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新氧推出“奇迹童颜3.0”定价2999元,CEO金星:医美行业未必非要暴利
新浪科技· 2025-09-23 19:08
金星提到,"那段时间上游厂商首先发布声明,称我们此次促销活动未获得其官方授权,这个事情非常 奇怪,我买了他们的产品,然后我们开展活动,为何还需要他们授权?此外,这些厂商习还频繁发送律 师函施压,我们公司三位高管均曾收到其律师函,对方还向其全国代理商发布通知,说谁继续向我们供 货,将取消其代理资格。" 新浪科技讯 9月23日晚间消息,今日,新氧科技正式推出奇迹童颜3.0,定价为2999元,创下童颜针史上 最低价。据介绍,目前市面上的艾维岚、塑妍萃等童颜针单价基本在1.3万元到2.4万元不等。 新氧科技CEO金星介绍,"中国内地童颜针价格高的关键原因是机构采购成本高,同时终端售价也被上 游厂商控制,新氧青春诊所想通过低毛利策略,把价格做到普通消费者可负担,我们每个季度都在高速 的增长,我们希望能给行业带来一个启发,其实医美行业未必非要暴利。" 今年4月以来,新氧先后上线了奇迹童颜1.0、2.0版本,但都因为价格过低与上游医美材料厂商产生冲 突。"我们首次将中国内地市场的童颜针价格从万元降至5000元档,广受消费者好评,却遭遇了厂商的 胁迫压力。"金星表示。 据金星透露,"1.0、2.0版本分别采用的是普丽妍(南京 ...
新氧打响价格战第一枪:“童颜针”跌破3千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17:16
童颜针"价格战"正迎来最激烈的时刻。 9月23日,新氧(SY.O)正式推出奇迹童颜3.0,定价为2999元,创下童颜针史上最低价——目前市面上 的艾维岚、塑妍萃等童颜针单价基本在1.3万元到2.4万元不等。 操作方面,新氧的奇迹童颜3.0主要采取童颜针"塑缇妍"复配玻尿酸的形式。 塑缇妍的出品方是江苏西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西宏生物"),其母公司系正在冲刺港股IPO的东 方妍美(成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据金星透露,1.0、2.0版本分别采用的是普丽妍(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普丽妍")的普丽 妍、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圣博玛")的艾维岚,这两家厂商要求终端售价分别为16800 元/支,18800元/支,但新氧的定价分别低至4999元、5999元。 这引发了上游医美材料商的不满,普丽妍、圣博玛都先后向新氧发函,要求下架童颜针的产品。 今年7月,西宏生物的童颜针(丽真然)获批上市,其大中华区的推广、商业化等权益被授权给了康哲 药业(0867.HK)。 "塑缇妍是我们与西宏生物定制的产品,与丽真然为同款童颜针,但型号略有不同。"新氧CEO金星告诉 信风,"西宏生物不干涉下游的定价。" 短 ...
胶原蛋白:医美技术升级,场景拓宽
2025-09-08 00:1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医美行业 特别是轻医美领域 涵盖上游材料如玻尿酸 肉毒毒素 再生材料和胶原蛋白等[1] * 公司涉及锦波生物 华熙生物 艾美克 四环医药 华东医药 兰州恒力 韩国LG 美国艾尔建 高德美等[2][8][10][14][16][29][3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低 每千人诊疗量为韩国的1/4 美国的1/3 日本的80% 市场潜力巨大[1][3] * 医美行业从无序爆发转入稳步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保持15%年复合增速 上游新材料和新技术品类增速领跑行业[1][5][6] * 玻尿酸市场格局变化显著 国产品牌市占率从2019年外资主导变为2021年国产主流厂商占32.8% 艾美克超20% 华熙生物2025年上半年获批产品11个[8] * 肉毒毒素市场快速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维持接近20%年同比增速 2024年市场规模近100亿人民币 2030年预计达300亿 中国市场共获批6款产品[10] * 再生材料因安全性和长效性优势受青睐 微球类再生材料市场竞争激烈 2024年艾美克如白天使收入约12.2亿元 新可丽美学少女针收入约11.4亿元 韩国艾素菲销售额约3.3亿元[12][14][15][16] *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在轻医美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 2024年市场规模近100亿人民币 占轻医美注射市场6.5%渗透率 预计2027年提升至10%[23] * 胶原蛋白在医美应用具有结构优势和安全性 促进有序再生 修复性和长效抗衰效果优异[17][18][24] * 中国大陆胶原蛋白市场起步较晚 全球首款胶原蛋白填充剂1981年获批 进入中国仅十余年 目前国内共获批11款胶原植入剂 包括6款动物源产品和重组人源化产品[25][28] * 锦波生物作为重组人源化制备技术领先企业 唯一获得重组人源化3类械认证 全球首次发现并解析164.88度柔性结构核心功能区 开发首款注射级植入剂[29] 其他重要内容 * 不同地区消费者需求差异 欧美偏爱塑形类医美手术 亚洲关注皮肤状态改善和面部抗衰[4] * 医美上游材料发展经历国产替代和弯道超车两阶段 2010-2020年以玻尿酸和肉毒毒素国产替代为主 之后国内厂商在新材料如重组胶原蛋白实现超越[7] * 国产品牌通过低价策略切入低价格带 推动轻医美大众化和消费者心智教育[9] * 肉毒毒素市场份额差异化核心取决于销售团队能力 普及增长驱动来自轻医美渗透率提升和多品项联合治疗[11] * 再生材料对高端玻尿酸市场造成冲击 如乔雅登丰颜 质颜定价7000元以上产品表现平淡[16] * 胶原蛋白制备方法差异 天然提取有动物源免疫风险 致敏率约3% 重组基因工程制备产品质量更稳定高效[19] * 胶原蛋白应用场景拓宽 医疗领域用于创面敷料和止血材料 医美领域用于填充塑形和敷料 保健品领域美护抗衰占2024年市场收入45%[20][21][22] * 胶原蛋白注射剂过去未能快速爆发因性价比和安全性问题 动物源存在过敏率 玻尿酸价格低且过敏反应率低[26] * 台湾双美公司在大陆市场基本垄断 有三款中高端定位产品[27] * 除锦波生物外 巨子生物 创健医疗 完美生物 华熙生物等多家企业积极推进重组人源化针剂研发[30]
SILKROSE® 丝玫瑰北京发布会圆满落幕 国内首款自主PEG交联凝胶正式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8-16 18:45
核心技术突破 - 丝玫瑰采用PEG交联技术构建更丰富的三维空间网络,具有良好的柔弹性,使静动态表情自然融合,有效避免移位变形问题 [2] - 产品安全性设计突出,玻尿酸降解后释放的PEG片段可在体内完全代谢,无蓄积风险,效果维持时间可达9个月以上 [4] - 派格注射法能精准改善面部倦容,注射后静动态表情自然灵动,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工具 [4] 行业专家观点 - 专家强调PEG交联技术在医美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认为轻医美市场已从"增量竞争"进入"品质竞争" [5][7] - 丝玫瑰的PEG交联技术突破推动医美产品从"功能满足"向"体验升级"转型 [7] - 键凯科技董事长表示公司致力于科技创新与产品品质,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医美解决方案 [5] 战略合作与市场影响 - 键凯科技与华润上海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依托华润渠道优势加速产品市场覆盖 [8] - 丝玫瑰填补国内PEG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技术空白,打破相关技术的国际垄断 [8] - 公司已助力国内外多类产品研发生产,包括国内8款、国际3款PEG修饰药物及国内3款、国际11款医疗器械 [8] 产品上市意义 - 丝玫瑰是国内首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PEG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推动新材料技术临床研究成果高效转化 [8] - 发布会凝聚专家共识,为医美材料的规范应用树立标杆 [8] - 公司将持续以材料创新赋能医美机构,构建企业、机构、求美者三赢的健康医美生态 [10]
打一针返老还童?童颜针卖了30亿
盐财经· 2025-07-14 17:33
童颜针市场概况 - 童颜针核心成分为聚左旋乳酸(PLLA),通过刺激人体生成胶原蛋白实现抗衰效果[4][6] - 2021年中国市场规模仅1亿元,2024年超30亿元,三年增长30倍[6] - 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5.45亿美元,2033年增至20.8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8%[26] 主要厂商与产品表现 - 长春圣博玛旗下"艾维岚"累计销量21.33万支,创收超40亿元[6] - 爱美客"濡白天使"为代表的凝胶类产品营收12亿元,毛利率93.76%[6][24][25] - 江苏吴中代理韩国"艾塑菲"两个月销售2万支,实现毛利6640.74万元,2025Q1医美收入同比增8781.59%[25]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获批童颜针产品从2021年2款增至2024年9款,近20家企业排队注册申报[22][23][30] - 爱美客拟14亿元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 85%股权,或影响江苏吴中代理权[27][28] - 新氧与圣博玛爆发价格战,艾维岚终端价从2万元降至5999元,上游厂商定价权受挑战[30][33][34] 产品特性与消费者反馈 - 单支价格区间1万-2万元,进口品牌(如艾塑菲)价格更高[12][18] - 效果延迟性显著,起效需2个月,最佳效果出现在注射后6个月[19][36] - 部分案例出现肿胀、馒化等不良反应,与注射深度和医生操作强相关[36][37][38] 技术发展历史 - PLLA最初用于医疗缝线,2004年FDA批准用于艾滋病患者面部脂肪萎缩治疗,2009年扩展至健康人群[15] - 早期因浓度过高导致硬结问题,后改良为8ml低浓度溶液减少并发症[38]
“童颜针”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6-23 17:15
行业竞争格局 - 上游医美材料商圣博玛与下游机构新氧因童颜针"艾维岚"定价5999元(市场公价1/3)爆发冲突,圣博玛拒绝提供正品保证,新氧则指责其"无端抹黑"[1][2] - 国内童颜针市场竞争加剧,2021年仅2款产品(艾维岚、濡白天使),2024年已增至7款获批产品,价格区间1.3万-2.4万[28][30][32] - 新氧提前布局童颜针赛道,2023年与东方妍美达成战略合作,获得XH301等3款未上市产品的独家商业化授权[4][19][20] 产品与技术 - 东方妍美核心产品XH301(童颜针)采用聚左旋乳酸(PLLA)+羧甲基纤维素(CMC)组合,与艾维岚材料一致但优化了造球工艺,微球更圆润且残留量更低[12][13][15][16] - XH301临床试验显示矫正皱纹有效率达95.5%,显著高于对照组进口玻尿酸的59.83%,预计2024年下半年完成国内上市审评[6][16][17] - 东方妍美2024年收入仅0.13亿元,亏损0.64亿元,现金储备0.33亿元,商业化依赖新氧代理模式[7][18][22] 市场趋势与价格动态 - 全球童颜针市场规模2024年达14.88亿美元,预计2033年增长至20.82亿美元[25] - 童颜针价格战已现端倪,新氧复配产品定价5999元(原价1.8万),杭州、成都等地机构艾维岚价格亦降至5900元左右[1][34][37] - 新氧CEO透露即将上市的国产童颜针定价更理性,东方妍美XH301面临激烈价格竞争[38] 公司战略与规划 - 东方妍美计划通过代理模式(新氧)快速实现XH301商业化,同时筹建自有销售团队为长期独立运营做准备[18][23] - 公司拟推进XH301在欧盟及东南亚市场的注册,并计划IPO募资用于海外市场拓展[6][43] - 其他管线产品如XH305(类似水光针)面临低价竞争,终端价仅数百元[40][41]
联手新氧,东方妍美“童颜针”要卷入价格战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6-23 13:51
行业动态 - 上游医美材料商圣博玛与下游机构新氧因童颜针价格战爆发争议,新氧自营诊所销售的艾维岚复配产品定价5999元仅为市场公价1/3,引发圣博玛声明不提供正品保证[1] - 童颜针行业价格战一触即发,新氧CEO透露即将上市的国产童颜针定价将更趋合理[2] - 2024年童颜针全球市场规模达14.88亿美元,预计2033年增长至20.82亿美元,但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承压[17][26] 产品竞争格局 - 国内已上市童颜针达7款,包括圣博玛艾维岚(1.8w)、江苏吴中艾塑菲(2.1w-2.3w)、高德美塑妍萃(2.1w-2.6w)等,多款产品出现价格破发至5.9k-7k区间[5][22][30] - 东方妍美核心产品XH301采用聚左旋乳酸(PLLA)+羧甲基纤维素(CMC)组合,预计2024年下半年获批,其造球工艺优化使微球有机残留量更低[7][8][9] - 与XH301同期处于审批阶段的还有杭盖秱博、江苏西宏的童颜针产品,行业供给持续增加[25] 企业战略合作 - 东方妍美2023年与新氧达成10年独家合作协议,授权后者在大中华区推广XH301等3款产品,新氧承诺按协议价采购最低数量[11][12] - 东方妍美当前现金储备仅0.33亿元,选择代理模式系资金受限的权宜之计,但计划未来建立自有销售团队[14][15] - 公司计划通过港股IPO募集资金推进XH301在欧盟及东南亚市场的注册商业化,拓展增量空间[36][37] 技术差异与市场定位 - 童颜针材料组合相似但工艺差异显著,东方妍美XH301采用球形微球工艺使粒径分布更均匀,临床试验显示皱纹矫正有效率95.5%显著高于对照玻尿酸的59.83%[8] - 公司另一产品XH305定位水光针市场,但该领域终端价已跌至数百元级别,想象空间有限[34][35] - 新氧绑定策略使XH301难以维持高价,行业普遍预期童颜针万元价格体系将难以持续[32]
医美材料大战正式打响,谁能胜出?
36氪· 2025-06-09 09:04
医美材料市场动态 - 2025年医美材料市场迎来琼脂糖、羟基磷酸钙两大新材料首张三类证,其中羟基磷酸钙一个月内连续获批一款国产和一款进口产品 [1] -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成为锦波生物及整个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第三张三类证 [1] - 四环医药、乐普医疗相继获批少女针、童颜针产品,国内已累计获批7款童颜针和3款少女针 [1] - 动物源胶原蛋白领域珂瑞康生物注射用面部胶原蛋白植入剂获批,显示该材料重新受到关注 [1] 获批产品统计 -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110多款医美注射填充产品获批,主要涵盖玻尿酸、动物源胶原蛋白等7种材料 [2] - 玻尿酸领域有瑞士Kylane、华熙生物等10款产品获批 [2] - 新材料领域包括意大利GHIMAS的琼脂糖产品、摩漾生物和Merz的羟基磷酸钙产品等 [2] - 重组胶原蛋白、聚乳酸等新材料也有多款产品获批 [2] 企业融资情况 - 2025年前5个月已有12家医美材料公司获得融资,涉及注射填充和功能护肤材料领域 [4] - 聚源生物获得超亿元C轮融资,瑞德林获得超5亿元C轮融资 [5] - 白衣缘生物和美柏生物分别聚焦ECM材料研发,获得数千万元融资 [5] - 多家企业如迈捷生命、花瓣生物在新材料研发方面取得进展 [6] 上市公司布局 - 华熙生物投资瑞吉明生物布局PDRN材料,江苏吴中取得丽徕科技PDRN溶液独家权益 [7] - 华东医药推进壳聚糖填充剂KIO015研发,昊海生科研发医用交联几丁糖凝胶 [7] - 爱美客开展21项横向课题研究,涉及PLLA、PDDO等多种新材料 [7] - 新材料研发方向聚焦安全性提升、塑形效果优化和功效多元化 [7] 首证竞争态势 - 锦波生物凭借重组胶原蛋白首证实现业绩快速增长,成为首证红利典型案例 [10] - 2025年羟基磷酸钙和琼脂糖先后获批前两张三类证 [10] - 多家企业正在冲刺PDRN、ECM、壳聚糖等新材料首证 [11] - 华东医药壳聚糖产品预计2025年获CE认证,可能成为全球首个非动物源性壳聚糖填充剂 [11] 市场拓展策略 - 企业通过拓展新适应症争夺市场,如颞部填充和妊娠纹修复等 [13] - 材料联合应用和创新给药方式成为差异化竞争手段 [14] - 昊海生科与美国Eirion合作开发外用涂抹式肉毒毒素产品 [14] - 多种新材料已完成主文档登记,为审批按下加速键 [14] 行业发展趋势 - 医美材料创新主要集中在更安全自然的填充效果和更具性价比的抗衰功能 [8] - 新材料多已在国外医美或医疗领域有应用基础,如PDRN、羟基磷酸钙等 [9] - 市场教育、医师培训和品牌推广是新产品上市后的关键挑战 [15] - 医美与美妆护肤应用可能形成双向融合,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16]
赵燕的券商反击战:谁在谋杀中国玻尿酸?
观察者网· 2025-05-21 20:16
华熙生物与券商研报争议 - 华熙生物通过官方公众号发文指控华泰证券、安信证券等头部券商发布偏颇研报,蓄意贬低透明质酸行业价值,为竞品巨子生物造势 [1] - 券商研报提出"透明质酸技术过时论""胶原蛋白安全性优势论",并将透明质酸产业价值置于胶原蛋白之下 [1] - 争议折射医美行业从技术竞争转向资本叙事的博弈,类似2015年干细胞概念被资本热捧后玻尿酸被贴"技术落后"标签的历史重演 [2] 透明质酸与胶原蛋白技术对比 - 透明质酸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核心功能为填充塑形与保湿,维持6-12个月,可通过溶解酶快速逆转效果 [3] - 胶原蛋白为动物源性蛋白质,重组技术突破后人源化发展,维持3-6个月,适合修复受损肌肤和改善松弛 [4] - 玻尿酸注射价格进入"百元区间",胶原蛋白单次价格普遍超9000元,因代谢更快需频繁补打成为机构提升客单价抓手 [4] 医美行业营销策略变革 - 机构通过"幼态脸打造""全脸提升"等精细化概念包装引导消费者增加注射频次与部位,以"全脸定制化方案"维持业绩增长 [4] - 社交媒体KOL传播"胶原蛋白抗衰更自然""代谢无残留"话术,构建"安全+长效"消费认知,推动高客单价胶原蛋白产品 [5] - 玻尿酸原料产能全球性过剩,市场逻辑从技术稀缺驱动转向产能竞争 [5] 产品供给与市场格局 - 国内获批玻尿酸相关产品超50款,胶原蛋白注射针剂仅9款,稀缺性使胶原蛋白成资本市场关注重点 [6] - 国际巨头艾尔建、瑞典瑞蓝占据玻尿酸8000元以上高端市场,国产厂商加速高端化布局 [8] - 羟基磷灰石和重组胶原蛋白重塑市场,预计2027年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达1738亿元,重组胶原蛋白占比超60% [9] 医美巨头业绩与战略分化 - 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从63 59亿元跌至53 71亿元,净利润从9 61亿元骤减至1 74亿元,2025年Q1净利润同比降58 13% [7] - 爱美客2024年营收增速降至5%,明星产品"嗨体"销售额3 14亿元,溶液类和凝胶类注射产品增速分别为4 40%和5 01% [7] - 昊海生科2024年营收26 98亿元(同比+1 64%),医美业务增长但眼科业务受集采影响降7 60% [7] 企业战略调整方向 - 华熙生物进行管理层重组,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转型,但需平衡高营销开支与长期投入 [9] - 爱美客以13 86亿元收购韩国REGEN,布局肉毒毒素、司美格鲁肽等新领域 [10] - 昊海生科需在医美、眼科、骨科业务中重新平衡,胶原蛋白布局决定能否摆脱政策依赖 [10]
报名!皮肤管理-胶原蛋白专题活动
思宇MedTech· 2025-05-19 15:59
行业趋势 - 皮肤管理正从传统美容护理转向以材料科学和生物工程为基础的精准抗衰阶段[1] - 胶原蛋白是皮肤健康与组织再生领域的关键材料[1] 活动概况 - 活动时间定于2025年5月23日14:00-16:30[2] - 活动地点在北京朗诚大厦且仅限现场交流[2] - 主办方为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2] - 参与对象包括科研人员、企业代表和投资人等[2] - 活动免费但采用限额审核制[2] 主办方背景 - 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是国内首家专注整形外科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平台[4] - 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4] - 聚焦材料、器械和药械结合类创新[4] 活动议程 - 开场介绍由八大处整形集团副总经理姚贵金主持[2][3] - 专题分享由张贵锋研究员主讲胶原蛋白在皮肤管理中的科学基础与创新路径[4][5] - 张贵锋研究领域涵盖止血、细胞支架、水凝胶与3D打印等方向[5] - 分享内容将包括皮肤衰老机制、胶原蛋白与其他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以及个性化产品研发趋势[5] 讨论方向 - 胶原蛋白在皮肤管理中的应用场景与研究趋势[6] - 从护肤品到医用材料的跨界产品设计逻辑[6] - 疤痕修复的临床痛点与材料创新机会[6] - 多路径组合方案的监管与市场挑战[7] - 科研落地到可持续商业模型的路径[7] - 皮肤管理与疤痕修复的协同发展[7] - 海外市场对比视角下的中国机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