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健康
搜索文档
蚂蚁AQ探路,用AI撬动万亿健康之门?
搜狐财经· 2025-11-24 11:05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20万亿,长周期、慢节奏、重投入,是一门难而正确的生意。未来,要看谁的战略决心更坚定,谁能扎实落地AI技术,创新解决难 题,谁就能收获更多用户的信任。 ©️懂财帝出品 · 作者|嘉逸 蚂蚁,乘着AI东风,加速进击20万亿医疗健康,再度点燃战火。 近期,蚂蚁"变阵"。原"蚂蚁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正式升级为"蚂蚁健康事业群",成为新战略支柱板块。 这是近五年来,蚂蚁最关键的一次业务架构调整。 蚂蚁还透露,旗下的AI ToC产品蚂蚁AQ上线仅4个月,月活就已突破千万。 | | | | Al 医疗健康主要玩家、Al 应用及功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表:懂财帝 |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 | | | Al 应用 | 蚂蚁 AQ | 阿里健康 阿夸健康 | 京东健康 APP | 平安好医生 APP | 微信医疗健康 (小程序) | 小荷 Al 医生 | | 所属公司 | 蚂蚁集团 | 阿里巴巴 | 京东健康 | 平安好医生 | 腾讯 | 字节 跳动 | | 核心功能 | Al 健康管家 | 医药电商、 | ...
国际医药创新公园迎“新”记
新华社· 2025-11-22 11:17
文章核心观点 - 国际医药创新公园作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核心载体,正加速集聚全球顶尖医药企业,通过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推动本土创新药研发与出海 [1][2][3][4] 园区建设与规划 - 园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划分总部集聚区、医工融合区、研发转化区、医药智造区四大功能区域 [2] - 现有建成区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产业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塔吊林立呈现建设热潮 [2][4] - 园区旨在形成强大协同效应,吸引企业总部、研究机构,并构建智能化工厂 [2] 国际企业入驻情况 - 拜耳在华首个创新中心——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将孵化本土创新药企并推动本土创新药出海 [1] - 阿斯利康全球第六大战略中心、美敦力在华首个数字化医疗创新基地等12家国际医药企业巨头正陆续进驻办公 [2] - 2026年还将有新一批创新药械领军企业入驻,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态势已初步形成 [3] 产业生态与创新支持 - 园区依托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加快培育AI医疗健康产业集群,建设超级算力底座、数据标注基地等关键基础设施 [3] - 聚焦AI+医药制造、精准诊疗两大方向,打造产业创新新优势 [3] - 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生态链”体系,提供覆盖研发、中试到规模化生产的全周期一体化空间 [3] - 生命健康产教融合基地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已启动规划建设,针对脑机接口、合成生物等未来健康领域的专项政策正在制定 [3] 政策背景与发展动能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提出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1] - 园区充分发挥首都的政策优势、创新优势和开放优势,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3]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国际医药创新公园迎“新”记
新华社· 2025-11-21 18:41
园区战略定位与入驻企业 - 拜耳在华设立首个创新中心 旨在孵化本土创新药企并推动本土创新药出海 同时与科研临床机构合作提升基础科研及临床转化能力[1] - 园区已吸引拜耳 阿斯利康全球第六大战略中心 美敦力在华首个数字化医疗创新基地等12家国际医药企业巨头陆续进驻办公[2] - 园区聚焦全球顶尖生物医药企业总部及创新中心落地服务 打造覆盖研发 中试到规模化生产的全周期一体化空间[3] 园区规划与基础设施 - 园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 划分四大功能区域 总部集聚区 医工融合区 研发转化区和医药智造区[2] - 园区现有建成区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 医药研发配套产业设施建设同步推进[2] - 园区正加快培育AI医疗健康产业集群 建设超级算力底座 数据标注基地 医疗健康及药品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等关键基础设施[3] 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北京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开展深度创新 融合和提升 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1] - 生命健康产教融合基地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已启动规划建设 针对脑机接口 合成生物等未来健康领域的专项政策正在制定[3] - 园区构建产业链 创新链 人才链 生态链体系 为2026年新一批创新药械领军企业入驻做准备[3]
蚂蚁集团的AI医疗豪赌:长征刚起步,考验正开始
搜狐财经· 2025-11-13 09:26
公司战略调整 -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宣布将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升级为独立的健康事业群,这是公司近五年来最重大的一次战略调整[2] - 调整后,公司业务架构形成支付宝事业群、数字支付事业群、财富保险事业群、信贷事业群和健康事业群五大核心板块[2] - 此次升级标志着公司在AI时代全面形成生活服务、金融服务与医疗健康服务三足鼎立的业务格局[2] 行业市场潜力 - 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从2019年的8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2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5%[3] - 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20万亿元[3] - 人工智能发展正从拼模型转向拼场景,健康领域凭借庞大市场潜力成为兵家必争之地[3] 公司业务基础 - 公司在健康领域已布局十年,从2014年以线上挂号缴费切入医疗场景开始[3] - 目前公司健康业务已连接5000家医院、30万注册医生,累计服务用户近9亿[4] - 公司构建了支付、服务与AI三大核心模块,包括医保商保支付服务、数字化就医服务和AI医疗健康服务[4][6] 行业挑战 - AI医疗健康领域以投入高、周期长、难盈利著称,微医控股2024年营收较2023年增长195.1%,但净亏损率仍高达30.5%[6] - 医疗行业涉及医院、医生、患者、医保等多方主体,每个环节都有复杂需求和严苛要求[6] - 医疗数据存在标注成本高、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不同医院信息割裂形成数据孤岛[6] 竞争格局 - 腾讯以连接+生态为核心策略,依托微信入口优势,构建覆盖医患沟通、医院服务、健康管理的闭环生态[7] - 腾讯健康AI导辅诊服务已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10000家医疗机构[7] - 华为积极布局AI影像、医疗大模型、智慧医疗系统等领域,与联影医疗、万东医疗等合作优化影像纠错、病理分析等环节[8] 未来发展路径 - 公司可发挥支付+场景+数据的复合优势,打造支付引领、服务跟进、技术赋能的独特模式[10] - 需进一步整合好大夫在线的医疗服务能力、支付宝的流量入口、保险业务的资源支撑以及AI健康管家的技术能力[11] - 目标是构建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障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形成生态护城河[11]
大厂AI新战场:AQ狂飙,蚂蚁押注大健康赛道
量子位· 2025-11-09 15:01
蚂蚁集团战略调整 - 2025年末完成近5年来最关键的战略调整,将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升级为"健康事业群",并加速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战略支柱板块[2] - 调整后业务矩阵完善,健康事业群与支付宝事业群、数字支付事业群、财富保险事业群、信贷事业群共同构成公司5大核心业务板块[3] - 公司AI战略布局初步成型,涵盖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健康服务三大关键领域[5] AI应用竞争态势转变 - 行业竞争重心从2023年的"百模大战"和比拼模型参数,转向2024年后的场景深耕和商业化落地[5][11][13] - 资本投向反映趋势变化,红杉资本2023-2025年在AI领域的45笔投资中有较高比例集中于应用层[15] - Gartner预测到2028年企业使用的生成式AI模型中超过半数将属于特定领域模型[16] - 高价值垂直场景需具备海量真实数据、强支付意愿、可构建生态闭环三大特征[18] 蚂蚁健康业务基础与成果 - 基于医疗大模型推出的AI健康管家App AQ自6月上线后,4个月内月活超千万,成为国内第5个月活超千万的AI原生应用,也是其中唯一一款行业专业级AI应用[8] - AQ今年第三季度复合增长率达83.4%,远超行业平均增速13.5%[8] - 公司自研的医疗大模型依托超万亿tokens专业医疗语料底座和千万级医疗知识图谱,在MedBench、HealthBench等权威评测中达到领先水平[20] - 公司健康服务医保码用户已超8亿,成为全国最大的第三方医保服务平台[33] 医疗健康赛道发展驱动力 - 需求侧:截至2024年末全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2亿,占总人口15.6%,慢性病管理等需求指数级增长[42][43] - 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44] - 技术成熟度:大模型在医疗问诊场景准确率已达85%以上,AI正从"辅助医生决策"转向"直接服务C端用户"[51][52] - 行业痛点: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AI可使优质医疗服务"在线化"和"轻量化"[47][48][49] 蚂蚁健康业务发展历程 - 早在AI浪潮前就在医疗健康数字化基础设施上持续投入,2014年支付宝支持线上挂号缴费开启医疗便捷支付时代[26][27] - 2016年深圳上线首笔医保在线支付,2019年伴随国家医保局发布第一张医保电子凭证开启全民就医购药"一码通"时代[30] - 2024年7月由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全国上线,首创医保、商保一站付[33] - 健康事业群总裁张俊杰为2014年加入的"老兵",参与主导了线上挂号缴费、电子医保码、健康管家AQ等多项核心业务[36]
韩歆毅首谈蚂蚁健康战略方向:聚焦AI健康应用AQ 让看病更简单、生活更健康
中证网· 2025-11-08 19:51
公司战略与组织升级 - 蚂蚁集团宣布成立健康事业群,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公司的战略支柱板块 [1] - 此次组织升级承载了公司的新使命:让看病更简单、生活更健康 [1] - 健康事业群的升级是公司AI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对社会健康需求的坚定回应 [6] 市场需求与行业背景 - 全国慢病患者超5亿,全国约3.1亿老年人口对养生养老、康复护理的需求激增 [4] - 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已成为健康消费的主力军 [4] - 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国内医疗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5] 核心AI产品AQ的表现 - 公司旗下AI健康应用AQ月活用户突破千万,成为国内首个月活超千万的行业专业级AI应用 [1][4] - AQ上线仅四个月便跃升至中国AI原生应用榜第7位,83.4%的复合增长率位居行业第一 [4] - 该应用依托蚂蚁医疗大模型打造,具备主动追问、主动建档等核心特点,涵盖上百项AI功能 [4] AI医疗应用场景拓展 - 在基层医疗赋能方面,公司与上海仁济医院联合打造的泌尿专科智能体,可使基层医生诊断正确率提升4%-8% [4] - 通过AQ上的"数字家医·黄浦"智能体,208位家庭医生的AI分身已在上海黄浦区上线,覆盖40万常住居民及百万职业人群 [4] - 公司联合全国三甲医院顶级医生团队打造超300个"名医AI分身"智能体 [5] 具体合作案例与成效 -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毛洪京的AI分身上线不到一年,已服务超650万人次失眠患者 [5] - 上海东方医院妇产科主任段涛的智能体服务已覆盖全国371个城市 [5] - 公司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围绕肺结节等慢病深化科学研究与服务体系建设 [5] 公司技术发展历程 - 公司从2014年实现第一笔手机挂号缴费,到医保码服务全国超8亿用户,始终以技术驱动解决社会问题 [6]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AQ承载蚂蚁健康新使命,让看病更简单、生活更健康
环球网· 2025-11-08 17:45
公司战略与组织升级 - 公司宣布成立健康事业群,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其战略支柱板块 [1] - 此次组织升级承载了公司的新使命:让看病更简单、生活更健康 [1] - 升级健康事业群是公司AI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对社会健康需求的坚定回应 [4] 市场需求与行业痛点 - 全国慢病患者超5亿,存在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问题 [3] - 全国约2.7亿高血压患者中有超八成未能有效控制病情 [3] - 全国约3.1亿老年人口对养生养老、康复护理的需求激增 [3] - 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成为健康消费的主力军 [3] - 国内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4] AI健康应用AQ的表现 - AQ是公司今年6月推出的AI健康应用,依托公司医疗大模型打造 [3] - 该应用具备主动追问、主动建档等核心特点,涵盖上百项AI功能 [3] - 上线仅四个月成为国内首个月活超千万的行业专业级AI应用 [3] - 应用跃升至中国AI原生应用榜第7位,83.4%的复合增长率位居行业第一 [3] AI医疗应用场景拓展 - 公司联合上海仁济医院打造泌尿专科智能体,可使基层医生诊断正确率提升4%~8% [3] - 通过AQ上的"数字家医·黄浦"智能体,208位家庭医生的AI分身已在上海黄浦区上线,覆盖40万常住居民及百万职业人群 [3] - 公司联合全国三甲医院顶级医生团队,打造超300个"名医AI分身"智能体 [4] -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毛洪京的AI分身上线不到一年,已服务超650万人次失眠患者 [4] - 上海东方医院妇产科主任段涛的智能体,服务已覆盖全国371个城市 [4] 慢病管理与生态合作 - AQ通过建立AI健康档案、打通智能健康设备等,为全国超5亿慢病患者提供全周期管理服务 [4] - 公司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围绕肺结节等慢病深化科学研究与服务体系建设 [4] - 合作旨在突破AI医疗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4] 公司技术驱动历程 - 公司从2014年实现第一笔手机挂号缴费,到医保码服务全国超8亿用户,始终以技术驱动解决社会问题 [4]
蚂蚁集团新变阵:成立“健康事业群”,探索AI医疗健康
北京商报· 2025-11-07 16:50
组织架构升级 - 蚂蚁集团将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正式升级为"健康事业群" [1] - 此次升级是公司近年来最关键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 [1] - 公司任命2014年加入的"老兵"张俊杰为健康事业群总裁 [1] 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加速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战略支柱板块 [1] - 健康事业群与支付宝事业群、数字支付事业群、财富保险事业群、信贷事业群共同构成5大核心业务板块 [1] - 此举标志着公司完成了对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健康服务三大关键领域的AI战略布局 [1] 医疗健康业务发展 - 公司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投入可追溯到11年前 [2] - 目前医保商保支付服务、数字化就医服务、AI医疗健康服务共同构成健康业务的三大核心 [2] - 健康平台累计服务用户近9亿 [2] 关键业务里程碑 - 2014年推出中国第一笔线上挂号缴费服务 [2] - 2019年推出中国首张电子医保码 [2] - 2024年收购国内最大的线上问诊平台好大夫在线并试运行AI健康管家AQ [2]
蚂蚁集团组织架构调整:设立健康事业群,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战略支柱板块
财经网· 2025-11-07 12:33
组织架构升级 - 蚂蚁集团将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正式升级为健康事业群 [1] - 公司旨在加速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其战略支柱板块 [1] - 此次升级是公司近年来最关键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 [1] 核心业务板块 - 升级后公司形成5大核心业务板块:支付宝事业群、数字支付事业群、财富保险事业群、信贷事业群和健康事业群 [1] - 蚂蚁国际、蚂蚁数字科技、OceanBase保持独立公司运营 [1] 人事任命 - 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张俊杰出任蚂蚁健康事业群总裁 [1] - 张俊杰直接向CEO韩歆毅汇报 [1] - 张俊杰于2014年加入公司是支付宝医疗行业线首批成员曾主导线上挂号缴费电子医保码健康管家AQ等核心项目 [1] 健康业务构成 - 蚂蚁健康三大核心业务为医保商保支付服务数字化就医服务和AI医疗健康服务 [1] - 蚂蚁健康平台累计服务用户近9亿 [1] AI健康应用表现 - 公司旗下AI健康应用AQ上线4个月月活用户规模正式突破千万 [1] - AQ成为第五个月活超千万的AI原生APP也是其中唯一一款行业专业级AI应用 [1]
虎嗅独家|蚂蚁集团重大调整:健康升级为新战略支柱板块
虎嗅APP· 2025-11-07 09:30
核心观点 - 蚂蚁集团进行近五年来最关键的业务架构调整,将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升级为独立的健康事业群,标志着医疗健康业务成为公司新的战略支柱板块 [2] - 公司完成了在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服务三大关键领域的战略布局,健康事业群与支付宝、数字支付、财富保险、信贷事业群共同构成五大核心业务单元 [2] - 此次调整是长期业务铺垫后的制度确认,AI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公司敢于此时全面押注健康领域的关键变量 [9][7] 业务历史与基础 - 公司涉足健康医疗板块可追溯至2014年支付宝上线线上挂号缴费,本质是生活服务的扩充 [5] - 2016年在深圳上线第一笔医保在线支付,2019年参与国家医保局第一张医保电子凭证的发布 [5] - 截至当前,公司健康服务医保码用户超8亿,成为全国最大的第三方医保服务平台 [5] - 2023年初,公司将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升级为一站式服务平台,聚合挂号、医保、问诊、买药等功能 [6] - 2023年7月,由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全国上线,首创医保商保一站付结算模式 [6] AI技术的驱动作用 - AI让原本碎片化的医疗服务有了被整合的技术前提,使公司的"连接能力"在健康服务体系中深入延展 [10] - 旗舰AI应用AQ上线四个月后月活用户突破千万,成为国内第五个月活千万的AI原生App,也是唯一"行业专业级AI" [10] - AQ月活复合增长率高达83.4%,远超行业平均的13.5% [10] - AQ背后是公司构建的医疗多模态大模型体系,以万亿tokens专业医疗语料为底座,融合千万级医疗知识图谱 [10] - 2023年9月公司收购好大夫在线,该平台连接30万真实医生,带来稀缺的"医生—患者—病历"真实场景,为AI模型提供验证和反哺闭环 [11] 战略意义与行业背景 - 业务名称从"医疗健康"变为"健康",标志着发展目标从连接医疗场景向借助AI提供普惠健康管理服务延伸 [14] - 战略选择与国家"健康中国2030"核心发展战略及产业趋势同频,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0万亿元 [15] - 在行业创新热度降温的背景下,公司反其道而行全面押注AI+健康 [14] - 公司角色从医疗健康体系的"连接者"转向具备服务能力的"参与者",健康业务正成为具备独立增长逻辑和产业纵深的战略单元 [11][12] - 此次调整符合公司商业调性,健康与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共同围绕用户作为个体的刚需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