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播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团播为何这么火?
新浪财经· 2025-07-20 09:26
团播行业现状 - 抖音平台每天有超过1.5万个团播同时在线,形成激烈竞争格局 [1] - 社交平台话题"自从做了团播后,差点忘了以前是干什么的了"累计播放量超过4.5亿次 [1] - 团播行业2022年兴起后3年内实现爆发式增长,从草根模式转向工业化规模作战 [1] - 2025年团播预计成为直播行业增长最快赛道之一,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1] 团播爆火驱动因素 - 5G网络普及和直播技术进步实现多人实时互动,AI虚拟主播和实时美颜技术降低素人参与门槛 [2] - MCN机构和综艺制作团队入场推动团播专业化,通过练习生选拔、舞蹈培训等工业化流程孵化精品IP如"银河系女团" [2] - "偶像养成""组队PK"等玩法满足Z世代对社交参与感和情感共鸣的需求,用户可通过打赏决定选手表演内容或去留 [2] 行业现存问题 - 内容同质化严重,大量跟风模仿导致以"热舞+PK"为主流形式 [3] - 部分MCN机构采用软色情擦边、虚假人设等手段博眼球,存在刷量刷榜行为 [3] - 版权问题突出,未经授权使用音乐影视片段现象频发 [3] - 收入分配失衡,头部主播占据70%以上流水,底层主播月收入不足万元甚至被机构压榨 [3]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正处于从流量红利向价值红利转型关键期 [3] - 未来需通过内容创新、生态优化、监管协同实现从野蛮生长到绿色发展的跨越 [3]
“月薪四五万元”,柜姐跳槽却跳进坑:12天收入不到200元,要求穿低胸衣擦边引流,解约被索赔2万元!很多人都上当,律师提醒→
新浪财经· 2025-07-17 08:54
行业现状 - 网络直播行业当前炙手可热,部分MCN机构通过"高薪"广告吸引求职者,但存在潜在陷阱 [2] - 多名主播反映遭遇"天价违约金",例如直播12天仅赚200元却需赔偿2万元,或早年合同规定违约金高达500万元 [3] - 部分MCN机构设置的违约金高达主播总收益的8倍 [7] 招聘与合同条款 - MCN机构招聘广告常见话术包括"零门槛"、"月入四五万"、"运营一对一指导"等,但实际资源投入有限 [9] - 合同条款苛刻:要求每月直播有效天数不低于20天,每天直播时长不低于6小时,主播分成比例仅40% [9] - 违约金条款隐蔽:例如合同规定违约需支付10万元或合作期间收益5倍的较高金额 [12] - 部分合同要求主播每月直播26天、156小时,短视频发布21条,违约赔偿为收益8倍或月均营收乘以剩余月份 [17] 主播实际收益与风险 - 新人主播因粉丝基数小、公司支持不足,实际收益极低,例如12天直播仅赚200元 [9] - 保底机制存在误导:例如承诺"每天播6小时保底8000元",但实际需礼物分成低于保底才补差额 [18] - 部分公司口头承诺"无违约金",但合同仍隐含模糊条款,如违约需承担诉讼费、律师费等 [19] 违约案例与法律纠纷 - 游戏主播因平台停服后被起诉,原合同违约金500万元,法院最终判决赔偿3000元加律师费1000元 [26][28] - 主播刘某解约后被判支付违约金3万元,其15天直播收益仅2584.8元 [30][31] - 法院裁判规则:违约金需结合主播实际收益、平台投入等因素合理酌定 [31] MCN机构操作手法 - 机构通过虚假口头承诺吸引签约,如"不去其他平台就不违约",但合同未体现 [26] - 设置霸王条款或诱导主播"擦边"引流,故意制造违约条件 [7][35] - 偏好签约在校大学生,利用其法律意识薄弱达成高额和解 [34] 行业建议 - 主播需逐字审查合同,特别关注小字注释,对不合理条款提出修改 [29][35] - 保留签约全过程记录,包括沟通记录和合同版本,建议使用公司邮箱沟通关键事项 [35]
TikTok 公会入驻指南:开启海外直播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7-16 11:30
TikTok公会概述 - TikTok公会是平台与主播之间的桥梁 负责挖掘 培养和管理主播 为平台输送优质直播内容 实现三方互利共赢 [3] - 公会可获得流量扶持 旗下主播有机会获得更多平台推荐流量 增加曝光度 [3] - 公会与主播按比例分享直播礼物收入等收益 同时获得平台专业培训和运营指导 [3] 入驻资质要求 - 入驻主体需为公司或机构 需具备合法营业执照 经营范围最好与文化 传媒 娱乐相关 [5] - 需组建专业团队 包括运营 策划 商务 客服等人员 分工明确 [5] - 需准备详细运营方案 包含发展规划 主播招募培养计划 内容策划 市场推广策略等 [5] - 需提前注册TikTok官方账号 完成实名认证并完善资料 [5] 入驻申请流程 - 登录TikTok官方公会入驻页面 填写信息并上传营业执照副本 法人身份证 运营方案等资料 [6] - 平台审核时间为7-15个工作日 需保持通讯畅通 审核未通过可修改后重新提交 [6] - 审核通过后签署合作协议 明确分成比例 运营规则 违约责任等条款 [6] 运营策略 - 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招募优质主播 并提供直播技巧 内容创作 形象塑造等系统培训 [6] - 策划多样化直播内容 如娱乐 带货 知识分享等 注重互动环节提升用户粘性 [7] - 与品牌方合作获取广告代言 带货机会 或与其他公会机构实现资源共享 [7] - 利用平台数据分析工具监测直播观看人数 粉丝增长 礼物收入等 优化运营策略 [7] 行业前景 - 全球短视频和直播行业蓬勃发展 TikTok作为现象级应用拥有庞大用户群体 [1] - 入驻TikTok公会是机构和个人进入直播行业的吸引力选择 需充分准备并用心运营 [9]
供应链优势让大主播回归广州?顿顿离开东方甄选后也来广州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7-15 21:01
主播顿顿离职与职业发展 - 主播顿顿从东方甄选离职 计划继续留在直播电商行业 [5] - 顿顿在东方甄选期间负责"东方甄选美丽生活"账号 专注美妆护肤领域 账号涨粉至数百万 [5] - 离职原因涉及个人IP与机构管控的矛盾 曾因公司否决综艺节目邀约感到失落 [5] - 顿顿选择广州作为职业新起点 暂未决定是否定居 [2][5] 广州直播电商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广州直播电商零售额达5171亿元 占全国五分之一 [6] - 2024年广州有182个产业带通过抖音平台售货 数量居全国第一 [6] - 抖音电商销量排行榜前十中 广州产业带商品占据6席 护肤品最为畅销 [6] - 广州计划到2027年助推100个传统专业市场完成数字化转型 直播带货达人突破10万人 [6] 广州直播电商政策支持 - 广州市发布《若干意见》 推动直播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6] - 政策旨在培育竞争力强 知名度高的直播电商头部企业 [6] - 广州市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 引导行业合规经营同时培育新业态 [6] 企业选址与供应链考量 - 辛选集团从杭州搬回广州 购置两栋物业作为总部 [7] - 搬迁原因包括更靠近供应链 特别是服装服饰等产品原产地 [7] - 广州的制造业优势有助于直播电商在服装 美妆 潮玩等品类的发展 [7]
促进网络直播平台规范健康发展是法治公平的应有之义
第一财经· 2025-06-27 17:28
税收监管政策出台 -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两项公告,明确网络直播平台企业需报送涉税信息,并优化网络主播等从业人员的税收征管方式,旨在规范管理并减轻办税负担 [1] - 新政策要求MCN机构等平台内经营者报送网络主播及其合作方涉税信息,填补税收监管盲区 [1][3] - 政策调整劳务报酬个税预扣预缴方法,明确10万元以下收入可免征增值税,降低中低收入网络主播税收负担 [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网络直播已成为平台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但业态复杂、经营模式灵活多变,存在税收监管盲区 [1] - 当网络主播通过MCN机构或合作企业开展活动时,平台难以掌握其全部收入信息,可能导致收入信息缺失 [1] - 2024年税务部门对169名网络主播开展检查,累计查补收入8.99亿元 [2] - 近期案例显示某MCN机构为700多名主播偷逃个人所得税3200万元,表明偷逃税行为呈现组织化趋势 [2] 政策影响与意义 - 新政策将提升网络空间税收服务和管理能力,引导网络直播行业合规发展 [1][3] - 通过规范税收征管,促进网络主播等从业主体依法纳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3] - 政策有利于构建更加规范、公正、透明的税收环境,推动平台经济合法合规发展 [3] - 通过减轻中低收入主播税负和简化申报流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
俞敏洪天要塌了,东方甄选主播顿顿离职单干,董宇辉事件再次上演
36氪· 2025-06-19 19:57
主播离职事件 - 东方甄选主播顿顿宣布离职 合约到期后将以"自营产品推荐官"身份继续合作 [2][4] - 顿顿社交账号标签已从"东方甄选主播"改为"随拍领域自媒体创作者" [2] - 离职消息发布后迅速登上热搜第一 网友普遍表示支持 [10] 顿顿的职业背景 - 原名王若顿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商务英语专业 曾在新东方任教 [14] - 2022年6月成为东方甄选首批核心主播 以英语绕口令 法语诗歌 美声唱段等才艺走红 [15] - 擅长美妆护肤领域 其直播话术被某知名品牌用作销售培训材料 [15] - 2022年7月接手"东方甄选美丽生活"账号 将该垂直账号做到抖音带货月榜前十 个别月份销售额反超主号 [15][17] 对东方甄选的影响 - 顿顿离职前已将"美丽生活"账号做到3000万粉丝 超过主号2800万粉丝 [18] - 董宇辉2023年底离职后 东方甄选流量下滑累计掉粉超百万 顿顿成为关键接棒者 [17] - 2024年6月顿顿直播公开表达对公司管理不满 导致单日掉粉30万 [22][24] - 顿顿曾两次公开抱怨 包括公司决策不透明 公关不作为 个人发展受限等问题 [22][24] 董宇辉单飞表现 - "与辉同行"账号粉丝从首播700万增长至2954万 超过东方甄选2842万 [29] - 开播一周年GMV突破100亿 2024年1-3月稳居抖音带货月榜前五 [33] - 618大促首日销售额达1.76亿元 创2024年单日纪录 美妆专场单日GMV最高达7500万-1亿元 [34] - 董宇辉获2024年"人民文学奖传播贡献奖" [35] 行业现象分析 - 主播个人IP与MCN机构的矛盾凸显 当个体价值超越公司提供的平台时 离职成为常见选择 [37][38] - 东方甄选在董宇辉事件后有意控制主播个人IP 但未能阻止核心人才流失 [29][37] - 直播行业头部主播的议价能力持续增强 机构需重新平衡资源分配与人才保留机制 [37][38]
4个主播自掏100多万买版权,斗鱼抠成这样了?
虎嗅· 2025-06-15 07:49
行业格局演变 - 游戏直播行业从"千播大战"逐步演变为斗鱼和虎牙双强格局[35] - 行业早期平台通过高价挖角头部主播争夺市场份额,主播签约费达千万级别[27] - 赛事版权采买曾呈现"壕无人性"态势,平台争抢热门赛事独播权[30] 公司战略调整 - 斗鱼近期大幅缩减赛事版权投入,放弃《CS2》和《英雄联盟》等热门赛事版权[12] - 公司积极控制成本,2025年Q1运营亏损同比减少84.3%至2610万元[44] - 创新业务收入达3.83亿元,同比增长60.2%,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40.4%[51] 商业模式创新 - 主播自掏100多万元购买《CS2》赛事版权,开创"付费上班"新模式[1][9] - 平台加速转型,拓展直播综艺、户外直播等非游戏内容[47] - 开发游戏衍生服务,包括道具分销和赛事运营等[49] 竞争环境变化 - 短视频平台对传统直播平台形成冲击,头部主播向抖音等平台迁移[61] - 用户注意力被短视频大量分流,直播平台用户粘性下降[54] - 斗鱼弹幕文化形成独特社区氛围,成为平台差异化竞争优势[5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Q1调整后净亏损2090万元,同比缩窄75.6%[44] - 股价曾跌破1美元,面临退市风险[39] - 营收持续下滑,活跃用户和付费用户数量呈现下降趋势[41] 历史发展 - 斗鱼前身为A站"生放送"频道,2014年独立运营[21] - 行业早期获得BAT等资本大量投入,进入快速扩张期[24] - 熊猫直播等竞争对手在2019年前后陆续退出市场[33]
网红主播美颜泛滥成灾,平时是美女,忘记开美颜瞬间变老太太
新浪财经· 2025-06-15 06:20
行业现象分析 - 网红主播因关闭美颜功能导致形象反差巨大 引发舆论对过度美颜现象的关注 [1] - 美颜技术已成为直播行业普遍工具 包括磨皮、瘦脸、大眼等多种滤镜效果 [3] - 美颜技术被主播作为获取流量和收益的重要工具 在平台推流和粉丝打赏链条中扮演关键角色 [3] 用户影响 - 美颜技术导致观众陷入真假难辨的困境 尤其影响追求"恋爱陪伴感"的男性用户 [5] - 部分用户因被高颜值蒙蔽而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 如持续刷礼物和为爱充值 [5] - 当主播真实面貌暴露时 会造成观众心理落差和信任危机 [7] 行业生态影响 - 过度依赖美颜导致主播同质化严重 真实个性和才艺被忽视 [7] - 美颜滥用扭曲了直播生态 使内容创作偏离真实本质 [7] - 行业需要反思直播内容应以真实打动观众 而非依赖虚假人设 [9] 发展建议 - 观众需要提高媒介素养 理性认识美颜技术制造的虚拟形象 [11] - 行业应考虑引入规范和监管 合理使用美颜技术 [11] - 直播行业应回归内容本质 注重真实和有价值的表达 [13]
王思聪公司被执行!曾估值5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23:11
公司背景与历史 - 上海熊猫互娱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龙飞,注册资本约1.5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文化艺术交流策划、赛事活动策划等,董事长为王思聪 [3] - 公司由王思聪名下珺娱(湖州)文化发展中心、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实际控制人为王思聪 [4] - 王思聪在2015年7月以2000万元注册资金创立熊猫互娱,同时自任CEO,旗下主要运营熊猫直播 [7] 融资与估值 - 2017年5月,熊猫直播完成10亿人民币B轮融资,估值高达50亿元 [7] - 公司曾邀请周杰伦、鹿晗、林更新等明星站台,2017年底用户数量排名行业第三位 [7] 经营困境与破产 - 2018年公司出现资金缺乏、融资困难等问题 [7] - 2019年3月30日熊猫互娱官网宣布将正式告别 [7] - 2019年11月被申请破产审查 [2] - 2020年1月进入实际破产清算程序 [10] 法律纠纷与执行 - 近期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210万余元,涉及合同纠纷 [1] - 普思投资作为债权人申报了1214.29万元债权,与最新被执行金额1210万基本对应 [8] - 王思聪曾多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收到限制消费令,名下资产被冻结 [8] 破产后续处理 - 普思投资与熊猫互娱数十位投资人全部达成协议,所有投资人得到赔偿 [10] - 近20亿元巨额投资损失全部由普思投资及实控人自己承担 [10] - 2020年10月熊猫互娱9000余件库存商品拍卖,起拍价284.5万,最终成交价3100万,溢价率高达991% [10] 公司发展时间线 - 2015年7月成立,估值从2000万到50亿仅用不到两年 [7] - 从50亿估值到黯然退场仅过了不到两年 [7]
随手播:2024年营收近亿,新业务增长背后风险待察
和讯网· 2025-06-09 08:30
行业概况 - 网络直播行业崛起,成为第五大网络文娱产业,内容生态日趋多元,知识分享等新兴领域成为增长点 [1] - 网络直播融入电商,直播带货提升营销效率 [1] - 企业直播服务市场2019-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2%,预计2024-2029年降至13.5% [1] - SaaS解决方案为主流,预计同期复合年增长率从21%降至12.1% [1] - 2024年中国十大企业直播SaaS提供商市场份额合计31.8% [1] 公司业务 - 公司是广州的综合SaaS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娱乐、营销、新零售行业 [1] - SaaS解决方案始于2020年,2024年中国市场排名第十,份额1.0% [1] - 2024年推出线上营销解决方案,半年营收3590万元,占期内总营收36.5% [1] - SaaS业务服务三个板块,报告期收益年复合增长率18.3%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益分别为4509.8万元、5066.6万元、9895.1万元 [1] - 2022-2024年利润分别为3249万元、2645万元、3814万元 [1] - 娱乐及社交网络直播一直是主要收入源,2024年占比降至44.2% [1] - 精准营销及新零售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分别达10%、9.6% [1] 客户与供应商 - 报告期五大客户收益占比从100%降至67.7%,最大客户收益占比从69.3%降至30.5% [1] - 线上营销解决方案主要客户H占该业务收益比例达80% [1] - 向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高,依赖第三方平台及服务 [1] 发展前景 - 公司通过开辟新业务实现业绩增长 [1] - 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公司如何突围及新业务能否持续带动增长值得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