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兴市场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花旗银行:超配美股,看跌美元,看涨黄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08:59
德克・威勒首先概述了花旗对各类资产的配置观点:超配股票(尤其美国,一定程度上包 括欧洲)、低配英国股票;对政府债券持中性态度,超配新兴市场债券、低配日本国债; 低配欧洲和美国的投资级信贷;对大宗商品持中性态度;做空美元,做多欧元及部分新兴 市场货币。 记者丨 吴霜 实习生王彦颖 上海报道 编辑丨曾芳 8月16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浦发银行联合主办 的"2025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浦东隆重举办。会议上,花旗全球宏观和资产配置研究主管德 克・威勒(Dirk Willer)通过线上方式参与大会,并就今年下半年全球主要市场的投资观点进 行了分享。 他围绕股票、债券、信贷、外汇及大宗商品等核心资产类别,深入剖析了市场趋 势与投资策略。 在股票市场方面,德克・威勒指出 "美国例外论" 已明显回归,这一点从其相对欧洲及全球其 他地区的表现中可清晰看出,而核心驱动力是人工智能交易的回归 —— 科技板块的表现引领 美国市场,成为关键支撑。 他进一步分析, 美国正经历资本支出的大幅繁荣。 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资本支出对 GDP 的贡献已超过消费,这种情况相当罕见。对比2000 年代美国为建设 ...
花旗银行德克・威勒:欧洲商业周期转向,超配美股,看跌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23:19
资产配置观点 - 超配股票(尤其美国,一定程度上包括欧洲)、低配英国股票 [1] - 对政府债券持中性态度,超配新兴市场债券、低配日本国债 [1] - 低配欧洲和美国的投资级信贷 [1] - 对大宗商品持中性态度 [1] - 做空美元,做多欧元及部分新兴市场货币 [1] 股票市场 - 美国股市表现强劲,核心驱动力是人工智能交易的回归,科技板块成为关键支撑 [1] - 美国正经历资本支出的大幅繁荣,资本支出对 GDP 的贡献已超过消费 [2] - 美国资本支出周期尚未结束,财报显示今年剩余时间及明年的资本支出指引均十分强劲 [2] - 美国股市估值虽不便宜,但仍有资金流入空间,因多数投资者此前更偏好美国以外的市场 [2] - 欧洲是分散投资的优质选择,商业周期已出现转向,且欧洲投资者是美国股票的最大持有者 [2] - 花旗驻伦敦策略师上调中国股票评级,因中国是全球少数拥有规模化 AI 资产的市场 [2] 信贷市场 - 低配欧洲和美国的投资级信贷,因信贷利差已相当狭窄,可在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时起到风险保护作用 [3] 政府债券 - 对政府债券持中性态度,市场受到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国债期限溢价需上升的双重力量拉扯 [3] - 美国国债期限溢价应比当前高出约 50 个基点,倾向于采取 "陡峭化交易" 策略 [3] 新兴市场债券 - 超配新兴市场债券,尤其看好墨西哥、巴西和南非等市场 [4] - 低配日本国债,因日本央行是当前全球唯一仍在加息的央行 [4] 外汇市场 - 美元面临结构性与周期性的双重看跌压力 [5] - 美元不再具备对冲功能,外国持有者需提高对冲比率,形成美元看跌的对冲资金流 [5] - 美联储首次降息(预计 9 月)通常会引发美元走弱,新兴市场的高息货币值得关注 [6] 大宗商品 - 对所有大宗商品持中性态度,但仍坚持 "逢低买入" 策略 [6] - 黄金的结构性看涨逻辑依然成立,因各国央行正将储备资产从美元分散配置 [6] - 做多白银,因当前市场环境符合其表现良好的条件 [6] 总结 - 花旗对全球股票市场的持续机会持积极态度,尤其看好美国市场因其 AI 领域的高敞口 [6] - 对美国债券更趋谨慎,因期限溢价需上升,同时更青睐新兴市场债券 [6] - 维持看跌美元的观点 [6]
瀚亚投资:料关税压力将在下半年显现 美联储降息预期利好新兴市场及亚洲股票
智通财经· 2025-08-13 14:40
宏观经济 - 美国经济上半年表现超出预期但关税压力将在下半年显现 预计年底前同比增幅放缓至1.6%并在2026年维持在低于趋势水平 [1][2] - 美国消费及全球经济增长可能受压 前置需求效应对亚洲出口的提振作用正在减弱 但中国及印度韧性较强 [2] - 美国通胀回升促使企业转嫁成本 亚洲(日本除外)面临通胀放缓压力 宽松政策或在年底前缓和相关压力 [2] - 美联储可能在年底前减息25至50个基点 亚洲央行预计将放宽政策 美元料将在未来6至9个月贬值3%至5% [2] 资产配置 - 关税对经济的影响较早前评估轻微 对风险资产采取更正面的战术性立场 尤其是股票及信贷 [4] - 全球采购经理指数及企业盈利预测修订等关键指标支持短期正面展望 [4] 投资偏好 - 偏好新兴市场及亚洲股票多于美国市场 因其估值及宏观环境更吸引 [1][5] - 美国高收益债券收益率达7%仍具吸引力 新兴市场债券因美元贬值提供上行潜力 [1][5] - 看好美国国债 提供收益机会并能对冲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风险 [1][5]
研究早观点-20250722
山西证券· 2025-07-22 09:43
报告核心观点 - 6月美国CPI数据开始反应关税影响,但整体温和,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路径预期基本不变,关税进一步加码空间有限,对美国通胀影响有限 [6] - 美元信用锚经历了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石油美元体系、债务货币化等阶段的演变,短期弱势震荡,中期结构性贬值,长期占比回归与经济实力匹配水平,新兴市场股市与债券、黄金配置价值上升 [8][9] 市场走势 国内市场主要指数 - 2025年7月22日,上证指数收盘3559.79,涨0.72%;深证成指收盘11007.49,涨0.86%;沪深300收盘4085.61,涨0.67%;中小板指收盘6841.72,涨0.79%;创业板指收盘2296.88,涨0.87%;科创50收盘1007.89,涨0.04% [4] 海外市场周观察(20250714 - 20250720) 美国情况 - 央行动态:6月CPI数据显现关税影响但温和,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路径预期基本不变,截至7月21日,预计7月、10月维持利率不变,9月、12月各降息25bp [6] - 重点数据:7月12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2.1万人,连续5周下行;6月CPI同比增2.67%(前值2.38%),环比增0.29%(前值0.08%),核心同比增2.91%(前值2.77%),环比增0.23%(前值0.13%);7月18日当周,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微跌0.07%,纳斯达克指数周涨1.51%,标普500周涨0.59%,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周涨1.69%,美元指数周涨0.60%,伦敦金现周跌0.15%,布油周跌1.98%,10Y美债收益率升至4.44% [6] - 周观点:关税进一步加码空间有限,对美国通胀影响有限,6月CPI数据对市场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预期影响有限,关税对美国通胀影响三季度大概率“利空出尽” [6] 美元信用锚的百年变迁 美元信用锚的阶段性演变 - 金本位的黄昏(1913 - 1944):美元依托黄金崛起,美国利用垄断性黄金储备建立刚性信任,国家信用逐步替代黄金信用 [9]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悖论(1944 - 1973):特里芬难题导致黄金储备无法匹配美元扩张需求,美国通胀飙升与黄金挤兑危机使信任崩塌,美元信用锚核心根基瓦解 [9] - 石油美元体系的缺陷(1973 - 2008):形成“石油 - 美元 - 美债”信用闭环,美元信用锚转向纯信用生态,但该体系引发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风暴和次贷危机,冲击美债 [9] - 债务货币化的陷阱(2008年至今):多轮QE催生债务黑洞,引发对美国财政与货币纪律担忧,侵蚀美元长期价值与偿债能力,去美元化加速 [9] 美元的未来 - 短期(1年内)弱势震荡,下行压力来自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冲突与政策不确定性或带来阶段性反弹 [9] - 中期(1 - 3年)结构性贬值,源于货币政策分化、财政不可持续性质疑和多元化配置抛压 [9] - 长期(3年以上)美元占比回归与经济实力匹配水平,美元稳定币无法逆转多极化趋势 [9] 资产配置建议 - 新兴市场股市与债券吸引力上升,外资增配或带动新兴市场股票上涨,以内需导向性股票为核心,债券直接受益于美元资产再平衡,但需评估各国财政可持续性 [9] - 黄金配置价值突出,中长期看涨,逢回调增持,受弱美元计价效应、央行购金需求刚性、地缘风险溢价支撑 [9][10]
外汇市场研究系列专题(一):美元信用锚的百年变迁:从金本位到债务帝国的黄昏
山西证券· 2025-07-21 20:46
美元信用锚变迁 - 金本位时期(1913 - 1944),美国1945年黄金储备占比达62%,美元依托黄金崛起,国家信用逐步替代纯粹黄金信用[1][22][25][29][33] -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 - 1973),特里芬难题致黄金储备无法匹配美元扩张需求,1971年尼克松关闭黄金窗口,体系崩溃[1][36][37] - 石油美元体系(1973 - 2008),形成“石油 - 美元 - 美债”闭环,2013年三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份额降至33%,较2001年二季度峰值降24个百分点[2][54][61] - 债务货币化(2008年至今),多轮QE使美债规模激增,截至2024年美国国债总额达35.5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超120%,去美元化加速[2][68][69] 美元趋势展望 - 短期(1年内)以弱势震荡为主,市场或低估美联储降息节奏,地缘冲突和美元稳定币利好或带来阶段性反弹[3][85] - 中期(1 - 3年)结构性贬值,货币政策分化、财政可持续性存疑和去美元化推进带来抛压[3][94] - 长期(3年以上)占比回归与经济实力匹配水平,技术驱动的美元稳定币难逆转多极化趋势[3][102] 资产配置建议 - 新兴市场股市吸引力上升,内需导向性股票为配置核心,外资增配有望带动上涨[4][103] - 新兴市场债券受益于美元资产再平衡,但需关注财政负担[4][104] - 黄金配置价值突出,受弱美元计价效应、央行购金需求和地缘风险溢价支撑[4][104]
每日机构分析:7月15日
新华财经· 2025-07-15 22:35
全球投资者情绪与市场配置 - 全球投资者情绪达到2025年2月以来最乐观水平 利润乐观情绪增幅为2020年7月以来最大 [1] - 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速度创历史纪录 现金在投资组合中占比降至3.9% 触发市场超买信号 [1] - 对欧元区资产超配比例达2005年1月以来最高 贸易战被视为最大潜在系统性风险 [1] - 若美国对欧盟征收30%关税 欧元区未来两年整体增长率或拖累0.3个百分点 接近持续衰退风险 [1] 美国国债与财政政策动态 - 美国国债利息支出预计增加约1000亿美元 其中三分之二由未偿还债务增加驱动 [2] - 美国财政部或更多依赖短期债券发行以控制利息成本 缓解支出上升压力 [2] - 《大而美法案》加剧对美国财政健康状况的担忧 市场关注债务可持续性 [2] 亚洲货币与新兴市场挑战 - 亚洲货币因收益率低缺乏吸引力 去美元化受限于市场流动性不足 [3] - 美国或提高基准关税至15%-20% 对依赖出口的亚洲国家构成重大风险 [3] - 新兴市场债券吸引力上升 美元贬值可能推动本币走强 [3] 日本财政与货币政策前景 - 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或导致减税和财政刺激 恶化财政状况并推迟央行加息计划 [3] - 日本2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1999年以来新高2.657% 反映长期融资成本压力 [3] - 日本政府计划减少长期债券发行量 增加短期债券发行以稳定市场 [2] 欧洲经济与政策预期 - 德国市场情绪受美欧关税争端解决希望及投资刺激方案提振 [4] - 三分之二专家预测德国经济改善 国内政策与国际贸易问题解决注入信心 [4] - 英国经济数据疲软增强央行降息预期 英镑贬值反映经济前景担忧 [2]
资管巨头GMO再喊话:新兴市场债券“世代难遇”的机会还没走完
华尔街见闻· 2025-07-15 14:44
新兴市场债券投资机会 - 新兴市场资产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因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促使全球投资经理寻求替代投资品 [1] - 新兴市场本币债券被GMO称为"世代难遇"的投资机会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和经济政策进一步增强了其吸引力 [1][2] - 自2024年1月以来 追踪新兴市场债券回报的指数已上涨超过10% 优于同期投资级债券5%的涨幅 但落后于标普500指数27%和MSCI全球股票指数25%的涨幅 [2] 美元与新兴市场货币走势 - GMO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将导致美元持续走弱 新兴市场本币相对走强 直接利好本地债券持有者 [2] - 美国预算赤字膨胀和利率环境变化可能进一步推动美元贬值 提升新兴市场本地货币的相对价值 [2] - 新兴市场利率已回到2004-2011年平均水平 提供高于现货货币升值的总回报潜力 [2] 机构观点 - GMO强调廉价货币与高利率组合的机会极为罕见 通常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3] - 高盛同样看好新兴市场债券 认为下半年前景更具建设性 因美联储接近降息及油价可能进一步下跌的假设 [3][4]
富达国际:中国科技股的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国际金融报· 2025-07-03 23:49
全球投资格局变化 - 全球经济格局剧烈变化下,分散配置全球多元化资产变得日益重要 [1] - 地缘政治局势变化对投资组合产生重大影响,各地政策推动全球秩序出现更深层次分化 [1] - 美国寻求可靠的供应链盟友,中国将经济政策重心由扩大投资转向提振内需消费,两国战略重构将推动贸易和资本流动新轨迹 [1] - 分散投资到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尤为关键 [1]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预期 - 美联储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关税措施放宽且通胀居高不下,预期今年不会降息,与市场预期相反 [1] - 关税前景不确定性使得货币政策难以有效落实 [1] - 美国存在滞胀风险,投资者寻求其它地区投资作为对冲 [1] 资产配置趋势 - 过去25年全球投资组合偏重美国资产配置,分散投资显得尤其重要 [2] - 美元贬值和资金外流将导致美国资产在全球指数中的权重显著变化 [2] - 部分从美国资产外流的资金或会投向欧元区,德国加大财政政策力度为欧元区经济带来复苏潜力 [2] - 日元因估值和防御性特征具有吸引力,黄金因地缘政治动荡预计继续走高 [2] 新兴市场机会 - 美元贬值利好新兴市场债券,巴西和墨西哥债券收益率具有吸引力 [2] - 新兴市场股市估值相对偏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突破为股票市场提供支撑 [2] - 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型为全球科技创新者,进一步释放中国科技股增长潜力 [2]
巴克莱:料新兴市场信贷前景保持强劲 且趋势有望持续
智通财经· 2025-06-27 11:07
新兴市场经济与策略展望 - 新兴市场受美国关税、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放缓影响,但被大宗商品出口价格上涨和投资者分散美国投资的行为部分抵消,本地及信贷市场前景保持强劲[1] - 美元自年初持续走弱,4月2日后加速,美元走弱对新兴市场非不利因素,若资金配置进一步分散美元资产或对冲美元敞口,可能利好新兴市场[1] - 新兴市场资产波动主要受美国新闻冲击和经济数据驱动,前者影响已消退,贸易谈判进行中使全球经济尾部风险下降,市场对财政恶化有准备,关税短期难引发大波动[1] 新兴市场货币与利率 - 市场观望态度利好新兴市场货币,美元走弱及波动下降尤其利好套利交易,美国风险变化推动利差收窄,新兴市场利率对美国利率敏感度降低[2] - 新兴市场利率与美国期限溢价在两年同步波动后年初脱钩,因全球避险资产安全性下降[2] - 投资者对新兴市场信贷热情不高,资金流出趋势暂停但流入集中于本币基金,持仓信心适中,主权信贷利差仅比2月低点高15基点,展现韧性[2] 新兴亚洲市场表现 - 尽管美国4月关税政策影响,新兴亚洲出口仍稳健,主因贸易前置效应,差异存在但效应或持续至Q2,下半年或回调[3] - 新兴亚洲核心通胀上升但能源通胀低位,布兰特原油走低,若地缘政治推高油价通胀趋势或难持续,2025年CPI通胀预测均值降至1.5%(2024年为2.2%)[3] - 关税政策方向趋正面且经济增长负面影响未显,政策制定者在通胀温和下可对货币政策宽松更审慎[3]
专访瑞士百达杨孝强:新兴市场债券投资价值凸显,中国债券适合作为“稳定器”
第一财经· 2025-06-11 12:37
新兴市场债券投资趋势 - 美元疲软趋势将持续 新兴市场本币债将受益于美元贬值带来的正面回报影响 [1][3] - 全球投资者正从美元资产分散投资到新兴市场 这一趋势对新兴市场本币主权债和企业债都有正面影响 [3] - 美债收益率目前约4% 短期仍有吸引力 但中期市场对美债和美元信心将逐渐减弱 [3] 新兴市场债券投资价值 - 新兴市场债券投资机会凸显 美债、日债、欧债近期长端债券波动大且收益率攀升 [1][3] - 新兴市场企业债多数以美元计价 但发债主体在美国境外 全球投资者愿意分散配置到新兴市场企业发行的美元债 [4] - 关税对新兴市场债券影响有限 亚洲企业债已反弹回"对等关税"宣布时的价格 [5] 具吸引力的新兴市场经济体 - 拉美地区高收益企业债估值吸引力强 BB/B级拉美企业债溢价高于其他市场 [6] - 印度国债投资潜力大 国际债券指数已纳入印度债券 印度GDP增长较高且从全球供应链分散化中获益 [7] - 东南亚新兴市场本币债和美元债均有投资潜力 本土消费市场大受美国关税影响有限 [8] 中国债券市场 - 中国本币债稳定性高 过去5-10年波动性低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 [10] - 中国央行已推出降准降息政策 预计将持续宽松 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小 [9] - 中资美元债中高评级或投资级债券占比较大 波动性较低 市场需求预期较高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