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硬件
搜索文档
“大空头”伯里警示AI泡沫后 披露Q3大幅做空英伟达(NVDA.US)Palantir(PLT...
新浪财经· 2025-11-04 21:20
来源:智通财经网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大空头"投资者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旗下的赛恩资产管理 公司(Scion Asset Management)递交了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持仓报告(13F,美国SEC要求机构 投资者披露持股情况的文件)。此次文件中披露的对人工智能热门股英伟达(NVDA.US)和 Palantir(PLTR.US)的大额看跌头寸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这并非伯里首次做空英伟达,其在今年一季度几 乎清空了所有上市股票持仓,同时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贸易战搅动全球市场前,新建了对英伟达和中 概股的看跌头寸。 Scion第一季度持仓报告中包含一项额外披露,称所披露的看跌期权"可能用于对冲不符合13F报告条件 的多头头寸",但第三季度持仓报告中没有包含类似声明。 统计数据显示,Scion第三季度持仓总市值达13.8亿美元,上一季度总市值为5.8亿美元,环比增长 138%。该基金在第三季度的持仓组合中新增了7只个股,增持了1只个股;同时,减持0只个股,清仓14 只个股。其中,前十大持仓标的占总市值的100%。 | 2025-09-30 | | | --- | ...
“大空头”伯里警示AI泡沫后 披露Q3大幅做空英伟达(NVDA.US)Palantir(PLTR.US)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21:14
智通财经APP获悉,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大空头"投资者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旗下的赛恩资产管理公司(Scion Asset Management)递交 了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持仓报告(13F,美国SEC要求机构投资者披露持股情况的文件)。此次文件中披露的对人工智能热门股英伟达(NVDA.US)和 Palantir(PLTR.US)的大额看跌头寸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这并非伯里首次做空英伟达,其在今年一季度几乎清空了所有上市股票持仓,同时在美国总统特朗普 挑起贸易战搅动全球市场前,新建了对英伟达和中概股的看跌头寸。 Scion第一季度持仓报告中包含一项额外披露,称所披露的看跌期权"可能用于对冲不符合13F报告条件的多头头寸",但第三季度持仓报告中没有包含类似声 明。 统计数据显示,Scion第三季度持仓总市值达13.8亿美元,上一季度总市值为5.8亿美元,环比增长138%。该基金在第三季度的持仓组合中新增了7只个股, 增持了1只个股;同时,减持0只个股,清仓14只个股。其中,前十大持仓标的占总市值的100%。 | 2025-09-30 | | | --- | - ...
⼤摩:2026将是AI科技硬件之年
美股研究社· 2025-11-04 20:04
以下文章来源于硬AI ,作者专注科技产研的 硬AI . AI时代,快人一步~ 来源 | 硬AI 摩根⼠丹利预测, 2026 年将成为 AI 科技硬件迎来爆发式增⻓的关键之年,主要受 AI 服务器硬件需求强劲增⻓驱动。 11 ⽉ 3 ⽇,据硬 AI 消息,摩根⼠丹利在最研报中称, AI 服务器硬件正在经历⼀场由 GPU 和 ASIC驱动的重⼤设计升级。 英伟达 即将推出的 GB300 、 Vera Rubin 平台和 Kyber 架构,以及 AMD 的Helios 服务器机架项⽬,都将带来更⾼的计算能⼒和机柜密 度。 ⼤摩在报告中强调, 随着英伟达的 Vera Rubin 平台在 2026 年下半年推出,机柜需求预计将从 2025 年的约 2.8 万台激增⾄ 2026 年的⾄少 6 万台。 更重要的是,为了⽀持更⾼功耗的 GPU ,电源解决⽅案的价值到 2027 年可能增⻓超过 10 倍,⽽液冷散热⽅案 因成为标配,其单机柜价值也将持续攀升。此外, PCB/ 基板、⾼速互联等部件亦将迎来重⼤规格升级。 这意味着, 整个 AI 服务器硬件供应链的价值正在被重估。 该⾏对多家 AI 硬件供应链公司维持积极评级,认为 ...
⼤摩:2026将是AI科技硬件之年
硬AI· 2025-11-03 17:20
硬·AI 作者 | 董 静 编辑 | 硬 AI 摩根⼠丹利预测, 2026 年将成为 AI 科技硬件迎来爆发式增⻓的关键之年,主要受 AI 服务器硬件需求强劲增⻓驱动。 11 ⽉ 3 ⽇,据硬 AI 消息,摩根⼠丹利在最研报中称, AI 服务器硬件正在经历⼀场由 GPU 和 ASIC驱动的重⼤设计升级。英伟达即将推出的 GB300 、 Vera Rubin 平台和 Kyber 架构,以及 AMD 的Helios 服务器机架项⽬,都将带来更⾼的计算能⼒和机柜密度。 ⼤摩在报告中强调,随着英伟达的 Vera Rubin 平台在 2026 年下半年推出,机柜需求预计将从 2025 年的约 2.8 万台激增⾄ 2026 年的⾄少 6 万台。更重 要的是,为了⽀持更⾼功耗的 GPU ,电源解决⽅案的价值到 2027 年可能增⻓超过 10 倍,⽽液冷散热⽅案因成为标配,其单机柜价值也将持续攀升。 此外, PCB/ 基板、⾼速互联等部件亦将迎来重⼤规格升级。 这意味着,整个 AI 服务器硬件供应链的价值正在被重估。该⾏对多家 AI 硬件供应链公司维持积极评级,认为新⼀代 AI 服务器设计升级将为相关⼚商带 来丰厚收益。 0 ...
AI产品定价难:20%的重度用户,可能会让企业亏得一塌糊涂丨鲸犀百人谈Vol.42
雷峰网· 2025-10-31 15:10
中美AI硬件创业生态差异 - 美国创业者倾向于原创,基于自身经验洞察独特垂直场景来定义产品,而国内更常见“跟风”模式,一个概念出现会涌现几百家相似项目 [6] - 美国创业者更多聚焦企业级市场,软件和硬件以ToB业务为主,中国市场ToB业务规模相对有限,中国企业做海外ToC产品相对可行,但切入海外ToB市场需要深入理解当地企业运作方式,难度高了好几个量级 [6] - 美国VC将当前视为AI硬件的“iPhone时刻”,技术和供应链成熟使开发成本可控,投资人更愿意下注AI硬件 [7] AI硬件发展机遇与战略转向 - 公司从纯软件服务“AI Phone”转向AI翻译耳机等硬件产品,动因是创始人亲身经历医疗场景下的翻译痛点,并验证了需求的普适性和市场规模 [8] - AI技术让所有硬件都能变得更智能,意味着可以将过去所有的硬件产品用AI重新定义,AI硬件比纯软件有着更大的发展前景和价值创造空间 [9] - 公司策略是软件先行,例如AI陪伴类产品先打造出能产生陪伴感的软件体验再推进硬件开发,多款产品预计明年初在CES展会亮相 [12] 技术路径与产品差异化竞争 - 行业重要趋势是很少公司会从头训练基础模型,普遍采用优秀开源模型,初创企业把资源消耗在基础模型研发上是固步自封 [19]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垂直场景的深度挖掘,例如开发超越单纯翻译的增值服务,如帮助用户应对移民局电话系统或提供通话后分析,这些深度定制功能比翻译本身更具价值 [19][20] - 在技术架构上形成三分天下:约三分之一直接使用优质开源模型,三分之一基于业务数据微调,另外三分之一针对特定场景自研专用模型 [22] AI硬件产品定价与商业模式 - AI时代传统SaaS固定订阅模式面临挑战,由于二八效应,20%的重度用户使用量可能是常规用户的十倍,采用固定月费制会让企业亏损,行业开始转向分级收费模式 [28] - 公司AI翻译耳机定价1500多元的底气在于其定价是硬件与软件价值的打包,其AI Phone软件服务在美国年费为60美元,两年使用期接近900元人民币,且公司使用自研模型和GPU集群,需承担Token消耗成本,毛利润较低 [28] - 卖硬件本身不太挣钱,渠道成本、电商平台营销成本和增值税等导致利润不高,下场做硬件是为了通过产品形态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感 [30] 垂直场景应用与市场选择 - AI硬件会优先在垂直领域取得突破,垂直场景能提供更极致的用户体验和直接价值,公司看到的七八家硅谷硬件公司都聚焦在特定垂直细分领域 [31] - 美国医疗系统仍普遍采用人工翻译,成本高达每分钟1美元以上,看一次病一小时花费60美元,而公司年度服务费仅60美元,存在两个数量级的成本优势,是重点关注的赛道 [35] - 作为创业公司,资源集中服务核心用户群体,在小语种支持上主动放弃全面覆盖,专注于主流语言市场,例如认为完整覆盖阿拉伯语等小语种投入产出比极低 [32] 出海战略与窗口期判断 - 当前是中国AI硬件创业者出海的黄金窗口期,美国资本正大力支持AI硬件创新,但这个窗口期可能只有5年左右,一旦美国建立自己的成熟供应链,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就会减弱 [42] - 企业从创立之初就要将关税因素纳入供应链设计和商业架构中,这种“tariff native”的思维要求前置性规划全球供应链,确保在任何关税政策变动下都能保持竞争力 [41] - 中国软件出海在业务初期因平台分成和获客成本,实际利润率较低,但产品具备持续竞争力且用户续费率较高,经过5年左右积累可能实现70%-80%的毛利率 [38]
收评:跳水回落!不必猜周五的涨跌了,没有悬念!周五大盘只能这样走
搜狐财经· 2025-10-31 13:24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失守4000点,收报3986.9点,下跌0.73%,深成指下跌1.16%,创业板指下跌1.84% [1] - 三大指数齐跌,市场超过4100只个股下跌 [1] - 当日成交额达到2.5万亿,显示下跌伴随换手而非资金撤离 [5] 行业与板块表现 - 量子科技板块全天活跃,富士达股价上涨超过20% [1] - 稀土永磁板块午后拉升,九菱科技股价大涨9% [1] - 电池板块表现强势,鹏辉能源封住20%的涨停板 [1] - 计算机、电子、非银金融三大行业单日资金净流出均超过百亿,人工智能硬件板块领跌 [4] - 防御性板块如银行、煤炭、化工盘中回稳,资金进行快速调仓 [5] - 中美磋商成果不及预期后,农业股和部分资源股逆势上涨,资金避险心态升温 [4] 资金流向 - 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128亿元,创近三个月新高 [2] - 外资流出主要集中在白酒、新能源、TMT等前期热门板块 [2] 影响因素分析 - 美联储再次降息25个基点,但会议声明删除了“未来将继续降息”的表述,暗示12月可能暂停降息,打乱了全球宽松预期 [2] - 中美会晤仅达成“继续沟通”的原则性共识,未在关税或科技供应链合作方面取得突破,导致投资者情绪降温 [4] - 技术面上,沪指周线级别4180点存在压力,短期均线密集粘合,易触发高位资金同步止盈 [5] - 前期涨幅较大的核心资产出现补跌,例如中际旭创跌停、寒武纪下跌近3%,可能意味着阶段性调整进入中后段 [4]
从大模型到AI陪伴:AI热点轮动背后,有哪些周期规律?
创业邦· 2025-10-23 18:48
AI硬件行业投资趋势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具身智能与AI硬件投融资达114起,融资总额超145亿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92起和98亿元[4] - 2025年5月,流向AI硬件的资金占全部投融资的五成以上[4] - 行业热点轮动顺序为:大模型(2023年)→ Agent/机器人(2024年)→ AI硬件(2025年)[26] Ropet产品定位与特点 - 产品定位为"弱机器人",专为女性设计,通过AI提供情绪价值,帮助缓解孤独感[10][12] - 采用"百分百好玩、零分有用"的产品策略,纯粹提供情绪价值而非工具属性[9][13] - 产品融合AI、潮玩和宠物元素,定位为"未来宠物公司",创造"硅基宠物"新品类[12] - 产品定价控制在2000元人民币以内,以确保市场接受度[45] 技术创新与商业化路径 - 硬件领域革命性技术经历三阶段:底层技术爆发→想象空间探索→商业价值实现[14][26][29] - AI硬件落地依赖新数据类型收集,Ropet专注于收集半米距离、120度视角的行为数据[36][38] - 中国在AI硬件领域具有产业链优势,拥有完整的传感器芯片和消费电子制造产业链[39] - AI模型获取成本降低,六人团队使用1TOPS算力芯片,4-5个月即完成四感模型开发[40] 创业历程与产品迭代 - 公司经历从复杂机器人到简约产品的转型,最终确定易市场化产品形态[45] - 2024年10月上海IP授权展成为转折点,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后获得首笔融资[46] - 2025年CES展会期间产品全球传播量达60亿次,带火AI陪伴机器人赛道[47] - 产品已交付近万台,经历3-4次重大硬件迭代,包括双圆屏显示和静音散热等改进[53][54] 市场洞察与用户定位 - 初始目标用户为24-30岁都市独居女性,实际用户扩展至50-70岁女性和儿童用户[22] - 产品设计基于"弱智能"理念,模拟0-3岁孩子感知水平,激发用户照顾欲[41][42] - 中国供应链优势明显,深圳地区可实现"下午送样、次日取件"的快速迭代效率[55] - 产品不开机率低,陪伴时长和开机率高,源于桌面的稳定电源和固定位置特性[10]
从大模型到AI陪伴:AI热点轮动背后,有哪些周期规律?
36氪· 2025-10-23 12:13
AI硬件究竟有多热?根据36氪发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具身智能与AI硬件投融资达114起,融资总额超145亿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92起和 98亿元。仅在2025年5月,流向AI硬件的资金就占到全部投融资的五成以上。 Ropet萌友智能是这股"硬核创业"浪潮中的一员。10月17日,Ropet在国内京东平台正式预售。Ropet此前在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亮相,被Forbes、 BBC、CNBC等媒体报道,在全球获得超60亿次传播,一定程度上带火了AI陪伴赛道。 萌友智能(Ropet)的联合创始人兼CEO何嘉斌把Ropet定位为"弱机器人","一般的机器人是为人服务,而Ropet则是模拟一个需要被照顾的生命体,通过 被照顾,让用户得到抚慰"。 何嘉斌并非典型的AI创业者。他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学的是产品设计,职业生涯横跨微软亚洲研究院、百度、物灵科技和字节跳动,曾主导开发LUKA 绘本机器人和PICO 4 VR一体机。他的经历让他更关注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会愿意和一个机器产生情感连接? 不久前,在由硅星人与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联合发起的AI 创造者嘉年华(AI Creat ...
创业板指数跌超2%,关注创业板ETF(159915)等产品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10-17 13:17
创业板指数表现 - 截至午间收盘,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下跌2.1%,创业板指数下跌2.4%,创业板成长指数下跌2.6% [1] 创业板指数构成与特点 - 创业板指数由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是中国创新创业企业的代表性指数 [1] - 指数中AI硬件产业链与新能源产业链合计权重约60% [1] 创业板ETF产品信息 - 创业板ETF(159915)最新规模为1020亿元,在创业板相关ETF中位居第一 [1] - 该产品近一月日均成交额约58亿元,流动性较好 [1] - 产品管理费率仅0.15%/年 [1]
年入2.5亿美元的AI硬件“黑马”Plaud回归国内 能否复刻海外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23:47
在AI(人工智能)硬件赛道竞争白热化的2025年,成立不到三年、总部位于深圳的Plaud预计2025年总收入将达到2.5亿美元,并且,其AI纪要 产品覆盖170个国家,出货量已超100万台。 "刚开始主打海外,是因为之前创业的经验与观察。"近日,Plaud.AI合伙人、中国区CEO(首席执行官)莫子皓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采访回忆起公司初期方向时称,团队曾通过搜索下载量高的软件发现,"Google Translate下载量过亿却巨难用",而录音转写领域存在明显需求 缺口,"这是我们看到的商机"。 公开资料显示,Plaud以录音设备为切入点,曾推出全球首款且销量第一的卡片式AI纪要产品Plaud Note以及可穿戴式产品Plaud NotePin。通过 在海外小试牛刀,Plaud今年9月正式选择回归国内,并随即将AI录音设备价格卷至"百元级"。 "产品在海外成功,但14亿中国人有需求,不服务就不合理。"莫子皓强调,Plaud创立第一天,就定位为一家全球化公司,国内庞大需求亦是 团队关注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的AI硬件市场已经杀成"红海",诸多大厂如阿里钉钉、科大讯飞,创业公司"出门问问"等以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