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住房供给

搜索文档
千亿房企,仅剩3家
财经网· 2025-07-01 16:51
百强房企销售表现 - 6月TOP100房企单月销售操盘金额3389.6亿元,环比增长14.7% [1] - 近六成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28家环比增幅超30%,包括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 [1] - 上半年百强房企累计销售操盘金额16526.8亿元,同比下降10.8%,降幅较1-5月扩大 [1] - 百强房企梯度分化明显,仅TOP30房企销售门槛同比增长1.2%至119.8亿元,其他梯队门槛均下降 [1] 千亿房企格局 - 上半年全口径销售金额超千亿房企仅3家(保利发展1452亿元、中海地产1201.3亿元、华润置地1103亿元),较去年减少2家 [2] - 保利发展前5月以1161亿元领跑,为年内首个破千亿房企 [2] - 全口径销售超百亿房企共45家,较2024年同期减少1家 [3] 土地市场动态 - 武汉、成都、杭州土拍热度较高,杭州萧山区地块以55.78亿元成交,楼面价54473元/平方米(溢价率21.05%),位列杭州涉宅用地楼面价TOP4 [4] - 核心城市部分地块热度分化,与新房市场趋势一致 [4] 市场趋势展望 - 7月新房成交或延续低位波动,但同比降幅可能收窄,呈现弱复苏 [4] - 核心一二线城市(如京沪深杭蓉)热点项目去化率将维持高位,三四线城市成交持续筑底 [4] - 政策聚焦城中村改造、高品质住房供给、存量房收购,"好房子"成为市场复苏关键因素 [5]
深圳拟推出多宗优质居住用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6-03 12:52
深圳土地供应政策调整 - 深圳拟挂牌出让多宗低容积率二类居住用地 包括龙华区1.09公顷地块(容积率2.5 起始价8.27亿元)和光明区3.50公顷地块(容积率3.1 起始价19.94亿元) [1] - 出让地块采用"交地即交证""交房即发证"模式 且不限售价 无70/90户型限制 无配建保障房 以"价高者得"方式竞拍 [1] - 宝安区宝中地块容积率由5.7大幅下调至3.7 住宅部分降至3.4 居住用地面积42523平方米 住宅用地占比近90% [2] 深圳2025年土地供应计划 - 2025年度计划供应建设用地1060公顷 将大幅增加产业用地供应 [2] - 居住用地计划供应100公顷 其中商品住房用地60公顷 保障性住房用地40公顷 [2] - 租赁住房用地占居住用地比例不低于10% [2]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低容积率地块受开发商热捧 有助于打造高端产品实现溢价 [3] - 2025年前5个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4051.9亿元 同比增长28.8% 以央国企为主 [3] - 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1.3亿平方米 同比下降 但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超20% [3] 政策环境展望 - 房地产政策将聚焦城中村改造 高品质住房供给 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方面 [4] - 宏观政策可能包括降准降息 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等措施 [4] - 房企投资策略将更加聚焦确定性 [4]
中指研究院:1-5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4051.9亿元 同比增长28.8%
智通财经网· 2025-05-30 21:0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5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4051.9亿元 同比增长28.8% 增幅较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 [1] - 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1.3亿平 同比小幅下降 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超两成 [15] - TOP10企业新增货值总额5046.7亿元 占TOP100企业的41.8% 新增货值门槛为41亿元 [14] 企业表现 - 拿地金额前十企业中8家为央国企 滨江集团作为民企进入前十 [1] - 保利发展以728亿元新增货值位居榜首 绿城中国(723亿元)和中国金茂(603亿元)分列二三位 [14] - 绿城中国以341亿元拿地金额和167万m²拿地面积双双位居第一 [2][3] - 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四个城市拿地金额均进入前十 [23] 区域表现 - 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252.7亿元 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19] - 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734.0亿元 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339.0亿元 [19] - 杭州拱墅区康桥单元住宅用地溢价率40.33% 成都郫都区地块溢价率59.34% [15] - 北京市海淀区半壁店地块以总价45亿元位居5月成交总价榜首 [25][27] 市场趋势 - 房企拿地策略聚焦"确定性" 资金向收益确定性高和现金流回笼快的项目倾斜 [15] -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维持较高热度 重点企业拿地集中在北京、杭州、上海、成都等城市 [15][23] - 高总价地块拿地企业以央国企为主 保利置业摘得2宗 保利发展摘得3宗 [27]
因城施策实现“住有优居”
经济日报· 2025-05-02 06:04
政策导向与标准制定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政策信号鲜明 [1] - 《住宅项目规范》于5月1日实施,规定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四层及以上需设电梯、提高隔声与日照标准,以国家标准形式划定"好房子"建设底线 [1] 市场需求与改造进展 - 2024年全国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 4万个,实际新开工5 8万个,超额完成目标 [2] - 老旧小区改造潜力包括适老化改造、托育设施增设、智能化建设及绿地面积扩大 [2] 产业链升级与企业转型 - "好房子"建设推动产业链价值升级,需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务等系统支撑 [2] - 房企需通过高质量、新科技、优服务强化竞争力,以优质供给适应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 地方实践与支持措施 - 北京、山西、江苏等近10个省份结合地域特点,从标准制定、土地供应到建造工艺全链条发力构建高品质住房体系 [3] - 地方政府考虑在土地出让、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好房子"项目,助力房企纾困并巩固市场稳定 [3]
房地产行业周度观点更新: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的消费含义-20250427
长江证券· 2025-04-27 19: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止跌回稳的政策目标明显更为积极,市场预期有所改善,量价脉冲虽季节性回落,但仍维持一定韧性 [6] - 行业量价快速下行阶段可能已经过去,核心区和好房子具备结构性亮点;出口承压阶段,产业政策迎来宽松窗口,后续关注节奏问题 [6] - 去年4月和9月对应优质地产股的底部区间,当前股票位置较底部溢价并不大,且地产对于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6] - 重视具备核心资产的优质房企、受益于化债的当地龙头,以及拥有稳定现金流的央国企物业 [6] 周度核心内容跟踪 市场 - 本周长江房地产指数-1.13%,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为-1.51%,行业排名相对靠后(30/32);年初至今长江房地产指数-3.74%,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为+0.02%,行业排名相对靠后(22/32) [7] - 本周板块表现较差,开发类标的以下跌为主,物管类、收租类部分标的上涨 [7] 政策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及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和优化存量收储等;厦门发布房票新政 [8]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及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8] - 厦门发布房票新政,旨在扩大房源选择范围,提高房票使用的灵活性和兑付效率,被征收人可自主选择购买房源库内的新房、竞配建房、安置房和二手房,但仅购买新房、竞配建房可享受购房奖励,房票核发之日起6个月内购房奖励5%,第7 - 12个月内购房奖励2% [8] - 四川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普宅增值额未超过20%的,继续免征土地增值税 [8] 销售 - 样本城市二手同比仍在高位,新房同比继续回落 [9] - 37城新房成交面积四周滚动同比-6.8%,增速较上周-3.3pct,19城二手房四周滚动同比+20.1%,增速较上周-2.3pct;年初至今37城新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1.0%,19城二手房累计同比+29.3% [9] - 4月截至25日,37城新房成交面积当月同比-9.8%,19城二手成交当月同比+18.8%,12城新房及二手合计当月同比+7.7% [9] 当周热点 - 政治局会议“适度积极”的产业政策定调符合理性预期,但低于偏乐观预期 [10] - 二季度政策的关键线索,一是优化存量商品房收储,可能指向资金成本更低的结构性工具;二是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可能包括核心城市的高端改善和相对广泛的高得房率 [10] - 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本质是在总量供求关系偏弱的背景下,逐步打开增量市场空间,对于提振消费需求和稳定土地财政有积极意义 [10] - 住房是投资品,均衡视角下理应遵循普遍的资产定价逻辑,即租金回报率较无风险利率要有一定溢价,这是理解房价趋势的参照系 [10] - 住房也是消费品,旧的产业库存和社会库存属于老消费,很难脱离供给过剩、人口红利和收入预期的综合压力,但高品质住房属于新消费,这是理解结构分化的逻辑基础 [10] - 核心城市高端改善产品是对历史缺口的补偿,将定价权还给市场之后,稀缺性和产品力自然会有一定溢价,价格带会更趋于合理;相对广泛的高得房率产品,本质是间接下调实际地价,回馈开发商和消费者,产证层面的单价会有一定上涨;但高品质供给也是供给,难免对低层次供给造成挤压 [2][10]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国投证券· 2025-04-27 17: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销售逐步改善,新房价格企稳、二手房交易回升,行业风险收敛,政治局会议定调政策宽松,基本面改善驱动板块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困境反转类房企如金地集团、新城控股等;保持拿地强度的龙头如招商蛇口、绿城中国等;多元经营稳健发展的地方国企如浦东金桥、外高桥等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售回顾(4.19 - 4.25) - 重点监测 32 城合计成交总套数 1.4 万套,环比上周增长 9.1%,2025 年累计成交 24.9 万套,累计同比下降 2.9% [2][15] - 一线城市成交 4251 套,环比上周增长 4.9%,2025 年累计成交 7 万套,累计同比增长 12.2% [2][15] - 二线城市成交 8452 套,环比上周增长 13.3%,2025 年累计成交 14.8 万套,累计同比下降 8.8% [2][15] - 三线城市成交 1400 套,环比上周下降 1.3%,2025 年累计成交 3 万套,累计同比下降 2.6% [2][15] - 重点监测 18 城合计成交二手房总套数 2.9 万套,环比上周增长 0.3%,2025 年累计成交 41.7 万套,累计同比增长 25.1% [20] - 一线城市成交 11106 套,环比上周下降 3.7%,2025 年累计成交 17.1 万套,累计同比上升 53.8% [20] - 二线城市成交 16699 套,环比上周增长 3.4%,2025 年累计成交 22.7 万套,累计同比增长 19.7% [20] - 三线城市成交 1315 套,环比上周下降 1.8%,2025 年累计成交 1.9 万套,累计同比增长 13.3% [20] 土地供应(4.13 - 4.20) - 百城土地宅地供应规划建筑面积 250 万㎡,2025 年累计供应 5758 万㎡,累计同比下降 9.3%,供求比 1.09 [3][24] - 一线城市供应规划建筑面积 0 万㎡,今年累计供应 270 万㎡,累计同比下降 6.9%,累计供求比 0.94 [24][25] - 二线城市供应规划建筑面积 107 万㎡,今年累计供应 2568 万㎡,累计同比下降 6.7%,累计供求比 1.12 [24][25] - 三四线城市供应规划建筑面积 143 万㎡,今年累计供应 2920 万㎡,累计同比下降 11.7%,累计供求比 1.08 [24][25] - 百城供应土地挂牌楼面均价 5154 元/㎡,近四周平均挂牌均价 7552 元/㎡,环比增长 0.2%,同比增长 28.7% [3][25] - 一线城市本周无新增土地挂牌,近四周平均起拍楼面价 38310 元/㎡,环比增长 0%,同比增长 35.2% [25][26] - 二线城市供应土地挂牌楼面价 7141 元/㎡,近四周平均起拍楼面价 8579 元/㎡,环比增长 1.2%,同比增长 19.2% [25][26] - 三四线城市供应土地挂牌楼面价 3664 元/㎡,近四周平均起拍楼面价 3110 元/㎡,环比下降 0.9%,同比增长 14.7% [25][26] 土地成交(4.13 - 4.20) - 百城土地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 191 万㎡,2025 年累计成交 5297 万㎡,累计同比增长 5.7% [4][31] - 一线城市本周无土地成交,今年累计成交 286 万㎡,累计同比下降 4.9% [31][32] - 二线城市成交建筑面积 33 万㎡,今年累计成交 2301 万㎡,累计同比增长 5.2% [31][32] - 三线城市成交建筑面积 158 万㎡,今年累计成交 2710 万㎡,累计同比增长 7.4% [31][32] - 百城住宅用地平均成交楼面价为 3022 元/㎡,环比下降 34.2%,同比下降 65%,整体溢价率为 5%,2025 年平均楼面价 7637 元/㎡,同比增长 19.1%,溢价率 14.4%,较去年同期提高 9.4 个百分点 [4][32] - 一线城市 2025 年平均楼面价 42583 元/㎡,同比增长 57.3%,整体溢价率为 15.7%,较去年同期溢价率上升 9.4 个百分点 [32][33] - 二线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成交楼面价为 3062 元/㎡,整体溢价率为 1%,2025 年平均楼面价 8623 元/㎡,同比增长 12.8%,溢价率 19%,较去年同期溢价率增长 13.6 个百分点 [32][33] - 三四线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成交楼面价为 3013 元/㎡,整体溢价率为 5.9%,2025 年平均楼面价 3110 元/㎡,同比增长 8%,溢价率 2.8%,较去年同期溢价率上升 0.3 个百分点 [32][33]
房地产:202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
中银国际· 2025-04-27 10: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房地产相关表述,“大旧改”将成楼市重要增量筹码,是全年政策主线,居住品质提升是行业可持续发展核心驱动力之一,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要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政策切实落地与实际效果更关键 [1][5] - 若二季度相关政策落地,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建议关注基本面稳定、“小而美”、经营或策略有增量变化的房企以及受益于二手房市场修复的房地产经纪公司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政策 - 货币政策方面,今年“适度宽松”定调下,叠加4月以来美国对等关税扰动,市场降息预期加强,二季度或三季度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和5年期以上LPR概率较大,将带动居民购房成本下降 [5] - 财政政策方面,契税、交易相关税费仍有望进一步调降,旧改与收储是今年专项债重点发力方向,截至4月10日,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约850宗,总面积超4000万平,总金额达1282亿元 [5] 城市更新与旧改 - 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大旧改”将成楼市重要增量筹码和全年政策主线 [5] - 住建部提出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范围,截至2020年,我国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存量住宅有6093万套,占存量住宅比重31.9%,涉及面积48.2亿平,占比27.5%,广东存量住宅最多,上海占比最高,预计今年旧改继续放量,带动购房需求入市 [5] 高品质住房供给 - 会议提出“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居住品质提升是行业可持续发展核心驱动力之一,“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住建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多地明确建设标准并制定规划,有利于带动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和供给端升级 [5] 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 - 会议提出“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预示前期收储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将调整措施提升推进进度,预计更多配套举措在路上,在扩大用途范围、降低资金成本等方面有政策优化空间 [5] 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 会议表态“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从去年Q4到今年Q1房地产市场销售价格相对企稳,但3、4月楼市成交动能减弱,需保持更宽松政策巩固“稳定态势” [5] 投资建议 - 关注四条主线:基本面稳定、在一二线核心城市销售和土储占比高、市占率较高的房企,如滨江集团、绿城中国等;2024年以来在销售和拿地上有显著突破的“小而美”房企,如保利置业集团、城投控股;经营或策略上有增量或变化的房企,如金地集团、龙湖集团等;受益于二手房市场持续量价修复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如贝壳 - W、我爱我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