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流动性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高!美国居民人均资产突破53万美元,人均住房资产为14万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6-18 18:28
美国居民家庭资产规模及增长 - 美国居民家庭总资产从2020年的1397万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604万亿美元,再到2024年的18133万亿美元,人均突破53万美元 [1] - 2024年美国居民家庭净资产达1618855亿美元,人均净资产473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4] 美国居民家庭资产结构 - 非金融资产占比311%,金额为563108亿美元,其中住房价值481367亿美元,人均住房价值1407万美元 [3] - 金融资产占比689%,金额为1250235亿美元,包括股票485022亿美元、养老金权益323303亿美元、其他权益资产156303亿美元、债券55415亿美元、基金45014亿美元 [3] - 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265%,远低于中国居民家庭60%的房产占比 [5] 金融资产主导的财富结构特征 - 美国居民家庭财富高度依赖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占比689%,形成"财富-投资"正循环 [5] - 股票长期牛市持续推高金融资产价值,养老金及其他权益资产通过资本市场增值 [5] - 存款类资产占比低,支票存款42262亿美元,其他存款95074亿美元,反映流动性匮乏问题 [3][7] 资产结构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 美国"金融资产为主"的结构反映资本市场成熟度、税制设计和养老金体系的共同作用 [5] - 中国"房产为核心"的结构反映社会保障不足与投资渠道缺失的历史特征 [5] - 未来十年中美国居民家庭资产结构或逐步趋近,但路径依赖仍将长期存在 [5] 潜在问题与挑战 - 40%美国家庭未预留应急资金,反映财富分配与结构失衡问题 [7] - 资产流动性短缺、高度依赖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加剧社会结构张力 [8] - 金融资产泡沫化风险与美国、不动产价值重估挑战与中国形成历史性考验 [5]
美国人更爱买房买金,专家不认可:小心掉入炒作陷阱!
金十数据· 2025-05-09 14:44
美国投资者长期投资偏好分析 - 37%的美国成年受访者认为房地产是最佳长期投资 比例与去年36%基本持平 [1] - 23%的受访者选择黄金作为最佳长期投资 较去年上升5个百分点 [1] - 仅16%受访者相信股票或共同基金是最佳长期投资 较2024年下降6个百分点 [1] 房地产与黄金的吸引力分析 - 房地产和黄金作为有形资产 相比股票更具直观感知优势 [2] - 2024年4月现货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超3500美元/盎司 较去年同期2200-2300美元涨幅显著 [2] - 美国现有房屋销售价格中位数2024年3月为40.37万美元 较2023年6月历史高点42.69万美元有所回落 [2] 股票市场的长期表现优势 - 标普500指数30年年化总回报率达10.29% 显著高于房地产8.78%和黄金7.38% [3] - 股票具有天然多元化特性 涉及成千上万不同业务公司 [3] - 黄金和房地产存在流动性缺陷 实物资产变现难度高于证券化资产 [3] 房地产与黄金的证券化投资途径 - 房地产投资可通过REITs实现 该产品将不动产转化为可公开交易证券 [5] - 房地产ETF和共同基金提供更广泛的市场敞口 比单一REIT更具分散性 [5] - 黄金ETF可规避实物储存风险 让投资者获得价格回报而不持有实体黄金 [5]
债市剧烈波动,基金经理“排兵布阵”
中国基金报· 2025-04-27 16:23
债市波动与基金经理策略调整 - 一季度债市剧烈波动,固收基金经理及时调整投资布局,改变过去线性思维,强调绝对收益和回撤控制[1] - 贸易战背景下资产波动加剧,需做好预案应对宏观事件影响[4] 利率债与信用债配置变化 - 主动偏债基金一季度增加利率债配置,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家债券投资比例分别增长3.91和14.90个百分点[2] - 信用债配置比例下降,中期票据、企业债、企业短期融资券分别减少3.88、5.65、17.07个百分点[2] - 利率债占比从41.54%升至42.86%,信用债占比从54.63%降至53.12%,但信用债仍处历史较高水平[2] - 利率债增持主因发行市场结构偏向利率品种及纯债波动较大[2] 可转债与流动性管理 - 可转债估值较低且表现优于纯债,偏债基金增持意愿增强[2] - 债市波动导致杠杆策略有效性降低,机构更注重资产流动性,通过利率债和可转债增厚收益[3] - 资金面偏紧和信用利差压缩促使机构转向长久期利率债[3] 后市投资策略 - 债券投资需提升流动性,调整久期结构,以中低久期底仓搭配波段交易资产[4] - 二季度货币政策支持性主线不变,资金面宽松,组合久期稳定持有票息是较好选择[4] - 可转债、可交换债等含权类债券具备显著增强收益的潜力[5] 政策与市场展望 - 二季度政府项目债发行高峰,消费刺激和生育补贴政策或出台[6] - 货币政策预计保持支持性,降准和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有望落地[6] - 国债期货贴水反映市场预期货币政策转向支持宽财政和经济稳增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