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搜索文档
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 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视窗)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妥善 防范化解风险,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韧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 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 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当前,内需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 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全方位扩大国内需 求,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编者 协同推进促消费与惠民生 本报记者王珂 【场景】 在河南洛阳的洛邑古城,随着夜幕降临,灯光渐亮,一场"仙女散花"的表演即将亮相,游客们纷纷拿起 手机拍照。 随着编钟声悠扬响起,身着霓裳的演员踏着节奏,脚踩夜色缓缓升空,衣袂翩跹、动作优美。演员在空 中轻盈地旋转、腾跃,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把控着力度与美感。拂袖间,花瓣如雪花般纷纷扬扬飘落。古 建飞檐与漫天花雨相映成趣。 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洛阳不断推出消费新 ...
持续巩固增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5-23 06:02
经济韧性表现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9%,均较1-3月加快0.1个百分点 [1] - 4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连续26个月超30% [3] - 1-4月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4.5% [3] 内需市场优势 - 国内拥有14亿人口和4亿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全球最完备工业体系及升级中的产业生态 [2] - 未来中等收入群体将达8亿人,消费升级动能强劲,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释放住房/教育/医疗需求 [3] - 超大规模市场提供创新场景,降低创新成本,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3] 政策导向 - 宏观调控重点转向提振内需和补消费短板,国务院强调以国内大循环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不确定性 [2] - 深化改革破除经济循环堵点,巩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成为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核心策略 [4] 结构特征 - 经济展现生产供给快增、内需稳步扩大、外贸韧性突出、就业稳定的多维度抗压能力 [1]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统一开放大市场构成风险应对保障体系 [2]
经济日报金观平: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5-11 06:12
消费市场表现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 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 1个百分点 [1]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增长36 4%,渗透率达47 2% [1] - 全国电影票房244亿元,同比增长约48%,创历史新高 [1]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 巨大人口基数形成市场需求庞大、层次多样、模式丰富的特点,消费梯度差异带来不断拓展的市场纵深 [1] - 超大规模市场带来更多创新场景、更低创新成本、更高创新收益,新产品新技术可通过大规模应用加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1] - 小米推出"一大一小"双筒洗衣机引爆市场,海尔升级为"三筒"洗衣机一周内预售超8万台 [1]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相关部门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线下商超实现外贸商品"极速上架",线上电商给予流量扶持和专场直播 [2] - 外贸企业加速布局国内市场,创新产品抢抓订单,"以变应变"破解发展难题 [2] - 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趋势,为高质量供给创造空间 [2] 扩大内需政策方向 - 通过稳就业、稳股市、稳楼市稳住居民收入来源和资产负债表 [3]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突破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深层次制度约束 [3] - 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为支出减负,消除后顾之忧 [3] -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形成多层次消费空间格局 [3] 市场建设升级 -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布局现代化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推动"大市场"向"强市场"转变 [3] - 建设标准规则与全球市场对接的大市场,更好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