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浏览器
搜索文档
一个对话助理,如何盘活整个「夸克宇宙」?
搜狐财经· 2025-10-28 14:49
公司AI业务动态 - 阿里巴巴旗下夸克业务近期动作频繁,内部代号为「C计划」的AI业务消息一度推动公司股价上涨4.2% [1] - 「C计划」的首个应用「夸克 Chat」已正式上线,用户可通过夸克App首页搜索框下的新按钮或右滑手势直接进入对话界面 [2] - 夸克AI眼镜已开启预售,被解读为公司在AI硬件领域的布局,直接对标Meta和ChatGPT [1] 市场地位与用户数据 - 夸克AI搜索插件月人均使用频次高达64.9次,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断层领先 [3] - 在全球知名风投A16z发布的Top100消费级AI应用榜单中,夸克位列全球第9,与DeepSeek共同跻身全球前十 [3] 产品特性与用户体验 - 夸克 Chat 提供类ChatGPT的沟通体验,界面风格工业克制,回答复杂问题时注重逻辑结构,倾向于使用「总-分-总」框架 [5] - 产品表述方式客观中立,避免使用主观词汇,更多采用「数据显示」、「根据报告指出」等陈述方式 [12] - 面对用户提问,夸克 Chat 能提供详尽、可执行的「行动指南」式回答,而非简单结论 [13] 核心技术优势 - 夸克 Chat 由阿里巴巴最新闭源大模型驱动,据信为Qwen3-Max模型,其总参数超过1T,预训练使用了36T tokens [31] - Qwen3-Max模型在发布后的一些关键指标上已超过GPT-5,性能跻身全球前三,在数学、推理、代码和复杂指令理解上表现卓越 [31] - 在AI圈进行的大模型「炒股」大赛中,Qwen3-Max成为新晋王者 [32] 生态整合与协同效应 - 夸克「对话助手」旨在盘活其整个产品生态,包括夸克浏览器、夸克扫描王、夸克网盘等成熟工具 [35][36] - 产品实现了跨应用功能调用,用户在一个界面发出指令,夸克 Chat 即可调动扫描、翻译、网盘等能力完成复杂任务流 [37] - 夸克 Chat 与夸克网盘深度打通,用户可指令AI直接收集资源链接并一键转存 [37] - 产品具备AI Agent特性,能自主理解用户意图并规划执行,例如复原试卷并看图解题 [38] 战略布局与未来方向 - 夸克「C计划」卡位AI超级入口,通过浏览器(PC端)、对话(移动端)、眼镜等产品覆盖多终端 [42] - 公司的AI ToC布局展现出较大野心,其战略核心是打造真正「好用」的助手型工具,而非娱乐化快消品 [44] - 公司依托性能领先的Qwen模型、坚实的AI基础设施与算力基础,以及多年积累的工具生态,构建了竞争护城河 [41]
AI浏览器专题解读
2025-10-27 08:3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AI浏览器和搜索引擎领域,公司包括OpenAI、谷歌、微软、Opera、Procuracy、Comet、豆包、夸克、米塔AI搜索等[1][2][12][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OpenAI ChatGPT Atlas AI浏览器** * Atlas基于Chromium内核,嵌入了ChatGPT能力,从AI原点出发重塑浏览器,而非简单嵌入AI功能[2][5] * 主要功能包括常态化的侧边栏与网页实时同步阅读理解、浏览器记忆功能整理用户历史偏好、智能代理功能支持航班预订等任务执行、高亮交互和光标聊天实现文字再编辑[3][5] * 多模态能力支持对播放视频进行实时总结、支持GitHub代码修改与编辑、截图识别图片内容[6][7] * 隐私与权限控制可设置网站访问权限及浏览数据是否纳入训练,并包含传统浏览器所有基本功能,兼容Chrome生态系统[4] * 目前仅支持Mac操作系统,未来计划很快推出支持Windows、iOS和安卓平台的版本[8] **OpenAI经营情况与GPT-5模型** * 截至2025年10月,ChatGPT周度月活跃用户达8亿,全年业务收入目标130亿美元,已实现100亿美元,相较2024年翻倍增长[1][9] * GPT-5模型与Windows文件及第三方插件交互更灵活,系统可根据问题复杂度自动分配模型,降低使用门槛[10][11] * 会员机制调整预计将推动ChatGPT流量保持健康增长[1][11] **AI浏览器市场格局与发展前景** * AI技术推动浏览器与搜索引擎融合,更注重AI大模型对用户体验的提升,而非仅关注搜索引擎的广告变现[12] * 全球浏览器市场中谷歌Chrome市占率接近70%占据主导地位,苹果Safari稳步上升,微软Edge约占5%[1][13] * 中国市场Chrome约占一半份额,Edge、Safari及国产浏览器紧随其后[1][13] * 截至2025年年中,全球AI浏览器用户数量已达约5亿,同比增长近3倍[1][13] * 预测到2031年全球搜索引擎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美元,各大厂商将继续推动LLN产品以抢占新红利[14] **主要AI浏览器公司特点与进展** * Opera发布了Arria模型,是早期推出AI浏览器功能的公司[15][16] * 微软推出new Bing搜索引擎及Edge浏览器,结合OpenAI技术进行功能升级[2][12][15] * Procuracy和Comet专注于专业场景,提供高效信息整合与代理任务执行能力,Comet更早推出代理式浏览器,在法律文书、办公白领等专业人士中体验较好[15][16][20] * 豆包浏览器基于Chrome OS内核,叠加偏生活化功能,流量在2025年8月、9月登顶国内大模型流量榜单[17][21] * 夸克浏览器是阿里旗下产品,面向学生群体,通过拍照识题、多模态生成图片等趣味性功能提高学习效率[15][22] * 谷歌于2025年第三季度将Gemini模型更多地融合到Chrome浏览器中,利用其全球34亿用户规模实现丝滑切换[19] 其他重要内容 * ChatGPT Atlas的发布预计基于其8亿用户及高粘性,将推动训练与推理需求扩张,并带动相关公司(如网页训练数据公司)收益增长[23] * 在最新的AI榜单中,夸克、豆包以及Kimi等与搜索引擎融合度较高的产品进入全球前50应用,夸克、豆包和Kimi进入全球前20水平[18]
实测OpenAI首款AI浏览器:一款体验让人失望的平庸作品
36氪· 2025-10-23 07:38
产品发布与定位 - OpenAI发布首款AI浏览器ChatGPT-Altas,基于Chromium内核打造,内置ChatGPT并具备浏览记忆功能 [1] - 产品支持Agent模式,用户可通过简单指令让浏览器自动执行任务,但该模式仅限Plus、Pro、Business用户使用 [1] - 目前仅开放macOS客户端,Windows、iOS、Android版本将稍晚推出 [1] 产品功能与设计 - 使用前需先登录GPT账号,默认模型为GPT-5,可切换至GPT-4o [5][7] - 主界面设计简约,搜索框居中,侧边栏集成聊天记录,支持快速调取 [6][7] - 提供深度研究、代理模式、画布等功能,支持添加文件和照片,与ChatGPT应用端保持一致 [7] - 默认搜索引擎为Google,提供“直接提问”和“互联网搜索”两种搜索方式 [11] 核心功能体验 - 浏览记忆功能可整合近期提问内容与答案,生成更全面的总结结果 [15] - Agent模式可模拟人类操作网页,例如自动打开OPPO官网查找Find X9系列手机并尝试加入购物车 [16][18] - 但Agent模式执行速度较慢,例如加购操作耗时超过30秒,而手动操作仅需不到10秒 [18] - 代理模式能识别并关闭Cookie请求或浮动广告,但整体效率低下 [18][20] 市场竞争对比 - 与夸克浏览器相比,夸克主页面更直观地展示翻译、写作、PPT等工具,而ChatGPT-Altas保持简约风格 [9] - 在结果呈现方式上,夸克将AI结果置于顶部,下方为网页结果;360AI浏览器与ChatGPT-Altas类似,全篇幅展示AI总结结果 [13] - 产品目前功能较为简陋,代理模式响应速度慢,设计与竞品相比未显着拉开差距 [21] 行业影响与展望 - ChatGPT-Altas被视为ChatGPT客户端的完整体,涵盖GPT全部功能并支持网页对照总结和视频分析 [21] - 尽管短期内难以挑战Google Chrome的霸主地位,但其浏览记忆和代理模式可能对Google、微软等厂商构成竞争压力 [22] - AI浏览器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技术有望在中国厂商优化下衍生更多玩法 [22][23]
浏览器,又“性感”了?
创业邦· 2025-08-27 11:24
AI浏览器行业动态 - Perplexity提出以345亿美元收购谷歌Chrome浏览器 报价是其自身估值180亿美元的近两倍 [6] - OpenAI亦透露收购Chrome的意愿 但谷歌暂未接受任何报价 [6] - 腾讯 阿里 360分别押注QQ浏览器 夸克浏览器 360AI浏览器 旨在打造AI时代超级入口 [6] AI浏览器技术路线 - 集成路线:谷歌Chrome与微软Edge采用将AI作为独立模块融入传统浏览器架构 界面变化不大 [8][10] - AI原生路线:Perplexity的Comet TheBrowserCompany的Dia等基于AI原生架构开发 界面以对话框形式突出AI交互核心 [10] - 国内除夸克外 多数厂商采用集成模式 AI六小虎等初创公司尚未公布相关动作 [10] 功能分类与能力 - 非自主型AI浏览器:具备网页总结 生成框架图 推荐相似网页 翻译 文字续写 多模态生成(如夸克支持制作PPT与生成图片)等功能 [12] - 自主型AI浏览器:可跨网站执行多步任务(如FellouAI自动执行登录-筛选-比价-下单全流程) 主要应用于多标签页信息对比 自动社交媒体回复 邮件监控等重复性工作场景 [12][13] 浏览器作为Agent入口的价值 - 浏览器是Agent实现跨平台操作的核心载体 能访问本地数据与操作权限 提升任务执行准确性与效率 [19][20] - 浏览器减少AI适配终端类型 成为统一入口 用户无需切换应用或设备 提升使用便捷性 [22] - 通过浏览器积累用户行为数据 可优化AI模型与产品体验 同时降低隐私泄露风险(无需向第三方工具提供账号密码) [20][22] 市场竞争格局 - Chrome全球市场份额达67.9% 拥有超30亿活跃用户 Safari与Edge份额分别为16.2%和5.1% [15][22] - 自研浏览器复杂度等同操作系统 多数产品为Chrome套壳 初创公司通过收购可快速获取用户与生态 [22][23] 当前挑战与局限 - AI浏览器存在"幻觉"问题 因信息生成依赖大模型 自身无法解决 [25] - 生态未成熟:网页理解依赖截图或DOM树解析 前者遗漏隐藏元素 后者耗费计算资源 图像识别技术无法顺畅操作复杂网页 [25] - 用户习惯需从"主动搜索"转向"主动服务" 传统公司因此谨慎推出颠覆性产品 [26] 协同生态发展趋势 - AI浏览器 Chatbot Agent形成分工协同:AI浏览器负责信息检索与展示 Chatbot完成文本生成与知识问答 Agent执行自动化办公等复杂操作 [27] - 三者差异体现在服务深度与自主操作能力(例如旅行计划中 AI浏览器整理信息包 Chatbot提供建议 Agent直接下单) [27]
浏览器,又“性感”了?
虎嗅APP· 2025-08-26 18:39
AI浏览器行业竞争格局 - Perplexity提出以345亿美元收购谷歌Chrome浏览器 报价是其自身估值180亿美元的近两倍[6] - OpenAI亦透露收购Chrome的意愿 但谷歌未接受任何报价[6] - 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 阿里 360分别布局QQ浏览器 夸克浏览器和360AI浏览器[6] AI浏览器技术路线分类 - 集成技术路线:谷歌Chrome和微软Edge采用将AI作为独立模块融入传统浏览器架构的方式 整体界面形态变化不大[7][10] - AI原生路线:Perplexity的Comet TheBrowserCompany的Dia及FellouAI等初创公司产品基于AI原生架构开发 界面以对话框形式突出AI交互核心地位[11] AI浏览器功能分级 - 非自主型AI浏览器:主要实现网页总结 生成框架图 推荐相似网页 网页翻译 文字续写等基础功能 代表产品包括360AI浏览器和夸克浏览器[14] - 自主型AI浏览器:具备跨网站执行多步任务能力 如FellouAI可自动执行"登录-筛选-比价-下单"全流程 但目前成熟场景仅限于重复性工作辅助[14][15] 浏览器在AI时代的战略价值 - 浏览器作为Agent的核心入口 能帮助Agent在不同应用间进行操作 完成访问网站 浏览文件等复杂任务[19][20] - 浏览器作为本地环境具备访问用户数据和操作权限的能力 能显著提升Agent任务执行的准确性和质量[20] - Chrome全球市场份额达67.9% 拥有超过30亿活跃用户 成为AI公司争夺数据入口的关键标的[24] AI浏览器发展挑战 - 存在"幻觉"问题:AI浏览器依赖的大模型可能生成虚假信息 且自身无法解决该问题[26] - 生态成熟度不足:图像识别技术难以顺畅操作复杂网页 易触发安全验证 导致效率低下和可靠性差[26] - 用户习惯转变:从传统"主动搜索"模式转向AI"主动服务"模式存在适应挑战[27] 浏览器与AI产品协同生态 - 行业倾向于构建"AI浏览器-Chatbot-Agent"分工体系:AI浏览器负责信息检索展示 Chatbot完成文本生成和知识问答 Agent执行自动化操作[27] - 三者服务深度存在差异:以旅行规划为例 AI浏览器整理信息包 Chatbot提供详细建议 Agent直接完成预约下单[28]
浏览器,又“性感”了?
36氪· 2025-08-26 08:42
AI浏览器行业动态 - Perplexity提出以345亿美元收购谷歌Chrome浏览器 报价为其自身估值180亿美元的近两倍 [1] - OpenAI亦透露收购Chrome意愿 但谷歌暂未接受任何报价 [1] - 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360分别布局QQ浏览器、夸克浏览器、360AI浏览器 争夺AI时代入口地位 [1] AI浏览器技术路线 - 集成模式:谷歌Chrome与微软Edge采用传统浏览器架构集成AI模块 保留原有界面形态 [2][4] - AI原生模式:Perplexity的Comet、TheBrowserCompany的Dia及FellouAI等初创企业以对话框为核心交互界面 重构网页管理功能 [5] - 国内除夸克浏览器外 多数厂商采用集成模式 [7] 功能差异化特征 - 非自主型AI浏览器主要实现网页总结(如360AI浏览器生成长视频脑图)、多模态生成(夸克浏览器制作PPT及图片)、翻译及语音助手等基础功能 [7] - 自主型AI浏览器可执行跨网站多步操作:FellouAI支持亚马逊自动登录-筛选-比价-下单全流程 Comet与Dia实现多标签页对比及商业场景自动化 [9][10] - 成熟应用场景集中于信息对比总结、社交媒体自动回复、邮件监控及跨境电商报价等重复性任务 [10] 浏览器战略价值重估 - 全球浏览器市场份额分布:Chrome占67.9% Safari占16.2% Edge占5.1% 三巨头主导市场格局 [11] - Agent技术推动浏览器成为核心入口:浏览器提供本地数据访问权限(登录状态/插件/存储数据) 保障任务执行准确性及隐私安全 [16][17][18] - 浏览器减少AI终端适配复杂度 成为Copilot等功能统一入口 提升跨平台操作便捷性 [20] 行业竞争壁垒与挑战 - Chrome拥有超过30亿活跃用户 其跨平台兼容性及插件生态构成显著竞争壁垒 [21] - 浏览器开发复杂度等同操作系统 市面多数产品为Chromium套壳 自研难度极大 [22] - AI浏览器存在"幻觉"问题(信息生成依赖大模型缺陷)及生态不成熟(网页理解依赖截图或DOM树解析效率低下) [24][25] - 用户习惯需从"主动搜索"转向"主动服务" 传统厂商保留双模式界面以平衡过渡 [26] 协同生态发展模式 - AI浏览器/Chatbot/Agent形成分工协同:AI浏览器负责信息检索展示 Chatbot处理文本生成与知识问答 Agent执行复杂任务操作 [26] - 以旅行规划为例:AI浏览器整合景点信息 Chatbot提供适龄项目建议 Agent直接完成预约下单 差异在于服务深度与操作自主性 [27]
能装3T照片的夸克,装不下阿里的野心?
新浪财经· 2025-08-11 14:07
公司AI战略布局 - 夸克构建完整AI工具链 覆盖PC端和手机端 并推出AI硬件 形成生态闭环 [1][2] - 夸克PC客户端从网盘转型为浏览器 集成AI搜索和ChatBOT功能 同时保留独立网盘客户端 [4] - 通过悬浮球和工具栏实现系统级全场景AI 可在其他APP调用AI搜索 翻译 写作功能 [7][8] - 手机端推出AI超级框 融合ChatBOT AI搜索和超级Agent 并新增AI相机功能 [9] - 发布夸克AI眼镜 具备通话 音乐 翻译 会议纪要功能 与阿里及支付宝生态融合 [12] 业务定位与战略价值 - 阿里巴巴将夸克作为C端AI工具的操作系统 承担个人用户AI入口职能 [14][16] - 相比淘宝和钉钉 夸克更适配AI搜索和智能助手场景 弥补阿里在个人AI入口的缺失 [15] - 夸克终局估值可能对标微软 苹果 谷歌 涵盖AI基础设施 AI浏览器 AI办公工具和AI硬件 [12] 产品演进历程 - 夸克最初以简洁浏览器定位诞生 后推出轻应用构建服务生态 [19] - 业务边界持续扩展 涉及智能搜索 扫描应用 短视频产品 2021年升级网盘成为王牌功能 [24] - 从浏览器 网盘到AI服务平台 核心功能多次调整 最终承载集团AI生态战略 [24][25] 市场竞争对比 - 夸克功能覆盖谷歌 微软 苹果的主流AI能力 仅缺少手机系统级权限 [3][10] - PC端AI助手功能类似微软Copilot 办公套件对标WPS和OFFICE [4][7] - AI相机功能直接对标谷歌和Apple Intelligence 产品丰富度超越ChatGPT和DeepSeek [9][10]
“白月光”火狐落幕 浏览器“新王”是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0:55
火狐浏览器市场地位变化 - 2008年火狐浏览器用户数量达到巅峰 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浏览器产品 市场份额30% [1] - 2023年6月最新数据显示 火狐全球市场份额降至2 37% [2] - 2012年谷歌Chrome市场份额首次超越火狐 并从此保持领先地位 [2] 火狐浏览器兴衰原因 - 2004年凭借轻巧 简洁 安全 快速且有附加组件的优势 从微软IE浏览器垄断中脱颖而出 [2] - 定义了如今最常见的浏览器使用习惯 [2] - 未能跟上用户多元化需求 保持"小而美"定位 被Chrome的简单稳定和强大兼容性超越 [2] - Chrome建立起庞大扩展生态 单个页面崩溃不影响其他页面 [2] AI浏览器发展趋势 - AI浏览器赛道变得热闹 包括创业新贵和AI大厂 [3] - 新型AI浏览器如Perplexity的comet支持语音交互 实现自然语言搜索和总结 [3] - 当前AI浏览器分为两类 传统浏览器的AI升级(Chrome Safari Edge)和AI原生企业(Comet OpenAI) [3] - 中国本土厂商如QQ 夸克也加入AI浏览器竞争 [3] - 多数AI浏览器基于Chrome开源内核 集成AI聊天或AI Agent功能 [3] 浏览器行业竞争格局 - 被称为"第三次浏览器大战" 正在争夺AI浏览器入口 [4] - 浏览器成为用户行为数据核心采集器 是AI训练关键资源 [3] - OpenAI若收购Chrome将获得34 5亿用户浏览数据 [3] - 隐私保护和应对AI风险成为浏览器厂商差异化竞争点 [3]
BAT的搜索框与浏览器之争
36氪· 2025-07-11 16:58
搜索引擎行业变革 - 百度曾是PC互联网时代中文搜索引擎的绝对领导者,即便腾讯、360等推出浏览器产品也难以撼动其地位 [1] - 移动互联网时代超级APP割裂数据生态,削弱了传统搜索引擎的流量优势 [1] - 谷歌和百度巅峰时期分别每秒处理4万次搜索和每日响应超60亿次搜索请求 [4] AI技术重构搜索体验 - 谷歌推出基于多模态分析的AI Mode,百度将搜索框升级为支持千字长文本/文件搜索/语音搜的"智能框" [2][4] - 大模型技术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直接获取提炼答案,降低搜索门槛 [4] - Perplexity以"AI即答案"理念半年内估值翻番至140亿美元,获英伟达CEO黄仁勋公开推荐 [5] - DeepSeek开源模型推动行业AI化加速,百度旗下产品迅速接入该技术 [7] 浏览器产品AI化升级 - 夸克浏览器推出"深度搜索Pro"自动拆解复杂问题,QQ浏览器植入QBot实现交互式搜索 [10] - 夸克整合AI对话/内容生成/学术研究等功能,QQ浏览器支持语音/文件/截图唤起等多模态交互 [13] - 阿里将夸克定位为"AI普惠平台"目标服务2亿用户,腾讯通过Agent功能拓展浏览器边界 [1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传统搜索引擎与浏览器在AI时代边界模糊,智能体浏览器成为新物种 [1][3] - 百度通过技术升级巩固地位,阿里以夸克颠覆搜索逻辑,腾讯依托社交生态推广AI搜索 [20] - OpenAI被曝挖角Chrome团队秘密开发浏览器,可能作为ChatGPT技术载体 [2] 技术发展挑战 - AI浏览器尚无法精准解决复杂专业问题,存在数据隐私和版权等隐患 [18] - AI聚合功能可能导致传统网站流量下降,冲击广告等既有商业模式 [20]
腾讯、阿里,要在张雪峰碗里「分羹」
36氪· 2025-06-17 08:13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 - 2024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10.2亿元,预计2025年增至10.9亿元 [1] - 目前中国有不少于1876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高考志愿填报" [1] - AI高考志愿填报受到阿里、腾讯等大厂关注,推出专业PK、MBTI性格测试等功能 [2][3] AI浏览器竞争格局 - 腾讯QQ浏览器推出"AI高考通"和Qbot智能助手,集成AI搜索、办公、学习等功能 [6][18] - 阿里巴巴夸克浏览器推出"AI超级框",融合对话、深度搜索等能力 [6] - 国外Perplexity、OpenAI与谷歌也在争夺AI浏览器市场 [4] AI对搜索生态的影响 - 80%消费者在40%搜索中依赖AI摘要,用户习惯从"自主筛选"转向"获得回答" [7] - 传统网站点击率最多下降25%,百度在线营销业务收入同比减少6% [8] - AI回答中专业内容社区被引权重超过60%,高质量内容更易被引用 [10] AI agent发展趋势 - AI agent能自动完成任务,如规划出行、订酒店等 [17] - 腾讯在AI agent领域最激进,将智能体与微信生态深度连接 [18] - 2025年4月有10家AI安全创业公司获得大额融资,行业重视AI安全性 [18] AI商业化与应用创新 - 快手可灵AI第一季度收入超过1.5亿,通过"一键同款"功能降低操作门槛 [23] - AI产品开发从资源技术导向转向场景创新型导向,创业公司机会增多 [25] - AI智能助手赛道90%用户被deepseek、豆包、Kimi、腾讯元宝占据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