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创业

搜索文档
阿里大文娱为何以“虎鲸”之名重新出发
虎嗅APP· 2025-05-22 23:11
品牌更名与战略调整 - 阿里大文娱更名为虎鲸文娱 旗下阿里影业拟更名为大麦娱乐 强调以创业心态聚焦核心业务 [1] - 全员信7次提及"创业" 与阿里CEO吴泳铭提出的"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战略一脉相承 [1][2] - 品牌更名时机选择在2025财年Q4大文娱经调整EBITA盈利3600万 实现单季度盈利的里程碑节点 [1] 业务战略与行业定位 - 明确"内容与科技双轮驱动"的三年战略 已在头部内容制作 影视工业新基建 人才储备与产品升级取得进展 [5] - 虚拟拍摄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帧享数字影棚覆盖多个城市 虚拍场景从8个增至19个 《师兄太稳健》虚拍占比达40% [10] - 数字化制作解决方案5 0版本包含五项独家技术 优酷以80件虚拟拍摄专利超越Sony(60件)位列全球第一 [12] 内容生产与IP开发 - 2024年悬疑剧《沙尘暴》豆瓣8 1分创国产悬疑新高 《新生》《边水往事》实现热度口碑双丰收 [8] - 通过春苗编剧计划 海纳导演计划储备青年人才 吸引《边水往事》导演算 唐探编剧刘吾驷等行业头部创作者成立工作室 [15] - 创新IP开发模式 《甄嬛传》小主节晚会展现经典IP新思路 计划将阿里鱼IP授权经验复制到原创内容 [16][17] 技术创新与行业赋能 - 影视妆造大模型实现历史人物一键生成 影视制作车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12] - AI技术深度参与创作流程 吸引创作者加入平台寻求技术赋能 如《边水往事》导演看重前沿技术资源 [15] - 提出"长短剧集本质在于内容质量"的行业洞察 强调用户需求来自长期数据积累与全球作品学习 [9] 未来发展方向 - 保持"内容热爱+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目标孵化比肩Hello Kitty的原创IP [17] - 计划开放虚拟拍摄等核心技术能力 推动行业共荣共生 [12] - 延续阿里"创造"基因 在文娱行业周期中持续创造确定性价值 [17][18]
虎鲸破渊,阿里大文娱进入“下一站”
第一财经· 2025-05-21 20:42
5月21日,阿里大文娱集团宣布更名为虎鲸文娱集团,旗下阿里影业宣布拟更名为大麦娱乐。 实现全面盈利仍是虎鲸文娱新财年的目标,但在更名背后,全新的虎鲸文娱要以更创新的打法面向市 场、构建更全面的产品、服务体系。变与不变中 , 虎鲸的挑战正变得更加多元。 1. 阿里动物园迎来新伙伴 "恰逢其时、也是水到渠成。"一位内部人士如此形容"虎鲸文娱"的亮相。 优酷首席运营官、阿里鱼 总裁吴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在此前阿里巴巴"1+6+N"变革中,阿里大文娱沿袭了当时的业务 板块名称,但随着业务发展,大文娱也需要向外界传递出一个独特的品牌气质,所以更名在过去两年 一直被内部考虑。 随着阿里巴巴进入 "重新创业"的新阶段,其战略变得更为清晰。吴泳铭认为,全球技术浪潮带来的 全新时代正在开启, AI 科技革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深远复杂的改变,风险与机遇并存,阿里积累的 技术、人才和资源,是面向新时代的优势,但 AI 跨代际的创新也会瞬间将以往的优势变为劣势甚至 桎梏。他提出,阿里必须抱着从零开始的心态,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从中创造机遇,否则面临的只 会是风险。 虎鲸文娱打响了以全新品牌面向市场、重新创业的第一枪。一方面,这是因 ...
阿里大文娱更名虎鲸娱乐,是“回归初心”
观察者网· 2025-05-21 17:43
官方还表示,未来,虎鲸文娱也会坚定"内容+科技"双轮驱动战略,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全场景娱乐 体验,为产业伙伴提供全链路服务。 "重新创业路上,唯一不能变的是初心: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客户价值,站在未来思考。这是阿里 巴巴穿越周期走向102年的根基。事实不止一次证明,当我们帮别人解决了问题,自己发展也就不会太 差。"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此前在内网论坛中发帖表示。 以下是全员信内容: 阿里大文娱正式更名为虎鲸文娱 5月21日,观察者网了解到,阿里大文娱集团宣布即日起更名为虎鲸文娱集团,旗下阿里影业拟更名为 大麦娱乐。 据悉,本次改名后,虎鲸文娱将继续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文化娱乐集团,以优酷和大麦娱乐为核心引 擎。 虎鲸文娱集团在发布的全员信中称,本次改名,与阿里巴巴秉持的"回归初心,重新创业"一脉相承,也 是公司根据自身战略作出的关键决定。该公司表示,"AI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更坚定地自我迭代和升级。 只有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才能预判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只有运用科技赋能行业提质增效,才 能将文娱行业漫长周期里的不确定变为确定。" 全员信中也对"虎鲸"进行了解释,信中称,虎鲸身形庞大但灵活聪明,能适应各种复 ...
阿里的江湖,风清扬从未离开
经济观察报· 2025-05-12 14:49
阿里巴巴企业文化与战略调整 - 公司迎来第21个"阿里日",纪念非典时期的阿里精神,该节日已成为企业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1:1复刻1999年创业起点的湖畔小屋,还原初始办公场景,唤起对"十八罗汉"创业历程的集体记忆 [2] - 全面打通内网权限,打破"1+6+N"架构下的业务隔离,淘天集团、阿里云等业务员工实现跨部门流动 [2] 管理层动向与战略方向 - CEO吴泳铭提出"回归初心,重新创业",强调以饱和式投入聚焦核心战役,多个业务方协同作战 [2] - 创始人马云频繁现身多个业务办公区(闲鱼、盒马鲜生、阿里云等),虽未正式回归但持续影响战略决策 [3] - 2023年3月马云现身同期,公司启动"1+6+N"组织架构大调整,5月其内部会议提出三个"回归"指导核心业务 [3] - 老将蔡崇信、吴泳铭回归后推动系列改革,2024年4月马云通过内网发文肯定改革成果 [3] 业务转型与创新挑战 - 管理层认为AI技术跨代际创新可能颠覆现有优势,需以创业公司心态突破传统业务桎梏 [5] - 战略调整被描述为"艰难的蜕变",需通过组织协同和资源重组应对技术变革挑战 [5] 象征性事件与长期影响 - 马云佩戴"风清扬"工牌参与公司活动,象征其虽不直接执掌业务,但企业文化与人才体系仍持续发挥作用 [4] - 创业场景重现、老将回归与战略聚焦形成联动,体现公司试图平衡传统基因与创新需求的意图 [2][3][4]
阿里CEO吴泳铭内网发帖:阿里必须放下过去成绩,回归初心,重新创业【附阿里巴巴集团企业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5-11 16:51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CEO吴泳铭呼吁回归初心,强调公司基因中没有"守成"只有"创造",面对AI科技革命需要以创业者心态开启新征程 [2] - 公司过去两年围绕"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主线进行业务重组和优先级调整 [2] - 公司复刻创业初期的"湖畔小屋"以重振创业精神,表明仍在创业阶段 [2] - 创始人马云强调当前处于技术变革时代,需要更大力度的改革和创新来应对AI时代的挑战 [5]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本599,594.12万人民币,是中国和世界500强企业 [3] - 公司以1688.com为起点,发展成为以淘宝和天猫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体系领军企业 [3] - 公司旗下支付宝业务成为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两大巨头之一 [3] 业务结构与营收 - 公司电子商务收入分为零售批发、菜鸟物流和本地生活服务三大类 [4] - 2019-2021财年电子商务总营收逐年上升,中国零售业务占比每年超过76% [4] - 淘宝和天猫平台收入是公司中国零售商业领域主要营收来源 [4]
再提“重新创业”,AI时代下的阿里要“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
第一财经· 2025-05-09 23:12
阿里巴巴战略调整与"重新创业" - 公司CEO吴泳铭提出"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口号 强调在AI科技革命背景下需以创业公司心态应对挑战 [1] - 管理层高频提及"重新创业"源于核心电商业务增速放缓 市场份额被拼多多 抖音等平台蚕食 [2] - 2023年9月确立"用户为先 AI驱动"战略重心 推动管理团队年轻化 重点投向技术和全球化 [2] - 2023年12月吴泳铭兼任淘天CEO 董事会主席蔡崇信明确开启"重新创业历程" [2] - 2024年战略聚焦电商和云计算为核心业务 收缩非核心资产如银泰百货 加大核心业务投入 [3] 组织架构变革与业务协同 - 全面打通淘天 阿里云 大文娱等业务内网权限 重新开放跨部门转岗 [1] - 调整"1+6+N"战略 从业务独立经营转向强调协同效应 菜鸟 夸克等业务与核心板块深度整合 [6][7] - 2024年11月成立电商事业群 整合淘宝天猫 国际数字商业及1688 闲鱼等资源 [3] - 非核心业务如大文娱 盒马转向独立经营和减亏 核心业务获得集团资源倾斜 [7] AI战略布局与资源投入 - 将AI对电商驱动和用户体验改善视为改革方向 管理层认为AI将带来业务翻天覆地变化 [3][8] - 2025年2月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 规模超过去十年总和 [8] - 夸克业务承担通义TOC重任 弱化自研大模型全面接入通义千问 [7] - AI技术被期待重塑组织运作方式 公司承诺在工具支持 组织保障 考核机制上全力保障 [8] 管理层反思与战略转向 - 创始人马云在内网祝贺拼多多市值逼近阿里 蔡崇信反思"忘了真正的客户是谁" [3] - 确立电商和云计算为核心业务 其他业务战略价值在于发挥协同效应增强电商竞争力 [3] - 提出"饱和式投入"打法聚焦核心战役 选择长期全局价值而非短期局部利益 [4][6]
再提“重新创业”,AI时代下的阿里要“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
第一财经· 2025-05-09 21:37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CEO吴泳铭提出"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理念 强调以创业公司心态应对AI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 - 管理层将"用户为先 AI驱动"确立为战略重心 实行管理团队年轻化 重点投向技术驱动和全球化领域 [2] - 公司完成战略聚焦 电商和云计算被确立为核心业务 其他业务部门需发挥协同效应提升电商价值 [3] - 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规模超过去十年总和 [7] 组织架构变革 - 全面打通淘天 阿里云 大文娱 菜鸟等各业务内网权限 重新开放跨部门转岗 [1] - 成立电商事业群 整合淘宝天猫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及1688 闲鱼等电商业务 [3] - 调整"1+6+N"战略 不再强调各业务独立上市 转向核心业务协同发展 [6] - 菜鸟部分团队调整至阿里国际和淘天 夸克接入通义千问 饿了么与淘天协同作战 [7] 业务表现与挑战 - 电商业务市场份额被拼多多 抖音等平台蚕食 本地生活和大文娱业务长期亏损 [2] - 淘天经调整EBITA下降 2024年三季度营收不及市场预期 [3] - 公司收缩投资版图 出售银泰百货等非核心资产 加大对电商和云计算投入 [3] - 管理层反思过去几年落后原因 认为"忘了真正的客户是谁" [2] AI战略布局 - AI科技革命被视为公司"重新创业"的最大公约数 可能带来各业务翻天覆地的变化 [7] - 公司计划通过AI技术重塑组织运作方式 提升效率 创造全新用户体验和价值 [8] - 夸克承担通义TOC重任 弱化自研大模型 全面接入通义千问 [7] - AI技术有望使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产生更大协同效应 [8] 企业文化与历史 - "阿里日"设立于2005年 用于纪念战胜非典挑战 传导企业价值观 [1] - 公司创业时期的湖畔小屋被1:1复刻进园区 体现回归初心理念 [8] - 管理层在拼多多市值逼近时内网祝贺对手 展现开放态度 [2] - 26岁的公司正看向历史上颠覆性创新 寻求艰难蜕变 [9]
最新!阿里CEO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5-09 12:00
5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内网论坛发帖,呼吁阿里人回归初心,重新创业。 今年2月24日,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 总和。这也将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纪录。 "AI科技革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深远复杂的改变,风险与机遇并存。"吴泳铭认为,阿里积累的技术、人才和资源, 是面向新时代的优势,但AI跨代际的创新也会瞬间将以往的优势变为劣势甚至桎梏,"我们必须抱着从零开始的心 态,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从中创造机遇,否则我们面临的只会是风险" 。 吴泳铭在帖中强调,阿里的基因里没有"守成",只有"创造","AI科技革命带来的风险与机遇并存,阿里必须放下过 去的成绩,以创业者的心态,开启全新征程" 。 重新创业再出发 吴泳铭在内网帖中指出,此刻,全球技术浪潮带来的全新时代正在开启。阿里巴巴必须放下过去的成绩,回到创业 初心,以创业者的心态,开启一段全新征程。 吴泳铭提醒阿里的初心不能变。"重新创业路上,唯一不能变的是初心: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客户价值,站在未 来思考。这是阿里巴巴穿越周期走向102年的根 ...
阿里CEO吴泳铭内网发帖,呼吁阿里人重新创业
第一财经· 2025-05-09 09:39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内网发帖内容总结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呼吁公司员工回归初心,以创业者心态面对AI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 - 强调公司基因中不存在"守成"思维,必须持续创造才能适应未来竞争 [1] - 指出初心是公司长期发展的根基,包括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客户价值、前瞻性思考三大要素 [1] 战略方向 - 要求公司放下历史成绩,启动全新创业征程 [1] - 明确AI技术变革是当前战略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1] - 提出"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与"自身发展"的正向循环逻辑 [1] 企业文化 - 重申"创造"基因对企业发展路径的决定性影响 [1] - 将"102年企业"愿景与保持初心的经营哲学直接关联 [1] - 通过内网论坛形式强化组织价值观的传递效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