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程序正义
icon
搜索文档
赃款打赏的钱,主播要不要退?业界释疑直播打赏法律争议
第一财经· 2025-09-10 18:29
例如:用户使用赃款打赏,法院能否向直播平台、主播追缴款项?面临司法追缴时,直播平台如何保障自身参与法律程序的权利?在未成年人打赏、夫妻一 方以共同财产打赏等情形中,直播平台、主播如何定责与免责? 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举办的"网络直播打赏法律困境"学术研讨会上,司法机关代表、法学专家、律师以及各主流直播平台代表, 就以上问题展开了探讨。与会者认为,当前,直播平台、主播面临的赃款追缴、未成年人打赏及夫妻一方以共同财产打赏的退还等问题,涉及物权变动与交 易安全保护的核心争议,必须审慎考量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在这些特殊场景下的适用。未来,立法和司法部门可进一步研究细化赃款打赏案件中善意取得的 认定标准,完善赃款追缴的司法操作规则,在进一步增强司法公平性、透明度、公信力的同时,也为直播平台的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指引合规路径。 打赏行为是赠与还是消费? 在涉及赃款追缴、未成年人打赏或夫妻一方以共同财产进行打赏等情形中,判断是否应予追回相关款项,首先需要明确打赏行为的法律性质,即其究竟属于 赠与行为还是消费行为。 在涉及赃款追缴、未成年人打赏或夫妻一方以共同财产进行打赏等情形中,判断是否应予追回相关款项, ...
原创作品被判定AI生成,平台怎么防止“冤假错案”
新京报· 2025-08-14 19:06
AI内容误判与平台责任 - 平台算法误判真人创作内容为AI生成导致用户内容被隐藏和账号禁言 全国首例AI误判案中用户起诉平台并胜诉 法院判决平台删除违规记录并撤销隐藏内容 [1][2] - 法院确立平台有权审查AI生成内容但需提供合理依据 平台因无法解释算法决策依据而承担举证责任并败诉 程序正义成为判决核心而非实质内容判定 [2] - AI检测技术准确性存疑 高校论文审核中出现AI率红线误判 学生需刻意修改语句以通过检测 复旦大学试行"六个禁止"严规而南京大学将检测结果仅作参考 [3] AI治理与监管框架 - 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办法》 要求AI模型对生成内容添加标识 平台需根据情形附加相应标识 3月15日正式实施 [4] - AI生成内容引发学术不端 著作权侵权及商业利益侵害等风险 人力标识不可行导致"以AI对抗AI"成为常态 但AI检测技术仍存在错误判定 [4] - 治理需结合法律制度 社会共识与政治判断 人类需作为最终责任者和价值守门人 平台被认可为审核守门员但裁判权受限 体现权力与责任平衡 [5] 技术误判的社会影响 - 算法缺乏可解释性且申诉机制不透明 误判直接损害创作者声誉和作品可见度 澳大利亚政府技术误判福利欺诈导致50万人受影响并启动赔偿 [5] - 案件确立用户被误判后可主张合法权益的原则 平台需建立可追溯的复核机制并加强算法可解释性 为数字世界权利责任划分提供方向 [5] - 人机界限模糊化加剧身份认证困境 人类需自证非机器而AI模仿人类行为却无障碍 未来需明确权利责任边界以避免系统性误判 [6]
最高法为民企撑腰,严防趋利性执法
第一财经· 2025-08-13 09:00
司法管辖规范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意见 强调坚持法定管辖为原则 指定管辖为例外 严防趋利性执法 坚决纠治对涉民营经济案件扩张管辖和人为制造异地管辖现象[2] - 2024年4月最高法发布通知 要求严格规范涉企案件立案和管辖工作 防止和纠正执法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重点解决民营经济面临的司法困境[2] - 管辖被视为程序正义的第一个按钮 违规操作将直接影响实体正义 需要从根源上纠治扩张管辖和人为制造异地管辖问题[2] 问题根源分析 - 扩张管辖和人为制造异地管辖已成为地方牟取利益的渠道 民营企业被视为肥肉 存在通过限制人身自由和财产查封获利的远洋捕捞现象[3][4] - 核心问题在于涉案财物处置 管辖为不当处置提供貌似合法的机会 赃款赃物上缴国库后若明确返还收益将增加透明度[4] - 地方财政部门设立的管理中心在案件侦查阶段聚集认罪认罚款项 存在高度不透明 是扩张管辖的关键诱因之一[4] 法规与执行机制 - 《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4年5月施行 明确规定异地执法需遵守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 管辖争议由上级机关决定[5] - 最高法要求严格审查管辖异议和指定管辖申请 从源头防止违规异地执法 最高检将制定跨区域涉企刑事案件工作意见 规范查扣冻监督机制[5] - 公安部2024年3月发布规定 明确跨省涉企案件由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 并需层报省级公安机关备案[5] 协同治理体系 - 需要行政系统和司法系统共同努力 最高法要求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行政执法机关的协作配合 同时依法互相制约[6][7] - 通过强化工作沟通增强合力 协同解决涉企执法突出问题 并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 确保涉企案件公正妥善处理[6]
一财社论:最高法为民企撑腰,严防趋利性执法
第一财经· 2025-08-12 21:14
司法管辖规范 - 最高人民法院强调坚持"法定管辖为原则 指定管辖为例外"基本原则 严防趋利性执法 坚决纠治扩张管辖和人为制造异地管辖现象 [1] - 2024年4月最高法要求严格规范涉企案件立案和管辖工作 防止和纠正执法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1] - 2024年5月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异地执法需遵守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 管辖争议由上级机关决定 [3] 涉案财物处置机制 - 扩张管辖和人为制造异地管辖的核心问题在于涉案财物处置 管辖为财物不当处置提供貌似合法的机会 [1][2] - 部分地方财政部门设立"管理中心"聚集案件侦查阶段认罪认罚款项 存在中间不透明因素 [2] - 贪腐案件赃款赃物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但需明确办案地方和部门是否获得返还收益以提升透明度 [2] 跨部门协作机制 - 最高法要求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 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 行政执法机关等的协作配合 强化工作沟通 [4] - 公安部2024年3月规定跨省涉企犯罪案件由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 并层报省级公安机关备案 [3] - 最高检将研究制定规范办理跨区域涉企刑事案件工作意见 规范管辖权和"查扣冻"监督机制 [3] 监督执行机制 - 法院需严格履行法定职责 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5] - 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或下级法院提请指定管辖时 有关法院应当严格审查依法处理 [3] - 行政和司法部门已出台明确规范措施 今后关键取决于执行效果 [3]
武大这波争议,比判决更扎心的是沉默
虎嗅· 2025-07-31 22:09
校友企业动态 - 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被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留置调查,公司股价当日跌停[28][29] - 汪林朋持有居然智家5.97%股份被司法冻结[30] - 汪林朋留置措施解除5天后不幸身故[31][32] 天风证券事件 - 天风证券为上市曾两次向官员输送利益,金额分别接近亿元和数千万元[34] - 时任董事长余磊因该事件被留置调查至今[34] 当代集团危机 - 当代集团2020年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37] - 艾路明掌控的"当代系"曾拥有5家上市公司控股权[38] - 2022年债券违约引发危机,2024年当代集团负债806亿元进入破产重整[40] - 艾路明因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遭监管处罚,身背45条限消令[40][42] 校友捐赠与影响 - 雷军2023年向武汉大学捐赠13亿元,创全国高校个人捐赠记录[23] - 艾路明2011年向武汉大学捐资3000万元建设当代楼[36] - 武汉大学校友会组织对"武大商帮"发展起到推动作用[44][45]
武大这波争议,比判决更扎心的是沉默
凤凰网财经· 2025-07-31 21:19
校友企业动态 - 居然智家实际控制人汪林朋2025年4月被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留置调查 导致公司股价当日跌停[25][27] - 汪林朋持有居然智家5.97%股份被司法冻结 7月23日解除留置后5天不幸身故[28][29] - 天风证券董事长余磊因2018年上市期间涉嫌向官员输送近亿元利益被留置调查至今[31] 当代集团兴衰 - 当代集团2020年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 旗下控制5家上市公司包括人福医药 三特索道等[35] - 2022年债券违约引发危机 2023年艾路明因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2024年当代集团负债806亿元进入破产重整[36] - 重整后当代集团上市公司股份由招商局等国资接盘 艾路明身背45条限消令 涉及3568万元执行案[37][38] 校友资本关联 - 雷军1997年起设立武大奖学金 2023年捐赠13亿元创高校个人捐赠纪录 其抖音账号"武汉大学"标签在风波中短暂消失[21][20][23] - 艾路明2011年向武汉大学捐赠3000万元建设当代楼 曾通过关联方控制天风证券18.18%股份[33][35] - 武大校友会搭建企业家传帮带体系 但近年多位校友陷入法律风波引发唏嘘[39]
高校行政人员的素质,决定你大学四年的痛苦指数
虎嗅· 2025-06-17 16:02
和在全国各地上大学的朋友们聚餐,吐槽起或喜或悲的校园生活,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辅导员。 大伙对辅导员的评价比较两极分化,觉得辅导员好的,会觉得能跟辅导员处成朋友,甚至觉得辅导员经 常加班,很不容易,深受感动。 觉得辅导员坏的,吐槽了一个人的抽象行为吐槽起来没完,严重挤占了他人的发言时间。有人直接说饭 桌上别提辅导员,影响食欲,看看人家A哥,就从不在饭桌上提恶心的事。 我听了这个事之后,觉得抽象之中带着一丝合理。古早时期有一个热搜。有人在班群里匿名发表了"不 当言论",辅导员一怒之下,说已经举报到了腾讯总部,引发了班群恐慌,以为马化腾要降临班群来开 盒了。事后查明,是他在QQ上进行了投诉,马化腾没有这么闲。好像这些瓜高度集中于个别ip,一些 地区的高校人员选拔机制疑似存在结构性缺陷,导致当地辅导员亟待供给侧改革。 大多数人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最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学校层次、专业、生源、师资之类。实际上有一个非 常关键的因素被忽略了,就是高校行政系统的效能和行政人员的素质。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实际上,大师重科研轻教学,有没有大师跟大多数 人没多大关系。专业的分数线也是波动的,追涨杀跌的心态或 ...
小区整层车位被“包场”,机关单位可以“先占先得”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20:35
停车位租赁争议 - 东莞塞纳城市嘉园小区负二层约200个车位被开发商租给东莞市工信局作为专用停车场,引发业主停车难问题 [1] - 业主希望部分时段开放共享停车,市工信局计划从租赁车位中划分部分供业主使用,具体数量和使用办法待定 [1] - 法律上开发商有权出租车位,但业主质疑程序正义缺失,未体现"业主优先"条款 [1] 机关单位角色与责任 - 工信局作为机关单位,租赁行为合法但需考虑政治伦理和政府形象 [2] - 机关单位工作日停车需求集中在白天,与业主夜间需求存在天然时间差,具备错峰共享条件 [2] - 市工信局若主动让渡夜间使用权,可化解矛盾并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范例 [2] 解决方案与深层问题 - 属地街道协调后初步计划共享50-70个车位,释放善意但举措相对滞后 [3] - 事件暴露政府部门与属地居委会、小区缺乏有效沟通渠道,需通过媒体曝光实现信息通达 [3] - 当地需从市级层面推动停车位共享共济,梳理类似机关单位占用小区资源情况 [3]
特朗普政府让步,恢复留学生身份,司法反转是喜是愁?
南方都市报· 2025-05-01 22:24
风波背景 - 2025年3月特朗普政府启动针对留学生的"犯罪筛查"行动 导致4700余名国际学生SEVIS记录被终止 失去合法身份或被吊销签证 [2] - 政策执行存在随意性 部分学生因NCIC数据库中的超速罚单等轻微违规记录被终止身份 但未实际定罪 [3] - 达特茅斯学院博士生刘晓天案例显示存在无辜牵连现象 凸显政策不合理性 [3] 留学生应对措施 - 留学生发起上百起诉讼 多数法官以"程序不正义"叫停遣返 [4] - 司法部律师4月25日宣布暂时恢复部分学生SEVIS记录 承诺不再仅依赖NCIC数据库 [4] - 但ICE仍保留因其他原因终止记录的权利 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存在 [4][5] 高校与政府博弈 - 哈佛校长4月14日公开拒绝政府条款 强调学术独立性 [7] - 美国学院与大学协会获上百高校联署 批评政府越权行为危及高等教育 [7] - 副总统詹姆斯·万斯称学生签证持有者若被判定"不符合国家利益"仍面临驱逐 [7] 行业影响 - 部分留学生因恐惧离美 导致学业中断或职业发展受阻 [5] - 留学中介反映有学生放弃美国offer 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影响招生 [6] - 高校内政治社团活动成为"高危红线" 学生谨慎避免敏感词引发寒蝉效应 [4][6][7] 政策深层动因 - 事件符合特朗普打击非法移民的宏观叙事 被指带有政治表演色彩 [6] - 国务卿鲁比奥警告将严查参与亲巴勒斯坦游行等行为的国际学生 [7] - 程序正义与国家安全名义下的行政操作引发美国价值观争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