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in Now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耐克回到起跑线
36氪· 2025-08-04 07:41
品牌历史与辉煌 - 2004年雅典奥运刘翔夺冠后耐克迅速推出广告片,精准捕捉中国对"第一"的渴望与自豪[1][2] - 耐克曾连续二十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在中国市场长期处于"躺赢"状态[8] - 创始人菲尔·奈特定义的"鞋狗"文化体现了品牌对运动本质的执着与热爱[18] 市场表现下滑 - 最新财季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滑21%至14.8亿美元,电商业务下滑31%,批发渠道下滑24%,自营门店下降6%[4] - 品牌与时代的"共谋感"逐渐消退,曾经的优等生成绩迅速滑坡[4] - 炒鞋热潮退潮后需求回归正常,但耐克未能重拾增长[28] 战略失误与组织问题 - CEO约翰·多纳霍主导的DTC改革使DTC营收比重从32%提升至43%,但削弱了渠道触达能力[15][17] - 组织架构从运动类别重构为性别类别,导致品牌精神消解[23] - 全球集权架构压制区域反应力,在舆论危机中表现出严重迟钝[28][30][31] 自救与改革措施 - 2024年启动Win Now战略,召回老将艾略特·希尔修复品牌文化[36][38] - 中国区启用本土高管董炜,放权本地创意中心Icon Studios[38] - 将ACG全球子品牌控制权交给中国区负责人,强化本地适应性[46] - 减少经典鞋款过度发售,重新聚焦专业技术鞋款[43][45] 行业趋势变化 - 中国消费者偏好从竞技转向生活方式,耐克缺席运动消费迁徙[45] - 安踏等本土品牌趁机崛起,耐克面临市场份额流失风险[45] - 渠道体系从分销转向DTC过程中失去下沉市场触达能力[23]
大中华区成“最差市场”:耐克为何抓不住中国年轻一代?
核心观点 - 耐克在中国市场营收大幅下滑,2025财年大中华区收入65.86亿美元,同比下降13%,少赚9.59亿美元(约70亿元人民币)[1][2] - 净利润同比下降44%至32亿美元,大中华区成为全球表现最差市场[2] - 滑坡原因包括战略误判、竞争失焦和时代红利消退,而非公司宣称的"流量疲软"或"促销环境"[6][22] 市场竞争 - 本土品牌安踏、李宁、特步和361度均呈现强劲增长,安踏营收突破千亿领跑行业[7] - On昂跑、HOKA等新兴品牌快速崛起,蚕食国际巨头市场份额[7] - 本土品牌精准定位细分市场,如特步聚焦跑步领域,安踏等双轨并行冲击耐克传统优势领域[8] 产品与价格策略 - 本土品牌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不是耐克买不起,而是XX品牌更有性价比"成为消费趋势[10] - 特步专业运动板块收入12.5亿人民币,同比大涨57.2%,收购的索康尼贡献超10亿元[11] - 越南工厂品控问题频发,社交媒体大量吐槽质量差、开胶等问题[12][14][16][18][20] 供应链与响应速度 - 越南生产导致供应链响应慢,新鞋设计到上架周期长,难以跟上中国市场快速变化[21] - 缺乏完整供应链,潮流变化快但产品更新滞后[21] 消费者趋势 - 年轻消费者对欧美大牌滤镜减少,技术含量不高的纺织服装类产品青少年消费者流失[23] - 本土品牌积极与垂直领域KOC合作,而耐克仍依赖顶级明星运动员,营销效果有限[24] - 忽视校园体育场景,错失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早期联系的机会[25][27] 马拉松市场表现 - 国产跑鞋在北马占比首次突破半数达57.3%[28] - 特步在国内6场高水平马拉松赛事中实现"破3"选手穿着率"6冠王"[28][32] - 2024年14场金标赛事中仅2场由国外品牌赞助,本土品牌占据主导[33] DTC战略问题 - 激进推行DTC策略,全球合作伙伴数量从3万锐减至1万,线下发展停滞[40] - 自有APP体验差、价格高,相比电商平台缺乏竞争力[38] - 增加退货和库存处理成本,失去经销商分担压力[40] Win Now战略 - 高管团队大换血,提出Win Now战略试图扭转颓势[42] - 文化感染活动如"破4挑战"距离中国消费者太远,缺乏本土化[45][46] - 精简产品线但需加强核心科技普惠化[47][48][50] - 618大促高折扣清库存,跑步品类恢复增长,库存同比下降11%[52][53]
纺织服装海外跟踪系列六十一:耐克管理层指引最差时间已过,2026财年有望逐季改善
国信证券· 2025-06-28 23: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FY2025Q4收入超出彭博一致预期和管理层指引,最差时期已过,Win Now战略及关税负面影响在FY2026有望逐季缓解 [4][5] - FY2025收入和利润小幅超出彭博一致预期,大中华区需求疲软形成拖累,部分地区库存去化效果显著,库存将于FY26H1末达到健康水平 [4] - FY2025Q4 Win Now行动最大财务冲击在四季度体现,经典系列鞋款下滑幅度加大至30%,但整体收入和利润表现好于管理层此前指引和彭博一致预期;毛利率受清库和关税影响下滑,符合管理层此前指引 [4] - 各地区电商渠道拖累明显,自有门店渠道表现较好,跑步和综训产品表现最佳,大中华区表现受客流疲软和高促销环境影响 [4] - FY2026Q1收入预计中个位数下滑,H1继续清理库存,H2虽然收入有基数压力、但盈利改善,关税影响也主要在H1体现 [4] - 看好2026财年耐克恢复良性增长,重点推荐产业链优质供应商和零售商 [4] 各部分总结 业绩和指引核心观点 - FY2025Q4收入111.0亿美元,同比-12%(不变汇率-11%),好于管理层指引和彭博一致预期,库存清理、折扣加大致盈利承压,但毛利率符合指引,净利润好于彭博一致预期 [5] - 各地区电商渠道拖累明显,自有门店渠道表现较好,跑步和综训产品表现最佳,大中华区受客流和促销影响 [5] - FY2025Q4是Win Now行动最大财务冲击,未来压力逐季递减,FY2026H1清库存,H2收入有基数压力但盈利改善,关税影响主要在H1 [5] 2025财年业绩 - 2025财年收入463.1亿美元,同比下滑10%(不变汇率口径下滑9%),小幅超出彭博一致预期与管理层指引 [8] - 分地区各地区收入均下滑,大中华区跌幅最大,不变汇率口径下,大中华区收入下滑13%,北美/EMEA/亚太拉美地区收入同比分别-8%/-10%/-3% [11] - 分品牌Nike品牌收入降幅好于彭博一致预期,Converse下滑幅度仍较大,不变汇率口径下,NIKE品牌收入下滑9%,Converse收入下滑18% [11] - 分渠道线下自有门店渠道收入持平,其他渠道均下滑,不变汇率口径下,DTC渠道下滑12%(电商渠道-20%,自有门店持平),批发渠道下滑6% [11] - 库存清理、折扣加大致盈利承压,毛利率同比收缩190bps至42.7%,SG&A费用同比下降3%至161亿美元,但费用率升至34.7%,净利润-44%至32.2亿美元,稀释每股收益2.16美元,同比-42% [11][12] - 部分地区库存去化效果显著,库存将于FY26H1末达到健康水平,截至5月末,库存金额同比持平、环比上季度末-1%至75亿美元 [12] FY2025Q4业绩 - FY2025Q4收入111.0亿美元,同比-12%(不变汇率-11%),好于管理层指引和彭博一致预期 [18] - 分地区各地区收入均下滑,大中华区拖累显著,不变汇率口径下,大中华区收入下滑20%,北美/EMEA/亚太拉美地区收入同比分别-11%/-10%/-3% [19] - 分品牌Nike品牌收入降幅好于彭博一致预期,Converse下滑幅度仍较大,不变汇率口径下,NIKE品牌收入下滑11%,Converse收入下滑26% [19] - 分渠道线下自有门店收入正向增长、好于彭博一致预期,电商渠道下滑加速,不变汇率口径下,DTC渠道下滑14%(NIKE Digital-26%,自有门店+2%),批发渠道下滑9% [19] - 分产品经典鞋款供应收缩对财务最大影响在FY25Q4体现,FY2026影响将逐季缓解,不变汇率口径下,服装下滑9%,鞋类下滑12%,经典鞋款收缩影响将在FY26H1持续,FY26H2预计只有Dunk还在收缩 [19] - 毛利率同比-440bps至40.3%,符合管理层指引,SG&A费用同比微增1%至41亿美元,费用率同比+5.0pct至37.4%,净利润-86%至2.1亿美元,稀释每股收益0.14美元,同比-86% [23] 分地区情况 - 北美FY2025Q4收入同比-11%至47.0亿美元,息税前利润同比-29%,利润率降至22.2%,DTC渠道收入下滑14%(电商-25%,自有门店+3%),批发渠道-8%,经典鞋款减少近40%,跑步和综训新产品销售转化好 [25] - EMEA FY2025Q4收入同比-9%至30.0亿美元,息税前利润同比-41%,利润率降至15.7%,DTC渠道下滑19%(电商-36%,自有门店+5%),批发渠道-4%,跑步和综训产品增长,运动服下降,库存清理略超目标 [25] - 大中华区FY2025Q4收入同比-21%至14.8亿美元,息税前利润同比-45%,利润率降至20.6%,DTC渠道下滑15%(电商-31%,自有门店-6%),批发渠道-24%,跑步产品恢复增长,运动服和乔丹系列下降,核心问题是流量疲软和高促销,库存同比降11% [26] - 亚太拉美地区FY2025Q4收入同比-8%至15.8亿美元,息税前利润同比-33%,利润率降至20.3%,DTC渠道下滑1%(电商-6%,自有门店+4%),批发渠道-5%,跑步和综训产品增长,运动服和乔丹系列下降,库存仍处高位 [26] 管理层业绩指引 - 2026财年Q1收入中个位数下降,毛利率同比降350 - 425个基点(含关税影响100个基点) [41] - 全年毛利率关税拖累75个基点,年化成本增加10亿美元,H1关税压力更大,电商渠道流量持续双位数下滑 [41] - 复苏路径FY26H1受经典款收缩、关税影响更大,H2这些因素缓解,经典款只有Dunk还有收缩,关税开始提价传导压力,H2盈利好转,但收入可能受FY25H2促销高基数压力 [41] 投资建议 - 看好2026财年耐克恢复良性增长,重点推荐与公司深度绑定、具备长期市场份额提升能力的核心供应商申洲国际、华利集团 [42] - 看好Nike经历短期调整、增长恢复后,带动核心零售商滔搏销售增长,未来新品占比增加有望带动滔搏利润率向上 [42]
一英里提速7秒,耐克如何打造“不可能”?
虎嗅APP· 2025-06-25 18:32
女子一英里世界纪录突破 - 肯尼亚选手菲斯·基普耶贡在2023年7月22日以4分07秒64刷新女子一英里世界纪录 比1989年保拉·伊万创造的4分15秒61提升近8秒 [1][2] - 基普耶贡计划在2024年6月26日巴黎挑战"破4"目标 若成功将成为首位在4分钟内完成1英里的女性运动员 [3] - 该选手已获得三届奥运冠军和世锦赛金牌 并在50天内三次打破世界纪录 展现出顶级中长跑实力 [5] 耐克科技赋能运动员 - 耐克组建专业团队为基普耶贡提供全方位支持 包括生物力学 工程学 材料研发等领域专家 优化天气 装备 领跑队形等细节 [7][8] - 开发定制装备包括Fly Suit比赛服 FlyWeb运动内衣 Victory Elite FK钉鞋 其中Fly Suit通过3D打印Aeronodes减少阻力 FlyWeb采用革命性3D打印TPU材料实现轻盈透气 [8][9] - 团队通过持续沟通优化装备细节 例如根据运动员无意识动作调整肩带舒适度 体现对人性化设计的极致追求 [11] 跑鞋技术革命历程 - 2017年Nike Zoom Vaporfly Elite跑鞋开启技术革命 后续推出Vaporfly 4% Alphafly Next%等迭代产品 助力基普乔格"破2"成功 [13] - 流线型外观 飞织鞋面 碳板中底"三明治结构"成为行业标配 国产竞速跑鞋广泛借鉴该设计方法论 [13] - 品牌历史创新包括1973年Cortez跑鞋 "华夫底"技术 以及Flyknit React ZoomX等材料突破 [14][15] 产品矩阵战略布局 - 2024年重构路跑产品线为三大系列:Pegasus(回弹缓震) Structure(支撑缓震) Vomero(超强缓震) 简化选择逻辑 [15][16] - Vomero 18及Premium版本针对女性跑者需求 结合ZoomX泡绵和Air Zoom气垫 灵感源自反重力跑步机技术 [19][20] - Structure 26定位全能型产品 覆盖长距离慢跑 日常训练及城市漫步等多场景需求 [22] 品牌战略核心价值 - 推出"Win Now"战略 强调回归运动本质 通过创新巩固专业优势 区别于行业潮流化趋势 [24][25] - 《胜者爱找虐》广告系列突出"克服困难获得成就感"的品牌精神 引发跑者共鸣 [25] - 举办女子全球夜跑After Dark Tour 从安全环境到卫生用品等细节全面满足女性跑者需求 [26] - 品牌定位从年轻意见领袖转向核心价值差异化 强调"准备就绪的热血"而非盲目内耗 [28]
从一场赛事到生态闭环,耐克如何布局篮球生意?
财经网· 2025-05-30 10:45
赛事影响力与品牌建设 - 耐高2024-25赛季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吸引500多支队伍、8000余名球员参与,成为中国覆盖范围最广、竞技水平最高的高中篮球赛事[4] - 赛事组织接近职业联赛标准,从基层赛到全国总决赛的晋级路径为青少年提供清晰目标,总决赛现场布置、转播等均按职业标准执行[6] - 耐高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成为新一代篮球少年心中最具仪式感、最接近职业赛场的梦想起点,与年轻群体的青春和热血深度绑定[8] 篮球生态系统构建 - 公司通过耐高体系构建覆盖青少年篮球全周期的文化场域,强化品牌与年轻群体的情感纽带,为篮球生态提供生命力[8] - 生态系统为年轻人提供成长路径与精神榜样,如邓雨婷从耐高到NCAA再到中国女篮的成长轨迹,为青少年提供现实参照[12] - 通过组织NBA球星中国行、耐克篮球峰会等活动,让年轻球员接触国际顶级球星,从技术和精神层面获得激励[14][15] 本地化战略与产品创新 - 公司启用中国运动研究实验室(NSRL),针对中国青少年运动特点研发产品,如专为中国设计的Nike S.T. Flare「气焰」系列外场篮球鞋[22] - 发现中国90%篮球活动在室外半场进行,球员需要更多变向变速,且场地条件多样,南北气候差异大,对球鞋性能有更高适配需求[22] - 在产品中融入篮球文化内涵,如耐高专属科比系列签名鞋上的"Touch The Line"设计,传递拼搏精神[23] Win Now战略实施 - 篮球成为公司"Win Now"战略关键平台,聚焦回归运动本源,强化"运动"与"运动员"的核心价值表达[18] - 与NBA/WNBA续签12年合作协议,巩固全球篮球产业地位,同时延续与中国国家篮球队自1996年起的长期合作[18] - 加速在中国关键城市的战略落地,将篮球文化融入本地青少年成长路径,如北京、广州等城市[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