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价比

搜索文档
车企都不好过,谁特别不好过?以及,围攻比亚迪
凤凰网财经· 2025-07-14 22:19
全局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量达1327.9万辆,同比增长12.2%,零售端累计销量1090万辆,同比增长10.8% [3] - 1~5月汽车出口量216万辆,同比增长1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16万辆,同比增长33%,占整体出口43% [3] - 传统燃油车促销力度稳定在23.3%,新能源车促销力度回调至10.2%,较上年同期增加1.6个百分点 [3] - 70%私人购车用户享受以旧换新政策优惠,但6月底补贴额度消耗后信贷政策收紧导致7月初销量下滑 [3][4] - 6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56.6%,上半年仅27.5%4S店完成销量目标 [4] 传统自主车企竞争 - 比亚迪上半年销量214.6万辆(同比+33%),年度目标完成率39%,吉利增速最快(同比+47%),长城完成率最低仅14% [5] - 自主燃油车6月促销率18.3%,较去年同期增2.5个百分点,合资燃油车促销达23.1%历史峰值 [5][10] - 吉利新能源车型销量72.52万辆(同比+126%),占其总销量51.5%,奇瑞出口55.03万辆(同比+3.3%)占总销量近半 [7] 新势力分化与策略 - 12家新势力中仅3家达成年度目标40%,零跑累计交付超80万辆,小鹏MONA M03连续8个月月销超3万辆 [8] - 新势力两条路径:融入主流市场拼性价比或跨界品牌高端化,小米YU7和华为问界M8展现非车企品牌势能 [8][9] 合资车企复苏迹象 - 主流合资车企上半年批发量55.3万辆(同比+11%),一汽丰田增速16%领跑,上汽通用同比+8.6% [10] - 合资新能源渗透率仅5.3%,但铂智3X销量1.91万辆接近凯美瑞,日产N7销量0.99万辆进入品牌前五 [10] 下半年市场趋势 - 价格战持续,新车发布伴随隐性降价,补贴政策精准度决定需求释放 [11] - 新能源车需拓展工具属性外溢价空间,技术优势需转化为营销竞争力 [11] - 合资车企本土化策略加码,自主车企面临同质化与合资反扑双重压力 [13]
车企都不好过,谁特别不好过?以及,围攻比亚迪
虎嗅APP· 2025-07-14 18:01
全局:销量继续涨,但销售压力其实很高 - 2025年1~6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量达1327.9万辆,同比增长12.2%,零售端累计销量1090万辆,同比增长10.8% [4] - 1~5月汽车出口量达216万辆,同比增长1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16万辆,同比增长33%,占整体出口43% [4] - 传统燃油车促销力度稳定在23.3%,新能源车促销力度回调至10.2%,较上年同期增加1.6个百分点 [4] - 70%私人购车用户享受以旧换新政策优惠,但6月底补贴政策收紧导致7月初销量下滑 [4] - 6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56.6%,上半年仅27.5%的4S店完成销量目标 [5] 传统自主:全方位价格战还在继续,战场围绕比亚迪展开 - 6月自主燃油车市场促销力度达18.3%,较去年同期增长2.5个百分点 [9] - 比亚迪1~6月销量214.6万辆,同比增长33%,年度目标完成率39% [7] - 吉利新能源车型总销量72.52万辆,同比增长126%,占整体销量51.5% [9] - 奇瑞1~6月出口销量55.03万辆,同比增长3.3%,占总销量近一半 [9] - 长城1~6月累计销量56.98万辆,同比增长1.81%,新能源车销量16.04万辆,同比增长23.57% [10] 新势力战场:再度区分阵营,赛道冰火两重天 - 统计的12家新势力车企中仅3家销量表现达到年度目标40%的及格标准 [13] - 零跑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辆,连续4个月保持销量领先 [13] - 小鹏汽车连续8个月保持月销超3万辆,计划通过新产品扩大市场 [13] - 小米和华为展现出独特发展势能,难以被传统自主车企复制 [13] 合资战场:新能源的"反击"苗头初现 - 主流合资车企上半年批发量达55.3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17% [13] - 燃油车促销力度在6月达23.1%历史峰值,豪华燃油车市场促销幅度攀升至26.8% [13] - 6月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5.3%,但部分车型展现爆款潜力 [14] 2025年下半年市场竞争展望 - 自主传统车企竞争格局从各自特色转向以综合性价比为核心的同质化竞争 [16] - 新势力需突出硬件和综合性价比以获得市场认同 [16] - 合资车企"本土化"打法初现峥嵘,将加剧市场竞争 [16] - 市场需求仍高度依赖补贴政策推进,需精准激发新用户需求 [18] - 新能源车内涵向多元化方向拓展,需寻找更多卖点和溢价空间 [18]
车企都不好过,谁特别不好过?以及,围攻比亚迪丨车圈脉动 Vol.5
虎嗅· 2025-07-14 10:41
全局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量达1327.9万辆,同比增长12.2%,零售端累计销量1090万辆,同比增长10.8% [4] - 1~5月汽车出口量216万辆,同比增速1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16万辆,同比增长33%,占整体出口43% [4] - 传统燃油车促销力度稳定在23.3%,新能源车促销力度回调至10.2%,但仍较上年同期增加1.6个百分点 [4] - 70%私人购车用户享受以旧换新政策优惠,但6月底补贴额度消耗后信贷政策收紧导致7月初销量下滑 [4] - 6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56.6%,上半年仅27.5%的4S店完成销量目标 [4] 车企销量与目标完成率 - 比亚迪1~6月销量214.6万辆(同比+33%),年度目标完成率39% [5] - 吉利控股销量140.9万辆(同比+47%),完成率52%,新能源占比51.5% [5][6] - 长城汽车销量57万辆(同比+1.8%),完成率仅14%,新能源销量16.04万辆(同比+23.57%) [5][6] - 奇瑞出口55.03万辆(同比+3.3%),占总销量近一半 [6] - 新势力中零跑完成率44.3%,小米汽车50.7%,鸿蒙智行仅20.6% [8] 细分市场竞争态势 - 自主燃油车6月折扣率18.3%,较去年同期增长2.5个百分点,合资燃油车促销达23.1%历史峰值 [6][9] - 比亚迪主导新能源价格战,吉利通过产品对标实现新能源销量72.52万辆(同比+126%) [6] - 合资车企新能源渗透率仅5.3%,但铂智3X等车型展现爆款潜力 [9] - 新势力需通过综合性价比竞争,零跑连续4个月销量领先,小鹏MONA M03实现月销超3万辆 [9] - 小米汽车和华为鸿蒙智行凭借跨界品牌势能实现销量突破 [9] 下半年市场趋势 - 行业竞争转向以综合性价比为核心的同质化竞争,6月引发公开降价促销 [11][15] - 合资车企加速本土化策略,可能加剧市场竞争 [13] - 新能源车需拓展多元化价值,技术优势需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15] - 补贴政策精准度将成为下半年市场发展的关键变量 [15]
比亚迪:逼我出绝招是吧
虎嗅APP· 2025-05-26 17:49
比亚迪限时一口价促销活动 - 比亚迪旗下"王朝网"和"海洋网"于5月23日突然宣布对22款主力车型实施"限时一口价"折扣 活动持续至6月30日 [1][3] - 促销力度显著 其中海豹07DM-i车型直降5.3万元 从官方指导价15.58万元降至10.28万元 [4] - 王朝网优惠仅包含车价现金优惠和厂商补贴 而海洋网还额外计入国补 [3] 促销策略调整背景 - 此次公开促销实为4月"暗降价"的延续和公开化 旨在应对竞争对手的市场压力 [5] - 以秦PLUS DM-i为例 活动前实际价格已从7.98万元降至6.58万元 本次活动仅再降2000元至6.38万元 [6][7] - 部分车型如秦L DM-i等优惠力度未变 仍维持此前水平 [9] 市场竞争态势 - 吉利"星愿"凭借高性价比对海豚/海鸥形成冲击 单月销量已逼近4万辆 [17] - 合资品牌如广汽丰田铂智3X将高阶智驾车型价格拉低至14万以内 对标比亚迪元PLUS [17] - 行业普遍效仿比亚迪"综合性价比"策略 迫使公司不得不加入价格战 [18] 市场环境分析 - 2025年一季度乘用车销量同比仅增5.8% 远低于2024年13.3%的增速 显示需求疲软 [21] - 补贴政策边际效应递减 行业面临供过于求的结构性挑战 [22] - 销量下滑可能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和折旧成本上升 进一步侵蚀利润 [21] 销售端反馈 - 经销商欢迎公开促销 认为能增加客源并简化议价流程 [10] - 但频繁降价已引发年初购车用户的"背刺"投诉 影响品牌口碑 [10] - 此前选择"暗降"正是为规避此类负面效应 [11]
比亚迪:逼我出绝招是吧
虎嗅· 2025-05-26 12:30
比亚迪促销策略 - 公司旗下"王朝网"和"海洋网"同时推出覆盖22款主力车型的"限时一口价"促销活动,活动期限为5月23日至6月30日 [2][14] - 促销力度显著,部分车型折扣高达5.3万元(如海豹07DM-i从15.58万元降至10.28万元)[15] - 王朝网仅包含车价现金优惠和厂商补贴,海洋网则额外计入国补 [14] - 此次促销实际是4月"暗降价"的公开化,旨在应对市场竞争压力 [18] 市场竞争格局 - 吉利"星愿"等竞品通过"综合性价比"策略抢占市场份额,导致比亚迪海鸥/海豚销量停滞在4万辆/月 [35] - 合资车企如广汽丰田铂智3X将高阶智驾车型价格下探至14万以内,对元PLUS形成压力 [36] - 行业普遍采取"理解比亚迪,成为比亚迪"策略,复制其性价比路线 [37] 销售数据与定价 - 秦PLUS DM-i领先型实际价格从6.58万元进一步降至6.38万元 [20] - 秦L DM-i超越版维持7.98万元不变,部分车型优惠未升级 [21] - 销售端反馈促销有助于简化议价流程并提升成交效率 [26] 市场环境分析 - 2025年一季度乘用车销量同比仅增5.8%,显著低于2024年同期的13.3%增幅 [44] - 终端市场呈现客流减少、客户价格敏感度提升等疲软特征 [40][42] - 补贴政策边际效应递减,行业供给过剩局面持续 [46] 公司战略调整 - 年初"智驾平权"战略因技术调整未能有效规避价格战 [38] - 面临销量下滑可能引发的产能利用率下降和利润侵蚀风险 [45] - 最终选择主动加码竞争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47]
为什么你比同行便宜,顾客还是不买你?
虎嗅· 2025-05-23 09:34
性价比概念解析 - 性价比由"性"(价值)、"价"(成本)、"比"(竞争力)三要素构成 [3] - 价值包含功能、体验、服务、面子等综合收益 [4] - 情绪价值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成本的多维性 - 成本不仅指价格,还包括心理成本、时间成本、行动成本等 [6] - 商业规律致力于降低顾客交易成本 [8] - 产品创新常以节省用户时间(如30秒)为目标 [9] 交易环节优化 - 便利性缺失(如下楼5分钟)会显著降低购买意愿 [10] - 每个环节的效率损失都会产生连锁经济效应 [11] - 企业需建立总价值、总成本的全局意识 [12] 商业竞争本质 - 用户选择基于"比"的结果而非绝对偏好 [13] - 雇佣/购买决策都是性价比比较的结果 [14] - 顾客永远选择性价比最高而非最便宜的商品 [15] 用户体验关键 - 上菜速度等细节会直接影响复购率 [16] - 单一环节缺陷会导致综合收益下降 [17] - 老板更关注客诉和服务质量等完整交易体验 [19] 品牌运营策略 - 小品牌需通过更高规格(如活鱼)弥补知名度不足 [21] - 新品牌需提供更高渠道返利(如多5毛)争取货架 [22] - 低价产品同样需要建立品牌价值感 [24] 行业动态观察 - 奢侈品同样需要关注其价格带的性价比 [23] - 喜茶与蜜雪冰城用户都在追求各自认知的划算 [26] - 定价难度源于性价比是动态相对概念 [28] 经营核心逻辑 - 交易本质是价值与成本的平衡 [29] - 性价比不等于低价,而是对用户处境的理解 [30] - 需持续优化全流程的价值产出与成本控制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