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D芯片

搜索文档
特斯拉智驾芯片“风云”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30 10:18
特斯拉智驾芯片发展历程 -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X在懂车帝智驾测试中以显著优势登顶双榜 马斯克亲自转发并强调在中国市场取得最高成绩无需本地训练数据[1] - 特斯拉智驾芯片从外购转向自研 成为支撑其自动驾驶能力持续领先的核心动力[1] - 2014年与Mobileye合作采用EyeQ3芯片推出HW1.0 算力仅0.256TOPS 实现基础辅助驾驶功能[3][6][7] - 2016年因技术限制和安全事故终止与Mobileye合作 转向英伟达Drive PX2平台 算力提升至12TOPS[8][9][10][11] - 2019年推出首款自研FSD芯片HW3.0 采用14nm工艺 总算力144TOPS 实现全栈自研[21][23][25] - 2023年推出HW4.0 采用7nm工艺 算力提升至500TOPS以上 强化城市复杂场景处理能力[29][30][31][32] 技术路线演进 - 传感器配置从HW1.0的1摄像头+1毫米波雷达增至HW4.0的12摄像头+高精度4D毫米波雷达[27][31][38] - 摄像头像素从120万升级至500万 同时取消超声波雷达转向纯视觉方案[38][39] - 处理器从Mobileye EyeQ3单核演进至自研FSD芯片20核 算力提升420倍[27][39] - 纯视觉方案基于"第一性原理" 优势在于成本节约和全球统一部署 但面临极端天气等挑战[40][41][44] 未来发展规划 - AI5芯片采用3nm工艺 算力达2000-2500TOPS 计划2025年小规模交付 2026年量产[42][43][46] - 下一代AI6芯片将由三星得州工厂专门生产 显示其战略重要性[45] - HW5.0将重新定义智能驾驶技术天花板 推动L4级自动驾驶实现[46] 竞争优势分析 - 自研芯片实现算法与硬件深度协同 相比外购方案效率提升显著[17][25][49] - 上海工厂本土化率95% 单车成本较美国低21% 支撑芯片规模化应用[48][50][52] - 通过"硬件先行+OTA更新"策略保持技术领先 2023年HW4.0渗透率超60%[36][52] - 2023年研发投入超500亿元 智能驾驶占比超60% FSD软件选装率达19%[50]
股价大涨!三星收获特斯拉芯片大单
证券时报· 2025-07-28 19:29
三星与特斯拉芯片合作 - 三星电子与特斯拉达成价值22.8万亿韩元(约165亿美元)的芯片代工协议,合约占公司2024年营收的7.6%,有效期从2024年7月24日至2033年12月31日 [2] - 特斯拉CEO确认订单为FSD(完全自动驾驶)芯片,三星将生产AI6芯片(当前生产AI4芯片),AI5芯片由台积电代工 [3] - 马斯克强调交易战略重要性,称165亿美元为最低估值,实际产出可能高出数倍,并将亲自参与三星生产线优化 [4]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三星股价单日上涨6.8%,创2023年9月以来新高,供应商Soulbrain股价涨幅达16%,特斯拉美股盘前涨1% [2][5] - 三星芯片代工业务长期亏损且产能利用率不足,该订单有望改善财务状况并吸引其他客户 [5][6] - 台积电Q1全球芯片代工市占率达67.6%,三星份额从8.1%下滑至7.7%,两者均在推进2纳米制程技术 [10][11] 战略与技术意义 - 分析师认为合同短期收入占比有限,但长期将推动三星技术改进与创新,增强市场对其2纳米技术的信心 [11][12] - 此为三星会长李在镕免于法律指控后的首份重大合同,公司此前因订单不足推迟美国得州工厂产能提升至2026年 [5]
国泰海通|电子:特斯拉Robotaxi上线,AI应用初落地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25 23:12
特斯拉Robotaxi试点启动 - 2025年6月22日特斯拉在美国德州奥斯汀启动首批Robotaxi服务试点规模约10-20辆Model Y仅限受邀用户试乘运营时间为每日6:00-24:00在地理围栏内运营单次固定收费4.20美元车内配备前排安全监控员 [1] - 试点启动标志着Robotaxi初落地特斯拉迈出成为AI公司的重要一步 [1] 特斯拉与Waymo技术路线对比 - 特斯拉采用"视觉+AI"策略仅依赖摄像头与自研FSD芯片强调以低成本硬件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实现自动驾驶目标 [1] - Waymo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策略包括LiDAR雷达与摄像头同时构建高精度地图(HD map)作为路径规划基础 [1] Robotaxi的AI应用意义 - Robotaxi试运营标志着AI应用首次在复杂真实环境中落地并产生商业行为完全依赖摄像头搭配深度神经网络的视觉识别系统运行特斯拉自主研发的FSD模型通过AI算法实时处理路况交通信号行人及车辆距离等 [2] - 当前仍处于"可控试点"和"受限场景"阶段未来能否实现全天候无人工干预的全面落地取决于AI模型安全性法规适配及运营体系成熟度 [2] 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 特斯拉Robotaxi事件加剧产业竞争将推动本土智能驾驶技术和商业模式快速迭代 [2] - 中国智能驾驶行业可能凭借供应链成本混传感系统本地数据积累和国家政策等优势进一步巩固领先位置同时面临来自特斯拉的持续挑战 [2]
特斯拉终于着急了
芯世相· 2025-06-06 19:21
特斯拉业绩与转型挑战 - 2024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净利润暴跌71%,汽车收入同比骤降20%,陷入实质亏损状态[4] - 公司市值从高峰蒸发5000亿美元,汽车交付量出现下滑[6] - 特斯拉正处于从汽车制造商向人工智能公司转型的过渡期,但面临"阵痛"[8][9] 估值逻辑与市场预期 - 马斯克2015年预测特斯拉十年后市值将达到7000亿美元,实际2021年曾突破1万亿美元[10][11][18] - 资本市场已普遍认可特斯拉的人工智能属性,但汽车业务疲软与AI落地困难考验耐心[25] - 方舟投资给出两种估值:实现自动驾驶目标价2600美元,否则仅350美元[56][58] 产品线问题 - Model Y 2024年销量同比减少13万辆至109万辆,显露疲态[31] - Cybertruck预订量超200万但转化率仅2%,2024年Q1销量骤降至6406辆[36][37] - 平价车型Model 2/Q多次跳票,错过最佳上市时机[44][47] 人工智能业务进展 - 自动驾驶是进展最稳定的板块,已实现芯片到算法自主可控[63] - 人形机器人Optimus被寄予厚望,但市场规模预测要到2050年[60][61] - 2023年AI投入达100亿美元,但业务落地仍需时间[59] 中国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是特斯拉唯一正增长市场,但份额从2021年Q1的15.8%降至5.6%[49] - 同期比亚迪市占率连续三年超过30%[49] 战略方向 - 特斯拉战略可总结为"在今天就开始做明天的事情"[65] - 汽车业务仍是实现高科技梦想的"提款机",但马斯克精力分散引发质疑[27][51] - 从硬件公司转向"出行即服务"公司的愿景面临现实挑战[15][16]
机器人系列报告之二十七:控制器提供具身智能基座,数据飞轮驱动模型迭代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5 23: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目前人形机器人硬件成熟度高于软件,软件是走向商业化的关键,研究相对空白 [3][5] - 算法是具身智能的核心,数据是算法学习的基础,控制系统是具身智能的基座 [3][5] - 软件是机器人下一步商业化落地的投入重心,相关产业链标的值得关注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算法:具身智能的核心 - 算法框架分为上层“大脑”与下层“小脑”两大层级,上层聚焦任务级规划与决策,下层负责实时运动规划与关节控制 [3] - 下层控制算法从传统向现代算法渗透,未来需解决多模态集成等瓶颈 [3] - 上层控制重点讨论VLA架构,其具备端到端和泛化等特点,在自动驾驶场景广泛应用,但面临数据稀缺等挑战 [36][40][71] 数据:算法学习的基础 - 数据来源分为真实数据、合成数据及网络数据,真实数据是主要来源,合成数据可解决数据短缺问题 [3] - 真实数据采集方式包括遥操作、动作捕捉技术等,合成数据通过仿真平台生成 [3] 控制系统:具身智能的基座 - 产业界对人形机器人“大小脑”未形成统一共识,通常人为区分,大脑负责复杂任务,小脑负责运动控制 [110] - 硬件主要由SoC芯片构成,软件部分包括底层操作系统、中间件和上层软件,芯片是核心,多数公司采用英伟达方案 [3] - 未来产业格局走势有望类比于自动驾驶,出现产业分工趋势 [5] 结论和风险 - 相关产业链标的包括控制器环节、运控技术同源、芯片、数据采集装备等企业 [3][4]
特斯拉最新芯片,重要升级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2 10:43
文章核心观点 特斯拉股价连续下跌超一个月,主要因埃隆·马斯克政治影响力扩大和销售势头放缓,尤其在欧盟;但公司仍在推进发展,与台积电合作生产芯片、在中国推出软件更新、朝着推出无人监管FSD服务目标迈进并寻求在加州推出叫车服务 [1][2] 分组1:股价下跌原因 - 特斯拉股价连续下跌超一个月,下跌主因是埃隆·马斯克政治影响力扩大以及销售势头放缓,特别是在欧盟 [1] - 停产老款Model Y并推出新款车型致销售停滞在意料之中,但近期销售势头大幅下降,部分分析师归咎于政治化及品牌形象恶化 [1] 分组2:芯片合作情况 - 特斯拉与台积电合作,采用3nm - 4nm工艺生产最新的FSD芯片,三星继续生产旧版本自动驾驶移动芯片 [1][2] - 特斯拉的Dojo超级计算机用于训练神经网络,已利用基于台积电7nm工艺制造的芯片 [1][2] 分组3:软件更新情况 - 特斯拉在中国推出软件更新,增强城市道路驾驶辅助、自动变道、交通标志识别和更新本地地图包,但需HW4汽车和升级到Autopilot订阅包 [1][2] 分组4:服务推进情况 - 特斯拉目标是在2025年6月前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无人监管的FSD服务,不久后在加利福尼亚州推出 [2] - 彭博社报道特斯拉已寻求批准在加州推出叫车服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