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总统权力边界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总统权力边界之战!最高法院裁决在即 特朗普关税悬于一线
第一财经· 2025-11-03 18:01
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最高法院将就特朗普政府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举行听证会。 11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表示:"在我看来,这将是美国最高法院史上最重要、最具 影响力的裁决之一"。他进一步警告称,如果最高法院迫使他放弃相关关税政策,"我们的国家可能会沦 为'第三世界'水平"。 原告方称,与其他明确提及关税的法律不同,IEEPA根本未涉及"关税"或"税收"概念,且此前从未有总 统依据该法征收关税。他们进一步补充,美政府亦未能举出任何其他法律实例,表明国会曾以"规 范"或"规范进口"等措辞授予行政部门征税权力。由V.O.S. Selections牵头的小企业团体则在诉状中强 调:"数百部法律授予了'规范'权力,但从未被理解为授予'征税'权力……若'规范'即等同于'征税',这 将颠覆所有现行法律的既定理解。" 面对质疑,白宫与美国司法部则坚持认为,IEEPA的条文清楚授权总统"规范进口",而关税历来就是规 范进口的传统工具。美国总检察长索尔(D. John Sauer)在提交的文件中写道:"IEEPA明确授权总统采 取包括征收关税在内的调控措施,以应对来自境外的非常威胁。"美司法部还援引美国《 ...
全世界静待美国最高法怎么判,特朗普又改口说“不去了”
观察者网· 2025-11-03 15:10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接受记者采访。 IC Photo 【文/观察者网 柳白】美国法院早前裁定特朗普无权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多国征收关税。特 朗普政府已上诉至最高法院,听证会将于11月5日举行。 "全世界都在静待里程碑式的判决。"英国广播公司(BBC)给出了这样的形容。 然而,上月还放风打算出席旁听的特朗普,突然改了主意。 当地时间11月2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告诉记者,他不会出席最高法院5日举行的关于其全球关税合 法性的听证会。 "我确实很想去。我只是不想做任何事来转移人们对这项决定的关注。"特朗普说,"我不想引起太多人 的注意。这与我本人无关,而是关乎我们国家。" 11月2日, 不久后,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份更长的声明。 声明称,这起关税案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案件之一,如果总统不被允许使用关税,美国将在与世 界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的竞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美国会变得毫无防御能力,甚至导致"国 家毁灭"。 特朗普重申自己不会前往最高法院出席听证会,因为不想分散人们对这项重要裁决的关注。 "这将是美国最高法院有史以来做出的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裁决之一。如果我们赢了 ...
决定特朗普关税命运的诉讼--周三开启庭审,原告是一家小玩具厂商,大公司却不见踪影
华尔街见闻· 2025-11-03 08:19
案件核心信息 - 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1月5日审理挑战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合法性的案件 [1] - 案件核心争议在于总统是否超越其法定权限征收关税 [1] - 若法院作出不利裁决,可能推翻标志性关税政策并引发超过1000亿美元的关税退款 [1] - 特朗普本人称此案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案件" [1] 案件参与方 - 诉讼由玩具商Rick Woldenberg旗下的Learning Resources Inc和hand2mind Inc主导 [1] - 另有五家小型企业以及12个由民主党总检察长领导的州份提起独立案件 [1] - 受关税影响最深的大型进口商如通用汽车和沃尔玛保持沉默未参与诉讼 [1][3] - 数百家小公司通过"我们支付关税"联盟发声反对政策 [3] 小企业所受影响 - 原告公司因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导致业务遭受重创 [2] - 为规避关税将产品生产从中国转移至印度后仍面临更高关税 [2] - 因货物延迟六小时到港而支付了5万美元的罚款 [2] - 公司预计今年将承担2000万至3000万美元的关税远高于去年的230万美元 [2] 法律争议焦点 - 特朗普政府依据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认为国家贸易逆差和芬太尼危机构成紧急状态授权总统征收关税 [4] - 反对者指出美国宪法将征税权赋予国会而IEEPA法案条文中未提及"关税"或"税收" [5] - 法律观点认为未经国会授权总统无权对美国公民征税而关税就是对进口商征收的税 [5] 政府立场与应对 - 白宫辩护称关税已帮助达成多项贸易协议为美国工人和行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并确保数万亿美元投资在美国本土进行 [5] - 白宫表示有后备计划贸易团队正在制定应急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败诉 [5] - 即使败诉大部分关税仍可能通过其他更复杂的法律工具重新实施 [5]
美最高法院掀权力博弈:特朗普可解雇美联储官员?三权平衡悬了!
搜狐财经· 2025-10-09 14:51
美国最高法院正在重新审视一项已经延续数十年的规则,这项规则限制了总统解雇联邦机构官员的权力。如果法院最终作出裁决,可能会赋予总统更广泛的 权力,允许他随意解雇行政部门的官员。 目前,法院正在审理一起案件,涉及联邦贸易委员会和美联储等独立机构的成员,长期以来,这些成员都被保护不受总统随意罢免。此案的背后,实际上是 联邦政府内部权力平衡的变化。如果最高法院决定扩大总统解雇官员的权限,可能会削弱这些独立机构的"防党派控制保护",这将对联邦机构的独立性产生 深远影响。 如果这一变化发生,总统在经济监管、移民问题和刑事司法领域的权力将大幅提升。同时,针对政策突变的制约也将减弱。 目前,最高法院正在审理两项涉及联邦贸易委员会和美联储官员的案件。其中,特朗普政府在今年早些时候解雇了联邦贸易委员会委员丽贝卡·斯劳特,而 美联储委员莉萨·库克则获得了法院的暂时保护,防止其被免职。案件辩论计划于明年1月举行。 法院正在考虑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是否这些法定保护违反了三权分立原则;二是是否应推翻1935年确立的"汉弗莱遗嘱执行人案"裁决。 除了人事任命问题,最高法院在审理总统政策问题时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特朗普政府第二个任期的前20周 ...
7票通过!美国要完了?特朗普怒吼:结果已定!
搜狐财经· 2025-10-09 01:27
法律判决与权力边界 -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以7票对4票裁定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的全球关税违法,该法文本从未出现“关税”一词 [1][6] - 法院判决核心依据是总统越权,美国宪法明确规定征税权属于国会,总统无权单方面设立税种或提高税率 [8][9][10] - 此次判决为总统权力设立明确边界,未来任何总统以“紧急状态”推行重大政策需先评估法律依据和国会反弹 [33][35] 经济与财政影响 - 判决可能导致财政部必须退还通过争议性关税征收的1847亿美元资金 [1] - 普通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关税成本,进口汽车、家电、服装、红酒等商品价格均被推高 [25] - 若最高法院维持原判,退税资金来源和退还给谁(进口商或终端消费者)将面临巨大操作难题,可能引发系统性追溯压力 [27][28] 行业与企业反应 - 全球企业重新评估风险,政策不确定性已超越关税本身,迫使跨国公司加速供应链多元化 [22][23] - 部分公司已准备集体诉讼要求退还多缴关税,但更多企业持观望态度,政策不确定性制造寒蝉效应 [31] - 最被动的是已将生产线迁出中国的公司,若关税政策逆转,来回迁移的成本高昂,供应链调整是漫长且昂贵的过程 [33] 国际贸易关系 - 国际反应迅速,德国、法国、意大利联合要求重审此前在美国压力下做出的贸易让步,包括数字服务税妥协、农业标准调整等 [20] - 日本经济产业省直接暂停美日半导体供应链合作升级谈判,理由是美国政策稳定性存疑 [20] - 中国商务部表态克制,希望美方尊重法治精神,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美国法院判决证明单边主义不可持续 [20][22] 政治与制度影响 - 共和党内部裂痕显现,强硬派主张上诉至最高法院甚至推动修法,务实派则警惕违背保守主义原则,分歧将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激化 [29][31] - 判决展示美国制度自我修复能力,制度设计预留制衡空间,总统可强势但不可独裁,国会可怠惰但不可缺席,法院可沉默但不可失职 [37][39] - 特朗普团队已宣布将上诉至最高法院,当前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6人为保守派,但若推翻原判将动摇宪政根基 [35][37]
投票结果7比4!美国法院正式做出裁定,莫迪等来好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9-08 04:54
特朗普贸易政策实施 - 特朗普自2024年1月重返白宫后推行全面关税政策 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从10%逐步提高到125% 并对加拿大、墨西哥和印度等贸易伙伴加征10%至50%关税[2] - 2024年4月2日签署行政令 对全球贸易伙伴全面开征关税 并将该日定为“解放日”[2] - 2024年8月对印度铜产品加征50%关税 钢铝和汽车零部件关税提高到最高水平 影响印度对美铜出口3.6亿美元和钢铝汽车零部件出口超20亿美元[2] 美国国内司法挑战 - 五家小企业和十二个州联合起诉特朗普关税政策 指控其未经国会授权违反宪法[3] -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于2024年8月29日以7:4裁定特朗普关税行政令违法 认为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未授予总统加征关税权限[3] - 裁决认定国家安全理由不能无限扩张行政权 判决适用于所有受对等关税影响国家[3] 特朗普政府应对措施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称所有关税继续有效 指责裁决存在党派偏见[4] - 白宫发言人以贸易逆差和安全威胁为由辩护 财政部长等警告若关税无效需退还上万亿美元关税收入[4] - 政府于2024年9月3日向最高法院上诉 法院允许关税暂留至10月14日待审理[4] 印度经济受冲击 - 2024年8月26日特朗普对印度大部分进口商品加征50%关税 因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 影响印度三分之二对美出口 价值865亿美元[6] - 印度股市当日下跌1% 基准指数降至80876点 专家预计GDP增长将从6.5%降至6%以下[6] - 纺织业、宝石珠宝和制药行业受创严重 面临失业风险 竞争对手土耳其、泰国和越南因低关税抢占市场份额[6] 印度政府应对策略 - 莫迪政府推动“印度制造” 呼吁购买本土产品并调整货物服务税 将多数税率降至5%或18%[7] - 出口组织要求暂停还贷本息一年 签署与英国自由贸易协定分散风险[7] - 莫迪于2024年8月31日至9月1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与中国领导人会晤改善贸易关系 与普京讨论深化贸易、肥料和安全合作[7] 中国市场调整 - 中国制造业活动连续五个月收缩 但出口呈现稳定迹象 工厂加速运转转向内销和其他市场[7] - 中国商务部对美国光纤加征33.3%至78.2%关税 反击美国反倾销措施[7] - 全球市场波动加剧 交易员调整头寸 供应链重塑持续进行[7] 政策历史背景 - 特朗普2017年税改法案增加联邦赤字近50% 国家债务上升39% 2018年钢铝关税引发全球反弹[8] - 经济学家指出关税实际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每户多支出1300美元 税收基金会估算关税降低美国GDP1% 包括外国报复影响[8] - 特朗普威胁解散与欧盟、日本和韩国的贸易协定 声称若败诉美国将成第三世界国家[8] 长期制度影响 - 判决暴露美国总统权力边界 宪法规定征收关税权属国会 总统仅限临时措施[10] - 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针对异常威胁而非全球关税工具 法学界警告国家安全不能成为权力扩张挡箭牌[10] - 最高法院上诉结果未决 判决为全球贸易提供松绑机会 中印企业计算收益并加速货物打包[10]
美国法院给了特朗普当头一棒!7比4裁定越权,10月14日终极审判日
搜狐财经· 2025-09-04 17:27
关税政策法律挑战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于8月29日以7比4裁决认定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全球多数国家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行为越权[3][6] - 法院允许现有关税政策持续生效至2025年10月14日 为特朗普政府向保守派大法官占6比3多数的最高法院上诉提供机会[3][6] - 另一联邦上诉法院正在审查类似裁决 最高法院已于6月驳回玩具公司在下级法院裁决前处理此案的请求[6] 关税政策经济影响 - 特朗普声称取消关税可能导致经济大萧条 其政府依赖关税政策带来数十亿美元新增收入并促进国内制造业发展[3] - 小企业和各州表示关税损害依赖进口的美国企业 提高消费者价格并给经济带来不确定性[4] - 特朗普警告称取消关税将使美国变成"第三世界"国家[4] 法律依据与争议焦点 - 《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历来被用于对外国对手实施经济制裁 未明确提及关税权力[4][6] - 政府主张总统在法律授权下有权在危急情况下"监管"进口 citing贸易逆差和芬太尼流入作为紧急状态依据[4] - 上诉法院指出国会不太可能意图授予总统无限制征收关税权力 认为法规未明确包括征税权[6] 最高法院审理时间表 - 特朗普要求加速裁决进程 最高法院可能在几周内加快处理速度[1] - 最高法院需在2025年10月14日前决定是否受理此案 若受理最终裁决可能在2026年作出[6][8] - 此案将重新定义美国总统在贸易政策中的权力范围 影响三权分立原则[8]
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团队干了3件蠢事,美式民主名存实亡了
搜狐财经· 2025-09-01 16:20
特朗普政府行政举措的政治背景 - 利用行政权力打压政治对手,主要针对民主党,以兑现法律与秩序的政治承诺并巩固基本盘 [1] - 在中期选举临近背景下,通过制造轰动性事件保持舆论关注度并设置政治议程 [1] - 相关举动激化美国国内党争,打破政治惯例,引发关于总统权力边界和政治报复的广泛担忧 [1][11] 干预芝加哥治安计划 - 计划最早于9月向芝加哥派遣数千名国民警卫队士兵,并讨论动用现役美军的可能性 [3] - 公开指责芝加哥为彻底的混乱,批评该市市长极其无能,以打击犯罪、恢复秩序为旗号 [3] - 芝加哥市长和伊利诺伊州州长均强烈反对,称此举为未经协调、没有依据的联邦干预,可能加剧警民紧张 [3] - 芝加哥市暴力犯罪案件在2025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减少22%,分析认为此举政治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治安需求 [3] 撤销哈里斯特勤保护事件 - 授权从2025年9月1日起终止对前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超出法律要求的特勤局保护 [4] - 哈里斯将失去24小时贴身护卫、持续威胁情报分析及通讯监控等重要安保服务 [4] - 此举时机微妙,正值哈里斯准备为其9月23日出版的回忆录《107天》进行巡回宣传活动 [5] - 民主党人批评此为反复无常、报复性的政治冲动,洛杉矶市长称此为政治报复 [5] 干预美联储独立性 - 特朗普政府因抵押贷款违规指控,在法院未判决情况下计划解雇美联储女理事莉萨·库克 [7] - 此举被视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公然干涉,已不是首次越界,此前曾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并干预商业决策 [7] - 对美联储下手性质严重,导致美国国际信用大幅下滑,因美联储独立性是全球金融秩序的信任基石 [8] - 目的是安排合意人选进入美联储,推动更宽松货币政策以美化任期内的经济数据 [10] - 已提名亲信斯蒂芬·米兰担任美联储理事,若库克被赶走将进一步控制美联储 [10] - 市场反应为投资者抛售美国长期国债,警告此举可能推高通货膨胀,最终由普通美国人埋单 [10]
特朗普“对等关税”为何被判“违法”?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8-30 09:43
司法裁决核心内容 - 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的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违法 认为该法案未明确赋予总统加征关税权力[1][2] - 裁决叫停包括4月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及芬太尼相关关税 但钢铁、铝和汽车行业关税未受影响[1] - 关税措施将维持至10月14日以待美国最高法院审议 最高法院是否受理及审理时间表将决定关税最终命运[1][3][4] 行政当局回应 - 白宫声明强调特朗普合法行使国会授予的关税权力以捍卫国家与经济安全[5][6] - 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称所有关税仍然有效 批评上诉法院裁决充满党派偏见[1][7] - 行政当局确认将继续寻求最高法院支持 坚持利用关税为国家谋利的立场[6][7]
咬住美联储不放,美财长拷问理事库克:我们没听到她否认指控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06:23
特朗普政府与美联储理事解雇风波 - 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接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 开创总统罢免联储理事先例 [1][9] - 解雇理由为库克被指控抵押贷款欺诈 涉及密歇根州和佐治亚州两处房产的主要住所虚假陈述 [8][9] - 财长贝森特质疑库克未否认欺诈指控 呼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进行内部审查 [1][2][3] 政治角力与美联储独立性 - 特朗普计划通过替换库克获得美联储理事会7席中的4席多数席位 以支持其大幅降息意愿 [3] - 财长贝森特强调所有美联储理事独立 政府不干预特朗普提名理事沃勒和鲍曼的FOMC投票决策 [3][4] - 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哈塞特要求库克在诉讼期间请假 民主党参议员沃伦辩护称指控与工作无关 [5][6][7] 法律挑战与制度影响 - 库克将通过律师Abbe Lowell提起诉讼 主张特朗普无权罢免美联储理事且缺乏正当理由 [10] - 美联储声明支持理事任期保护机制 强调货币政策决策需基于数据和经济分析的独立性 [10] - 案件可能由美国最高法院裁决 结果将影响美联储独立性与总统权力边界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