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纳米制程

搜索文档
2nm芯片,价格飙升
半导体芯闻· 2025-08-05 18:10
台积电2纳米制程进展 - 公司明年将有4座2纳米工厂满载运转,合计月产能达6万片晶圆 [2] - 2纳米单片晶圆报价上看3万美元,较3纳米制程高出50% [2] - 目前试产阶段良率已达60%,已具备稳定量产条件 [2] - 苹果、高通与联发科等大客户预计将率先采用2纳米制程 [2] 台积电2纳米产能布局 - 新竹P1厂已完成试产并即将启动量产 [2] - 高雄P1厂已开始量产,月产能约1万片 [2] - 高雄P2厂正在装机,预计3-4个月后启动试产,满载后月产能可达3万片 [2] 客户成本与竞争态势 - 公司推出"CyberShuttle"共享试产服务,允许多家客户共用试晶圆以降低成本 [2] - 若三星成功推进2纳米GAA架构芯片并提高良率,可能对台积电形成价格压力 [2]
股价大涨!三星收获特斯拉芯片大单
证券时报· 2025-07-28 19:49
芯片制造协议 - 三星电子与特斯拉达成价值22 8万亿韩元(约165亿美元)的芯片代工协议 合约占三星2024年营收的7 6% 有效期从2024年7月24日至2033年12月31日 [1] - 特斯拉CEO确认订单内容为FSD(完全自动驾驶)芯片 三星将生产特斯拉AI6芯片 目前正在生产AI4芯片 AI5芯片由台积电生产 [1] - 马斯克表示165亿美元是"最低限度" 实际产出可能高出好几倍 他将亲自考察生产线并协助优化流程 AI6芯片将成为特斯拉自动驾驶硬件的核心 [2] 市场反应 - 消息公布后三星电子股价上涨6 8% 创去年9月以来新高 供应商Soulbrain股价涨幅达16% 特斯拉美股盘前上涨1% [1][2] - 这是三星集团会长李在镕被免除法律指控后的首份重大合同 此前三星芯片代工业务持续面临订单不足和产能利用率低的问题 [2] 行业竞争格局 - 台积电第一季度全球芯片代工市场份额达67 6% 三星份额从8 1%下滑至7 7% [3] - 三星和台积电都在推进2纳米制程研发 该协议被视为市场对三星新技术的信心信号 [3] - 分析师认为合同对年度收入贡献有限 但长期看将推动三星技术改进和创新 [3] 业务影响 - 三星得克萨斯州新工厂建设完工和产能提升时间已推迟至2026年 [2] - 分析师指出该交易将改善三星芯片代工业务的亏损状况 并可能帮助吸引其他客户 [2]
股价大涨!三星收获特斯拉芯片大单
证券时报· 2025-07-28 19:29
三星与特斯拉芯片合作 - 三星电子与特斯拉达成价值22.8万亿韩元(约165亿美元)的芯片代工协议,合约占公司2024年营收的7.6%,有效期从2024年7月24日至2033年12月31日 [2] - 特斯拉CEO确认订单为FSD(完全自动驾驶)芯片,三星将生产AI6芯片(当前生产AI4芯片),AI5芯片由台积电代工 [3] - 马斯克强调交易战略重要性,称165亿美元为最低估值,实际产出可能高出数倍,并将亲自参与三星生产线优化 [4]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三星股价单日上涨6.8%,创2023年9月以来新高,供应商Soulbrain股价涨幅达16%,特斯拉美股盘前涨1% [2][5] - 三星芯片代工业务长期亏损且产能利用率不足,该订单有望改善财务状况并吸引其他客户 [5][6] - 台积电Q1全球芯片代工市占率达67.6%,三星份额从8.1%下滑至7.7%,两者均在推进2纳米制程技术 [10][11] 战略与技术意义 - 分析师认为合同短期收入占比有限,但长期将推动三星技术改进与创新,增强市场对其2纳米技术的信心 [11][12] - 此为三星会长李在镕免于法律指控后的首份重大合同,公司此前因订单不足推迟美国得州工厂产能提升至2026年 [5]
黄仁勋:2nm很贵,但值得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7 09:54
英伟达与台积电高层会晤 - 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与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在台北私厨会面 双方管理团队及黄仁勋女儿均出席 [1] - 黄仁勋强调台积电报价"一致且公平" 并认为2纳米及以下制程虽难度高但"非常值得" [1] - 台积电出席高层包括财务长黄仁昭 共同营运长秦永沛 米玉杰等核心管理成员 [1] 英伟达中国业务布局 - 公司明确不会向中国发送GPU设计或IP 新设上海研发中心仅评估本地化需求 [2] - 研发中心为现有员工扩建办公空间 生产与设计仍保留在中国境外 [2] - 黄仁勋称中国市场未来2-3年AI规模或达500亿美元 被排除将是"巨大损失" [3] 美国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拟简化芯片出口规则以提升美国AI竞争力 [3] - 英伟达H20 GPU在中国等市场销售预计产生55亿美元收入 [3] - 公司表态支持符合国家利益的任何政策 强调业务敏捷性 [3] 行业技术动态 - 台积电2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获英伟达认可 但面临技术难度与高成本挑战 [1] - 美国持续限制对华先进芯片出口 2022年起影响英伟达等企业市场拓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