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

搜索文档
多部门协同部署“人工智能+”,全力推进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第一财经· 2025-08-04 14:46
政策部署与战略意义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标志着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部署 [3] - 政策强调充分发挥中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普及与深度融合 [3] - 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需通过开放场景支持技术落地,优化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 [3][6] AI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 国家发改委将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形成创新与应用良性循环 [6][7] - 人工智能已具备解决现实场景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产业降本增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显著 [6]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推陈出新,智能机器人进工厂、进家庭渐成趋势 [6] 算力与数据基础建设 - 国家数据局将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数据供给和数据流通交易,为AI产业提供支撑 [9] - 2025年底将实现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新建大型数据中心使用绿电占比超80% [9] - 工信部提出到2026年建立算力互联互通标准体系,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 [10][11] 央企AI布局与行业协同 - 国资委将人工智能列为央企"十五五"规划重点,已推动超500个场景应用AI,覆盖工业制造、能源电力等领域 [13][14] - 央企将通过构建高质量数据集、夯实算力基座、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强化AI发展要素 [14] - 央企在能源、交通等关键领域的大规模场景为AI技术提供应用空间,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 [14] 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 - 工信部原副部长呼吁算力芯片企业与科研机构加速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深化产学研用融合 [10] - 中国信通院提出通过算力互联网构建高效协同体系,为AI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算力保障 [11] - 政策强调构建开源开放生态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支撑产业发展 [9][14]
多部门协同部署“人工智能+”,全力推进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3 21:37
国务院常务会议(下称"国常会")近日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这一政 策文件的出台,是继2015年"互联网+"行动之后,新一轮国家级产业发展的重要部署。 国常会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 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 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国常会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明确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要强化示范引领,通过开放场景等支持技术落地; 要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要提升安全能力水平,加快形成动态敏 捷、多元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近段时间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国资委、工信部、商务部等部门加快 部署"人工智能+",在推动高质量数据供给、建设数字新基建、打造"人工智能+消费"场景、深化央企 AI+专项行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等多方面密集推出政策措施,并明确下阶段发展思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表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强人工智 ...
宏观政策将适时加力,国家育儿补贴落地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5-08-02 10:54
政治局会议经济政策部署 - 下半年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 - 重点工作包括释放内需潜力、深化改革、稳住外贸外资、防范重点领域风险等[2] - 增量政策可能包括降息、上调财政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等[2]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 - 2025年起全国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每孩每年补贴3600元直至3周岁[3] - 2025年前出生未满3岁婴幼儿可按月折算领取补贴[3] - 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婴幼儿家庭,中央财政为主要支出方[3]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 下半年重点实施十大行业稳增长行动,扩大内需巩固工业经济[4] - 推动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等技术开发应用[4] - 加强光伏等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淘汰落后产能[4]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3%,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7] - 生产指数50.5%仍处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49.4%落入收缩区间[7] - 极端天气影响需求释放,但生产活动稳中有增[7] 中美经贸会谈进展 - 双方同意推动已暂停的24%对等关税及反制措施展期90天[9] - 三个月内举行第三场经贸会谈,释放相向而行信号[9] 特朗普关税新政 - 对多国征收10%-41%不等"对等关税",叙利亚最高41%[10] - 8月起对铜半成品征收50%关税,暂停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11] 美联储利率决策 - 连续第五次维持联邦基金利率4.25%-4.50%不变[12] - 内部出现罕见分歧,2名理事支持降息25个基点[12] 平台企业竞争规范 - 美团、淘宝、京东联合抵制"0元购"等恶性补贴[13] - 保障商家自主定价权,避免价格信号扭曲[14] - 监管总局约谈后平台营销收缩,但补贴变体仍存[14]
新华财经|正当其时!我国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新华社· 2025-08-02 09:51
政策导向与战略部署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1][4] - 政策将充分发挥中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形成"创新带应用、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1][6] 技术落地与产业影响 - 中国已备案474款大模型,247款应用完成登记,注册用户总数超30亿,显示应用落地进入关键窗口期[2] - 人工智能可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全链条升级,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6]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终端产品加速迭代,智能机器人逐步渗透工厂和家庭场景[2] 底层技术协同创新 - "人工智能+"行动将带动智算中心、GPU芯片、数据加工等底层技术领域创新,壮大产业生态[1][2] - 需夯实算力、算法、数据、开源、人才等基础要素支撑,形成动态敏捷的治理格局[6] 经济社会变革效应 - 技术通过"融合赋能"提升效率、"再造重塑"重构产业基因、"无限可能"开辟价值新疆域,形成螺旋式创新生态[3] - 推动生产力智能化提升与生产关系智能化变革,同时优化社会治理效能[3][6] 国际合作与全球竞争 - 中国通过开源开放和联盟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旨在弥合全球智能鸿沟并增强竞争力[3][6] - 技术被定位为"国际公共产品",国际合作有助于实现普惠性和安全性平衡[3]
事关国补、内卷式竞争、人工智能+,发改委最新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8-01 12:57
"两重"方面,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 完毕。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加强统筹协调和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高质量推 动"两重"建设。同时,建立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强化定期调度和事中事后监管,确保资金用 到实处。 5月15日,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会议明确指出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我国经济行稳 致远的战略之举。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鼓励和禁止的具体行为,治理和防范有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 的各种行为和做法,依法依规整治企业无序竞争。 7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对市场关注的"两新"、"两 重"、人工智能+、民营经济、提振消费、整治内卷式竞争、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问题予以回应。 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表示,将不断完善稳就业扩内需政策工具箱,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 时推出,统筹今明两年政策衔接、工作衔接,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努力实现物价水 平合理回升、社会就业大局稳定与经济增长的优化组合。 10月下达第四批690亿国补资金 今年第三批690亿元 ...
华勤技术24亿战投晶合集成寻协同 深耕ODM行业20年成千亿全球龙头
长江商报· 2025-07-31 08:05
华勤技术战略投资晶合集成 - 公司拟以23.93亿元受让晶合集成6%股权,成为其第四大股东,转让价19.88元/股较市价折价10% [2][3] - 交易附带36个月不减持承诺,并向晶合集成委派董事,原股东力晶创投持股比例降至13.08% [3][4] - 战略投资旨在深化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探索产业投资合作可能性,提升整体竞争力 [4] 晶合集成行业地位 - 晶合集成是国内第三大晶圆代工厂商,全球排名前九,在液晶面板显示驱动芯片代工领域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 [4] - 公司客户覆盖国际一线企业,以成熟制程制造经验为基础 [4] 华勤技术业务概况 - 公司为全球智能硬件ODM龙头,服务三星、OPPO、小米等知名品牌,产品涵盖智能手机、笔记本等六大品类 [5] - 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达1098.78亿元(+28.76%),归母净利润29.26亿元(+8.10%)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49.98亿元(+115.65%),净利润8.42亿元(+39.05%),增速创三年新高 [6] 公司产业布局动态 - 2024年完成两笔重要收购:28.5亿港元收购易路达国际80%股权,3.48亿元收购南昌春秋65%股权 [7] - 全球化制造布局形成,国内以东莞/南昌为核心,海外在越南、墨西哥、印度设生产基地 [7] - 研发投入达51.72亿元,研发团队规模1.6万人,境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9.69% [1][7]
反内卷要打“持久战”,新能源车光伏仍是重点
第一财经· 2025-07-30 13:06
综合整治"内卷式"无序竞争 - 综合整治"内卷式"无序竞争成为工业稳增长重点工作 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行业是治理重点[1][2] - 工信部部署下半年八大工作 包括扩大内需 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深化数字技术赋能 提升工业能效与绿色发展水平[2] - 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需巩固 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需加强 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2] 反内卷长效机制建设 - 7月起政策层面密集部署新能源汽车 光伏等行业"反内卷" 钢铁 水泥 电池 塑料加工等多个行业协会发起反对"内卷式"无序竞争号召[6][7]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8] - 工信部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 强调依法依规综合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实现可持续发展[9] 新能源汽车行业规范 -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三大规范举措 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督促重点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11] - 中央指导组开展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专项调研 与北汽 比亚迪等车企及行业协会座谈[12] - 三部委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 部署规范竞争秩序工作 强调健全长效机制 完善政策举措 推动产业提质升级[13] 法治建设与价格监管 - 中办国办联合发布文件 明确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具体措施[16] - 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 将于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17] - 价格法修正草案增设多条"反内卷"相关条款 完善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规定 新增数字经济监管条款[18]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0.2%和9.5%[22]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合计超76.3% 成为支撑工业经济增长的"产业底座"[24] - 截至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6.69万亿元 同比增长7.8%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69.8天 同比增加3.9天[25] 重点行业稳增长措施 - 工信部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包括钢铁 有色金属 石化 建材等行业[23] - 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行动 完善人形机器人 物联网 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23] -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方案 加快人工智能终端 超高清视频 智能穿戴 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23]
蓝思科技荣获证券之星ESG供应链影响力奖及入选ESG投资价值榜
搜狐财经· 2025-07-30 10:00
奖项荣誉 - 公司荣获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供应链影响力奖"并入选"ESG投资价值榜" [1] - 该奖项由证券之星联合妙盈科技等专业机构设立 旨在表彰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三大维度实现卓越实践的企业 [4] ESG环境实践 - 公司将绿色理念贯穿全产业链 推动清洁能源替代、资源循环利用与生产工艺革新 构建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的低碳管理体系 [4] - 2024年实施75项节能技改项目 累计节约水38.6万吨 节省电能8049万KWH [4] - 通过光伏发电、绿电采购、绿证购买等措施 全年实现清洁能源应用超24亿度 [4] - 通过45个节能减排方案 全年碳减排量达270万tCO2e [4] ESG社会贡献 - 公司聚焦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智能穿戴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加大前沿技术研发投入 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5] - 通过开放技术生态与行业共享创新成果 助力提升产业能效标准 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 [5] - 积极践行公益理念 聚焦教育公平、乡村振兴、赈灾应急等社会议题 探索可持续公益模式 [5] - 持续优化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构建多元包容职场环境 强化健康安全与技能提升保障 [5] ESG公司治理 - 持续优化董事会决策机制 强化风险管理与合规经营 确保公司战略与各方利益长期协同 [5] - 构建透明高效的信息披露体系 以更高标准的公司治理践行社会责任承诺 [5] 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结合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6]
工信部将完善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发展政策
机器人圈· 2025-07-29 17:41
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半年重点工作 -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发挥工业大省引领作用 [1] -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方案 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应用 [1] - 推动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 扩大"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实施 [1] - 加快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 建立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1] -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培育科技型企业孵化器 [1] - 启动工业新兴产业发展行动 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产业政策 [1] - 完善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政策 提升工业设计水平 [1] 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2] - 完善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 [2] - 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 深化"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2] - 分级分类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 培育工业智能体 [2] 企业培育与行业治理 - 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 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2] - 探索优质企业主动发现机制 推动优惠政策免审即享 [2] - 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 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2] - 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 [2] 机器人行业动态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披露 行业竞争格局显现 [4] - 人形机器人领域价格战爆发 量产带来产业重构 [4]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 与AI技术融合成新机遇 [4] - 越疆科技港股上市后市值翻三倍 领跑机器人赛道 [4]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 借鉴松鼠跨越复杂地形能力 [4] - 清华大学团队加速复现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动作技术 [5] - Uber Eats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配送服务 [5] - 国际前沿技术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等创新成果 [5]
工信部:推动制定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政策支持与金融指导 - 推动制定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1] - 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1] -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1] 产业链与科技创新 - 加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大力度补短板、锻长板、强保障,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 [1] - 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继续办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推动优化重点产业链全球布局 [1] - 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 [2] - 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 [2] 数字化转型与工业互联网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 [2] - 完善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完善中国开源体系,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 [2] -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分级分类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 [2] 企业培育与行业治理 - 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出台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文件 [3] - 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优质企业主动发现机制,推动建立优惠政策免审即享机制 [3] -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3] - 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