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能

搜索文档
真心真情 建言献策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46
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发展 - 服务团专家建议甘肃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以抢抓发展机遇 [2] - 量子传感实验室主任调研电力公司数字化及人工智能实验室 为量子传感和新材料领域技术难题提供思路 [2] - 专家调研系统与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及应用数学领域 与科研院所进行座谈交流 [2] 能源与高端制造产业 - 专家建议甘肃利用西北地区电价低和原料充足优势 聚焦高附加值材料领域发展 [3] - 院士建议通过技术创新将绿电就地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发展氢能和碳捕集产业链 [8] - 提出打造河西走廊国家级绿能示范区 将风光优势转化为实体产业竞争力 [8] - 院士就石化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与新区部门交流并提供技术指导 [3] 人才发展与科研平台建设 - 建议成立省级人才对接服务平台 优化科技人才空间配置 [4] - 专家指出甘肃青年科技人才专项扶持计划与发达省份差距明显 重大平台布局不足导致人才流失 [4] - 建议强化以重大科研平台吸引人才 通过国家项目落地为人才提供发展舞台 [4] - 提出柔性引才模式 用好政策吸引甘肃籍学者返乡 [4] - 建议整合学科共建国际平台 以特色学科引才并赋予更大科研自主权 [5] - 发挥兰州新区职教园区人才优势 强化职教与产业联动解决制造业招工难问题 [3] 医疗健康产业 - 武威重离子中心年接诊能力达2000例 首次治疗费降至4.9万元 [7] - 专家建议强化临床数据积累与跨区域协作 避免高端医疗资源利用率不足 [7] - 建议开放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共享 充分发挥重离子设备价值 [7] 产学研合作机制 - 艺术研究院与高校在共建人才输送机制、协同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等方面达成共识 [2] - 建议以地方产业需求为牵引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4] - 高校需补齐基础学科短板 加大资源投入解决师资和领军人才短缺问题 [4]
蹚出乡村能源转型新路径
中国能源网· 2025-07-25 18:58
能源转型背景 - 山西省汾西县段村通过"交直柔性互联"智能微网系统实现100%终端电能化和100%绿电供应,成为乡村能源转型标杆 [2] - 传统能源供给模式难以满足乡村振兴需求,国网临汾供电公司锁定"绿能"作为突破口,整合内外部资源开发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 [3] 技术方案与实施 - 核心工程包括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6.7公里、低压线路5.8公里,新增4台总容量2520千伏安箱变 [6] - 低压光储直流互联系统使光伏与储能直联效率提升18%,交直流转换损耗从15%大幅降低 [6] - 采用高压线路双源互联、低压台区互供互济技术,配合储能支撑实现"村域不停电" [6] 转型成效 - 养殖户通过全电设备将管理效率提升30%,成本下降,吸引年轻人返乡从事现代化农业 [7] - 区域终端能源100%为绿电,2025年4月入选全球环境基金"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试点 [7] - 能源转型带动生态改善与经济效益双提升,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模式 [7][8] 行业意义 - 项目证明智能微网技术可有效融合乡村振兴,为乡村提供高可靠性自愈电力网络 [3][6] - 直流入户技术降低安全隐患,智慧能源网实现零碳用能与高安全性的统一 [6] - 案例为黄土高原及更广泛乡村地区提供可复制的绿色转型路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