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好大夫在线
icon
搜索文档
蚂蚁集团新变阵:成立“健康事业群”,探索AI医疗健康
北京商报· 2025-11-07 16:50
蚂蚁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投入可追溯到11年前。从2014年中国第一笔线上挂号缴费开始,2019年推出中国 首张电子医保码、2024年收购国内最大的线上问诊平台好大夫在线、同年AI健康管家AQ试运行……目 前,医保商保支付服务、数字化就医服务、AI医疗健康服务,共同构成了蚂蚁健康的三大核心业务。 数据显示,蚂蚁健康平台累计服务用户近9亿。 北京商报讯(记者刘四红)11月7日,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发布全员信,并宣布升级组织架构:原"数字医 疗健康事业部"正式升级为"健康事业群",并将加速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蚂蚁的战略支柱板块。 据悉,这是蚂蚁集团近年来最关键的一次组织架构升级,其业务矩阵也愈发完整:除蚂蚁国际、蚂蚁数 字科技、OceanBase保持独立公司运营外,支付宝事业群、数字支付事业群、财富保险事业群、信贷事 业群与新成立的健康事业群,共同构成蚂蚁5大核心业务板块。重投大健康赛道,也标志着蚂蚁对新增 长曲线的探索,至此蚂蚁也完成了对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健康服务三大关键领域的AI战略布局。 全员信披露,张俊杰将出任健康事业群总裁。据了解,他是2014年加入蚂蚁的"老兵",也是支付宝医疗 业务的首批员工之一,参与主 ...
蚂蚁集团新变阵:成立“健康事业群”
搜狐财经· 2025-11-07 13:25
记者:孙奇茹 蚂蚁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投入可追溯到11年前。从2014年中国第一笔线上挂号缴费开始,2019年推出中国 首张电子医保码、2024年收购国内最大的线上问诊平台好大夫在线、同年AI健康管家AQ试运行……目 前,医保商保支付服务、数字化就医服务、AI医疗健康服务,共同构成了蚂蚁健康的三大核心业务。 数据显示,其健康平台累计服务用户近9亿。 作为当下蚂蚁健康重点投入的代表性产品,AQ从6月26日 独立App上线以来,4个月就跃升为月活超千万的AI原生应用,也是其中唯一一款行业专业级AI应用。 重投大健康赛道,背后是蚂蚁对新增长曲线的探索。行业调研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将 突破20万亿,未来中国的老龄化也将催生庞大的慢病管理与健康养老需求。分析人士认为,蚂蚁的这次 架构调整,是一家科技公司应对时代变迁、解决社会问题的主动选择,也是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 深水区的行业缩影。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11月7日,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发布全员信并宣布升级组织架构,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正式升级 为"健康事业群",并将加速推动医疗健康业务成为蚂蚁的战略支柱板块。 据悉,这是蚂蚁集团近年来最关键的一 ...
蚂蚁AQ登顶背后:AI医疗远不止于看病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18:53
核心观点 - 蚂蚁集团推出的AI健康应用AQ在iOS上线不到24小时即登顶苹果应用商店医疗榜榜首,成为现象级产品 [1][2] - AQ并非简单的问答机器人,而是通过模拟真实诊疗流程、整合多模态能力和名医AI分身,打造智能化"诊前助手" [4][5] - 公司通过深度集成苹果HealthKit平台及连接国产可穿戴设备,构建个人健康数据中枢,实现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管理的转变 [6][8][9] - 蚂蚁在医疗健康领域布局长达十年,从支付和医保切入,积累了7亿医保码用户和5000家公立医院资源,形成独特壁垒 [10][11][12] - 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88亿元增至2033年3157亿元,大健康管理领域2027年规模或达2.59万亿元 [14] 产品设计 - AQ通过"AI诊室"的引导式多轮追问功能,解决用户无法准确描述症状的痛点,模拟医生听诊过程 [4] - 支持拍照上传检查报告和手写病历,覆盖99%常见报告类型且准确率超90%,并识别50种皮肤病照片 [5] - 引入近200位顶尖医院专家的AI分身,如毛洪京主任医师的AI已服务超400万人次,单日峰值11万人次 [5] - 深度集成苹果HealthKit,可读取iPhone和Apple Watch的步数、心率等数据,并与华为、Vivo等设备打通 [6][9] 战略布局 - 公司医疗布局始于2014年支付宝挂号缴费业务,现已覆盖全国超5000家公立医院,每年服务超8亿医疗健康用户 [10] - 通过收购好大夫在线和推出安诊儿等产品,构建连接用户、医生和机构的"医疗机构—医生—用户"三维服务体系 [12][14] - 与腾讯、百度、京东、字节等巨头形成差异化竞争,核心优势在于金融与医保交易层的不可替代性 [15][16][17] 行业前景 - 医疗保健被ARK Invest创始人Cathie Wood视为AI最具潜力但最被低估的应用领域 [2] - 行业面临数据孤岛、语料质量、隐私法规等挑战,商业化模式仍需探索,属于需要长期投入的"慢行业" [18][19] - AI医疗的终极目标是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通过整合诊疗数据与可穿戴设备数据实现预测性健康管理 [20]
App适老化评测报告:2025十大优质应用名单发布
新京报· 2025-06-04 15:15
评测样本与方法 - 评测样本覆盖iOS和6个安卓应用市场热门榜前200名应用,最终形成84个有效样本,剔除输入法、浏览器、邮箱等老年群体使用率偏低的应用[2] - 评测方法升级,从2024年简单的"有/无"评估转向对语音输入准确率、流畅度等技术指标的深度评测,并采用直接操作和互联网检索相结合的方式[2] - 统一将各类适老化模式命名为"长辈模式",与"标准模式"形成对比[2] 评测指标体系 - 基于工信部《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设立5个一级指标: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安全性和创新性[3] - 可感知性关注字体大小、颜色对比度等视觉要素,可操作性评估按钮尺寸、语音输入等交互设计,可理解性侧重使用引导,安全性聚焦广告过滤和支付保障[3] - 创新性指标专门用于识别简化流程、AI技术应用等突破性改造,形成"23+X"维度的完整评价体系[3][4] 优质应用评选结果 - 十大适老化标杆应用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铁路12306、滴滴出行、微信、全民K歌、淘宝、58同城、好大夫在线、腾讯地图[5][7] - 分领域优质应用:金融服务类突出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旅游出行类推荐腾讯地图和滴滴出行,电商购物类优选淘宝和京东[9] - 社交娱乐领域微信、抖音、全民K歌表现突出,生活服务类58同城和美团上榜[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