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虚拟电厂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安科瑞(300286) - 300286安科瑞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7
2025-10-27 16:32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37亿元,同比增长2.59%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21.31% [1] - 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20.67% [1]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4.56%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667万元,同比增长15.2% [1] - 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6295万元,同比增长17.47% [1] - 前三季度毛利率47.73%,同比上升1.49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净利率22.96%,较上年同期上升3.55% [1] - 三季度期间费用2.2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26.47万元 [1] 业务结构与发展 - EMS 2.0、3.0及虚拟电厂平台业务占比提升,是增长核心 [1] - 传统EMS 1.0所属的传统产品与子系统业务有一定下滑 [1] - 国内业务聚焦轨道交通、石化等行业及零碳产业园,增长明确 [1] - 海外业务同比增长,重点布局东南亚、欧洲、巴西等市场 [1] - 数据中心领域提供电力监控、能耗管理等服务,典型项目单套体量通常为百万以上 [2] - 零碳产业园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提供虚拟电厂、光储充调度等服务 [2] 增长驱动与挑战 - 收入增长未达预期核心原因在于业务处于转型期,传统业务下滑拖累整体收入增速 [2] - 新业务相关项目有一定周期,部分订单处于推进阶段,尚未完全转化为收入 [2] - 大客户业务以EMS 3.0为核心抓手,后期复购率高,可带动硬件设备、系统等多产品销售 [2] - 大客户客户粘性强,可形成标准化方案复制到更多客户 [2]
微电网赋能电力价值跃升,正泰安能智电定义高效能源未来
中国能源网· 2025-10-27 11:40
行业趋势 - 全球能源体系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电力市场化改革驱动下经历深刻重塑 [1] - 电力消纳与系统调节能力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光伏收益模式向市场化转型 [1] - 微电网作为灵活高效可靠的能源系统 正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 [1] 系统解决方案 - 公司创新推出"智电超能站"全场景微电网解决方案 覆盖零碳乡村 零碳园区 零碳交通等多个应用场景 [1] - 解决方案集成光伏系统 储能装置 充电桩设备与数智能源管理平台 实现源网荷储深度协同 [3] - 系统完成从单一供能向多能协同的系统性重构 形成可自我调控持续优化的区域能源系统 [3] - 系统对内构建高效闭环能源自治体系 提升能效与运行韧性 对外通过并离网灵活切换对大电网起到调峰调频作用 [3] 数智化运营 - 公司数智能源管理平台推动能源管理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的精准化运营 [5] - 平台具备精准预测能力 融合多源信息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光伏发电功率和用电需求的超短期预测 [5] - 平台具备精准调度能力 实时模拟各环节运行状态 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自动生成最优调度策略并以分钟级速度响应 [5] - 平台能将可再生能源生产与用能需求精准匹配 达到接近100%的绿电消纳率 [5] 商业模式与价值创造 - 公司通过虚拟电厂平台构建"电力交易+辅助服务+环境权益"的收益三角模型 以轻资产运营重塑绿电资产价值 [7] - 在电力交易领域 平台通过功率-负荷-电量三重耦合算法动态制定最优交易策略 并利用聚合优势组合中长期合约与现货交易捕捉价差 [7] - 在辅助服务领域 微电网项目可通过平台参与调峰调频等服务获得可观补偿 [7] - 在环境权益领域 项目产生的绿色电力可生成绿证 CCER等碳信用增加收益 平台还计划延伸至绿电金融衍生品等新兴领域 [7] 未来展望 - 公司以微电网为核心载体 致力于实现能源系统从能源设施到能源智体的跃迁 构建灵活高效的能源价值网络 [9] - 公司将继续深耕微电网多元场景应用 以系统重构驱动能源升级 以数智赋能推动价值跃迁 与伙伴共建高效可持续的能源生态 [9]
贵阳市云岩区全链发力厚植数字经济“强基”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6:08
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15日电(刘佳慧)贵阳市云岩区正加快布局数字经济主赛道,从招商引智到产业集 聚,从技术创新到应用落地,再到优化营商环境,形成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 湃动能。 龙头引领聚势 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依托省会核心城区优势,云岩区精准发力数字经济细分赛道,推动"龙头引领、中小协同"。2025年累计 引进数字经济项目9个,总投资9.93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4个,涵盖人工智能、信创中心、数据安全等 领域。 图为云岩区辖区企业参 加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诚迈科技供图 在能源数字化方面,贵州车联邦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凭借"部件—整机—平台"全链路产品矩阵亮 相2025数博会:智能微电网控制器让能源利用率提升18%,移动式充电机器人旗舰版实现L4级自动驾 驶,虚拟电厂平台则帮助企业参与需求响应获得补贴。这些技术成果成为展会焦点。 智能产业同样跑出"加速度"。贵州工匠行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SomaSeek具身智能平台,实现跨机器人 形态应用,超长任务规划成功率居国际前列,已在教育场景应用,助力教师备课效率提升40%。贵州诚 迈科技有限公司布局"一基地、两中心",打造信创设备生产和 ...
建投能源(000600.SZ):正在积极推进虚拟电厂平台建设
格隆汇· 2025-09-05 15:06
公司业务动态 - 建投能源正在积极推进虚拟电厂平台建设 通过物联网技术整合分布式资源 促进新能源消纳 [1] - 公司未参与相关人工智能基地建设 [1] 行业技术特征 - 虚拟电厂是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而发展的新型能源管理系统 [1] - 通过聚合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光伏 储能 可控负荷等)形成"城市电力调节池" [1] - 实现需求侧资源的智能化 柔性化参与系统调节 [1]
正泰安能IPO撤材料:业绩狂飙下的战略转向与行业变局
新浪财经· 2025-09-04 15:40
核心观点 - 正泰安能主动撤回上交所主板上市申请 分拆上市计划终止[1] - 撤回主因是子公司净利润占比超过监管红线 同时行业政策变革推动公司战略转型[2][3] - 公司从单一电站开发商转向综合能源服务商 重点布局虚拟电厂和电力交易领域[3][4] 分拆上市终止原因 - 正泰安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9.01亿元 同比增长49.9%[2] - 正泰电器同期净利润25.54亿元 子公司利润占比达74.4%[2] - 超过证监会分拆规则要求的50%净利润上限[2] - 若继续推进IPO 正泰电器将失去核心利润源 估值体系面临重构风险[2] 行业政策变革 - 2025年初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通知[3] - 以5月31日为节点 光伏固定电价和补贴时代结束[3] - 市场化交易导致上网电价存在不确定性波动[3] - 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不确定影响[3] 战略转型方向 - 从单一电站开发商转向综合能源服务商[3] - 依托50GW户用资产构建虚拟电厂平台[3] - 聚合分布式资源参与电力现货交易[3] - 重点布局虚拟电厂和电力交易核心战略领域[4] - 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虚拟电厂聚合交易平台[4] 行业竞争格局 - 光伏组件行业CR5达62% 价格战愈演愈烈[4] - 天合富家 阳光新能源等竞争对手放缓分拆步伐[4] - 通过战略投资拓展生态圈成为行业新趋势[4] - 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空间达万亿元级[4]
人民日报:广东将320万辆新能源车变成一座“隐形备用电厂”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10:22
车网互动实测规模与成果 - 广州佛山完成国内规模最大、场景最复杂的车网互动实测 参与测试的包括103个充电站和4026辆新能源车 最高响应负荷2 5万千瓦 响应电量5 4万千瓦时 [1] - 测试中广州通过虚拟电厂平台聚合53个充电站和163个V2G充电桩 佛山组织50个充电站参与响应 [1] - 广东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20万辆 假设每辆车电池容量65千瓦时 全省车载储能超过2亿千瓦时 相当于500个5万千瓦容量光伏电站的日发电量 [1] 技术实现与运营模式 - 广州首次整合粤能投、小桔、特来电等30万千瓦分散资源进入虚拟电厂平台 区块链、5G硬切片、AI强化学习技术确保调节指令45秒内必达 放电数据链上存证 车主收益实时到账 [2] - 佛山通过粤能投平台提前24小时预测电价波动 自动调节充电桩功率 误差控制在5%以内 实现无人工干预削峰 [2] - 测试设计六个场景 包括断面受限、线路重过载等 新能源汽车在3分钟内成功调低5个充电站功率 缓解10千伏线路过载问题 [3] 行业合作与未来规划 - 广东电网将以实测为蓝本组建全国首个"车网互动联盟" 邀请广东电动、广汽、比亚迪、特来电等车企、运营商、聚合商参与 [3] - 规划到2028年珠三角超过60万辆车常态化参与电网调节 相当于一座虚拟抽水蓄能电站 [3] - 广州车主在两天测试中累计获得3 8万元电费红包 佛山通过"现货价格+远程调控"组合拳实现160辆车自动削峰 [2][3]
2326.7万千瓦! 杭州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每日商报· 2025-08-07 06:18
电力负荷与需求增长 - 杭州全社会用电负荷于8月6日达到2326.7万千瓦 创今夏第三次历史新高 较去年最高负荷增长111万千瓦 [1] - 今夏杭州电网最高负荷超2000万千瓦高位运行状态已达22天 萧山 富阳 钱塘 临安 桐庐 淳安均创负荷历史新高 [1] - 杭州经济良好发展带动基础负荷增长70万千瓦 数字经济 新能源汽车产业用电需求快速增长 [1] 电网建设与供电能力 -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上半年完成59项迎峰度夏重点电网工程 为城西科创大走廊 滨江 之江等经济产业热点区域增加200万千瓦供电能力 [1] - 数字化手段提升电网调度效率3倍以上 源网荷储AI智慧保供平台投运后超前预排598处主配协同电网运行方式 电网供电能力提升18.5% [2] - 虚拟电厂平台汇聚分散灵活资源 最大具备40万千瓦"快上快下"保供能力 并率先接入省级平台 [2] 新能源发展与顶峰能力 - 上半年超常规投运光伏130万千瓦 同比增长41% 全市光伏装机达570万千瓦 成为本地第一大电源 [2] - 晴好天气下光伏在午间用电高峰时段可增加电力供应超80万千瓦 [2] - 源网荷储AI智慧保供平台实时调用110万千瓦顶峰能力 通过深化"电力+气象"联动分析预警动态跟踪供电形势 [2]
正泰安能发布全新战略 向全球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新华财经· 2025-06-14 09:52
公司战略转型 - 正泰安能发布全新战略,从C端分布式光伏领导者向全球综合能源服务领导者转型,聚焦"更安全、更便宜、更友好、更绿色"的能源发展方向 [2] - 公司将以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与微电网为物理基础,虚拟电厂与能源即服务为平台,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创新模式 [2] - 未来业务布局包括城市家庭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一带一路"及非洲地区直流离网系统、乡村/社区/交通场景的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 [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一季度风电光伏发电装机量历史性超过火电,成为能源格局优化的主要力量 [1] - "双碳"目标下,绿电需覆盖新增用电量并替代存量化石能源发电,当前清洁能源装机量远未达标,行业空间广阔 [2] - 光伏等具备"四更"(更安全、环保、便宜、便捷)特性的能源将成为世界能源格局优化的核心 [1] 公司业务成果 - 过去十年累计建成超180万座电站,年发电540亿度绿电,减排4320万吨二氧化碳 [1] - 业务覆盖超2000个区县,市占率行业第一,累计发放收益近50亿元,带动农村超20万人就业 [1] - 母公司正泰集团已构建绿色能源、智能电气、智慧低碳全产业链,成为国际先进电力与新能源设备供应商 [1] 生态合作建设 - 成立综合能源服务联盟,联合能源央国企、金融机构等探索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绿电直连等新兴业务 [3] - 联盟旨在搭建跨领域、贯通产业链的协作平台,共筑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 [3]
特来电微电网亮相SNEC光伏展 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注入动能
经济观察网· 2025-06-13 09:48
展会亮点 - 特来电在SNEC国际光伏与储能展览会上展示"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三网融合体系 [1] - 微电网技术及其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作用成为展会焦点 [1] - 公司充分展现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实力与前瞻布局 [1] 充电技术 - 兆瓦级智能群充系统最高支持4000kW功率池 可灵活调配电网容量与充电需求 [1] - 液冷充电终端为乘用车提供最高1000kW功率 5分钟可充80度电 增加续航约600公里 [1] - 针对公交与物流车推出的充电弓和充电机器人分别实现1000kW和1600kW兆瓦级充电能力 [1] 微电网方案 - 展示"光-储-充-放-检"一体化微电网方案 融合充放电终端、光伏车棚及梯次电池储能系统 [1] - 通过自主研发的微电网控制器与能量云平台高效聚合电动汽车充放电、光伏发电等资源 [1] - 显著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并降低储能成本 [1] - 截至2024年底 已在全国140多个城市部署超800个新能源微电网电站 [1] 虚拟电厂 - 虚拟电厂平台创新聚合分散资源 深度参与电网需求响应、调峰调频及电力交易 [2] - 长春、邯郸等地的实践验证其高效调度能力 [2] - 在为电网提供灵活资源的同时为参与者创造可观收益 [2] - 标志着我国分布式能源规模化运营取得关键突破 [2] 未来规划 - 公司表示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 [2] - 将携手全球伙伴推动新能源规模化应用 [2] - 为构建清洁低碳的全球能源体系注入动能 [2]
“宁工有力量”行动走进产业园
南京日报· 2025-05-21 10:28
数智化创新服务 - 市总工会联合市委网信办推出"宁工有力量"行动,以数智化创新服务为核心,在紫荆航空科技园和柳树湾数创科技园推出职工服务新场景 [1] - "宁工悦读"数字阅读服务平台上线,整合100余万册电子图书、3000种电子期刊、2万小时有声读物及十余种少儿亲子阅读资源 [1] - 南京熊猫电子通过"数智工会"年均完成200余个改善项目,16个项目获省市奖项,创造效益超数十亿元 [1] - 华能江苏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自主研发综合能源监管平台与虚拟电厂平台,接入1002座光伏电站、6座储能项目,聚合容量超1400MW [1] 职工技能培训与产教融合 - "宁工尚学·家门口的工匠小课堂"整合南京开放大学资源与劳模工匠经验,开展32场培训覆盖11个行政区近千名职工 [2] - 南京机电学院与航天企业共建实训基地,首创卫星通信专业并孵化教研成果 [2] - 南京工艺装备制造公司设置"首席技师"岗位构建技能人才梯队,完成多项重大课题 [2] - 江苏宝庆珠宝、南京金线金箔总厂的劳模工匠现场展示非遗技艺传承 [2] 产业园协同发展 - 秦淮板块产业园联盟发布共建共享方案,提供"四季关爱"服务、劳动争议解纷平台及技能资源互通 [2] - 联盟联合举办技能大赛、"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通过党建带工建助力企业成长 [2] - 打造"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建立劳资纠纷联动调解机制,通过联席会议与线上平台实现长效协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