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循环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一带一路”国际研修班到访天津汉沽盐场
搜狐财经· 2025-09-16 23:55
9月15日,商务部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承办的"发展中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研修班"与"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绿色产业发展与循环经 济研修班"50余位官员到访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所属汉沽盐场参观。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研修班成员充分感受到汉沽盐场在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推进中的实践经验,更为各国探索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绿色循环产业 提供了直观参考,进一步搭建起"一带一路"框架下产业交流的桥梁。 稿 件来源:渤化集团 "天津国资 "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 "天津国资 " 汉沽盐场党委书记、董事长魏立营及相关产业板块负责人热情接待并陪同参观。 本次参观紧扣研修班主题,按照"文化传承—绿色产业—生态养殖—资源循环"的路线,深入了解汉沽盐场的发展实践。在天津长芦海盐文化旅游区"知盐 学堂",研修班成员通过沉浸式展示,系统了解千年海盐文化脉络,感受传统制盐技艺与现代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走进汉盐科瑞生物公司,研修班成员 实地考察微藻大健康产业的技术研发、生产流程与市场应用,直观认识绿色生物产业的发展潜力。在汉盐现代水产科技公司水产养殖基地,研修班成员实 地察看盐田虾、海参等特色海产品的生态养殖环境,现场品尝优质海产 ...
中核钛白2025年半年报:营收逆势增长近20%,新能源布局加速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3:3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70亿元,同比增长19.66%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上年同期-9933.52万元转为正值4.65亿元,同比增长568.04% [1] - 新能源类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029.26%,黄磷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3% [1] 产品结构 - 金红石型钛白粉销售收入占总收入80.17%,主要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领域 [1] - 磷化工与新能源材料业务成为新增长点,高纯黄磷、磷酸铁等新产品实现批量供应 [1][2] - 形成钛白粉年产能近55万吨、磷矿石50万吨/年、黄磷12万吨/年、磷酸铁10万吨/年规模 [1] 研发创新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7732.85万元,拥有有效专利245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 [2] - 依托省级技术平台开展锂电材料、钛基复合材料、光伏材料等前沿研究 [2] - 与立邦投资签署2025-2027年度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主要钛白粉供应商 [2] 资本管理 - 推出3-5亿元股份回购计划,截至6月30日已回购股份4621.55万股 [2] - 通过"硫-磷-铁-钛"绿色循环产业布局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1]
蒙泰集团“跨界”成长 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52位
内蒙古日报· 2025-08-26 17:50
转自:草原云 8月25日,记者来到鄂尔多斯市蒙泰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大厦展厅看到,粉煤灰和煤矸石这些电厂发电和 煤矿开采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经过加工提取生成铝硅合金材料,终端产品有汽车框架、缸体、轮毂,或 者高档建材以及手机和电脑外壳等工业制成品。 蒙泰集团总部。 在这幢大厦五楼的粉煤灰研发实验室,实验台上放着不同阶段的提取样品,从最初的粉煤灰,到中间的 乳白色粉末,再到最后的白色粉末也就是铝硅氧化物产品,清晰展示着从工业固废到金属铝材原料的变 化过程。 蒙泰集团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豆卫博介绍:"我们通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突破了高铝粉煤灰、煤 矸石提取铝硅氧化物技术瓶颈,我们仍在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让粉煤灰综合利用生产铝硅合金的提取 率与附加值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在鄂尔多斯准格尔煤田周边,火电厂每年产生数千万吨高铝粉煤灰,过去多采用露天堆存或 深层填埋的方式处置。2017年蒙泰铝产业园区建成投产,企业开始攻克高铝粉煤灰提取这一"世界性难 题"。 为此,蒙泰集团组建起近500人的科技研发团队,汇集了国内外相关领域顶尖人才。建成了具有国际水 准的总部科研大楼,并在德国和日本相继成立欧洲新材料创新中心和北海道农牧 ...
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智通财经网· 2025-05-27 14:27
公司荣誉与资质 - 河北旭阳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 [1][3] - 公司是国家首批绿色工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国家CNAS实验室认证企业 [5] - 获得河北省政府质量奖、河北省名牌产品、河北省知名品牌等多项省级荣誉 [5] 公司规模与业务 - 公司创立于2003年,是旭阳集团全资子公司,位于河北省定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 - 拥有焦炭500万吨/年、甲醇30万吨/年、合成氨10万吨/年、高纯氢13吨/天等产能规模 [4] - 累计投资120亿元,上缴税金61亿元,连续八年营收过百亿,2021和2022年超150亿 [4] - 产品包括冶金焦、氢气、蒸汽、甲醇等30余种,营销网络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3][4] 技术创新与研发 - 拥有239项成果、77项专利、89项专有技术 [8] - 博士团队开发的氨基醇新材料项目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2024年中试装置实现营收4300万元 [8][9] - 在建5000吨/年氨基醇产业化项目即将投产 [9] - 建成5228平米的科技研发中心大楼,投资2.6亿元,配置200余台套专业设备 [10] - 与中科院、天津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10] 环保与安全 - 建设环保设施164套,实现绿色园区、洁净工厂 [6] - 每年减排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颗粒物2138吨 [6] - 安全生产费用不设上限,实施多项自动化、信息化安全项目 [6] - 建立全要素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 [5][7] 社会责任与区域发展 - 带动周边间接就业超过3.6万人,与近300家企业开展业务合作 [4] - 每年产生辐射经济效益约15亿元 [4] - 投资1.2亿元建设供热首站,为5万多户居民供暖,节能折标煤11万吨/年 [11] - 每年为周边企业提供优质蒸汽10万吨,外供氢气5200万方 [11] 未来发展规划 - 定位为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绿色循环产业园区 [13] - 拓展氢产业链,建设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化平台 [13] - 增加智能化数字化投资,形成旭阳数字产业硬件产品系列 [13] - 推动产业倍增,构建最优运营模式 [13]
青海产“黑色黄金” 累计向市场供应近5万吨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12:51
公司动态 - 中复神鹰青海西宁年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是全球首个海拔最高、单体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已累计供应近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产品远销多个国家 [1] - 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基地位于海拔约2600米的青藏高原,一期工程(1.1万吨)2021年9月建成投产,二期工程(1.4万吨)2023年5月24日全面投产,刷新中国万吨级碳纤维工程建设纪录 [5] - 项目采用自主干喷湿纺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达95%以上,生产过程中涉及上百道工序、三百多项关键技术和三千多个工艺参数 [5] 产品与技术 -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高科技材料,直径5至7微米,含碳量高达90%以上,比重不足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7至10倍,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疲劳等优异特性 [3] - 产品被称为"新材料之王"和"黑色黄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交通、能源、体育休闲等领域 [3] - 项目采用绿电资源,结合高海拔低温环境,生产"低碳绿色"碳纤维,可规模化应用于风电装备、氢能储运等新能源领域 [5] 产业协同 - 项目成功打造了"绿色能源—绿色材料—绿色应用"的绿色循环产业协同模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