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00系列芯片

搜索文档
辅助驾驶平权带动业绩高成长,黑芝麻智能(02533)布局全场景智能计算成效显著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1:53
港股市场表现 - 自4月以来恒指最大累计涨幅超30%,7月24日突破25735点创近四年峰值 [1] - 驱动因素为估值修复+政策红利+资金南下共振,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8200亿港元(超2024全年),预计2025年将突破1万亿港元 [1] 行业配置趋势 - 资金偏好高股息资产及互联网龙头、医药、硬科技领域,AI相关企业热度突出 [2] - 超额收益目标推动资金挖掘低位优质标的,黑芝麻智能因智能汽车芯片领导地位受关注 [2] 自动驾驶行业动态 - L2级技术新车渗透率超50%,L2+技术因高速/城市NOA渗透爆发(高速NOA渗透率从6%升至15%,销量同比+160%)[4][5] - L3级政策破冰允许高速公路使用(限速95公里),L4级示范运营范围扩大至上海浦东全域、北京600平方公里 [4] - 中信证券预测L2+渗透率将从2024年14%升至2025年30%,2030年或达80% [5] 黑芝麻智能业务进展 芯片产品矩阵 - 华山A1000系列:国内首个支持L2+的芯片,2024年在自主品牌高速NoA市场占有率第三 [6][8] - 武当C1200系列:行业首款舱驾融合芯片,获东风等2家OEM定点,2025年量产 [8] - 华山A2000系列:7nm工艺+九韶NPU核心,支持城市辅助驾驶至全场景高阶辅助驾驶 [10][12]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收入从6050万增至4.74亿元(CAGR近100%),毛利从2187万增至1.95亿元(CAGR 107%)[3] 生态拓展 - 机器人领域:与多家主机厂合作,2025年批量出货;开发具身智能算法 [13] - 智能交通/物流:与三一专汽合作落地矿区/厂区无人驾驶,升级Patronus 2.0安全系统 [15] - 车路协同:参与成都等城市试点项目,2024年推出AI低延时产品 [16] 战略布局 - 拟收购AI芯片企业强化全系产品线,拓展汽车/机器人/端侧AI场景 [17][20] - 业务逻辑从车规芯片厂商升级为全场景智能计算平台提供者,覆盖车/机器人/边缘计算三域 [21]
黑芝麻智能于2025上海车展:与英特尔达成战略合作,产品亮相全球Tier1巨头展台
IPO早知道· 2025-04-25 11:24
公司业绩与产品展示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1.8%至4.74亿元,毛利大幅增长152.4%至1.95亿元,毛利率从24.7%增至41.1% [4] - 华山系列(辅助驾驶芯片)与武当系列(跨域融合芯片)两大产品线亮相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 [4][7] - A1000系列芯片和武当C1200系列已与超40家车企达成合作 [5] 技术创新与战略合作 - 推出行业首创"安全智能底座"架构,以武当C1200为核心推动电子电气架构向"舱驾一体"发展 [11] - 与英特尔合作打造融合解决方案,武当1200芯片承载基础功能,英特尔处理器提供座舱体验,华山A2000支持大模型运算 [13] - 计划2025年Q2发布舱驾融合解决方案参考设计,满足L2+到L4场景需求 [14] 商业化进展与生态合作 - 武当C1200系列2024年完成城市无图NOA验证,获2家主流OEM量产定点 [16] - 与东风汽车、均联智行联合开发的舱驾一体化方案进入量产阶段,计划2025年底搭载东风多款新车型 [18] - 华山A1000家族已在吉利银河E8、领克07/08 EM-P、东风奕派eπ007/008等车型量产 [26] 产品技术细节 - 华山A2000家族芯片采用7nm工艺,集成多功能单元,内置"九韶"NPU核心,支持大模型端侧推理 [23] - A2000家族与C1200家族配合可满足机器人"大小脑"需求,已与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及傅利叶达成合作 [25] - 集中展示30+个基于华山A1000和武当C1200的智能汽车域控制器,合作方包括亿咖通、德赛西威等 [26] 行业定位与未来规划 - 公司定位为"智能汽车AI芯片第一股",通过自研ISP、NPU核心IP构建技术壁垒 [9] - 未来聚焦"技术创新+开放生态"双轮驱动,向机器人、边缘计算等场景延伸 [9] - 致力于突破大模型端侧推理的计算效率与算法架构挑战,优化带宽性能与混合模型架构 [9]
黑芝麻智能系列三-年报点评: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52%,智能驾驶芯片量产加速【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09 21: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总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52%,净利润3.13亿元(2023年为亏损48.55亿元),主要受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47亿元影响[2][6] - 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4.38亿元(占比92.4%),同比增长58.5%,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收入0.36亿元(占比7.6%),同比微增0.6%[11] - 毛利率提升至41.06%(同比+16.4pct),其中自动驾驶业务毛利率37.4%(+16.0pct),智能影像业务毛利率85.4%(+35.3pct)[19] 产品量产与合作进展 - A1000系列芯片已在吉利(领克、银河系列)、东风(eπ系列)、比亚迪等车企规模化量产,支持高速NoA功能覆盖全国高速及主要城市快速路[26] - 武当C1200系列跨域融合芯片完成城市无图NoA验证,获2家OEM定点,与中国一汽、东风、安波福等达成合作[28] - A2000芯片支持BEV+Transformer端到端大模型,覆盖城市NoA至Robotaxi全场景,正与一级供应商合作开发智驾方案[43] 技术研发与IP突破 - 发布华山A2000系列芯片,原生支持Transformer架构,配套工具链BaRT支持主流AI框架,双芯粒互联技术BLink实现算力扩展[32] - 九韶NPU算力效率提升50%,自研ISP技术功耗降低30%,动态配置参数适配复杂场景[34][55] - 新一代ISP技术新增压缩/解压缩功能,支持HDR及多传感器融合,NPU将扩展至大语言模型任务[53] 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 商用车领域渗透率提升,推出Patronus 2.0主动安全系统,覆盖AEB、盲区检测等功能,参与成都、襄阳等城市车路云一体化项目[37] - 布局机器人市场,A2000+C1200芯片组合提供"大脑+小脑"方案,与傅利叶、武汉大学团队合作开发灵巧手及人形机器人,预计2025年批量出货[48] - 全球化战略推进,与美国、欧洲车企及一级供应商建立合作,探索海外市场[45] 未来规划 - 2025年计划推出基于C1296芯片的舱驾一体商用车方案,整合智能座舱与主动安全功能,预计下半年量产[40] - 深化与吉利、一汽、东风等头部车企合作,拓展A1000/A2000芯片在智驾车型的渗透率,加速新客户开拓[40][47] - 边缘计算领域布局智能交通、工业等场景,优化图像处理技术并推出低延时AI产品[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