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辅助驾驶平权
icon
搜索文档
东风汽车宣布成立新公司,卓驭科技称Tier1需具备兜底能力|第一财经汽车日评
第一财经· 2025-07-09 23:52
东风汽车成立奕派科技 - 东风汽车集团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 旨在整合商企 研发 生产 供应链 销售及服务等全价值链资源 加速自主乘用车发展 [5] - 奕派品牌将与纳米品牌 风神品牌形成联动 但暂未涉及资产重组 [1][5] - 公司5月与华为达成深化合作 协同东风岚图 东风猛士 东风日产等品牌打造智能化产品矩阵 未来可能扩展至商用车领域 [5] 卓驭科技CEO谈Tier1能力 - 10万元以下车型消费者更关注基础性能和性价比 高价车型对辅助驾驶需求更强烈 [6] - Tier1供应商需具备技术兜底能力 对智能驾驶子系统全环节负责 需技术积累与供应链管理综合实力 [6] - 辅助驾驶平权面临技术挑战 预计一年内中算力方案可应对高难度场景 推动功能普及 [6] 比亚迪产品动态 - 全球首款超混旅行车海豹06DM-i上市 起售价10万元 搭载第五代DM技术 综合续航2000km 亏电油耗3 15L/100km 标配DiPilot 10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7] - 中国市场旅行车年销量约10 7万辆 比亚迪以10万元价格切入 打破30万元以上合资/进口车型垄断格局 [8] - 与上海乐高乐园达成全球首个中国汽车品牌合作 聚焦绿色出行与沉浸式驾驶体验 推动新能源文化普及 [10] 合资与自主品牌战略 - 东风日产新款奇骏上市 售价16 08-16 68万元 升级CMF平台底盘与Nissan Connect超智联2 0+系统 强化燃油车智能化 [9] - 领克推出首款中大型插混轿车10 EM-P 标配四驱与激光雷达 瞄准20万元级市场 挑战传统豪华品牌"56E"份额 [11] - 奇瑞将风云序列升级为独立品牌 计划3年推16款新车 同时调整架构 将星途品牌国内业务纳入奇瑞品牌事业群 [12]
真的需要这么多车型吗?第十七届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第二天金句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15 08:16
行业趋势与战略 - 汽车行业正经历从纯电向多元动力路径的转变,包括插混、增程和绿色燃料发动机的并存[4] - 2023-2025年电动车连续大幅降价主导市场,油车被动跟进,降价幅度与市场份额直接相关[14] - 合资企业面临历史使命转型,需从"技术换市场"转向"在中国为全球"战略,利用中国智能化能力反哺全球市场[20][22][23] - PHEV市场近三年增长80%,但一二级城市渗透率阶段性饱和[69] 产品与设计创新 - 行业存在形态各异但价值同质化的产品现象,头部车企如吉利/比亚迪分别拥有56/59款车型,单车型效率仅三四千辆[6][53] - 设计从模仿抄袭到原创创新,现又出现抄袭回潮,需平衡前瞻投入与量产稳定性[4][47] - 汽车设计正向"情感陪伴体"进化,长安将设计定位为技术翻译者,强调情绪价值创造[29] - 极狐考拉通过调整场景定位(从极致宝妈需求扩展到泛女性群体),月销提升至3000台[57] 技术路线与供应链 - 动力电池领域方形铝壳占90%份额,正力新能推动电芯标准化+电池包平台化+电化学差异化的开发模式[61] - 固态电池虽能量密度高,但成本制约大规模商业化,短期内难与液态锂电池竞争[67] - 氢能产业以4.5吨冷藏车为商业化突破口,下半年投放价格接近电车的产品[63] - 内燃机效率因电气化提升,未来能源形式将取决于市场选择而非技术路线之争[65][73] 智能化与消费者需求 - 辅助驾驶成行业热议话题,但实际购车决策中外观/空间/安全仍是核心因素,主机厂或过度投入智能驾驶研发[16] - 辅助驾驶平权需通过强标量化实现技术突破,最终达到让用户安心的程度[18] - 用户购车三大核心诉求:速度感(轿车/轿跑)、通过性(SUV)、装载空间(MPV)[55] 全球化与竞争格局 - 中国车企出海压力加剧,需避免引发目标市场反感,探索双赢模式[71] - 合资企业在海外市场具备品牌/渠道基础优势,结合新技术可强化国际竞争力[23] - 设计出海必须坚持原创性,致敬逻辑在海外市场存在重大风险[31] - 行业呼吁增加前瞻设计投入以突破同质化,概念车发布是检验品牌未来方向的重要方式[47]
平安证券:民营车企2025年加速辅助驾驶平权 推荐比亚迪股份等
智通财经· 2025-06-12 15:51
民营车企 - 高端化突破、出口占比提升、新能源车规模效应凸显使得主要民营车企体现较强盈利韧性 [1] - 赛力斯依托问界系列热销 长城汽车凭借坦克、皮卡等核心品牌实现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1] - 比亚迪凭借规模优势及产业链优势保持较高单车盈利 吉利汽车新能源车业务迈入规模效应期实现盈利回暖 [1] - 2025年以比亚迪、吉利为代表的民营车企成为推动高速辅助驾驶下沉并普及的主力军 [1] 新势力车企 - 理想汽车盈利能力稳健 零跑、小鹏毛利率改善显著 亏损逐渐收窄 [2] - 2025年比亚迪、小米成功融资为竞争注入新弹药 但新势力融资环境、估值水平已较其刚上市时发生较大变化 [2] - 理想汽车2025年加速推进纯电车型 小鹏汽车推出增程版车型 零跑基于LEAP 3.5架构推出全新B系列车型 [2] 国有车企 - 国有车企盈利水平稍弱 主要因合资车企投资收益走低 新能源车规模效应未达临界点 燃油车板块盈利下降 [3] - 国有车企积极深化与华为的战略合作 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电动化的业务转型 [3] 推荐标的 - 民营车企推荐赛力斯、比亚迪股份、长城汽车、吉利汽车 [1] - 新势力车企推荐理想汽车-W、小鹏汽车-W、小米集团-W 建议关注零跑汽车 [1][2] - 国有车企推荐长安汽车、上汽集团 [1][3] - 核心汽配推荐福耀玻璃、地平线机器人-W [1]
QuestAuto :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月度活跃总量突破3000万
和讯网· 2025-05-08 17:17
市场数据与格局 - 截止2025年3月新能源汽车月度活跃量突破300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2091.27万辆、插电式混动760.03万辆、增程式239.40万辆 [1] - 2025年一季度纯电动汽车活跃量突破2000万辆,纯电续航平均里程达457.6公里 [3] - 比亚迪汽车活跃量接近900万辆领跑市场,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中国活跃量均超220万辆 [9] - 新势力车企中理想汽车活跃量达120.17万辆,蔚来68.33万辆,小鹏汽车62.87万辆 [9] - Model Y和五菱宏光MINIEV活跃量均超140万辆,比亚迪六款车型进入活跃量TOP10且均超50万辆 [12] 车企表现与竞争 - 2025年一季度奇瑞汽车、吉利银河、小鹏汽车及零跑汽车销量实现多倍增长 [7] - 小米汽车凭借7.59万辆季度销量位列TOP8,展现新进入者实力 [7] - 新上市车系星愿、小米SU7、秦L DM、小鹏MONA M03及理想L6跻身销量TOP10 [10] - 星愿成为吉利银河最畅销车系,销量占比46.4%,2025款310km梦想版新增活跃量占比超40% [18] - Model Y在促销活动带动下,后轮驱动版和长续航全轮驱动版3月新增活跃量分别达2.80万辆和1.80万辆 [19] 用户需求与消费趋势 - 增换购新能源汽车中87.2%的前车为汽油车,比亚迪、特斯拉、吉利银河及五菱汽车成为热门选择 [17] - 10万元以下价位段五菱宏光MINIEV、星愿占比较大,10-20万元价位段比亚迪王朝系列为首选,20万元以上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及理想L6为主要选择 [16] - 新能源汽车用户午间充能需求显著增长,中午12点成为全天充能峰值时段 [38] 营销与智能化发展 - 车企通过春晚传递"智能出行=品质生活"理念,推动新能源汽车向生活方式符号转变 [21] - 新能源车企优化公域投放策略,转向精准触达-私域运营-场景共鸣模式 [23] - 比亚迪私域流量突破一千万用户,小米汽车单车系收获超400万私域流量 [26] - 多家车企发布智能化战略,"辅助驾驶平权"趋势加速向低价位段车型扩展 [25] - 比亚迪D100芯片在车载智能芯片配置装车占比行业领跑,英伟达Orin系列满足不同算力需求 [28] 行业活动与技术发展 - 上海国际车展吸引全球车企亮相,凯迪拉克、阿维塔、宝马等品牌通过跨界合作与极限挑战增强吸引力 [30][32]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和联盟合作争夺标准制定权,超充模式与换电模式形成多元竞争 [34] - 充电桩市场呈现"强者愈强"格局,头部品牌在渗透率和单桩效率上双重领先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