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海采矿
icon
搜索文档
地球有4000万亿吨黄金,人均约55万吨,为什么黄金还这么贵?
搜狐财经· 2025-08-04 12:30
地球黄金储量分布 - 地球黄金总储量达40万亿吨 但99%以上位于地核深处2900公里以下 无法通过现有技术开采[3] - 可开采的地壳黄金储量仅约20万吨 占总储量比例极低[3] - 海水中黄金总量约2000万吨 但浓度仅0.000004克/吨[6] 黄金开采技术挑战 - 金矿平均品位仅0.5-5克/吨矿石 需处理数百吨矿石才能获得1公斤黄金[5] - 深海开采面临技术瓶颈 海底热泉矿藏开发尚未成熟[11] - 海水提金需过滤2.5亿吨海水才能提取1公斤黄金 经济可行性极低[6] - 南非超深金矿深度超4公里 开采成本远超黄金本身价值[5] 替代性供应来源 - 回收黄金占全球供应量约三分之一 来自旧首饰和电子废料[10] - 小行星带天体蕴含贵金属 灵神星可能含价值700万亿美元金属[8] - 核反应合成黄金成本达市场金价的数百万倍 不具备经济性[8] 行业供应约束因素 - 按当前年产量3000吨计算 地壳黄金储量仅可维持60余年开采[8] - 环保监管日趋严格 氰化物使用受到限制[8] - 浅层优质金矿资源枯竭 新矿多位于偏远或政治不稳定地区[8] - 小行星采矿成本远超收益 短期内难以实现商业化[8]
印度政府文件显示,印度将加快在中印度洋海盆的深海勘探工作,以开展多金属结核的开采。应推动高产能采矿与选矿设备的免税进口。
快讯· 2025-07-04 14:51
印度深海勘探与多金属结核开采 - 印度政府计划加快在中印度洋海盆的深海勘探工作 [1] - 重点开展多金属结核的开采活动 [1] - 将推动高产能采矿与选矿设备的免税进口政策 [1]
聚焦联合国海洋大会:公海保护协定何时生效?深海采矿引争议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18:05
BBNJ协定进展 - BBNJ协定批准国数量在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期间从31跃升至49,后增至50,距离生效所需的60国仅差10国 [1][6][7] - 协定填补了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生物多样性治理空白,为2030年实现全球30%海洋保护目标提供关键工具 [1][7] - 法国总统特使预计2024年9月批约国将达70份,协定有望2025年内生效,最迟2028年召开首次缔约方大会 [1][8]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概况 - 大会于2024年6月9日在法国尼斯开幕,吸引55位国家元首、90多位部长及15000名代表参会,规模创历届之最 [3][4] - 会议产出《尼斯海洋行动计划》政治宣言及800多项自愿承诺,但内容缺乏约束力和紧迫性体现 [4] - 深海采矿议题引发关注,37国呼吁暂停开采,因科学认知不足且可能造成不可逆生态破坏 [9][10] 行业动态与政策表态 - 中国表态积极推进BBNJ协定国内批约程序,支持协定尽早生效 [8] - 国际海底管理局强调深海不能沦为法外之地,7月将审议采矿规章,反对美加企业单边开发行动 [9][10] - 公海保护区面积目前不足2%,BBNJ协定将加速建立保护区制度框架 [1][7]
记者观察丨觊觎公海矿产多年 美国为何急于推动开采?
搜狐财经· 2025-06-08 11:03
美国海底采矿历史与战略意图 -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参与国际海底资源开发规则制定,意图扩大自身利益并争夺绝对话语权 [1] - 1980年代美国颁布《深海底硬固体矿物资源法》,以国内法挑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主张自由开发权 [1] 关键矿产政策演变 - 特朗普政府2017年起强化关键矿产供应链"脱钩式保护",2020-2021年国会通过相关立法定义关键矿产标准 [3] - 2022年美国地质调查局更新"关键矿产清单",系统化资源管控体系 [3] 海底矿产资源经济价值 - 美国近海海底含超10亿吨多金属结核,富含铜钴镍锌锰等绿色高新技术必需原材料 [6] - 特朗普政府将深海视为稀土获取关键途径,预计10年内创造10万就业岗位和数千亿美元经济效益 [6] 系统性资源围猎战略 - 美国近期行为包括施压乌克兰让渡矿产、炒作购买格陵兰岛、威胁加拿大等,旨在控制关键资源节点 [9] - 深层目的是重构全球产业链,通过资源控制强化单极霸权地位 [9] 深海采矿技术争议 - 美国单方面加速公海采矿计划遭国内专家批评,认为会破坏原始深海生态系统 [10] - 深海采矿可能扰动碳封存系统,影响鲸类、金枪鱼等物种,生态恢复需数百年至上千年 [12] 国际法冲突与商业风险 - 美国行政令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立场冲突,企业开采权面临国际社会非认可风险 [14] - 境外销售深海矿物将遭遇法律限制和潜在诉讼,商业模式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4] 海洋保护国际合作 - 深海生态系统认知度低但生态价值极高,需通过国际合作阻止非法采矿 [18] - 海洋健康关乎人类存续,保护行动需建立在跨国协作基础上 [18]
TMC the metal company (TMC)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5 05: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约2060万美元,合每股0.06美元,而2024年同期净亏损2520万美元,合每股0.08美元 [37] - 2025年第一季度勘探和评估费用为950万美元,低于2024年的1810万美元,主要因采矿、技术和工艺开发成本降低 [37] - 2025年第一季度G&A费用为850万美元,高于2024年的660万美元,主要因股份支付增加 [37]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930万美元,低于2024年的1180万美元 [37] - 2025年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为负940万美元,优于2024年的负1210万美元 [3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性(现金加借款能力)约为4400万美元,本月注册直接发行3700万美元后,预计流动性达8100万美元 [3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已提交三份申请,预计本季度申请被认定为基本合规和完整,后续将获得更明确的许可时间表 [8][9] - 继续与美国政府部门和战略合作伙伴探索替代融资来源,为商业生产做准备 [10] - 预计下季度完成商业回收区的PFS,明确总估计资源的潜在估值 [11] - 美国在深海采矿行业具有领导地位,特朗普行政命令推动行业发展,公司认为美国监管途径为其提供了明确的监管路径 [14][15] - 公司与瑙鲁和汤加政府保持沟通,美国监管框架透明、可执行,支持公司开发战略国内供应链 [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和行业在过去六周取得历史性进展,申请提前提交,认为市场未准确反映公司股票价值 [4][5] - 公司认为此前股价受监管路径不明影响,目前已解决该问题,股票仍有上涨空间 [5] - 行业对深海采矿金属需求强劲,即使电动汽车需求消失,公司产品需求依然良好 [22][23] - 美国法律为公司在国际水域的活动提供了自由和监管框架,公司认为美国监管途径具有优势 [26][2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欢迎新成员Rutke Bosland加入执行团队,其在结节收集系统开发方面经验丰富 [7] - 公司与PAMCO合作,在日本进行现场参观,展示商业生产流程和产品样本 [30] - 公司在环境研究方面投入超2亿美元,认为已回答关键环境影响问题 [3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关于向NOAA申请的区域情况 - 额外申请区域与现有区域互补,无竞争主张,不包含特定环境利益区域,因商业敏感性,待初步审查后分享更多细节 [44][45][49] 问题2: 申请流程及后续进展 - 公司计划在本月底获得申请状态反馈,目前与当局保持密切联系,预计很快有消息 [52][53] 问题3: 对加工环节的看法及下游发展规划 - 公司曾申请国防部炼油厂可行性研究,与PAMCO合作取得进展,与潜在加工伙伴有接触 [59] - 美国法律要求将工作和经济活动带回美国,公司正在评估相关机会,优先考虑提高加工效率 [60][62] - 评估下游机会时,以股东价值增值为目标,在获得商业回收许可证前,控制投资资本 [64] 问题4: 美国政府提供的资金机会 - 公司采取全面方法,探索政府提供的各种资金机会,包括贷款、赠款、承购安排等,依据行政命令与多个机构积极对话 [69][70] 问题5: 与ISA的沟通情况及对方的紧迫感 - 公司认为ISA有行动,人们意识到其未履行义务,有紧迫感和行动势头,但公司已决定采用美国监管途径 [72][73][74] 问题6: 重叠许可证的工作方式及收入分配 - 公司仅向NOAA申请,不向ISA申请商业回收许可证,Nori和Tamil将继续遵守ISA勘探合同 [76][77][82] 问题7: 潜在客户购买问题 - 公司认为客户购买不会有问题,全球对这些金属需求短缺,美国作为赞助商具有优势,与商品交易商沟通未发现相关问题 [83][84] 问题8: PFS发布日期 - 确认PFS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发布 [87] 问题9: 商业化路径及未来12个月的里程碑 - 公司对商业化进展乐观,PFS和资源估值是重要里程碑,监管审查将有明确路径 [87][89][90] 问题10: 隐藏宝石商业生产系统的状态 - 公司根据行政命令反馈,调整隐藏宝石的生产计划,优先考虑尽快实现经济生产 [91][92] 问题11: NORI是否不再通过ISA提交申请 - NORI不再计划于6月通过ISA提交申请,但NORI许可证将于2026年2月19日续签 [94]
为应对中国稀土管制,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搜狐财经· 2025-04-17 19:45
特朗普政府计划深海采矿应对中国稀土管制 - 特朗普政府起草行政令允许美国大量囤积太平洋海底金属资源 旨在对抗中国在电池金属和稀土供应链的主导地位 [1] - 海底多金属结核可提炼多种稀土矿物 用于电动汽车和军工产业 美国此举意在为中美博弈争取有利地位 [3] - 中国已对7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美国高度依赖中国稀土原材料和开发技术 [3] 深海采矿面临的三大难题 国内反对与环保压力 - 深海采矿对海洋环境的破坏是陆地采矿的数十倍 美国环保组织可能强烈反对 引发社会动荡 [5] - 美国环保组织对回收卫星等行为都会严查 深海采矿项目将面临巨大舆论压力 [5] 技术与成本挑战 - 深海采矿需在数千米海底作业 设备投入和资金消耗巨大 美国制造业衰退和用人成本高昂将推高前期投入 [5] - 美国缺乏稀土开发利用技术 即使采矿成功也难以有效利用 最终成本可能远高于进口 [5] 国际法与联合国阻碍 - 美国计划绕过联合国审查程序在国际水域采矿 但联合国分支机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要求所有活动必须受其监管 [7] - 强行推动深海采矿涉嫌违反国际法 破坏多边主义原则和海洋治理框架 将面临联合国阻止及国际社会施压 [7]
为应对中国稀土管制,特朗普动“歪脑筋”,联合国火速发声谴责
搜狐财经· 2025-04-16 20:58
稀土供应链现状 - 中国主导全球稀土供应链 生产全球90%精炼稀土和99%重稀土金属 [1] - 日本和德国生产少量稀土磁体 但原材料依赖中国供应 [1] - 越南曾有一家重稀土精炼厂 因税收纠纷已关闭 [1] 美国稀土战略动向 - 特朗普政府起草行政命令 计划囤积太平洋海底金属对抗中国供应链主导 [1] - 曾试图收购格陵兰岛稀土矿 并对乌克兰施压获取稀土资源未果 [3] - 中国限制7种稀土元素出口 直接影响美国武器制造和高科技产业 [3] 海底采矿可行性 - 海底多金属结核富含镍钴铜锰等电池关键材料 但开采技术不成熟 [1][3] - 现有海底采矿方案包括建造海底矿场或使用机器人 均因成本技术限制无法规模化 [3] - 当前海底矿产仅占全球供应体系补充 无法替代主流供应渠道 [3] 国际监管与环保争议 - 国际海底管理局警告美国单边海底采矿将违反国际法 破坏多边治理框架 [5] - 深海采矿环境破坏是陆地采矿25倍 威胁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 [5] - 梅塔斯公司绕过ISA向美国政府申请太平洋采矿许可 引发监管冲突 [5] 经济与战略影响 - 海底稀土开采成本可能高于中国进口价格 计划或仅为市场安抚手段 [7] - 美国产业链薄弱 外部手段难以解决内在问题 [7] - 稀土成为贸易摩擦关键战场 美国制造业复兴前景存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