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愉悦资本刘二海:中国企业引领的新全球化,正在快速展开
新浪财经· 2025-11-14 18:49
投资环境与理念 - 社会对失败的包容性非常重要 [1] - 在中国进行投资需增加产业维度、地缘政治与监管维度以及社会维度 [1] 产业发展与全球化 - 中国很多产业的发展路径与美国基础产业路径不同 [1] - 中国企业引领的新全球化正在快速展开 [1]
对话愉悦资本刘二海:现阶段AI投资更聚焦基础构建与典型应用 智驾有机会向具身智能演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22:25
文章核心观点 - 智能驾驶系统已进入规模化部署阶段,并产生数据与智能的飞轮效应,将成为最早开启商业化的具身智能产业之一 [1][3] - 智能经济时代的投资逻辑正从流量驱动转向科技驱动,软硬结合和商业化部署能力至关重要 [4] - 中国企业引领的以研发能力和数字基础设施为核心动力的新全球化是未来重要趋势 [4] 智能驾驶行业现状与前景 - 智驾系统作为AI的典型应用已进入广泛的商业部署阶段,AI模型和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较高,系统与芯片已形成规模性收入 [2] - 智能驾驶凭借庞大的产业基础、数据积累与技术能力,已启动飞轮效应,极有可能成为最早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具身智能形态 [1][3] - 汽车行业已成为中国GDP占比第一的产业,激光雷达、调光玻璃等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正快速发展 [1] AI产业投资逻辑 - AI领域的早期投资集中在芯片、算力、模型与数据等基础构建,以及互动、编程、视频生成等典型应用,而非过早投入末端应用 [2] - 行业存在局部过热现象,可能会调整,但未看到类似2000年的泡沫破裂迹象 [2] - 在硬科技赛道需具备前瞻性并提前布局,技术驱动型企业是关注重点,同时拥有模式创新能力的创业者更具优势 [4] 中国企业全球化新趋势 - 全球化进入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生而全球化"新阶段,核心动力在于中国研发能力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广泛应用及对本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重视 [4] - 中国对拉美、中东、中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增长,AI开源技术为全球化提供了安全可信赖的技术基础 [4] - 中国持续的工程师红利是支撑全球化进阶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推动本地化创新生态构建 [4]
对话愉悦资本刘二海:AI处于基础设施投入期,看好中国企业“新全球化”浪潮 | 财之道
新浪财经· 2025-10-17 20:04
AI发展阶段与投资逻辑 - AI技术发展目前处于基础设施投入期 投资主要集中在模型 算力和数据三大方向 [3] - 与互联网经济时代不同 智能经济的核心特征是生产率的跃迁和双边重构 不仅重构流量端和用户端 也重构产品本身 [3] - 行业预测AI从应用到全面渗透各行各业将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行业可能存在调整但未出现类似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迹象 [3] - 投资逻辑发生非常大变化 科技能力和商业化部署都重要 估值在当前并非最大问题 难点在于投资人需要具备前瞻性并提前布局 [5] AI领域投资策略 - 在AI领域投资时 技术壁垒和商业化能力两者同等重要 且必须形成飞轮效应 [3] - 以智能驾驶为例阐述飞轮效应形成过程:部署越多安装基础越大数据越丰富 数据越多模型智能水平越高 智能水平提升用户更喜欢进而推动更多部署 [4] - 如果早期只有技术而无法快速商业化落地 技术优势会随竞争对手快速迭代而丧失 反之商业化能力强但技术根基不稳也易被更先进技术颠覆 [4] 退出路径观察 - 香港资本市场重要性日益凸显 特别是对科技公司 港股市场正变得更加友好 [5] - 并购作为退出路径的价值在科技领域会比流量时代更高 因为技术的模块化特性使其更易被整合 [5] 中国企业全球化机遇 - 未来10到20年 伴随着电动化 智能化 中国企业引领的新全球化将是一大主线 [6] - 新全球化特点是生而全球化 充分利用数字和AI基础设施 并更加注重本地化利益 [6] - 中国研发能力 工程师红利和规模化研发管理能力支撑新全球化 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可能相当于北欧一个国家的总人口 [6] - 中国企业在智能驾驶 储能 机器人 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产业优势 使其有能力在海外市场掌握核心技术 品牌和产业链核心环节 [6] - 预测未来10年到20年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一次巨大浪潮 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的参与度将显著提升 [6]
2025“全球POD生态+”大会召开:POD按需定制成跨境电商新焦点丨最前线
36氪· 2025-09-20 17:11
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趋势 - 数字化及数字技术驱动的新全球化成为重要机遇 [1] - 行业从解决"卖出去"进入需实现"卖得好"且"被热爱"的新阶段 [1] - AI技术将提升数据洞察、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未来十年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 [1]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 演变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铺货为王"的草莽时代、竞争加剧的混沌时代、当前以"品牌全球化"为方向的觉醒时代 [1] - 品牌长期建设依赖于文化、信任和叙事能力 中国品牌出海仍有广阔空间 [1] 2024年跨境电商出口数据 - 跨境电商出口额达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6.9% [1] - 占货物贸易出口总值的8.5% [1] - 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美国、英国和德国 [1] - 消费品主导出口 品类覆盖服饰鞋包、数码产品、家居家电等 [1] - 货源地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 [1] POD定制模式发展 - POD(按需定制)持续扩展品类和应用场景 从服装鞋类延伸至家居、珠宝、宠物用品和数码配件等 [2] - 逐渐融入TikTok Shop、亚马逊、Temu及独立站等多类渠道 [2] - "POD+"相关议题及参展企业在大会上受到较多关注 [2]
愉悦资本刘二海:新全球化需要新金融基础设施
新浪科技· 2025-09-12 19:05
新全球化趋势 - 新全球化已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1] - 当前中国企业引领的新全球化浪潮呈现全球资源配置与运营、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基础设施以及负责任的本土化合作三大特点 [1] 新金融基础设施 - 与新全球化匹配的新金融基础设施是支撑企业出海趋势的关键支点 [1] - 新金融基础设施的构建既是企业出海的实际需求,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1] - 创新工具通过规则重构为跨境支付等领域提供了新模式 [1] 企业出海路径 - 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需依托中国贸易网络拓展市场 [1] - 企业出海需建立与当地监管的信任关系 [1] - 企业应超越支付功能,通过深度融入业务流以实现本地化价值创造 [1] - 企业需重视与当地伙伴及监管机构的合作,并通过AI等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能力 [2]
愉悦资本刘二海:由中国企业引领的“新全球化”已成为明确趋势
新浪科技· 2025-09-12 18:47
新浪科技讯 9月12日晚间消息,在今日举办的外滩大会上,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指出,由 中国企业引领的"新全球化"已成为明确趋势,并强调这一浪潮亟需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撑。他提出, 跨境支付创新、本地化合作与深度业务融合将是未来跨境金融发展的关键方向。 刘二海表示,四年前所提出的"新全球化"路径正日益成为现实。他指出,这一波全球化由中国企业主 导,表现出三大显著特点:从创立之初就进行全球资源调配与运营、构建于数字基础设施之上,以及以 负责任的态度与当地利益相关者合作、服务本地市场。 刘二海强调,新全球化需要相应的新型基础设施,而金融基础设施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他指出, 一方面与中国企业出海同步,另一方面也受益于技术进步的推动,创新工具不断涌现,这些工具不仅联 接虚拟与现实世界,也通过建立明确规则,重塑了跨境支付的模式。 对于正融入全球市场的中国企业,他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应借助中国贸易网络拓展国际市场,这是一种 现实而有效的路径;其次需建立稳固的本地合作伙伴关系,尤其注意金融是强监管行业,必须与监管机 构构建信任;第三则呼吁企业"超越支付",深入客户业务流,通过提供更深层的服务实现自身成长。 刘二海 ...
2025年的中美博弈将会如何影响中国企业?
吴晓波频道· 2025-06-08 00:45
中美关系核心观点 - 中美关系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外部因素 [1] - 中美元首通话传递积极信号 双方认可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并同意继续落实共识 [2][3] - 特朗普表态乐见中国经济增长 欢迎中国留学生 但过去2个月美方挑起的争端仍存不确定性 [4] - 日内瓦联合声明仅90天时限 美国在科技和教育领域持续对中国发难 [5][6] - 中美贸易对抗具有国际关系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美国本土制造业衰落与华尔街利益分化构成结构性矛盾 [7] 中美博弈本质与格局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 连续15年保持制造业第一大国地位 美国通过关税政策试图削弱中国制造业优势 [8] - 中美博弈将是长期对峙 涉及核心战场的拉锯与妥协 美国不愿在任期内被中国经济总量超越 [8] - 安邦智库提出"大格局均衡 小格局博弈"理论 美国战略收缩形成大格局均衡 但在具体利益上仍会争取更多 [10][11] - 中国需让渡部分利益换取更高国际地位 通过更开放心态融入全球化 [13][14] 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贸易战引发全球产业链重构 企业需应对政策调整 市场供需变化及产业升级三大长期挑战 [15] - 新兴市场如亚洲 非洲 拉美成为替代美国市场的新增长空间 本土化供应链建设是关键 [18] - 企业需主动布局 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差异化提升议价能力 同时分散市场风险 [17][18] - 产业调整窗口期决定企业能否成为新秩序赢家 需提升对国际形势的洞察力 [19][20] 课程内容与专家观点 - 吴晓波将梳理中美120年博弈历史 分析当前冲突根源 [24] - 陈功从国际政治视角解读中美关系底层逻辑 其创立的安邦咨询是中国最大独立智库 [25][26] - 神秘嘉宾探讨全球秩序重塑 提出企业在新秩序下的生存法则 [27] - 基辛格《世界秩序》指出秩序观危机是根本国际问题 企业家需以开放视野应对变局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