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智能化转型

搜索文档
 云鼎伏羲化工大模型发布
 科技日报· 2025-10-29 16:54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10月29日,在第21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会及设备展上,山东能源集团与华为共同发布云鼎伏羲化工大模型及六大成熟应用场景,以及双方联合创新 的六大核心成果。这批成果由2022年成立的山东能源—华为联合创新中心主导、云鼎科技联合华为油气矿山军团共同攻关而来,旨在为能源行业提供可规模 化复制的智能化转型路径。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责任编辑:陈可轩 相关稿件: 双方同时推出的六大创新成果,包括矿山大模型新场景、综合承载网、班组协同交互通讯系统、云鼎仓颉智能体平台、云鼎神农数字化平台、非煤矿山智能 化解决方案,全面覆盖矿山生产、网络支撑、协同管理、平台赋能及非煤矿山领域。 发布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表示,山东能源集团与华为公司以前瞻战略眼光和扎实创新行动,成功探索出行业数字化转 型的可复制、可推广路径,为行业转型树立了标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作为行业发展的推动者与服务者,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与颠覆性技术创新,搭建高水平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创新要素高效集聚,助力优秀解决方案在行业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山东能源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强 ...
 超六成汽车零部件公司业绩同比快增
 证券日报· 2025-10-29 07:54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汽车零部件行业已有129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 其中80家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超六成 [1] - 在已披露三季报的公司中 有73家上市公司实现了营收 净利双增长 [1] - 芜湖福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西菱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0% [1]   公司具体业绩案例 - 浙江天成自控股份有限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55亿元 同比增长27.3%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32.79万元 同比增长91.73% [2] - 浙江天成自控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9亿元 同比增长21.0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05.69万元 同比增长158.24% [2] - 浙江世宝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4.62亿元 同比增长35.44%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景气是业绩向好的关键因素 例如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订单持续增加 新能源汽车车身模块化产品收入进一步提升 [2] - 2025年9月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7万辆和160.4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4.6% [2] - 2025年1月至9月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 [2] - 行业智能化转型带来新增量 浙江世宝股份有限公司受益于汽车电动化 智能化 全球化趋势加速 其电动化 智能化转向系统产品销售持续增长 [3]   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 -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复苏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1] - 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竞争重点将从产品价格转向技术 质量以及全球化运营能力等维度 [1]   企业新兴领域布局 - 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将机器人赛道作为重点发力方向 [4] -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深海机器人机械零部件的研发 生产及商业化应用 [4] - 浙江荣泰电工器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收购上海狄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51%股权和广州金力智能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5%股权 进入精密传动 智能装备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4] - 金固股份积极探索其“阿凡达铌微合金材料”在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应用 已为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结构件样品 并有望于年内实现量产 [4]   布局新业务的优势与意义 - 汽车零部件生产与机器人制造具备技术同源性 企业可实现技术的快速迁移 [5] - 汽车零部件企业拥有成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丰富的客户资源 能为机器人业务开展提供助力 [6] - 布局机器人业务有助于降低企业对单一汽车行业的依赖 平滑行业周期波动风险 [6] - 机器人赛道具备高成长性和科技属性 能增强资本市场认可 带动企业转型升级并拓宽增长边界 [6]
 三一重工赴港上市,三年累计派息超70亿,依赖海外收入
 格隆汇· 2025-07-08 18:54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新受理IPO申请达168家,远超去年全年水平 [1] - 赴港上市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行业龙头 [1] - 三一重工港股IPO有新进展,监管要求补充说明控股股东认定及募集资金用途 [1]   三一重工公司概况 - 总部位于北京昌平区,历史可追溯至1989年,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4] - 控股股东集团(包括三一集团及8名自然人)共同持有公司33.73%股份 [5] - 2024年收入超783亿元,为国内最大工程机械企业 [1] - 近三年累计派息超70亿元(2022年38亿元、2023年13.5亿元、2024年18.6亿元) [10][12]   管理层及股权变动 - 创始人梁稳根(68岁)及其子梁在中(40岁)均担任非执行董事 [6] - 董事长向文波(62岁)2024年减持560万股,副董事长俞宏福减持140万股 [9] - 多名高管存在减持股份情形,同时公司进行大额分红 [7]   业务结构 - 2024年三大主力产品营收占比:挖掘机械38.8%、混凝土机械18.3%、起重机械16.7% [14][15] - 其他产品包括桩工机械(2.6%)、路面机械(3.8%)等 [15] - 全球设计产能:挖掘机15万台/年、混凝土机械4.9万台/年、起重机械2.94万台/年 [17]   财务表现 - 近三年收入波动:2022年808.39亿元、2023年740.19亿元、2024年783.83亿元 [17]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22.6%、2023年26.4%、2024年26.7% [17] - 净利润增长:2022年44.33亿元、2023年46.06亿元、2024年60.93亿元 [17] - 2025年Q1营收210.49亿元(同比+19.18%),归母净利润24.71亿元(同比+56.4%) [17]   行业格局 - 2024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规模2135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2961亿美元(CAGR 5.6%) [22] - 核心产品市场(挖掘机等)2024年规模1505亿美元,预计2030年2189亿美元(CAGR 6.4%) [22] - 按累计收入计算,三一重工为全球第三大、中国最大工程机械企业 [29]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卡特彼勒、小松制作、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等 [29]   市场分布 -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62.3%(2022年45.5%、2023年58.9%) [27][28] - 产品销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 [27] - 北美占全球市场35%(最大市场),欧洲占18.5%,新兴市场合计占46.5% [24] - 中国市场规模2024年234亿美元(占全球11%),预计2030年570亿美元(CAGR 16%) [24]   研发与产能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2年7466名降至2024年5867名(减少1600人) [12] - 拥有江苏、上海等国内制造基地及德国、印尼等海外基地 [17] - 港股募资拟用于全球销售网络建设、研发能力提升、海外产能扩张等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