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健经营
icon
搜索文档
乐歌股份:公司将确保稳健经营、高质量经营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22:11
公司海外仓扩张策略 - 海外仓扩张节奏和投资力度基于市场需求及公司整体战略考量 [1] - 公司强调确保稳健经营和高质量经营 [1]
穿越周期的力量:中意人寿23载发展的长青之道
齐鲁晚报· 2025-09-16 15:16
今年6月,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清华金融评论》最新发布的保险竞争力排行榜单引发行业 关注。在这份颇具影响力的榜单中,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十强席位中出现了一家仅有的合资保险公司 ——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意人寿"),这已是该公司第二次荣获这一殊荣。 若将时光倒回23年前,当中意人寿作为中国加入WTO后首家合资保险公司"落户"广州时,或许很少有 人能预料到,这家带着"混血基因"的企业能够在今日的中国寿险市场稳健发展至今。如今看来,在充满 较多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中意人寿这份对于"稳健"的坚守,就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一、风控投资双稳健,彰显长青底色 自2002年成立以来,中意人寿始终坚持以合规经营为基石,将风险管控嵌入企业发展的基因之中,走长 期可持续发展之路。 企业能否持续履行保险责任,偿付能力是关键衡量指标。其官网公开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 季度,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66%和212%,近五年来,中意人寿综合偿 付能力充足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达200%左右,这表明其拥有充足的资本金兑现对客户的承诺,彰 显出其稳健发展底色。 在产品与服务层面,中意人寿逐 ...
透视半年报|保利、万科稳居营收千亿俱乐部 首开、滨江增速领跑
新京报· 2025-09-14 09:42
行业整体表现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企业间分化持续加剧 房地产正从规模竞赛转向稳健经营新阶段 [1] - 20家典型上市房企平均营收增速仅为7.72% 增长乏力 [4] - 半数房企营收同比下滑 跌幅在10%至50%不等 [6] 梯队分化格局 - 千亿营收俱乐部仅保利发展1169亿元和万科1053亿元两家入围 同比分别下降16.08%和26.20% [2][4] - 第二梯队500-1000亿元阵营共7家房企 包括华润置地949.2亿元(增长19.96%) 绿地控股946.9亿元(下降17.97%) 中海地产832.2亿元(下降4.27%) 碧桂园725.7亿元(下降28.92%) 龙湖集团587.5亿元(增长25.39%) 绿城中国533.7亿元(下降23.28%) 招商蛇口514.9亿元(增长0.41%) [2][4] - 第三梯队500亿元以下阵营共11家房企 包括越秀地产475.7亿元(增长34.60%) 滨江集团454.5亿元(增长87.80%) 华发股份382亿元(增长53.46%) 建发国际341.6亿元(增长4.31%) 中国金茂251.1亿元(增长14.28%) 新城控股221亿元(下降34.82%) 融创中国199.9亿元(下降41.70%) 保利置业184.4亿元(增长48.10%) 首开股份180.4亿元(增长105.19%) 美的集团156.8亿元(下降25.80%) 世茂集团148.3亿元(下降49.21%) [3][5][6] 企业表现分化 - 首开股份营收同比增长105.19% 主要得益于房屋集中交付体量较大 [6] - 滨江集团凭借长三角区域深耕实现87.8%营收增长 越秀地产和华发股份依托大湾区市场支撑分别实现34.6%和53.46%增速 [6] - 世茂集团营收同比下降49.21%近乎腰斩 融创中国下降41.7% 新城控股下降34.82% [3][6] 国企与民企对比 - 国企央企展现更强抗风险能力 保利、华润置地、中海地产、招商蛇口、绿城中国、越秀地产等具备国资背景企业营收较为稳定 [7] - 民营房企除龙湖集团、滨江集团等个别企业外 多数承受巨大压力 碧桂园、融创中国、世茂集团营收同比下降均超25% [7] - 国企央企凭借更低融资成本和更强资源获取能力 在一二线核心地块获取和开发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7] 业务转型趋势 - 华润置地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长租公寓等运营性收入利润贡献超六成 助其取代中海成为利润王 [8] - 龙湖集团运营业务及服务业务合计收入132.7亿元创历史新高 占总营业收入22.6% [8] - 行业正发力第二增长曲线 通过轻资产转型、代建业务、商业运营等非开发业务拉动收入 [8] 行业挑战与展望 - 行业面临需求端疲软、房价下行、存量去化缓慢等挑战 [8] - 民营房企债务重组进程缓慢 流动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 [8] - 行业步入全新发展阶段 规模下降、速度放缓成为新周期特征 未来将是稳健派与转型派的竞争 [8]
佐力小贷(06866.HK)附属兴耀小贷完成名称及业务范围的变更
格隆汇APP· 2025-09-12 19:37
公司结构调整 - 佐力小贷持股66%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兴耀小贷完成公司名称及业务范围变更 [1] - 兴耀小贷股东会于2025年9月5日审议通过变更事项并批准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1] - 德清金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作为集团主要业务平台将继续专注湖州市场 [1] 战略调整与经营重点 - 集团以风险控制和稳健经营为首要任务 不追求激进规模扩张 [1] - 兴耀小贷将退出小额贷款市场并在变更后逐步收回未偿还贷款 [1] - 此次调整将为集团节省经营成本 [1]
商络电子:公司深耕分销行业二十余年,始终将“稳健经营”作为发展基石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1 21:40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深耕电子分销行业二十余年并将稳健经营作为发展基石 [1] - 跨行业发展面临较大风险与挑战 [1] - 待时机成熟时将逐步推进与实体行业合作 [1]
南极电商:公司始终秉持稳健经营的理念
证券日报· 2025-09-01 19:17
公司资金管理策略 - 公司秉持稳健经营理念并对资金使用持谨慎态度 [2] - 资金安排需符合公司章程规定并匹配发展战略与业务需求 [2] - 资金用途涵盖理财购买、项目投资、股份回购及分红等多元化方向 [2] - 具体资金使用事项需履行相应审议决策程序 [2]
行业分化下的房企生存实录
经济观察网· 2025-08-28 20:21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 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0.0% 商品房销售额下降5.5% [4] - 6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普遍下降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 为八个月来最差表现 北京 广州 深圳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3% 0.5%和0.6% [4] - 上半年行业整体开发投资46658亿元 下降11.2% 61家房企合计预亏超400亿元 24家实现盈利68.68亿元至80.16亿元 6家净利润增长 12家扭亏 [4] - 房地产市场快速向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区域集中 北京 上海 杭州 成都 西安等少数片区土拍市场竞争激烈 多数城市或区域的土地市场冷淡 [2]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超千亿房企仅剩4家 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 民营房企资产负债表疲软 [2] 绿城中国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33.7亿元 同比下降23.3% 股东应占利润2.1亿元 同比下降89.7% [4] - 业绩下降主要因上半年结转面积减少 结转毛利下降导致 项目交付节奏变化与主动计提资产减值 [4][7] - 期末银行存款及现金667.95亿元 总借贷加权平均利息成本3.6% 同比下降40个基点 现金短债比达2.9倍 创历史新高 [4] - 下半年可售资源1763亿元 其中存量在售865亿元 新推898亿元 权益已售未结1435亿元 平均权益占比72% [5] 绿城中国战略与运营 - 上半年自投项目销售金额为803亿元 一二线城市销售额贡献占比提升至约86% 长三角占比约69% [2] - 在杭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西安等18个城市位列当地销售前十 杭州为绿城中国贡献了近一半的销售业绩 [2] - 新增货值907亿元 合计获取35个项目 权益土地款362亿元 拿地金额和新增货值均在行业前列 [2] - 新获取的35个项目平均权益比约77% 一二线城市新增货值占比达88% 货值约801亿元 浙江优质三四线城市货值约106亿元 占比约12% [8] - 高端住宅市场因限价长期供应不足 需求被压制 近两年随着优质低密地块和核心地块的供应 高端需求正在逐步释放 [3] 绿城中国销售与去化 - 共推出17个首开项目 平均去化率达80% 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 实现普遍溢价 较交底会整体溢价约15亿元 溢价率更达104% [8] - 坚定推行老盘新做策略 上半年实现2021年及以前的库存去化约190亿元 [8] - 新拓项目预计全部将在当年实现首开 预计当年销售转化率约55% [8] 绿城中国组织与产品 - 持续推进集团-城市两级架构落地 两级管控单元占比已达82% [9] - 外部引进核心人才超过160人 内部选拔培养关键岗位特战队68人 选派70名总部核心人才下沉一线 [9] - 更新《绿城好房子产品标准》 推出可落地 可推广的「好房子」实操IP技术手册 [9] - 大力推进隔声降噪 同层排水 三联供空调系统等核心技术落地 [9]
上海实业控股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10.42亿港元 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
智通财经· 2025-08-28 16:55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94.76亿港元,同比减少8.61%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42亿港元,同比减少13.25% [1] - 每股盈利0.958港元,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 [1] 业绩变动原因 - 收入下跌主要由于房地产业务交楼结转销售较去年同期减少 [1] - 盈利下跌主要由于房地产存货跌价计提大额拨备及投资物业公允值减少 [1] 业务运营策略 - 收费公路业务继续为集团带来稳定现金流 [1] - 聚焦水处理与水资源利用主业,致力扩展市场份额并优化业务布局 [1] - 持续强化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和规模效益 [1] 外部环境与挑战 - 国际地缘局势持续紧张及贸易单边主义抬头导致经济前景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2] - 国家经济呈现趋稳态势且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2] 未来发展战略 - 加快主营业务转型升级步伐并深化融产结合 [2] - 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提升盈利能力 [2] - 适时推进资产结构优化调整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
上海实业控股(00363)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10.42亿港元 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
智通财经· 2025-08-28 16:53
业绩表现 - 收入94.76亿港元 同比减少8.61%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42亿港元 同比减少13.25% [1] - 每股盈利0.958港元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 [1] 业绩变动原因 - 收入下跌主要由于房地产业务交楼结转销售较去年同期减少 [1] - 盈利下跌主要由于房地产存货跌价计提大额拨备及投资物业公允值减少 [1] 业务运营策略 - 收费公路业务持续提供稳定现金流 [1] - 聚焦水处理与水资源利用主业 致力扩展市场份额 [1] - 持续优化业务布局 强化运营效率 提升规模效益 [1] - 加快主营业务转型升级步伐 深化融产结合 [2] 发展前景与战略 - 经济前景面临国际地缘局势紧张及贸易单边主义等不确定性 [2] - 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提升盈利能力 [2] - 推进资产结构优化调整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 - 为股东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2]
东方雨虹:公司始终重视稳健经营和投资者利益
证券日报· 2025-08-15 19:37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积极推动客户结构优化、渠道变革及业务模式转型 [2] - 业务模式变化显著改善现金流、应收账款等经营质量指标 [2] - 转型对收入及利润规模造成较大冲击 [2] 投资者关系管理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投资者保持良性沟通 [2] - 公司重视培养长期投资理念并吸引长线投资资金 [2] - 公司质量被视为投资价值的基础 [2] 未来发展导向 - 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并加强自身建设 [2] - 公司致力于持续改善经营质量及提升盈利能力 [2] - 未来相关计划将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股价波动因素 - 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受公司经营情况、行业周期、资本市场环境等多因素综合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