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第23届财经风云榜线上评选启动,五大榜单寻找中国经济突围之路
和讯· 2025-11-01 10:08
2025年上半年在经历"政策发力"与"抢出口"之后,经济整体运行稳中向好,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 出,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动力尚未同步;下半年,我国经济在巩固上半年成绩的基础上,着力 应对新的挑战。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如何平衡稳定增长与结构优化、短期压力与长期增 长之间的关系?如何激发民营经济活力、重塑产业链优势、推动科技创新、拒绝"内卷式竞争",改 善预期与信心,是2026年经济聚焦的核心。 即日起,由联办集团、和讯网联合主办,财经中国会承办的第23届财经风云榜 正式启动线上评选通 道。本次评选覆盖上市公司、银行、保险、金融及综合领域共计五大榜单内容,采用 "网络大众投票 +专家专业评审" 的双轨制评价体系, 遴 选出 促进 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 排头兵 。 如今, 财经风云榜 已连续成功举办二十二届 , 累计吸引超过千家企业参与评选 , 是 中国财经领 域极具公信力的评选之一 。 依托和讯网二十余年财经媒体积淀的行业公信力 , 该榜单 被业界誉 为"中国下一年财经动态的风向标" 。 第23届财经风云榜获奖名单将于财经中国2025年会现场正式公布, 往届获奖者均在评奖周期内实 现品牌声量与业务 ...
中国经济稳健前行 高质量发展彰显光明前景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20:32
作者: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荀玉根 2025年三季度,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亮眼答卷。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 核算,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1.1%,比二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国内 生产总值101.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快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面对多方面压力 和挑战,三季度各行业生产供给增势良好,国内需求持续改善,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出口继续回暖以及高技术制造业有效支撑,带动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国规模以 上工业产能利用率稳步攀升;另一方面,"两新""两重"政策加力扩围,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整治"内 卷"等一系列政策发力显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经济底盘坚实稳固,展现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大国担当。今年以来,尽管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 峻,国内有效需求偏弱、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有待化解,但在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 设纵深推进等因素作用下,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稳步前行,各项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加快培 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就业与物价保持稳 ...
第23届财经风云榜线上评选启动,五大榜单寻找中国经济突围之路
和讯· 2025-10-26 10:50
文章核心观点 - 第23届财经风云榜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旨在通过评选行业领军企业,以微观视角聚焦市场主体,树立标杆以推进中国经济及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评选采用网络大众投票与专家专业评审的双轨制评价体系,覆盖上市公司、银行、保险、金融及综合领域五大榜单 [1] - 该榜单已连续成功举办二十二届,累计吸引超过千家企业参与,是中国财经领域极具公信力的评选之一,被誉为中国下一年财经动态的风向标 [2] 评选活动概况 - 活动由联办集团、和讯网联合主办,财经中国会承办,线上评选通道已启动 [1] - 获奖名单将于财经中国2025年会现场公布,往届获奖者在评奖周期内均实现品牌声量与业务创新的双突破 [2] - 参选企业需在中国境内合法经营,无所有制、国别、规模限制,覆盖消费、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领域 [3] - 企业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一年内未出现重大违规或受监管机构立案调查,每个公司最多申报一案两报 [3] 奖项设置详情 - 上市公司奖项包括年度卓越价值上市公司、年度潜力成长上市公司、年度上市公司品牌影响力榜样等 [9] - 品牌营销类奖项包括年度品牌IP奖、年度创新品牌、年度社会化营销奖等 [6][7][10] - 企业社会责任类奖项包括年度企业社会责任贡献企业、年度ESG发展影响力企业、年度公益行动企业等 [8][11] - 中企出海类奖项包括中国企业出海先锋榜、中国企业出海创新榜、企业出海服务优质榜 [12] - 企业服务类奖项包括年度领航财经公关、年度领航企业服务 [13] - 银行类奖项包括品牌影响力银行、普惠金融先锋银行、数字化转型领先银行等共14项 [14] - 保险类奖项包括品牌影响力保险公司、普惠先锋产品、值得关注养老险产品等共9项 [15][18] - 券商类奖项包括年度卓越证券研究机构、年度资产管理券商、年度成长性券商等共5项 [16][19] - 基金类奖项包括年度品牌基金公司、年度创新基金公司、年度成长性基金公司等共4项 [17][20] - 期货类奖项包括年度优秀期货公司、年度成长性期货公司、年度期货创新先锋等共4项 [21] 活动时间与地点 - 财经中国2025年会暨第23届财经风云榜将于2025年12月7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行 [21]
5.2%印证发展底气和信心
经济日报· 2025-10-23 06:27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实现5.2%的增长,虽然季度间增速有所波动,但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经济 体,稳中有进发展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无惧风浪稳定增长,再次印证了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 潜能大的特点,也为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增添了底气和信心。 信心,来自中国经济面向未来的深厚底气。"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应变克难、稳健前 行,取得了总量跃升、增量可观、质量提升的瞩目成就。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全球产 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断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深厚潜 力,将进一步夯实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我们有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国 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制度红利将持续释放。最为根本的是,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 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能够确保中国经济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能够有效凝聚起全国上下攻坚克 难的磅礴力量。 归根到底,信心来自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我们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积极应对前进中面 临的各种困难挑战,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全力完成好全年 和"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 ...
国际观察|韧性、活力、信心——海外人士解读中国经济“三季报”
新华社· 2025-10-22 22:14
宏观经济核心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5036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1] - 经济增速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和0.4个百分点 [2] - 经济增速横向对比明显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领先于美国和欧盟 [3] 外贸领域表现 - 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 [3] - 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市场多元化成效显现 [3] - 尽管受美国关税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出口仍表现稳健 [3] 产业结构与创新动能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4] - 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40.5%、98.0% [4] - 增长动能日益集中于电动汽车、光伏产品、无人机等高附加值领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 [4]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全球第一,无人机、高铁、量子科技等发展全球领先 [4] 增长支撑因素 - 得益于经济基本面稳定、有效的政策协调和具有活力的国内市场 [3] - 传统产业现代化改造、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完善的全产业链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及可靠能源资源保障构成重要支撑 [5] - 贸易伙伴多元化布局、强劲工业产出以及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是实现增长目标的有力保障 [6] - 庞大中等收入群体和政府的扩内需政策为国内消费增长创造新机遇 [6] 全球经济影响与评价 - 中国经济继续担当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3][6] - 对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与稳定性,成为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增长引擎 [1][6] - 作为全球重要制造业基地和消费市场,正在发挥全球经济稳定器的重要作用 [6] - 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为合作伙伴注入信心,将继续担当可靠的贸易伙伴、重要的投资来源地和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7]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态势没有改变
搜狐财经· 2025-10-20 23:02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3] - 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生产供给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稳步成长 [1] - 5.2%的经济增长在主要经济体中稳居前列,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源 [5] 生产供给端表现 -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其中制造业增长6.8% [3]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9%,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达到16.7% [7] - 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进展,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 [7] 需求与消费表现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3] - 中秋和国庆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文旅和体育相关消费显著增长 [11] - 核心CPI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成效持续显现 [3] 投资与外贸表现 - 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同比增长4.0% [3] -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外贸展现强大韧性 [3] - 多元化市场成为出口增长有力支撑,外贸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三样"产品出口两位数增长 [7] 经济先行指标与市场活力 - 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10月上旬流通领域一些重要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 [11] - 群众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人气十足,彰显经济韧性和活力 [11] - 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3][7]
第23届财经风云榜线上评选启动,五大榜单寻找中国经济突围之路
和讯· 2025-10-20 17:49
参选企业需要是在中国境内合法经营的各类公司,不限制所有类型(国企、民企)、国别(中资、外 资、合资)、规模(上市、非上市)等,覆盖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消费、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范 围。 参与评选公司需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期货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 见》等各项法律法规精神、部门规章文件与规范性文件要求,且 一年之内未出现重大违规事项及受 到监管机构立案调查 。 每个公司申报的案例最多一案两报,但案例内容需符合所申报类别要求;不鼓励同一公司在相同类别 中申报奖项;组委会工作人员将以此进行甄别,确保公正和公平。 2025年上半年在经历"政策发力"与"抢出口"之后,经济整体运行稳中向好,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 出,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动力尚未同步;下半年,我国经济在巩固上半年成绩的基础上,着力 应对新的挑战。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如何平衡稳定增长与结构优化、短期压力与长期增 长之间的关系?如何激发民营经济活力、重塑产业链优势、推动科技创新、拒绝"内卷式竞争",改 善预期与信心,是2026年经济聚 ...
任泽平:中国经济的十大预言,贸易摩擦的本质是战略遏制
搜狐财经· 2025-10-20 00:57
近日,知名经济学者任泽平的观点引发金融圈热议和关注。 任泽平表示,顺势而为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天下大势,浩浩荡荡。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每个人的"漫长"一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片段。人经 常沉溺于埋首具体事务而迷失方向,有时偶尔需要从忙碌交织的琐事中超脱出来,眺望一下星空,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审视当下的自己。 本文提出中国经济的十大预言,希望对大家看清大势有所帮助。由于才疏学浅,智识有限,野人献曝,与你分享。看懂宏观趋势,把握投资机会,选择优 于努力。本文一万字,看完需要15分钟,只看黑体部分只需2分钟。本文为姊妹篇。 第一大预言,全球正处于大周期末期,旧秩序开始瓦解,新秩序正在重建,经济、金融、地缘、思潮等动荡加大,贫富差距、民粹主义、逆全球化、强人 政治、地缘冲突、修昔底德陷阱、国际秩序重建等现象涌现。 要理解当下中美贸易摩擦、俄乌冲突、逆全球化等局势的本质及未来,就要理解经济社会大周期背后的运行规律。 经济社会大周期的基本运行规律是: 一国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生产性","生产性"决定竞争力,历史上的经济霸权大多经历了从"生产性"到"非生产性"的转变,这就使得霸权国家及其主 导的国际秩序有了生命周期性 ...
一习话·非凡“十四五”|“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央广网· 2025-10-19 12:33
"十四五"期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勇毅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踔厉奋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的。"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 定信心、锐意进取,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让中国经 济巨轮无惧风雨、破浪前行。 记者:张卓 左洋 视频:郑平平 周上源(实习)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 [ 责编:袁晴 ] 监制:张军 于锋 统筹:伍刚 王薇 策划:赵净 关灵子 ...
钟才文:全面认识把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人民日报· 2025-10-11 16:46
发展战略确定性 - 中国通过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先后制定并实施14个五年规划(计划),确保战略长期稳定和可预期 [1] - 发展战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程接着一程砥砺前行,与中国一些西方国家政策摇摆不定形成对比 [1] 宏观政策确定性 - 宏观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基础上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调整 [2] - 政策调整注重长周期和战略考量,不为特殊利益集团所左右,确保市场预期稳定 [2] 市场空间确定性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正在快速成长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3] - 中国城镇化率还有十几个百分点差距,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加快市民化,未来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投资潜力巨大 [3] -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产业体系,在人工智能等领域与美国旗鼓相当,产生深度求索等技术领先企业 [3] 发展韧性确定性 - 中国经济承受住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外需收缩双重压力,上半年实现经济增长5.3% [4] - 面对美国科技打压,中国创新成果频出并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超越 [4] 投资环境确定性 - 中国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超过123.9万家 [5] - 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20.6万亿元人民币,社会长期稳定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