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关税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综述丨美国各界人士表示美国高关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新华社· 2025-08-08 20:42
美国高关税政策的经济影响 - 美国政府宣称高关税每月带来至少500亿美元收入 此前一个月已获得300亿美元关税收入 [1] - 美国商务部长预计"对等关税"生效后每月将入账500亿美元 总统称"数十亿美元资金流入美国" [1] 关税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实际影响 - 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达18.6% 为1933年以来最高水平 将导致物价短期上涨1.8% 相当于每户家庭损失2400美元 [2] - 服装和纺织品受冲击最严重 鞋类价格短期上涨39% 服装上涨37% 长期分别上涨19%和18% [2] - 高关税成本约60%转嫁给消费者 进口商和消费者成为实际承担者 [3] 关税对宏观经济指标的负面影响 - 预计美国实际GDP增速今明两年各下降0.5个百分点 失业率年底上升0.3个百分点 2026年底上升0.7个百分点 [2] - 关税政策导致企业招聘停滞 通胀压力上升 生产力下降 企业难以维持雇员实际工资水平 [2] 对供应链和制造业的冲击 - 关税扰乱供应链并提高原材料成本 给美国制造商带来痛苦 与政府"促进制造业发展"的说法相悖 [3] - 进口商在关税生效前囤货导致上半年贸易逆差剧增 高关税如同"破坏经济齿轮的细沙"导致经济减速 [4] 市场反应与经济学界观点 - 经济学家指出美国政府难以说服民众相信物价上涨与关税无关 认为这种说法违反经济学原理 [3] - 媒体批评政府忽视几个世纪的经济理论和实践 认为加征关税必然引起物价上涨 [3]
综述|美国各界人士表示美国高关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搜狐财经· 2025-08-08 20:04
美国高关税政策的经济影响 - 美国政府宣称高关税每月带来500亿美元收入 此前一个月已获得300亿美元收入 [1] - 美国商务部长预计"对等关税"生效后每月将入账至少500亿美元 总统称数十亿美元资金流入美国 [1] 关税对行业和企业的具体冲击 - 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达18.6% 为1933年以来最高水平 将导致物价短期上涨1.8% 每户家庭损失2400美元 [2] - 服装和纺织品受关税影响最严重 鞋类价格短期上涨39% 长期上涨19% 服装价格短期上涨37% 长期上涨18% [2] - 关税政策拖累美国实际GDP增速 今明两年分别下降0.5个百分点 失业率年底上升0.3个百分点 2026年底上升0.7个百分点 [2] - 高关税成本中约60%转嫁给消费者 打击依赖进口的美国企业 [3][3] - 关税扰乱供应链并提高原材料成本 给美国制造商带来痛苦而非促进制造业发展 [3] 市场行为与经济数据变化 - 进口商在关税生效前囤积商品 导致上半年美国贸易逆差剧增 [4]
夏春解读特朗普的经济悖论:美国再次伟大?美元资产长牛?只能二选一!
搜狐财经· 2025-07-11 16:56
特朗普政策与华尔街的矛盾 - 特朗普加征高关税政策导致美股美债美元罕见三杀,迫使政策暂停[3][4] - 特朗普第二任期前100天股债汇表现创1969年以来历任总统最差记录[4] - 单日股债汇三杀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任期内零次出现,但第二任期已出现5次[7] 美股美债美元长期牛市的机制 - 标普总回报指数2009-2024年涨幅达12倍创历史记录[9] - 美国贸易逆差与外国在美净资产规模高度同步形成资本回流闭环[14] - 1980年后美国制造业外包推动上市公司利润持续增长,支撑40年股债双牛[22][24] 制造业回流的经济悖论 - 美债规模从2017年20万亿美元膨胀至2024年36万亿美元,每分钟增加400万美元债务[12] - 若制造业回流将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上市公司利润缩水,终结股债牛市[26] - 中国消防车加征145%关税后价格仍不足美国同类产品一半,交货周期仅1.5个月[28][30] 资本市场估值与风险 - 美股总市值2023-2024年激增20万亿美元,超过A股总市值(13万亿)与欧日股市总和(13万亿)[31] - 长期美债价格已连续四年下跌50%,跌幅超过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金融危机[11] - 黄金与加密货币上涨反映市场对36万亿美元美债规模的担忧[34] 全球资本流动趋势变化 - 亚洲货币(新台币、港币、日元等)和欧元近期大幅升值,显示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34] - 贸易顺差国开始减持美元资产转向其他地区优质资产,打破历史回流规律[34] - 美国制造业岗位长期空缺30-50万,汽车业三分之二零部件无法本土生产[31]
日美展开第七轮部长级关税谈判
快讯· 2025-06-28 14:22
日美关税谈判进展 - 日本经济再生担当相赤泽亮正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华盛顿举行第七轮部长级关税谈判 [1] - 谈判围绕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展开 日本政府称讨论取得成果 [1] - 双方将继续协调以达成对日美都有利的协议 [1]
新日铁首席执行官:美国转变政策实施高关税,将提升我们在美国本土市场业务发展的战略重要性。
快讯· 2025-06-19 09:21
新日铁美国市场战略 - 美国政策转向高关税将增强公司在美国本土市场的战略地位 [1] - 高关税环境可能为公司在美国业务发展创造更有利条件 [1]
惠誉下调北美企业评级展望至“恶化”,预警高关税或引发通胀与消费萎缩双压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07:52
惠誉评级调整 - 惠誉将北美非金融企业2025年发展预期评级展望从"中性"调整为"恶化" [1] - 调整覆盖美国多个消费导向型行业包括零售业、酒类饮料行业、餐饮服务业以及全球汽车制造和油气开采领域 [1] - 若美国政府持续推进高关税政策可能触发新一轮通胀并削弱民众消费能力对经济运行构成双重压力 [1] 企业盈利模式变化 - 当前企业难以通过提价策略维持经营数据与2022至2023年通胀周期形成鲜明对比 [1] - 彼时物价上涨但强劲的就业市场和疫情期间财政刺激政策形成的居民储蓄为消费市场提供有效支撑 [1] - 若消费者无法消化关税政策导致的终端产品涨价企业将被迫采取压缩运营成本、推迟资本性支出等措施以维系现金流 [1] 经济预期调整 - 惠誉维持对美国经济"2025-2026年不会出现技术性衰退"的基础判断 [1] - 但明确指出监管政策不确定性正在侵蚀经济增长动能 [1] - 同步下调对美国GDP增速、通胀走势及消费市场表现的预期评级 [1] 行业评级分化 - 惠誉对软件技术服务和商业服务领域维持"中性"展望认为数字化转型需求将为相关企业提供稳定支撑 [2] - 航空航天与国防工业获得评级上调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全球民航市场逐步回暖带来的飞机订单增长以及主要经济体持续加码的国防预算投入 [2]
日美第五轮部长级关税谈判未达成一致
快讯· 2025-06-07 13:29
日美关税谈判进展 - 日美第五轮部长级关税谈判未达成一致,讨论取得进展但尚未找到一致点 [1] - 连续三周的磋商未能弥合两国间的分歧 [1] - 日本政府力争本月中旬在首脑间达成协议,但能否实现仍是未知数 [1]
日本自民党高层在美智库发言称关税政策影响安保
快讯· 2025-05-01 15:44
日本自民党高层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评论 - 日本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小野寺五典指出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导致美国与欧洲、亚洲各国间产生距离感 [1] - 小野寺特别提到美国对日本、韩国和印度等有意在安保领域协作的国家征收高关税 [1] - 小野寺担忧地表示需要探讨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1] 关税政策对安保领域的影响 - 小野寺认为高关税政策对安全保障机制有巨大影响 [1] - 美国对安保协作国家征收高关税可能削弱国际安保合作 [1]
经济热点问答丨美国经济萎缩意味着什么?
新华网· 2025-05-01 13:07
美国经济萎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3%,为2022年以来最差季度表现 [1] - 1月至3月美国货物进口激增50.9%,3月贸易逆差扩大140亿美元至1620亿美元 [1] -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应声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早盘一度下跌近800点,零售企业股票领跌 [3] 经济萎缩主要原因 - 进口企业因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突击"进口,导致贸易逆差显著扩大 [1] - 政府机构关闭、裁撤数十万联邦岗位及削减卫生科研经费导致政府支出减少 [2] - 高关税政策削弱消费者购买力,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疫情以来最低水平 [3] 高关税政策影响 - 关税成本由沃尔玛、塔吉特等美国零售企业承担,可能转嫁给消费者 [3] - 贸易争端引发股市抛售,导致高收入群体减少支出 [3] - 私营企业新增就业岗位数量远低于预期,就业市场疲软 [3] 经济衰退风险 - 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概率达65% [5] - 连续两个季度GDP负增长即定义为衰退,当前数据表明衰退可能已开始 [5] - 彭博社认为未来一年经济衰退可能性达50%,供应链冲击和需求回落是主因 [5]
这位大佬称,特朗普高关税“撑不过三个月”,为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4-27 08:01
美国高关税政策的经济影响 - 美国经济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本土制造业空心化严重,以iPhone为例,其生产网络由中国、印度等国代工厂主导,美国仅承担设计、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 [3] - 对中国产iPhone加征120%关税将导致其本土零售价远超国际市场,而美国短期内无法重建同类产能,可能引发供应短缺与消费者不满 [3] - 高关税政策已导致4月美国股市蒸发6.6万亿美元市值,标普500指数跌入熊市,零售商和农民因进口成本飙升陷入经营困境 [4] 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困境 - 美国试图通过高关税倒逼制造业回流面临三重困境:劳动力、土地和环保成本远高于发展中国家,重建生产线需长期投资 [4] - 耶鲁大学测算显示关税或使美国家庭年损失3800美元,通胀率上升2.3%,低收入群体首当其冲 [4] - 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加剧,多国酝酿对等服务关税,可能重创硅谷科技巨头和华尔街 [4] 全球供应链与行业格局 - 美国服务业出口占全球主导地位,但高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其他国家采取对等服务关税,影响科技和金融行业 [4] - 马哈蒂尔对供应链自主性的强调与中国"双循环"战略存在隐性共鸣,可能形成跨区域的批判联盟 [7] - 美国若坚持高关税政策,将陷入经济上本土产能不足与通胀压力难以调和的矛盾 [9] 政策调整与市场反应 - 特朗普虽豁免部分电子产品关税,却将其转移至其他品类,显示其策略更倾向于战术调整而非战略转向 [6]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已承认对华贸易战"不可持续",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打,奉陪到底"的立场 [6] -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国家试图以关税壁垒逆转经济规律,终将付出高昂代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