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建设

搜索文档
济南市政协凝聚智慧助力济南都市圈建设
齐鲁晚报· 2025-07-09 05:25
李梦瑶济南报道 作为全国第14个国家级都市圈,济南都市圈正加速融合发展。济南市政协组织开展重点提案督办月度商 量活动,凝聚各方智慧,从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公共服务等维度助力都市圈建设。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都市圈协同发展的"先行官"。济南市政协重点提案督办工作调研组实地调研济南国 际机场、小清河主城港区等,摸清发展现状。 交通规划上,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专家崔纪鹏提出"对外辐射、对内组网、产交融合"策略:建设济南国 际陆港与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密西向班列;推进绕城高速北环及都市圈环线南环建设,实现25个区县"县 县通高铁";探索"交通+旅游""交通+低空经济"模式,依托泰山、黄河等资源打造主题路线,布局低空物流 与旅游。 新型基础设施成创新焦点。济南市政协常委张健建议,依托济南算力优势构建都市圈算力互联体系,赋能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场景。对此,济南市发改委副局级领导罗讯回应,正联合市大数据局推动算力共享, 协助算力中心与企业对接,构建直联算力网以强化资源调配。 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是委员聚焦重点。调研组走访人工智能、激光、文旅等产业,为协 同发展寻路径。 山东省泰山学者王成新提出,济南都市圈6市产 ...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三年行动方案印发 四市谋划推进190项跨区域项目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08 16:09
"3+1"文件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包括实施提升区域合作开放水平行动、实施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 系行动、实施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行动、实施协同共建湾区高端产业带行动、实施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 行动、实施共建共享宜居都市圈行动、实施共保共治优美生态环境行动、实施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行 动。 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与中山、江门、阳江发展改革部门的沟通对接, 会同各区各有关单位,有力有序推进任务落实、项目实施,进一步优化人口和经济空间格局,加快培育 现代化珠江口西岸都市圈。 近期,珠海、中山、江门、阳江四市政府正式印发《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 —2026年)》《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跨区域重大合作项目清单》《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年度工作 要点》《珠海市 中山市 江门市 阳江市推进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体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下 称"'3+1'文件"),对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合作机制进行系统部署。 "3+1"文件指出,以珠海为核心,以中山、江门、阳江为增长极,构建"一核三极"都市圈总体发展格 局,加快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体系协作高效、要素市场统一 ...
提升能级,这个国家级都市圈“划重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15:15
河南日报消息,6月13日,省政府召开郑州都市圈建设工作推进会议。 在当地媒体看来,郑州都市圈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局面。站位全国发展大局,今年河南省政府 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提升郑州都市圈能级。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此前公开征求意见的《郑州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2022—2035年)》(公众版), 郑州都市圈将构建"一主一副、三轴四极"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其中一主是郑(港)汴许主引擎, 一副是洛济深度融合区。 图片来源:《郑州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2022—2035年)》(公众版) 而按照《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相关表述进一步明确为"以郑州市、洛阳市为引 擎,融合开封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和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打造具有重要 影响力和引领力的郑州都市圈"。 对比此前当地媒体"强化郑(港)汴许主引擎作用,推动郑洛协同发展"的相关报道,此次"郑洛协同"被 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会议指出,要遵循都市圈发展规律,以提升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区域影响力为目标,突出郑州国家 中心城市和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强化郑洛协同、郑开同城、郑许一体,着力构建"主副 协同、区域 ...
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6-03 11:23
6月2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 李洪黎 沈静 擒室传真(0531)85193500 Email.dobbjzx@126.com 双圈带动全域共进,打造北方 纽,青岛建与济南内陆港联动金发紧密,合力打 造济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在产业创新上,济南 合作的型余速高深入、做托济树一背岛人工智能 创新中国生导区建设。1200面枝太解决方案档因 最需求清单得以发布, 激发用重城市的数字经济 產都市國時动发展 活力 从双城竞速到"双圈"看动,全城共进、受益 "济青快线"手 的不只是两室城,两个面. "双面"深度在路. 动多市城,县城经济实现更紧密高坡的协同联动, 行,檢婦了济書經濟圖 温度动量密,会力打造 的物理新演 济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加速山东半岛城市群彩成一体发展的合力 做强县域,激活区域发展内生动力 一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 位于法國 6月15日. 第十五届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 发布1200项技术解决方案与场震管求清单 影暨汽车配件展览会拉开帷幕,50余家全球轮胎20 强及世界500强企业齐聚广饶 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盘仅有50多万人口的小县,为何有这么大的 k 900 - 轮胎优质低为主要变命力。最在、广 ...
多条跨城轨交刷新进度,深圳都市圈加速融合|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5-28 22:41
深圳都市圈交通建设进展 - 深惠城际铁路龙岭工作井至坪地站区间盾构实现双线贯通 建成后将实现深圳前海至东莞 惠州1小时直达 [1] - 深惠城际大鹏支线首个正线轨行区顺利移交 全线建成通车后将支撑深圳东部与大湾区核心区域快速联通 [1] - 深汕高铁进入大盾构施工阶段 全长125 5公里 将实现深圳至深汕半小时通勤 并加强粤港澳与海西及长三角地区联系 [2] - 穗莞深城际铁路前海站-皇岗口岸段轨道施工启动 建成后将促进城际客流与深圳市内通勤客流"公交化" [2] 三地政府合作与政策支持 - 深圳联合东莞 惠州制定《深圳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加快建设深惠城际 穗莞深城际南延段等项目 [2] - 深圳市政府提出推动深圳都市圈建设 加强与东莞 惠州空间协同和产业科技合作 包括建设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通道深圳段 [3] - 东莞市政府支持塘厦 凤岗建设融深发展先行区 推动莞深同城化 一体化 [3] - 惠州市政府将排查打通与广深莞交界的"断头路" 加快深汕铁路惠州段建设 并联动深莞共建"坪清新"绿色低碳产业组团 [3] 产业协同与经济表现 - 深莞惠三地一季度GDP增速均超广东省平均水平 深圳GDP近9000亿元 名义增速7 64% 惠州增速12 13%全省第一 东莞外贸进出口增速达21 2% [7] - 惠州规划建设深惠协同发展区 大亚湾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 并探索与深圳的算力调度合作 [3] - 东莞与深圳将深化交通互联 产业协同 平台联动等合作 [5] - 惠州希望与深圳联手打造珠江东岸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带 深化产业对口协作 [7] 党政交流与干部任职 - 三地通过党政领导互访交流推动合作 深圳与东莞将全面加强产业链协作 在制造业 服务业 科技创新等领域深化合作 [4] - 深圳与惠州将加强科技创新 产业协作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 [5] - 今年以来三地干部交流任职频次提升 2月有深圳干部调任惠州 东莞副市长 [3]
舟山联通陆地将添世界最长海底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隧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5-21 20:15
项目概况 - 甬舟高速公路复线宁波戚家山至舟山金塘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批复,标志着世界最长海底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进入关键阶段 [1] - 甬舟高速复线是沪舟甬跨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约314亿元,全长约46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海底隧道80公里)[3] - 项目整体线路从宁波北仑出发,经金塘岛、册子岛、富翅岛至舟山本岛,终于舟山定海大沙 [3] 分段建设计划 - 金塘至大沙段(公铁合建桥段):总投资约109亿元,计划2028年建成 [3] - 宁波戚家山至舟山金塘段(金塘海底隧道段):总投资约157亿元,计划2030年建成 [3] - 北仑好思房至戚家山段:总投资约48亿元,计划2029年建成 [3] - 前两段工程由浙江交通集团主导投资建设 [3] 技术亮点与难点 - 金塘海底隧道全长11.6公里,是世界最长海底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隧道,采用16米级盾构施工技术 [3] - 隧道具有"超大、超长、超深"特点,需攻克复合地层穿越、水下精准对接、海底洞内拆解等世界级技术难题 [3] 战略意义 - 项目将完善国家公路网体系,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4] - 助力长三角城市群和环杭州湾都市圈建设,提升甬舟跨海通道运输能力及安全应急能力 [4] - 甬舟高速复线全线建成后,舟山连岛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20公里,超越现有74公里的中国最长连岛高速纪录 [4] 既有工程对比 - 已建成的甬舟高速公路全长74公里,跨越8个岛屿,拥有8座大桥,是中国最长连岛高速公路和最大跨海桥梁群 [4] - 其中西堠门大桥建成时为世界第二大跨度悬索桥 [4]
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加速建设都市圈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19:26
中新社汕头4月28日电 (记者 李怡青)汕头、潮州和揭阳三市联席会议28日下午在广东汕头举行。会议推 进汕潮揭三市同城化发展,加速建设都市圈。 会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共同签订了《汕潮揭都市圈人力资源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汕潮揭都市圈 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汕潮揭都市圈交通运输领域内联外通框架协议》等。 记者在会上获悉,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将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都市圈内部半小时通达。 将加快粤东城际铁路汕头至揭阳潮汕机场段、潮州东至揭阳潮汕机场段、潮州东至汕头段等项目建设。 加快潮汕大桥、梅潭大桥、澄饶快速路、汕南大道和汕昆高速公路揭阳新亨至梅州畲江段建设。逐步实 现都市圈与粤港澳大湾区、厦漳泉等地区城市2.5小时通达。 三市将共推商贸融合发展,逐步建成玩具、服装内衣、陶瓷、不锈钢、食品、水产品、农产品等一批重 点区域性专业市场。 在港口建设方面,汕潮揭将推进组合港口群协同发展。推进汕头港建设为粤东公共物流枢纽港口。加快 推动潮州港建设粤东绿色能源综合利用高地、粤东粮油糖集散基地。优化揭阳港功能布局和码头整合升 级。 潮汕揭结合历史文化、滨海生态、非遗工艺、红色记忆等主题共推深度精品游线路。三 ...
吴桂英:全力攻坚二季度 奋力实现“双过半”
长沙晚报· 2025-04-29 11:26
一季度经济形势与二季度工作部署 - 一季度长沙经济运行开局平稳、质效向好、预期增强 体现"工作抓早"成效 [4] - 存在问题和短板需准确把握发展大势 在"时"与"势"中抢抓机遇 [4] - 二季度需保持发展定力 以战斗姿态冲刺"双过半"目标 [4][5] 重点领域工作部署 - **"三个高地"建设**:滚动推进标志性工程重大项目 深化长株潭都市圈建设 [4] - **内需激活**:争资争项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全面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4] - **科产融合**: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4] - **改革开放**:落实重点改革任务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 [4] - **安全稳定**:办好民生实事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4] 重大项目调研情况 - 会前调研兴湘国科科创园项目、兴联路大桥、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 [9][12][14] - 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被列为重点调研对象 [14] 会议组织架构 - 区县(市)、园区汇报一季度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6] - 副市级以上领导及市直单位、市管企业负责人参会 [13]
新型城镇化系列之区域一体化篇:区域一体化的主线思路、建设进展及未来机遇
招商银行· 2025-03-14 22: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核心观点 - 区域一体化进入新阶段,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为关键突破口,围绕大型城市转型和中小城市提速推进同城化,统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市场要素和公共服务五个维度共建共治 [3][22] - 不同都市圈一体化进展不一,基础设施和产业协同布局力度大,生态环保合作有序,市场要素和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偏慢 [4] - 未来五年区域一体化建设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各大都市圈将以“重大项目、重大机制、重大平台”为抓手推进纵深发展,为银行区域深耕带来新机遇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区域一体化进入新阶段 - 空间尺度上,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是关键突破口,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政策发力方向和城镇化发展实际,未来五年围绕大型城市转型和中小城市提速推进同城化 [23][29][31] - 实施内容上,统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市场要素和公共服务五个维度共建共治,形成“硬联通”“软联通”双轮驱动,各维度要点不同 [38][40][41] 主要都市圈一体化建设进展与趋势 - 基础设施:交通互联先行,路网密度和轨道交通发展良好,但部分城市仍有提升空间;民生保障类设施总体优于全国,但少数中西部都市圈存在短板;未来新基建是布局重点 [46][47][54] - 产业发展:呈现圈层化扩散,中心城市外溢辐射作用增强,产业梯度转移和集群共建势头强劲;未来产业创新协同将带来新动力 [60][63][70] - 生态环保:治理水平有所提升,生活垃圾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较高,绿化环境优化,但大气污染问题仍较突出;区域联防联治是主攻方向 [71][74][78] - 市场要素: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资本、技术要素流通加快,但要素流动壁垒约束突出,多数都市圈仍处于要素向中心集聚阶段;未来区域统一市场建设将提速,头部都市圈将加大先行先试力度 [83][89][90] - 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均等化水平有所提升,但部分都市圈存在结构化错配问题,公共服务资源与人口密度不匹配、内部不均衡;需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短板 [95][103][104] 关键推动路径及我行机遇 - 重大项目:作为区域一体化“硬联通”主要内容,投资规模巨大,未来基础设施升级与新基建是发力重点 [105][108] - 重大机制:城市治理机制迎来变革,智慧城市建设加速,跨区域协同机制逐步完善 [109] - 重大平台:公共服务、资源交易、产业合作等重大平台建设落地,围绕堵点难点发力,推进信息共享和要素流通 [110]
【招银研究|区域深度】新型城镇化系列之区域一体化篇——区域一体化的主线思路、建设进展及未来机遇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3-12 17:43
区域一体化新阶段 - 我国区域一体化进入"深水区",将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为关键突破口,围绕大型城市转型和中小城市提速两大方向推进同城化发展 [1][5] - 都市圈建设契合城镇化发展实际:2023年36个主要都市圈人均GDP达10.7万元,显著高于全国8.9万元平均水平,常住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剪刀差达18.7% [9][10] - 实施内容将全面拓展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市场要素和公共服务五个维度,形成"硬联通"与"软联通"双轮驱动 [13][14] 都市圈一体化进展 基础设施 - 交通互联成效显著:2023年全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9.7平方米,深圳(0.29公里/平方公里)、上海(0.13公里/平方公里)轨道交通密度接近国际水平,但东莞等城市路网密度仍低于全国平均 [17] - 民生设施领先全国:都市圈七成城市供水/燃气普及率高于全国99.4%/98.3%水平,长三角地区实现100%全覆盖 [18] - 新基建加速布局:超大城市公用充电桩密度达66.8台/平方公里,远超36城平均34.3台/平方公里 [23] 产业发展 - 呈现圈层化扩散:上海都市圈形成"中心城市服务业(75%)+周边工业"的互补格局,深圳都市圈实现"研发+制造"空间分工 [26][28] - 产业集群优势突出:80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六成集中在长三角等五大城市群都市圈,如杭州都市圈集聚浙江76%数字经济规模 [29] - 创新协同成新动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通过"科创飞地"模式促进跨区域创新要素流动 [30] 生态环保 - 治理水平提升:2023年都市圈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率达100%/98.84%,绿化覆盖率较2014年提升3.6个百分点至43.78% [32][33] - 空气污染仍存挑战:2022年85个都市圈城市PM2.5超30μg/m³,西安/郑州等北方都市圈均值超40μg/m³ [33] - 联防联治成主流:长三角建立生态环境"三统一"制度,京津冀实现污染物排放标准统一 [36][37] 市场要素 - 流通有所改善:2018-2022年20个都市圈贷款差距收窄,杭州/宁波都市圈工资差距缩小 [38] - 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北京/合肥等都市圈仍呈现要素向中心集聚特征,仅长三角部分区域显现扩散态势 [40] - 统一市场建设提速:重点推进土地市场化配置、人才互认互通、区域股权市场等改革 [41] 公共服务 - 供给能力增强:2018-2022年都市圈每千人医疗床位数从4.97张增至5.48张,小学师生比从17.6:1降至16.9:1 [42][43] - 结构性错配突出:深圳都市圈每千人病床数不足3张,北京等都市圈资源高度集中于中心城市 [49] - 跨城联动成突破点:沈阳成立"养老联盟",长株潭实现医保异地结算,浙江建立"钱随人走"制度 [42][43] 关键推动路径 - 重大项目投资强劲:2019-2023年36个都市圈市政设施投资累计达8.1万亿元,年均超1.5万亿元 [52] - 智慧治理加速:5G/AI等技术推动智慧政务、交通等多场景应用,跨区域协同机制不断完善 [53] - 平台建设突破瓶颈:重点发展公共服务平台、要素交易平台和产业科创合作平台三类载体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