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次!中国月用电量破万亿,这串数字到底有多“燃”?
搜狐财经· 2025-08-21 23:49
全社会用电量突破历史记录 - 中国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02万亿千瓦时,创全球电力消费历史新高 [1] 用电量增长的驱动因素 - 工业用电量稳中有增,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新动能用电量增速明显 [3] - 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8%,河南、山东等地增长超30% [5] - 用电量比十年前翻一番,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用电量总和 [3] 能源结构转型趋势 - 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接近四分之一 [5] - 能源供给向清洁、低碳方向加速转型 [5] 经济与产业影响 - 用电量增长反映经济活力增强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 用电量突破是经济复苏和双碳目标下高质量发展路径的体现 [7]
工业硅、多晶硅日评:高位整理-20250820
宏源期货· 2025-08-20 09: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方面,随着情绪降温及盘面上方套保压力,硅价有所回落调整,但近日多头情绪仍有反复,预计硅价或维持高位整理 [1] - 多晶硅方面,六月底以来受供给侧改革预期及现货涨价推动,多晶硅盘面持续向上,近期情绪虽有淡化但仍有反复,预计价格维持高位整理,盘面波动较大,操作需谨慎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价格变动情况 - 工业硅不通氧553(华东)平均价格920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421(华东)工业硅平均价格975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8625元/吨,较前一天上涨0.23% [1] - N型致密料46元/千克、N型复投料47元/千克、N型混包料45元/千克、N型颗粒硅44.5元/千克,价格较前一天均持平;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52260元/吨,较前一天下跌0.04% [1] - 硅片、电池片、组件、有机硅相关产品价格较前一日均持平 [1] 行业资讯 - 8月19日特变电工公告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8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准东20亿Nm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项目总投资170.39亿元 [1] - 2025年1 - 6月山东省共核发绿证5383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130.4%,涵盖集中式太阳能发电、集中式风电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类型 [1] 投资策略 工业硅 - 供给端,随着硅价上行,新疆部分前期检修硅厂复产,西南产区进入丰水期,电力成本下移,企业开工稳步回升,预计8月仍有部分硅炉重启,供给稳中有增 [1] - 需求端,多晶硅企业维持减产态势,部分硅料厂有复产安排将带来部分需求增量;有机硅方面某大厂事故停车整改后市场供应压力回升,价格或承压;硅铝合金企业按需采买,下游整体低位囤货意愿不足 [1] 多晶硅 - 供给端,硅料企业维持减产态势,部分硅料厂或有新增产能投放,预计7月产量逼近11万吨,8月环比增至13万吨左右 [1] - 需求端,光伏市场整体疲软,硅片、硅料库存上涨,近期受多晶硅价格上调预期下游硅片价格跟涨,成交氛围好转,但上半年抢装机大幅透支需求,终端市场依旧偏弱,组件价格回调 [1]
电力产业链上市公司多措并举 保障夏日电力供应
证券日报网· 2025-06-07 08:43
电力供应总体情况 - 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 但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紧张情况 [1] - 全国多地用电负荷随高温天气攀升 电力产业链公司通过煤电 绿电开发 虚拟电厂建设 储能技术应用等多种举措保障供应 [1] 煤电企业应对措施 - 江苏国信机组运行状态良好 煤炭储备充足 应急体系完善 除江苏省内电厂外 还有山西三家电厂通过雁淮直流向江苏送电 [1] 绿电发展现状 - 绿电凭借清洁 可持续优势在夏日电力供应中作用日益重要 电力产业链公司持续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1] - 长江电力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投产 标志着公司首个"抽蓄+"清洁能源基地初步建成 [1] - 长江电力光伏项目预计年提供清洁能源19840万千瓦时 节约标准煤5 97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 35万吨 [2] 储能技术应用 - 协鑫能科表示迎峰度夏对储能电站需求加大 目前已完成2个电网侧储能项目并网 另有超10个在建项目分布在江苏 浙江等省份 [2] - 储能技术是解决电力供需时空错配问题的关键手段 在夏日电力供应中作用不可或缺 [2] 虚拟电厂发展 - 虚拟电厂通过信息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 储能等分散资源 为夏日电力供应提供新解决方案 [3] - 协鑫能科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智能化水平 可实现快速响应 移峰填谷等功能 [3] 行业专家观点 - 电力产业链公司在绿电领域的布局既保障夏日供电 又能减少碳排放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 - 未来需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和投资力度 提升电力供应能力 推动能源事业可持续发展 [3] 绿电发展挑战 - 风电和光伏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 发电稳定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