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物联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立潮头 浙江三大新兴产业迈上“万亿级”台阶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22:09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74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67家 [1]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5%,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17% [2] - 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同比增长20.2%,累计有12个产品获国际首台(套)装备认定,286个产品获国内首台(套)装备认定 [2] - 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3.1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44万家 [2] - 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研发机构、承担科技项目、授权专利均占全省80%至90% [2] 企业研发机构与创新支持体系 - 获批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6家 [2] - 建设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60家(数量居全国第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1567家 [2] - 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省企业研究院分别达448家、2368家 [2] - 企业牵头或参与的省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占比超80% [3] - 2024年支持企业享受税惠达1595亿元 [3] 新兴产业发展突破 - 高端软件、智能物联、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集群营收规模已突破万亿元 [6] - 规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5.2万亿元,连续跨越两个万亿级台阶 [6] - 累计培育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6]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近四年年均增速分别达10.8%、10.1% [6] - 新能源汽车产量跃居全国第4位 [6] 未来产业布局与规划 - 已建设22个覆盖16个前沿领域的未来产业先导区,聚集企业600余家 [6] - 建立"四个百项"未来产业培育库,入库企业232家、技术产品133项、创新场景44项、人才团队76个 [6] - 计划每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 [5] - 目标到2030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超3.5% [5]
做公益,为什么需要海康威视这样的“技术派”?
第一财经网· 2025-10-29 16:44
公司公益战略新举措 - 公司正式推出“STAR科技公益安装商伙伴计划”,旨在联合安装商为科技公益项目提供专业可靠的技术实施支持,构建可持续的公益生态网络 [1] - 该计划是STAR科技公益的组成部分,安装商的加入能让各界伙伴发挥所长,共同确保公益项目可落地、可持续、见长效 [3] - 安装商伙伴可通过参与公益场景实践,实现能力边界拓展、社会价值与专业成长 [4] STAR公益体系构成 - STAR公益是公司ESG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STAR科技公益和STAR员工公益两大模块 [4] - STAR科技公益于2020年发起,旨在通过智能物联技术与产品为全球公益合作伙伴解决具体问题 [4] - STAR员工公益倡导“每个员工都可以做公益”,员工利用周末时间关爱弱势群体、推进技术科普等 [4] 科技公益的实践与成效 - 公司聚焦为公益项目提供持续运行的“数字化工具”,提升其应对挑战的能力,公益价值随时间沉淀 [4] - 在四川巴中的数字乡村项目中,公司为高山苹果园部署农业物联感知产品,持续采集光照、土壤墒情等数据,助力科学种植 [5] - 在广东,通过布设野保相机,已成功捕获数百次有效的穿山甲影像,为保护行动提供数据支撑 [7] - 科技公益模式在海外得到成功印证,项目已覆盖1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南非、意大利、西班牙等 [9] 技术能力与公益的结合基础 - 公司以视频技术为起点,构建了以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的智能物联技术体系,业务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STAR科技公益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数字乡村建设等四大方向,这些领域能受益于公司在千行百业的探索与实践 [11] - 公司具备扎实的落地能力,例如与中国农科院的长期观测项目合作,完成了多光谱数字孪生应用的首套开发和试点 [11][12] 公益项目的核心价值与未来展望 - 公司已在四大领域成功合作30多家公益机构,项目覆盖14个国家和地区,核心是关注技术如何为社会解决更多难题 [13] - “安装商伙伴计划”的推出是为了应对公益项目常面临实施环境复杂、部署难度大等挑战,招募兼具技术实力与公益情怀的安装商 [13][15] - 公司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的案例,未来或能吸引更多力量加入,发展出更多元的协作模式 [16]
前三季度营利双增,AI助力海康威视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
第一财经网· 2025-10-27 17:47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657.58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93.19亿元,同比增长14.94%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290.40亿元,同比增长0.66%,归母净利润36.62亿元,同比增长20.31%,显示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的高质量增长特征 [1] AI产品与技术进展 - 已推出数百款AI大模型产品,实现对云、域、边的全面覆盖,产品感知精度和泛化能力提升 [2] - 具体应用效果显著:周界防范摄像机误报降低90%以上,鸟类识别准确率提升80%,非机动车管控误检率降低70%以上、漏检率减少80%以上 [2] - 构建了涵盖视觉、音频、光纤、X光、毫米波等的物联感知大模型体系,依托在多维感知硬件领域的优势 [5] 行业应用与解决方案 - 与国家能源集团联合推出融合光谱煤质快速分析仪,检测周期从8小时缩短至实时,覆盖300多万条历史煤种范围的99%以上,已在20多家煤炭企业应用 [3] - 在工业制造领域,X光检测技术结合AI大模型用于PCB焊接缺陷和折叠屏手机铰链的无损检测,获主流手机品牌供应链标配 [11] - 认知智能应用孵化交通拥堵诊断、风电功率预测等垂类应用,在华东某300MW海上风电场使功率预测偏差考核费用年均降低超120万元,降幅超15% [8] 内部运营与研发投入 - 观澜大模型在自身制造基地规模化落地,用于智能补光灯装配流程监测,实现装配错漏检测准确率达99%以上 [13][15][17] - 近5年研发费用率均超过10%,累计投入477.02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达118.64亿元,公司自2006年起布局AI技术 [17] - 公司自研的观澜大模型通过中国信通院能力评测,模型开发能力获业内首个5级评分 [18]
杭州上城区第四届“金靴奔跑”创新创业大赛收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7 17:19
大赛概况与规模 - 第四届“金靴奔跑”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于10月24日在杭州落幕,历时4个月,最终有12个优质项目进入决赛 [1] - 大赛共吸引全球868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元宇宙与数字服务、智能制造、智能物联、生命健康、数字能源六大重点产业领域 [1] 决赛项目技术特征 - 决赛项目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融合度高,例如采用机器人微喷涂技术的“电子皮肤+AI”项目和已实现量产的可降解蚕丝材料医疗器械产品 [2] - 项目技术亮点包括厘米级高精导航与AI决策融合的无人智能导航系统,以及定位焊缝精度≤0.5mm的无损检测工业方案 [2] - 大赛首席评委指出决赛项目具备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产业转化为载体的“技术突破+在地适配”特质 [2] 项目评审与支持机制 - 决赛采用限时路演和现场答辩形式,由7位首席评委和25位大众评审从团队、技术水平、商业模式、市场前景、可行性及财务分析五大维度进行综合评分 [2] - 为入围30强项目配置“成长政策包”,获奖项目落地可获得最高一千万元创业资助,并提供银行贷款、股权激励、办公场地等配套支持 [3] - 进入复赛项目可享受上城科创空间三年最高200平方米免费办公用房,实现产业化的项目可梯度享受更高类别研发补助 [3] 区域创新生态与人才基础 - 上城区拥有企业研发平台373家次,其中省级企业研发平台156家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8家、(准)独角兽企业17家,人才资源总量达40.7万人 [5] - 当地通过“赛事引才、政策留才、生态育才”的闭环体系深化“CID科创人才”发展模式,旨在加速中央创新区建设 [5]
海康威视启动安装商伙伴计划 “STAR科技公益”联合全球共护生态
长江商报· 2025-10-24 09:27
公司公益活动 - 公司于10月22日在杭州召开国际安装商与技术达人大会,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安装商及技术人才参与 [1] - 公司正式启动STAR科技公益安装商伙伴计划,旨在联合全球安装商力量推动科技公益项目落地 [1][2] - STAR科技公益计划于2020年10月23日启动,已与全球30余家公益机构合作,覆盖14个国家和地区 [1][2] - 合作项目领域涵盖生物多样性监测、环境治理、数字乡村建设及文化保护等 [1][2] 安装商伙伴计划详情 - 该计划面向国际安装商招募,为公益项目提供专业可靠的技术实施支持 [2] - 安装商可通过公益场景实践拓展能力边界,实现社会价值和专业能力提升 [2] - 公益项目常面临实施环境复杂、部署难度大等挑战,例如高原、深海、密林等偏远地区 [3] - 公司发起人表示,邀请安装商参与可发挥其专业所长,协助公益组织克服落地难题,提升项目执行质量 [3] 科技赋能具体案例 -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合作冰湖监测项目,在廓琼岗日、枪勇、珠峰绒布等冰川-冰湖区布设臻全彩视频监测设备 [5] - 新技术实现长期、实时、高分辨率观测,通过RGB影像与深度学习模型分析,发现冰湖水色与实测水质关联性极强 [5] - 2024年5月与7月,系统精准捕捉到枪勇冰川冰湖水色显著变化和浊度波动,效率远超传统人工监测 [5] - 科技监测可有效捕捉冰湖在几小时内完成的结冰融化突变,直接估算浊度等关键参数 [6] - 团队已积累上百TB数据,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为高原生态环境变化研究提供新路径 [6] 行业背景与需求 -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融加速,数据显示我国冰川60年间消失约26% [4]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三分之一的世界遗产冰川将消失 [4] - 冰川退缩衍生的冰湖形成高寒水生生态系统,但其溃决风险、水质突变及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对下游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4] - 青藏高原现存约2万个冰湖且数量持续增加,但科学家对其变化规律的认知仍处起步阶段 [4] - 传统人工监测需科研人员携带设备深入冰湖,历经7天7夜连续采样,面临极端天气与安全风险,效率低下 [4]
科技助力公益 海康威视STAR公益5周年再推新计划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13:04
公司活动与战略 - 公司于10月22日在杭州举办“国际安装商与技术达人大会”,汇集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安装商及技术人才 [2] - 公司正式启动“STAR科技公益安装商伙伴计划”,旨在联合安装商力量推动科技公益项目落地 [2] - 该计划在“海康威视STAR公益”5周年之际推出,标志着公司公益战略的深化 [2] 公益项目发展历程与成果 - “STAR科技公益”于2020年10月23日发起,并同步推出“STAR科技公益伙伴计划”,向全球公益组织、学术机构等非营利组织开放 [2] - 该计划通过智能物联技术与产品,为全球公益合作伙伴解决具体问题,助力项目落地 [2] - 迄今为止,计划已成功合作30多家公益机构,项目覆盖14个国家和地区 [2] - 合作领域涉及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环境监测与保护、数字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等 [2] 公益项目实施挑战与技术需求 - 公益项目常面临实施环境复杂、部署难度大的挑战,许多项目地点位于偏远地区,如高原、深海、密林等,对设备安装要求极高 [2] - 例如,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合作的冰湖监测项目,需在强风、极寒、天气多变的条件下完成立杆与设备架设,技术实施难度很大 [2] 合作伙伴参与与行业价值 - 公司发起人表示,部分公益机构具备一定技术能力,但更多组织缺乏专业支持,因此今年专门邀请安装商伙伴共同参与 [3] - 安装商伙伴能够发挥专业所长,为守护家园、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3]
海康威视联合安装商共同助力科技公益项目落地
新浪财经· 2025-10-23 09:58
公司动态 - 公司于10月22日启动“STAR科技公益安装商伙伴计划” [1] - 该计划旨在联合国际安装商为科技公益项目提供专业可靠的技术实施支持 [1] - 安装商可通过参与公益场景实践拓展能力边界并提升社会价值与专业能力 [1] 项目背景与成果 - “STAR科技公益”项目于2020年10月23日正式发起 [1] - 项目面向全球公益组织、学术科研单位及其他非盈利机构开放 [1] - 项目利用智能物联技术与产品助力全球公益合作伙伴解决具体问题 [1] - 迄今为止,STAR科技公益伙伴计划已成功合作30多家公益机构 [1] - 合作项目覆盖14个国家和地区 [1] - 合作领域涉及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环境监测与保护、数字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等 [1]
海康威视20251018
2025-10-19 23:5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智能物联、安防及工业智能化领域,具体公司为海康威视[1]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与高质量增长策略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0.66%,毛利率提高1.65个百分点,总费用同比增长2.1%,通过反内卷策略实现高质量增长[9] * 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应收账款大幅下降,未来计划继续压缩应收账款并提高分红频率和派息比率以回馈股东[3][13] * 主业毛利率高于综合毛利率,国际市场表现良好尤其是欧洲区因欧元升值带来自然毛利提升,国内经销模式优化实现量价齐升[21] * 存储涨价对未来季度毛利率影响不大,因公司采购量大、有库存且具备大客户谈判优势[22] * 公司认为高质量发展与收入增长相辅相成,当前正夯实基础去除泡沫,为未来可持续增长做准备[14] AI技术应用与产品进展 * AI大模型在工业领域规模化落地是公司强项,观澜大模型已应用于工业、交通、电力、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3] * SOP标准作业流程检测系统可实时识别生产线人员动作和配件位置,及时提醒错误操作如螺钉漏打、风扇装反[2][3] * 通过轻智能产品和灵活部署技术服务大型客户并占领白牌市场,利用摄像头视频体系进行工厂建模比复杂3D模型更简便[12] * AI技术内部应用优化编程及客服流程,公司约1万多名销售人员的工作效能得到提升[10] * AI赋能使产品需联网持续消耗token提供后续服务,增加客户粘性和长期收益,例如文搜产品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需求量大[11] 海外市场战略与挑战 * 海外市场是公司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占比超过一半,是公司韧性增长的稳定器[2][4] * 海外市场面临挑战包括部分客户付费能力和意识不足、需进行本地化改造和客户教育、以及各国数据安全法规政策各异[4][5] * 非视频产品如报警系统在海外市场空间和增速更大,IT产品如LED也有很高增长率,非金融项目如治安、交通等领域存在潜在需求[6] * 除去美国、加拿大、印度市场,公司前三季度海外收入增速仍保持在两位数[6] * 提升国际业务能力涉及中外员工配合、IT工具支持运营模式调整、组织结构从一国一策调整为四大业务中心[7][8] 运营管理与竞争优势 * 公司以利润为中心进行过程管理,包括产品线分类管理、区域饱和度考核以及中小商业事业群垂直化管理已见成效[17][18] * 公司在企业数字化业务中的比较优势在于通用技术如多维感知、强大的部署能力和销售网络,能结合通用技术与行业经验实现广泛应用[19] * 灯塔工厂的收入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潜在空间难以具体量化,但公司已为华为和丰田等头部客户打造模范工厂和样板工程[20] * 未来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产品线的深入和精细化管理,现金流被视作比利润更重要的指标[15] * 公司暂无计划上调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的业绩指引,需关注第四季度国内外市场压力和贸易秩序不确定性[16]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拥有大量重化工业设备,如化工行业20%资本开支用于仪器设备,智能物联相关投入将持续增加[3] * 公司通过增加员工薪酬和提高股东分红比例来平衡企业伦理关系,增强员工获得感和股东回报[9]
海康威视20251012
2025-10-13 22:5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安防与智能物联(AIoT)行业,涉及的公司为海康威视[1] 核心观点与论据:业务与技术 * 公司已转型为智能物联平台公司,构建从多维感知到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平台的全栈技术体系,为各行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5] * 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显著积累,自主研发观澜大模型,采用三级架构,在安防监控场景中应用可减少90%以上的样本需求量,降低成本并提升识别准确率[3] *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近五年累计研发费用达477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为118.64亿元,每年研发投入近120亿元[3][9] * 公司通过探索4K/8K超高清、3D感知、VR、AR等新一代视频监控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8] * 创新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引擎,上半年创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14%,营收占比接近30%[2][5] * 创新业务具体包括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及海康汽车电子等八大平台[10] * 海康机器人上半年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14%-15%[10] * 海康微影上半年收入20亿元,全年预计40-50亿元[10][11] * 汽车电子板块今年收入预计超过50亿元[11] 核心观点与论据:市场与财务 * 海外市场拓展显著,上半年境外主业收入同比增长7%,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7%[2][6] * 公司业务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东、非洲、东南亚及拉美地区表现突出,并通过在印度、巴西、英国等地建立本地化工厂增强供应链抗风险能力[6] * 公司经营质量提升,应收账款改善,费用精细化管理见成效,2025年上半年三费总计63.56亿元,占营收比例15.2%,同比减少6.35个百分点[2][16]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将增长10%以上,下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速高于上半年,收入保持同比增长[2][7][1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400.418亿元,同比增长1.48%,归母净利润为56.57亿元,同比增长11.71%[16] * 2024年公司营收约为925亿元,同比增长3.53%[16] 核心观点与论据:战略与估值 * 公司从2024年下半年起调整策略,从关注收入转向聚焦利润,对产品线进行分类管理,区域销售考核从收入转向考核利润[13][15] * SMBG事业群进行渠道调整和去库存,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但旨在提高销售质量,压缩低毛利产品占比[15] * 传统主业利润增速预计维持在10%以上,创新业务未来净利润稳态水平预计可达20%[4][12] * 公司当前市值约3100亿元,对应2026年市盈率(PE)约20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向上有70%-80%的预期空间[7][12][20] * 分业务估值:传统主业对标2026年净利润约130亿元,给予20倍PE,估值底约2600亿元;创新业务给予40倍PE,按60%持股比例计算估值底约1300亿元,合并估值约4000亿元[12]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通过全产业链覆盖(硬件制造到软件服务、平台运营)和强大的品牌渠道资源构筑护城河[9] * 公共安全财政支出自2022年以来同比增长5%~7%,政府端(PBG)业务有望随经济复苏和政府投资加强而改善[17] * 智慧商贸、电力、电子电器及3C行业国内投资保持大量投入,但教育教学及石化能源行业投资压力较大[18]
合作升级!海尔集团与海康威视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搜狐财经· 2025-10-13 18:54
合作核心观点 - 海尔集团与海康威视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全面升级 [1] - 合作将聚焦全场景生态建设,在三大领域实现深度合作创新 [1] 合作具体领域 - 在绿色发展方面,以智慧楼宇解决方案切入,打造绿色低碳建筑,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实现节能减排 [3] -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共同探索打造全流程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并为海康威视提供全球跨境清关一体化服务 [3] - 在智能智造创新方面,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及新时达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将与海康威视深度融合,深化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协同与联合创新 [3] 合作方背景与基础 - 海尔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连续16年位居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榜首 [3] - 海康威视是一家以智能物联为战略定位的科技公司,构建了以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三大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3] - 双方此前已在园区基础安防、智慧园区、智能制造及安全生产等多个领域达成深度合作 [3] 海尔集团近期战略动向 - 海尔集团近期分别与阿里巴巴、蚂蚁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4] - 海尔集团还与物产中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 - 合作领域涵盖AI+云、先进制造、电商、全球化、数字技术、大宗供应链、新能源等多个方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