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淘天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巴巴-W(09988.HK):闪购投入致利润承压 云收入继续加速
格隆汇· 2025-07-16 02:17
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预测 整体业绩 - 预计1QFY26总收入同比增长2%至2478亿元,经调整EBITA利润率为16%,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2][3] - 收入增速放缓主要受高鑫零售和银泰剥离影响,经调整EBITA利润同比下降13%至392亿元[3] - 各业务收入增速:淘天集团9%、国际数字商业19%、云智能集团22%、本地生活10%、菜鸟-5%、大文娱5%[2][3] 淘天集团与本地生活 - 预计1QFY26 GMV同比增长6%,CMR同比增长11%,主要受益于全站推广和0.6%技术服务费贡献[2] - 闪购业务投入加大,峰值单量突破8000万,饿了么和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2] - 淘天集团+本地生活集团合计EBITA预计为408亿元,同比下降16%,主要因闪购投入增加[2] 云智能集团 - 预计1QFY26收入同比增长22%,AI需求持续增长,利润率保持稳定[2] - AI布局加速:推出混合推理模型Qwen3、Embedding系列模型,适配苹果MLX框架[2] - 夸克"深度搜索"产品推动MAU达1.56亿(截至6月)[2] 国际数字商业(AIDC) - 预计收入同比增长19%,经调整EBITA率-6%,亏损同比大幅收窄[2] - 公司通过牺牲部分增速以提升盈利能力,受关税影响较小[2] 财务预测调整 - 上调FY2026-FY2028收入预测至10623/11490/12174亿元,调整幅度+1.0%/+2.2%/+0.8%,反映闪购业务增长[3][4] - 下调FY2026-FY2028经调净利预测至1388/1718/1954亿元,调整幅度-16.8%/-5.7%/-2.9%,因闪购投入挤压利润[3][4] - 当前估值对应FY2026年PE为13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3][4]
阿里年报的9个细节
海豚投研· 2025-06-29 14:36
阿里巴巴2025财年核心战略与业务表现 - 公司明确"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聚焦电商和"AI+云"两大核心业务,业务加速增长成为长期发展引擎 [3][4] - 2025财年集团收入达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创四年新高 [4] - 电商业务中淘天收入增长3%,CMR增长6%,国际电商收入增长29%;云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4] 核心业务数据与行业地位 - 电商GMV达8万亿人民币,超越亚马逊(约5万亿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一电商平台 [13] - 云服务收入位列全球第四(亚太第一),仅次于亚马逊云、微软云、谷歌云 [13] - 文娱业务亮点突出:大麦娱乐港股涨幅100%,演唱会票务GMV同比高速增长,IP商业化潜力被低估 [15][16][17] 财务与资本配置 - 蚂蚁集团净利润恢复增长61%至383亿元,阿里权益法投资收益126.48亿元 [18][19] - 资本开支同比激增168%至860亿元,已签约未计提资本支出453亿元(同比+146%),三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用于云和AI基建 [20] - 现金储备3743亿元,净现金1436亿元;2025财年股东回报达1170亿元(股息46亿美元+股票回购119亿美元) [27] 组织架构与运营效率 - 合伙人团队精简至17人,聚焦业务一线,体现创业公司姿态 [22][23] - 员工总数优化至12.43万人(较2023年减少47%),回归2020年初水平 [25] - 退出高鑫零售、银泰等非核心资产,盒马EBITA首次转正,多业务实现单季度盈利 [4] 战略方向与使命升级 - 使命新增AI相关表述,强调通过数字技术、AI与云基础设施帮助客户优化运营 [5][6] - 未来十年以AI为核心驱动力,定位为"中国云计算市场重要身位+亚太第一云服务商",加速AI产品国际化 [9] - 管理层提出需以"从零开始"的创业者心态应对AI时代挑战 [10][23] 历史战略延续性 - 2015年马云提出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与当前AI战略高度一致,显示长期技术投入的连贯性 [29] - 公司经历业务调整后重新聚焦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强调对未来的把控力 [29][30]
阿里年报披露变革成绩单:战略聚焦业务全面向好,AI+云成新引擎
快讯· 2025-06-26 18:40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公司收入达9963.47亿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 [1] 战略执行 - 公司聚焦"用户为先 AI驱动"战略 核心业务加速增长 [1] - 淘天新买家数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1] 业务板块表现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9% [1] - 阿里云财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1] 技术驱动 - "AI+云"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1]
饿了么、飞猪加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第一财经· 2025-06-23 10:03
阿里巴巴组织架构调整 - 饿了么和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 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 统一作战 [1] - 调整自6月23日起生效 由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通过全员邮件宣布 [1] 战略升级方向 - 公司从电商平台向大消费平台战略升级 [1] - 飞猪 饿了么 淘天将发挥各自领域多年积累的能力和资源优势 [1] - 整合后构建更完整的大消费服务体系 [1] 业务协同效应 - 三大业务板块会师后形成协同效应 饿了么(本地生活) 飞猪(旅游) 淘天(电商)形成消费生态闭环 [1]
消费周期与AI叙事下的中国互联网投资新范式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04 15: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下半年继续看好恒生科技,虽短期中美贸易谈判有不确定性,但国内政策发力驱动基本面修复,叠加港股资金面改善,港股下半年或向上,恒生科技板块更值得重视 [3][13] - 电商行业由“低价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监管介入优化平台规则,各电商公司收入、利润、费用情况有差异 [15][22] - 本地生活领域到店格局优化,外卖竞争激烈,美团积极应对,新业务出海有进展,即时零售规模增长,各公司积极布局 [42][50][57] - 科技领域开启新一轮资本投入周期,阿里巴巴云业务收入加速并将投入巨额资本开支,快手可灵AI升级表现优异 [58][62][6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板块:下半年继续看好恒生科技 - 市场回顾:今年以来中国资产重估叙事发酵,港股震荡上行,4月关税扰动回落,5月中美经贸局势缓和反弹,未来短期中美贸易谈判有不确定性,或扰动港股,但国内政策和资金面因素使港股下半年或向上 [8] - 估值:从国际对比视角看,目前港股估值不算高 [9] - 投资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AI催化+基本面趋势向上,关注阿里巴巴 - W、快手 - W;二是虽短期投入改善平台生态,但商业模式优,中长期壁垒稳固,且出海/外卖积极拓展第二成长曲线,关注美团 - W、拼多多、京东集团 - SW [3][13] 电商:由“低价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 - 竞争格局:行业由“低价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监管介入优化平台“仅退款”等规则,保障商家权益 [15][17] - 收入端: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逐年放缓,但阿里巴巴、京东收入提速,拼多多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22] - 利润端:2024年拼多多、阿里巴巴、京东集团Non - GAAP净利率有不同变化,各公司1Q25情况也有差异 [30] - 费用端:2024年和1Q25拼多多、阿里巴巴、京东集团费用率及销售费用率有不同变化 [37] 本地生活:到店格局优化,外卖&即时零售积极投入 - 到店业务:美团核心本地商业OP自1Q24起提速,因到店行业竞争减弱、公司部门协同性提升,2Q2025预计核心本地商业OP有扰动,但长期有望夯实壁垒 [46] - 外卖业务:京东外卖订单量快速增长,阿里巴巴升级即时零售业务,美团积极应对竞争,2Q预计利润有扰动,但长期壁垒稳固 [50] - 新业务:美团Keeta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海外外卖UE更优,看好其出海发展 [54] - 即时零售:行业规模预计增长,美团、京东、阿里巴巴等公司积极布局 [57] 科技:开启新一轮资本投入周期 - 阿里巴巴:云业务收入加速,未来三年拟投入3800亿元Capex,4Q25FY云智能集团总收入同比增长18%,经调整EBITA利润率8% [62] - 快手:可灵AI全系统模型升级,可灵2.0在多项评测上超越Sora等AI视频模型 [65]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报告给出阿里巴巴 - W、美团 - W、京东集团 - SW、快手 - W、途虎 - W、同道猎聘等公司2024 - 2027E的Non - GAAP/经调整净利润及PE估值 [67]
「AI 服务商」阿里巴巴必承其重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16 14:32
阿里2025财年Q4财报核心表现 - 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略低于市场预期的8%+ 但剔除大润发和银泰后实际增速达10%超预期[4][5] - 经调整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6%符合市场预期[4] - 美股盘前跌超5% 盘中一度跌近8% 市场对"惊艳表现"预期落空[5] 分业务收入增速 - 国际商业收入同比增速22%保持第一[5] - 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速18%创历史新高[5] - 淘天营收同比增速9%较前季度提升[5] - 菜鸟收入同比下滑12%降幅明显[5] 利润表现 - 淘天经营利润和利润率显著提升[5] - 大文娱再次扭亏为盈[5] - 国际商业和菜鸟亏损收窄 本地生活亏损扩大[5] AI与云业务市场反应 - 阿里云增速18%落在17%-20%预期区间但部分机构预期达25-30%[8] - AI相关产品收入保持三位数增速但市场期待更具体数据[8] - 自由现金流同比减少76%至3.74亿美元 主要投入AI和云[11] - Capex环比下降22%至246亿元 低于腾讯同期270亿元投入[11] 淘天业务亮点 - CMR同比增长12%超市场预期9% 达2021年水平[15] - 全站推广渗透率近30% 预计2026财年达45-50%[15] - AI技术提升广告投放效率 包括ROI制定和精准推送[16] - 搜索推荐事业部优化策略提升成交转化率[16] 电商市场竞争态势 - 京东Q1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 即时零售布局积极[17] - 腾讯成立微信产品部门释放加码电商信号[17] - 淘天GMV增速略低于行业大盘 618大促成关键战役[18] - 闪购业务表现超预期 将与饿了么团队加速融合[18] 长期战略方向 - 2025年AI和云投入计划1000-1200亿元 超腾讯近千亿目标[11] - 通义千问已接入宝马/建行/国家电网等500+企业机构[12] - 内部推行AI工具渗透率等OKR指标强化组织转型[13] - 电商业务持续为AI和云投入输血[17]
「AI 服务商」阿里巴巴必承其重
36氪· 2025-05-16 14:17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Q4营收同比增长7%略低于市场预期的8%+ 经调整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6%符合预期 [1] - 剔除大润发和银泰等因素后集团收入同比增长约10%超出市场预期的8%+ [1] - 国际商业收入增速达22% 阿里云增速创历史新高达18% 淘天营收增速9% 菜鸟收入同比下滑12% [1] - 自由现金流同比大幅减少76%至3 74亿美元 主要由于AI和云技术投入 [7] 业务表现 - 淘天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长12% 为GMV增速的2倍多 全站推广渗透率接近30% [10][11] - 阿里云AI相关产品收入增速保持三位数 但EBITA margin从9 9%降至8 0% [3][8] - 通义千问已成为全球最大开源模型族群 接入宝马 OPPO 小鹏等知名企业 [8] - 淘宝闪购表现超预期 正与饿了么团队融合 618期间将有更多动作 [13]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美股盘前跌超5% 盘中一度跌近8% 次日港股开盘跌近6% [1] - 市场对阿里云增速预期过高 部分机构预测达25-30% 实际增速18%落在17-20%预期区间 [3] - 市场担忧Capex投入不足 Q1为246亿元 低于腾讯的270亿元 [7] 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3年内投入3800亿于AI和云业务 2025年投入1000-1200亿元 [2][7] - 淘天正用AI重构搜索广告体系 优化搜推逻辑提升转化率 [11] - 各业务部门设置AI相关OKR指标 包括工具渗透率 AI产品收入等 [9] - 公司强调保持电商市场份额仍是首要任务 GMV增速略低于行业水平 [12]
阿里巴巴,重磅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5-15 20:56
财报核心数据 - 2025财年第四季度收入2364.54亿元(325.84亿美元),同比增长7% [5] - 第四季度经营利润284.65亿元(39.23亿美元),同比增长93% [5] - 第四季度净利润119.73亿元(16.50亿美元),同比增长1203% [5] - 2025财年全年收入9963.47亿元(1373.00亿美元),同比增长6% [5] - 全年经营利润1409.05亿元(194.17亿美元),同比增长24% [5] - 全年净利润1259.76亿元(173.60亿美元),同比增长77% [5] 战略方向与AI进展 - 公司战略聚焦"用户为先,AI驱动",形成AI+云、电商、互联网平台业务发展阵型 [4] - AI应用趋势:大中型企业向用户侧场景渗透,中小企业加速采用AI产品 [4] - 发布开源混合推理模型千问3,性能达全球顶尖水平 [4] - AI产品渗透行业扩展至互联网、智能汽车、金融、在线教育及传统制造业 [4] - 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6] 业务表现 云计算与AI - 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8%,公共云带动外部收入增长17% [6]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6] - 阿里云市场份额连续三个季度回升(IDC数据) [6] 电商业务 - 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 [7] - "88VIP"会员超5000万,新买家增长强劲 [7] - 天猫"618"叠加官方立减与国家补贴,推动消费与商家增长 [7] 国际业务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运营效率提升 [7] 未来规划 - 2026财年聚焦电商、AI+云核心业务增长 [4] - 中长期目标打造以科技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曲线 [4]
再提“重新创业”,AI时代下的阿里要“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
第一财经· 2025-05-09 23:12
阿里巴巴战略调整与"重新创业" - 公司CEO吴泳铭提出"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口号 强调在AI科技革命背景下需以创业公司心态应对挑战 [1] - 管理层高频提及"重新创业"源于核心电商业务增速放缓 市场份额被拼多多 抖音等平台蚕食 [2] - 2023年9月确立"用户为先 AI驱动"战略重心 推动管理团队年轻化 重点投向技术和全球化 [2] - 2023年12月吴泳铭兼任淘天CEO 董事会主席蔡崇信明确开启"重新创业历程" [2] - 2024年战略聚焦电商和云计算为核心业务 收缩非核心资产如银泰百货 加大核心业务投入 [3] 组织架构变革与业务协同 - 全面打通淘天 阿里云 大文娱等业务内网权限 重新开放跨部门转岗 [1] - 调整"1+6+N"战略 从业务独立经营转向强调协同效应 菜鸟 夸克等业务与核心板块深度整合 [6][7] - 2024年11月成立电商事业群 整合淘宝天猫 国际数字商业及1688 闲鱼等资源 [3] - 非核心业务如大文娱 盒马转向独立经营和减亏 核心业务获得集团资源倾斜 [7] AI战略布局与资源投入 - 将AI对电商驱动和用户体验改善视为改革方向 管理层认为AI将带来业务翻天覆地变化 [3][8] - 2025年2月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 规模超过去十年总和 [8] - 夸克业务承担通义TOC重任 弱化自研大模型全面接入通义千问 [7] - AI技术被期待重塑组织运作方式 公司承诺在工具支持 组织保障 考核机制上全力保障 [8] 管理层反思与战略转向 - 创始人马云在内网祝贺拼多多市值逼近阿里 蔡崇信反思"忘了真正的客户是谁" [3] - 确立电商和云计算为核心业务 其他业务战略价值在于发挥协同效应增强电商竞争力 [3] - 提出"饱和式投入"打法聚焦核心战役 选择长期全局价值而非短期局部利益 [4][6]
再提“重新创业”,AI时代下的阿里要“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
第一财经· 2025-05-09 21:37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CEO吴泳铭提出"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理念 强调以创业公司心态应对AI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 - 管理层将"用户为先 AI驱动"确立为战略重心 实行管理团队年轻化 重点投向技术驱动和全球化领域 [2] - 公司完成战略聚焦 电商和云计算被确立为核心业务 其他业务部门需发挥协同效应提升电商价值 [3] - 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规模超过去十年总和 [7] 组织架构变革 - 全面打通淘天 阿里云 大文娱 菜鸟等各业务内网权限 重新开放跨部门转岗 [1] - 成立电商事业群 整合淘宝天猫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及1688 闲鱼等电商业务 [3] - 调整"1+6+N"战略 不再强调各业务独立上市 转向核心业务协同发展 [6] - 菜鸟部分团队调整至阿里国际和淘天 夸克接入通义千问 饿了么与淘天协同作战 [7] 业务表现与挑战 - 电商业务市场份额被拼多多 抖音等平台蚕食 本地生活和大文娱业务长期亏损 [2] - 淘天经调整EBITA下降 2024年三季度营收不及市场预期 [3] - 公司收缩投资版图 出售银泰百货等非核心资产 加大对电商和云计算投入 [3] - 管理层反思过去几年落后原因 认为"忘了真正的客户是谁" [2] AI战略布局 - AI科技革命被视为公司"重新创业"的最大公约数 可能带来各业务翻天覆地的变化 [7] - 公司计划通过AI技术重塑组织运作方式 提升效率 创造全新用户体验和价值 [8] - 夸克承担通义TOC重任 弱化自研大模型 全面接入通义千问 [7] - AI技术有望使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产生更大协同效应 [8] 企业文化与历史 - "阿里日"设立于2005年 用于纪念战胜非典挑战 传导企业价值观 [1] - 公司创业时期的湖畔小屋被1:1复刻进园区 体现回归初心理念 [8] - 管理层在拼多多市值逼近时内网祝贺对手 展现开放态度 [2] - 26岁的公司正看向历史上颠覆性创新 寻求艰难蜕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