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解水制氢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科学家在MOFs电极规模化制备及电解水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
环球网资讯· 2025-09-01 12:51
技术突破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慎龙课题组在MOFs电极规模化制备及电解水应用取得重要突破 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自然-化学工程》期刊[1] - 通过室温电沉积工艺实现分钟级快速合成400 cm²大尺寸MOFs电极 应用于碱性电解水体系[2] - 电极展现4.11 kWh Nm⁻³ H₂的低电解能耗 且能实现5,000小时稳定运行[2] 技术原理 - Ce掺杂构建的双金属结构赋予电极独特理化性质 通过3d-2p-4f轨道相互作用调控Co电子结构[2] - 增强对关键含氧中间体的化学吸附 显著加速阳极氧析出反应动力学[2] - 突破传统无机催化剂高活性与规模化制备难以兼顾的局限 实现效率稳定性与成本协同突破[2] 行业意义 - 氢气作为重要化学能源载体 具有高能量密度、零碳排放和高转化效率优势 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2] - 电解水制氢是实现"绿氢"经济、推动能源清洁转型的关键途径[2] - 开发高效稳定且具备规模化应用前景的电解水催化剂是降低能耗与成本、突破产业化瓶颈的关键技术核心[2]
科力远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1 06: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8.22亿元 同比增长23.21% 归母净利润5121.87万元 同比增长187.23%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9.35亿元 同比增长11.11% 归母净利润1427.08万元 同比增长189.7% [1] - 毛利率15.39% 同比增长3.68个百分点 净利率1.25% 同比增长273.73% [1] - 扣非净利润4729.02万元 同比增长266.69% 每股收益0.03元 同比增长181.82% [1] - 货币资金22.38亿元 同比增长27.39% 主要因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入增加和借款增加 [1][2]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7元 同比增长134.39% 因营业收入增加带动销售回款增加 [1][6] 资产负债结构 - 应收账款5.19亿元 同比增长31.41% 因营业收入增加对应应收账款增加 [1][2] - 有息负债43.22亿元 同比增长14.16% 短期借款增加12.33% 因银行短期借款增加 [1][2]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71.26% 因预付货款及意向金增加 [2] - 存货同比增长32.19% 因储能板块和消费类电池板块存货增加 [2]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88.31% 因预收客户货款增加 [4] - 流动比率0.69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为51.12% [9] 业务发展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动力来自动力电池及极片、储能业务、消费类电池等板块业务扩张 [4] - 研发方向包括电解水制氢定制化泡沫镍材料、镍-氢气电池、调频储能电池、多联产提锂技术及固态电池 [10] - 镍-氢气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适配长时储能应用场景 [10] - 固态电池完成干法电极技术突破 正与中固时代、太行研究院合作建设开发实验平台 [10] 资本运作 - 万家国证2000ETF新进十大股东 持有60.83万股 该基金规模8.09亿元 近一年上涨73.67% [10] - 长期股权投资减少2.11% 因收到参股公司分红冲减投资额 [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4684.48% 主要因银行短期借款增加 [6]
【环球财经】全球不稳定性加剧凸显德中合作价值——访德国斯图加特会展中心首席执行官布莱因罗特
新华社· 2025-07-24 16:40
德中经贸合作重要性 - 德中两国加强合作在当前全球地缘局势紧张、供应链承压、贸易壁垒增多的背景下尤为重要,基于信任和尊重的伙伴关系是关键 [1] - 德中关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彼此信任、尊重、互鉴以及悠久的交往传统 [1] 展会行业推动合作 - 展会行业作为连接德中经济的重要平台,积极推动双方合作,大量中国观众和参展商参与德国展会,德国企业也积极参与中国展会 [1] - 中国市场对德国企业至关重要 [1] 德中合作前景与机遇 - 德中双方有大量合作机会,不仅能造福两国,也能惠及世界,应聚焦共同利益和携手推进的领域 [1] - 两国差异存在,但共同点更为广泛和坚实,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时合作愈加重要 [1] 全球化与健康经济合作 - 全球经济过去几十年的显著进步得益于全球化带来的普遍繁荣,全球化并非"零和游戏" [1] - 健康的经济合作是双方共享发展红利,而非一方赢一方输 [1] 颠覆性技术与全球性挑战 -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的飞跃正在深刻改写全球运行规则,合作而非割裂是明智之选 [2] - 绿色技术、氢能、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等领域蕴藏巨大机遇,德中两国乃至全球各国协同攻关刻不容缓 [2]
华光环能(600475):工程服务承压拖累业绩,制氢订单落地火改有望放量
国盛证券· 2025-04-30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即将迎来制氢和火电灵活性改造双动力注入,支持公司快速发展 [5]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91.13 亿元,同比增长 -13.31%;归母净利润 7.04 亿元,同比 -4.98%;扣非归母净利润 3.88 亿元,同比减少 24%;基本每股收益 0.7456 元,同比 -5.58%;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35 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为 61.08% [1]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9.65 亿元,同比 -32.25%;归母净利润 1.29 亿元,同比降低 30.77%;扣非归母净利润 1.17 亿元,同比降低 35.23% [1] 各业务板块情况 工程服务业务 - 受累于光伏电站 EPC 业务收入明显下滑,2024 年电站工程业务收入 6.75 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70.08%;光伏电站工程因组件价格波动、新能源消纳和项目收益不确定等问题,装机速度和装机量下降;报告期末电站工程在手订单总金额 11 亿元,主要为传统电站工程,因市场竞争收入下降 [2] - 2024 年市政环保工程与服务实现收入 13.10 亿元,同比下降 37.59% [2] 热电&环保运营及装备制造业务 - 2024 年环保运营服务营业收入 6.38 亿元,同比上升 5.50% [3] - 2024 年下属 8 家热电厂精细化高效运营,全年完成总售热 971.32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 18.76%,热力应收款回笼率 100%,管损低至 5.2% [3] - 2024 年装备制造业务收入 17.42 亿元,同比提高 20.18%,业务回暖因高端环保锅炉市场开发、燃机余热炉收入增长、流化床销售收入回升,以及抓住设备更新市场机遇提升节能技改收入;截至 2024 年底,锅炉装备在手订单总量 30.44 亿元,较去年有较大幅度提升 [3] 制氢及火电灵活性改造业务 - 2023 年 1500Nm³/h 碱性电解槽产品正式下线;2024 年建设完成首期 500MW 规模的制氢设备智能化生产基地,具备多系列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批量化生产交付能力;2024 年签订上海联风 2×100Nm³/h 订单,并中标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总承包项目中部分制氢设备及系统 [4] - 截至 2024 年底,火电灵活性改造试验项目实现锅炉 20%低负荷稳定运行,负荷 0 - 110%灵活可调,NOx 排放较改造前下降 40%,排烟温度达到设计值;已与山东、陕西等地意向客户深度沟通接洽并完成项目报价,放量在即 [4] 财务指标预测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513|9,113|10,218|11,423|13,003| |增长率 yoy(%)|18.9|-13.3|12.1|11.8|13.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41|704|801|935|1,051| |增长率 yoy(%)|1.7|-5.0|13.8|16.6|12.5| |EPS 最新摊薄(元/股)|0.78|0.74|0.84|0.98|1.10| |净资产收益率(%)|8.9|8.0|8.8|9.8|10.6| |P/E(倍)|11.6|12.2|10.7|9.2|8.2| |P/B(倍)|1.0|1.0|0.9|0.9|0.9| [6] 股票信息 - 行业为电力 [7] - 前次评级为买入 [7] - 2025 年 04 月 29 日收盘价 8.98 元 [7] - 总市值 8,584.57 百万元 [7] - 总股本 955.97 百万股 [7] - 自由流通股占比 98.58% [7] - 30 日日均成交量 6.37 百万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