800元以上带)[7] - 渠道策略差异化:采用"1+1+N"深度协销模式,通过高毛利(如出厂价控制)提升经销商积极性[10][11] - 高端化承压:千元价格带产品(国缘V9等)认知度不足,主力单品仍集中在次高端(100-500元带)[19][21] 行业挑战与调整 - 省外扩张成本高:2024年省外营业成本增速51%,远超省内大区(如苏南大区成本增速39.31%)[12][13] - 价格倒挂严重:国缘四开建议零售价668元/瓶,实际成交价低至410-420元,倒挂率超38%[21][22] - 2025年营收目标调整为同比增长5%-12%,较原150亿元目标更保守,反映增长压力[26] 品牌与营销 - 政务资源优势显著:国缘品牌依托政务/商务场景(如婚庆、接待)占据省内市场[11] - 营销争议事件:包括"姜萍事件"舆情及"销量第一"认证被指文字游戏,影响品牌形象[18] - 产能建设被质疑"适度超前",存在过剩风险[24]
山西汾酒和古井贡酒同日举行业绩说明会共议全国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07:36
全国化战略进展 - 山西汾酒2024年省外市场收入占比超过62%,省外收入增速快于省内,全年新增598家省外经销商 [2] - 汾酒在长江以南市场采取县级空白市场招商策略,聚焦核心渠道和经销商培育,结合当地特色开展促销活动 [3] - 古井贡酒全国化覆盖率达70%以上,省内省外结构占比6:4,计划在省外打造规模省区、市场和客户以提升销售规模 [3] 产品策略与年轻化 - 汾酒提出"四轮驱动"产品策略:玻汾控量、老白汾上量、青花20放量、青花26及以上增量 [4] - 汾酒2025年启动年轻化1.0版本,包含7个维度:产品颜值、表达、品质、文化、传播形式、意见领袖和渠道的年轻化 [4] - 古井贡酒坚持次高端战略,以古20为战略支点,同时扩大古8、古5等大众产品份额,研发符合年轻消费者喜好的创新产品 [4] 行业发展现状 - 白酒行业面临结构性分化加剧,高端化、集中化趋势显著 [2] - 行业已告别高速增长期,转向结构增长,面临产能过剩、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等问题 [5] - 全国白酒产量呈连年下降趋势,在人口增长放缓和存量竞争下,降速发展成为行业共识 [5] 公司未来规划 - 汾酒2025年将开启复兴纲领第二阶段,坚持稳中求进,以全要素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4] - 古井贡酒将继续坚持"全国化、次高端"战略,深化市场建设,聚焦核心省区,落实"抓动销、去库存"方针 [5] - 两家公司均未公布具体增长目标,仅提出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实现稳健增长 [5]
两大白酒同日业绩说明会共议全国化:汾酒长江以南下沉县级空白市场 古井贡酒在省外打造规模省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09:56
全国化战略进展 - 山西汾酒2024年省外市场收入占比超过62%,省外收入增速快于省内,全年新增598家省外经销商,优势市场主要在北方,长三角、珠三角等长江以南市场是近年开拓重点 [2] - 汾酒针对长江以南机会型市场采取县级空白市场招商策略,聚焦核心渠道和经销商培育,结合当地特色开展消费培育和终端促销活动 [2] - 古井贡酒全国化覆盖率已达70%以上,省内省外结构占比为6:4,计划借鉴省内经验在省外打造规模省区、市场和客户以提升销售规模 [3] 产品与品牌策略 - 汾酒提出"四轮驱动"产品策略:玻汾控量、老白汾上量、青花20放量、青花26及以上增量,核心驱动产品为青花30组合、青花20、玻汾、老白汾 [4] - 古井贡酒坚持次高端战略,以古20为战略支点抢占次高端群体,同时扩大古8、古5、献礼及老名酒等大众产品份额 [4] - 汾酒启动"7个年轻化"探索1.0版本,涵盖产品颜值、品质表达、文化传播等维度,目标建立年轻消费者共情 [4] - 古井贡酒实施"白酒+"战略,结合新消费场景研发创新产品,通过体验式营销融合品牌与文化 [4] 行业趋势与公司应对 - 白酒行业结构性分化加剧,高端化、集中化趋势显著,汾酒计划通过清香品类优势和全国化布局实现稳健增长 [2]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竞争激烈等问题,全国白酒产量连年下降,古井贡酒将聚焦"抓动销、去库存、拓渠道、稳价格"方针 [5] - 汾酒未披露具体增长目标,强调"稳健经营、科学营销"的复兴纲领第二阶段目标,计划通过文化深耕、产能提升、数智赋能巩固行业前三地位 [4] 投资者关注焦点 - 省外进展为两家公司共同被关注的问题,汾酒省外扩张策略与古井贡酒全国化覆盖率成焦点 [2][3] - 汾酒明确暂无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否认通过收购兼并扩大清香型市占率的可能性 [5]
增长与茅台平行,这家“黑马”徽酒有点猛
新浪财经· 2025-05-15 17:19
行业对照的"高增长"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91.46亿元、净利润23.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8%和12.78%,增速与茅台(营收+10.5%、净利+11.6%)接近 [1][3] - 2024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16.41%和20.22%,增速远超口子窖(0.89%)、迎驾贡酒(8.46%)等同区域对手,也高于泸州老窖(3.19%)和剑南春(3.74%) [4] - 2021-2023年公司营收净利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但2024年未实现年初设定的营收244.5亿元(同比增长20.72%)、利润总额79.5亿元(同比增长25.55%)的目标 [5] 业绩驱动因素 - "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成效显著,2024年省外营收占比达42%,河南、江苏等战略市场增速超30% [6] - 主力产品集中于100-600元价格带,中低端表现强劲,年份原浆系列占营收70%,均价从120元/瓶提升至180元/瓶 [6][8] - 通过"古井小罍"切入30-50元光瓶酒市场,2024年大众酒销量增长超40% [8] - 年份原浆系列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超75%,增速达17.3%,成为业绩增长关键 [8] 面临的挑战 - 高端化进展缓慢,年三十系列在高端市场存在感弱,未形成独特品牌叙事 [11] - 全国化布局尚未突破,2024年华中地区收入占比仍高达85%,华北、华南、国际市场增速分别为7.4%、11.16%、2.87% [12][14] - 年轻化定位缺失,相比同行在年轻消费群体拓展方面动作较少 [16] - 多品牌战略成效不彰,收购项目占用大量资金但对品牌和营收贡献有限 [16] - 销售费用高企,2024年销售费用增加13.70%至61.82亿,其中广告费同比增加18.87%,综合促销费同比增加22.7% [16] 行业对比 - 公司管理层平均年薪281万元,常务副总年薪496万元,远高于泸州老窖(108.47万)和汾酒(100万) [11] - 经销商数量突破5000家,地推人员超万人,终端网点覆盖率三年翻倍 [11] - 与行业龙头相比,公司处于上升期,但品牌全国化和高端化仍有差距 [8][9]
“河北王”老白干酒的未来:区域龙头如何破局全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5-11 17:0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58亿元,同比增长1.91%,增速较2023年的12.98%和2022年的15.54%大幅下滑 [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7亿元,同比增长18.1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0.12%至7.38亿元 [2][3] - 公司未达成2024年原定57.8亿元的营收目标 [3] 区域市场表现 - 河北市场仍是核心区域,2024年营收31.18亿元,同比增长2.61%,占总营收58.2% [5] - 湖南市场表现突出,营收10.99亿元,同比增长12.30% [5] - 山东市场增速最快,营收2.10亿元,同比增长31.39% [5] - 其他省份及境外市场合计营收3.50亿元,同比增长18.68% [5] 产品结构分析 - 衡水老白干系列仍是支柱产品,贡献25.90亿元营收,占比48%,同比增长9.96% [7][8] - 武陵系列酒营收10.98亿元,同比增长13.30%,增速领先 [7][8] - 孔府家系列增速最高,营收2.30亿元,同比增长28.12% [8] - 板城烧锅酒系列营收8.58亿元,同比下滑10.33% [8] 高端化战略进展 - 100元以上产品营收27.04亿元,同比增长5.29%,占比50.5% [8] - 1915系列定价1688-3288元,显著高于茅台、五粮液等竞品,但电商平台销量低迷 [9][10] - 高端产品缺乏市场认可度,品牌溢价能力不足 [3][10] 行业竞争格局 - 省内面临丛台酒等竞争对手的强势挑战,丛台酒公开宣称要争夺河北第一 [7] - 全国化进程受阻,缺乏跨区域品牌影响力 [5][10] - 清香型白酒风口未有效利用,老白干香型特色未充分凸显 [7] 战略转型挑战 - 多品牌矩阵(五大系列)形成差异化布局,但协同效应待验证 [10] - 需构建"品类差异化+区域深度运营+次高端错位竞争"的新三角战略 [10] - 未来3-5年是关键窗口期,若不能突破百亿规模可能跌出二线阵营 [12]
去年销售人员扩招三百余人 今世缘:将更多人力投向省外环江苏市场|酒业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22:34
省外市场拓展战略 - 公司明确加大对省外周边市场的人力投入,将销售骨干派往环江苏重点板块[2] - 省外市场收入达9.26亿元,同比增长27%,成本同比大增51%,增速远超省内各大区[3][4] - 公司采取"周边化、板块化"策略,聚焦长三角及10个重点板块市场,包括安徽马鞍山、山东枣庄等[5] 销售团队扩张 - 2024年在职员工总数增至5230人,销售人员增加334人至1843人,占员工总数35%[2] - 销售团队迅速扩容是过去两年大幅扩招的结果[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4.3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8%,增速较过去六年有所放缓[5]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回落至个位数[5] - 省内各大区营业成本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南京、苏南、苏中大区成本同比增长超30%[5] - 成本上升主因商家价格让利增加、消费者培育投入加大及产品升级换代[6] 经营目标调整 - 2024年经营目标调整为营业总收入增长5%-12%,较往年有所下调[6]
古井贡酒(000596):次高端全面发力 全国化稳步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4-29 18:3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78亿元,同比增长16.41%,归母净利润55.17亿元,同比增长20.22% [1]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1.46亿元,同比增长10.38%,归母净利润23.30亿元,同比增长12.78% [1] - 2024年销售净利率与销售毛利率分别同比提升0.86/0.83个百分点至24.20%/79.90% [3] 产品结构 - 2024年年份原浆/古井贡酒/黄鹤楼及其他产品营收分别为180.86/22.41/25.38亿元,同比+17.31%/11.17%/15.08% [1] - 年份原浆系列营收占比达79.10%,同比提升0.59个百分点,毛利率86.12%,同比提升0.47个百分点 [1] - 次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趋势延续 [1] 区域发展 - 2024年华中/华北/华南地区营收分别为201.51/19.79/14.26亿元,同比+17.80%/7.40%/11.16% [2] - 华中地区经销商数量达3041家,同比增加238家,全国化战略稳步推进 [2] - 线上渠道营收7.72亿元,同比增长5.81%,毛利率提升2.18个百分点至76.29% [2] 费用控制 - 2024年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62/0.63个百分点至26.22%/6.12% [3] - 费用投放日益精细,预计2025年费用投入可控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60.90/286.74/314.58亿元,同比增速10.65%/9.90%/9.71%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71/70.60/78.76亿元,同比增速13.66%/12.59%/11.55% [4] - 公司作为徽酒龙头,全国化成效初显,已形成数个十亿级市场 [4]
梅林掌舵的白云边:业绩连年失约、渠道利润微薄、何时兑现百亿豪言?| 酒业内参
新浪财经· 2025-04-07 09:08
业绩表现与目标差距 - 2024年销售收入78 3亿 同比增长1% 未达到82亿目标 完成率95% [1] - 2012年提出五年内冲击百亿目标 但2017年最高收入仅44 14亿 与百亿目标仍有显著差距 [1] - 2025年为延后百亿目标节点 需实现27 7%增速 但2024年增速仅1% 达成难度极大 [16] 市场扩张与区域表现 - 省外扩张聚焦广东市场 2024年广东销售1 2亿 完成率87 5% 同比增长7 24% 年份酒占比69 85% [4] - 广东8985个年份酒网点和4276家核心店 但70%销售额依赖湖北外出务工人员 增量客群稀缺 [5] - 河南市场以百元内口粮酒为主 渠道利润微薄 经销商推广意愿低 [7] 产品结构与竞争劣势 - 100-500元价格带占优势 但500元以上高端市场缺乏竞争力 线上旗舰店销量前十均为500元以下产品 [9][10] - 核心产品12年 15年 20年陈酿主导市场 30年陈酿在京东销量跌出前20 高端化战略遇冷 [10] - 面临五粮液 洋河 汾酒等全国性品牌挤压 湖北市场被蚕食 高端酒份额流失 [9] 品牌与渠道问题 - 品牌认知受兼香型地域限制 省外消费者接受度不足 网点广度有余但深度不足 [7] - 管理层老化 广告投放守旧 缺乏应对名酒渠道下沉的有效措施 [12] - 省内价格透明影响渠道积极性 省外渠道利润微薄导致动销乏力 [7] 历史背景与战略调整 - 1998年濒临倒闭 梅林接手后业绩攀升 2011年突破30亿 成为省酒龙头 [14] - 2012年签订五年跨越协议 目标2017年收入100亿 但2014-2017年收入停滞在40-44亿区间 [14] - 原定2017年百亿目标推迟至"十四五"期末 现再次面临2025年考核压力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