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零部件

搜索文档
科达利20250608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克拉利 - **行业**:锂电结构件行业、机器人行业 核心观点和论据 克拉利公司情况 - **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公司最初做小费力电池结构件,07 年涉足动力电池结构件,至今约 20 年;国内市占率超 50%,全球市占率约 30%;绑定宁德时代及二线电子厂商,管理团队稳定,深耕行业 25 年以上 [2] - **业务结构与财务表现**:业务以锂电结构件和汽车结构件为主,锂电结构件占收入比超 95%,汽车结构件占 4 - 5%;24 年收入 120 亿,同比增 14%,盈利 14.7 亿,净利率 12%;预计 25 年收入同比增超 20%,净利率稳定 [3][4] - **行业格局优势**:国内份额超 50%,宁德份额超 40%,二线厂商份额 60%以上;24 年结构件收入 115 亿,是振率 3 倍,毛利率比振率高 10 个点以上,新进入者盈利压力大 [6][7] - **竞争优势**:客户结构优,不依赖单一大客户;研发费用高,每年约 5 亿,率先为下游开发模具,专利数增长;盖板单线人员减少,人均营收增长;产品以高端方形电池顶盖为主,价值和营利水平高 [10][11][12] - **海外布局**:海外布局领先,匈牙利一期利润率今年预计达 10%以上;25 年欧洲基地收入超 10 亿并盈利;规划美国产能配套三星,预计 26 年投产,产值 5 亿左右;马来西亚产能配套海外消费电池,年产值 13 亿左右 [13][14] 锂电结构件行业情况 - **行业重要性与成本占比**:在电池成本中占比约 8%,影响电池安全性、一致性和寿命;分为壳体和盖板,盖板价值量高,生产难度大 [4] - **市场空间**:预计 25 年全球方形圆柱电池需求近 1200GWh,全球锂电结构件市场空间可观 [5] - **供需与价格**:25 年需求恢复增长,供需改善,价格压力较 24 年大幅放缓,收入增速更明显 [6] 机器人业务情况 - **产品优势**:依托自身能力推出新型谐波减速器产品,瞄准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方向,产品减重 66%至 0.2 千克,扭矩重量比增加 71%,寿命提升 3 倍;与头部车企对接,率先送样并获反馈 [16][17][18] - **成本分析**:PEAK 材料单吨售价 30 万以上,用量是钢合金的六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材料成本比传统谐波减速器高 5 - 10 倍,但材料占比低,后续有成本下降空间 [19] - **业务拓展**:与伟创和门利成立维达利做关节模组产品,自身也在研发;有向丝杆等直线关节零部件拓展意愿 [20] - **市场空间与盈利预测**:预计 30 年旋转关节和执行器市场空间近千亿;预计 30 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 20%,旋转关节 15%,净利率 15%,机器人业务收入超 100 亿,利润约 10 亿,占公司整体利润超 20%;25 年谐波业务收入预计超 5000 万,26 年达 1 亿 [21][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估值情况**:当前公司估值回到 16 - 17 倍,若考虑谐波减速器估值,主业估值回到 13 - 14 倍,安全边际高 [1][22]
数十亿元投资只为一张入场券?工厂实探机器人“神经”制造如何突围
第一财经· 2025-06-30 17:16
连接器在机器人行业中的关键作用 - 连接器是机器人的"神经",承担电力与信号传输任务,决定机器人技术能力与应用场景上限 [1][5] - 一个1.3米人形机器人需100-200个连接器,占BOM成本1%-2%,但技术地位远超成本占比 [6] - 连接器传输速度、可靠性直接影响机器人性能,工业场景故障可能导致百万级损失 [6][9] 连接器制造工艺与技术要求 - 连接器生产需经注塑、冲压、电镀和组装等多环节,宽度不足1厘米的产品需13米流水线完成 [7][8] - 端子镀层材料(如金、镍、锡)根据用途选择,镀金可提升耐磨性和导电性以延长寿命 [8] - 人形机器人连接器需满足小型化(适应有限空间)、轻量化(提升能效)和稳定性(保障作业效率) [9] 人形机器人连接器的市场挑战 - 行业处于早期阶段,客户需求差异大,厂商需准备多版本方案应对不同技术路径 [15] - TE采用先推标品再定制化策略,2024财年生产超2350亿件产品,但定制化需3个月开模周期 [10][13][15] - 软模(铁铸)可将量产周期缩短至3周,适合小批量定制需求,硬模(不锈钢)需3个月测试整改 [13] 行业竞争与投资动态 - 五洲新春拟募资10亿元投入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项目达产后年产415万套丝杠及轴承 [16] - 北特科技定增3亿元建设泰国丝杠基地,三花智控投资50亿元研发机器人执行器 [16][17] - 技术独特性、供应链协同与市场需求承接是零部件厂商竞争关键,亿元级投资成行业入场门槛 [16][17] 技术平衡与行业趋势 - 企业需在小型化、稳定性与量产成本间找平衡,与上下游协同设计高适配性产品 [17] - TE通过持续技术储备和快速响应(如每阶段推3版方案)保持市场竞争力 [15][17] - 机器人上游厂商面临高度不确定需求,需同时应对技术迭代和规模化生产矛盾 [14][15]
数十亿元投资只为一张入场券?工厂实探机器人“神经”制造如何突围
第一财经· 2025-06-30 16:52
行业投资门槛 - 机器人上游零部件厂商需要数十亿元投资作为入场券 [1] - TE苏州工厂展示高度自动化生产线和十余米机械生产线 [1] - 连接器制造面临长周期开模与成本控制的矛盾 [2] 连接器技术特性 - 连接器占机器人BOM成本1%-2%但技术地位关键 [4] - 1.3米人形机器人需使用100-200个连接器 [4] - 连接器传输速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机器人性能 [4] - 工业场景连接器故障可能导致百万级别损失 [10] 生产工艺 - 宽度不到1厘米的连接器需经过注塑/冲压/电镀/组装多环节 [5] - 13米组装流水线生产拇指盖大小的连接器 [9] - 端子根据不同应用镀镍/金/锡以延长使用寿命 [9] - 硬模开发需三个月而软模仅需三周 [13] 人形机器人需求 - 人形机器人对连接器要求小型化和稳定性优先 [10] - 下肢需安装超过30个执行器/驱动器/传感器 [10] - 行业处于早期阶段导致客户需求差异明显 [14] - TE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准备三个版本方案 [14] 成本控制策略 - 先推适配度高的标品再根据需求定制化 [11] - 批量生产可降低平均成本但投入较大 [11] - 定制化生产需重新开模但其他环节可用现有产能 [13] 行业竞争格局 - 五洲新春拟募资10亿元投入机器人零部件研发 [16] - 北特科技拟募资3亿元建设泰国丝杠生产基地 [16] - 三花智控宣布投资不低于50亿元研发机器人项目 [16] 行业发展阶段 - 人形机器人技术路径尚未收敛导致需求不确定 [13] - 行业需要聚焦小型化/稳定性与量产成本平衡 [17] - TE每年生产超过2350亿件产品 [14]
丰光精密:谐波减速器今年目标达到10万套产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20:18
半导体领域布局 - 公司在半导体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电机轴、机器人部品、导轨滑块、伺服电机轴、真空泵精密零部件等,是国内少数达到国际一流真空泵核心零部件生产水平的企业 [1] - 公司产能充足,新厂区(上合工厂)建设了恒温恒湿车间,为精密产品生产提供保障 [1]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 公司主要产品是谐波减速器,该行业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集中 [1] - 国内谐波减速器厂商逐渐打破国外垄断,2022年市场规模约21亿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33亿元 [1] - 公司已具备03-32型全系列谐波减速器量产能力,其中03型产品填补了国内微型高精度机器人关节器件空白 [2] - 一期规划产能30万套,2024年目标达到10万套产能 [2] 技术优势与市场应用 - 谐波减速器采用日系加工技术和标准,对标四大机器人厂商供应商的生产标准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数控机床、光伏设备、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2] - 已取得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的订单 [2]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新产品研发与布局,提升产品质量和开发效率,计划进一步布局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精密制造领域 [3] - 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稳固现有客户同时拓展新客户 [3] - 已在美国、日本设立全资子公司,建立以美国(FGA)为核心的全球营销中心,未来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3]
谐波减速器:差齿传动,持续进化
2025-06-06 10:3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谐波减速器行业、人形机器人行业 - **公司**:哈默纳科、绿地、来福车、大族激光、铜川科技、斯林、柯达利、风光精密、双华、中大力德、美湖股份、双环传动、中鼎、瑞狄智驱、哈莫纳科、绿地斜坡、科达利、美湖股份、风光精密、中大力德、瑞迪智驱、绿地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规模与潜力** - 全球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约 30 亿人民币,每年需求约 200 万台,主要用于工业机器人,预计每年需求增长率约 10% [1][16] - 假设人形机器人年产量达 100 万台,对应谐波减速器需求将达 1000 万台,是当前需求的五倍,市场潜力达几百亿到几千亿级别 [1][4] - 到 2030 年,人形机器人需求量可能达 350 万台,谐波减速器市场空间预计为 300 多亿元 [27] 2. **竞争格局** - 工业机器人领域哈默纳科占 50%以上份额,绿地占 15%左右,国内新兴公司占小部分份额;人形机器人领域格局将重构 [1][5] - 2024 年哈默纳科全球电机销售额占比 58%,出货量份额约 40%;绿地收入占比达 10%,出货量份额约十几个百分点,两家合计占 50% - 60%市场份额 [19] - 第二梯队如浙江来福车、大族激光等占比约 5%,第三梯队厂商全球市场份额不到 1% [19][20] 3. **技术壁垒** - 核心壁垒包括材料选择、高精度齿形设计和先进工艺设备,柔轮材料需高抗疲劳度和纯净度 [1][7] - 哈默纳科 IH 齿形设计有专利垄断,国内其他公司通过 PP 执行器或 LS 执行器突破 [2] 4. **应用情况** - 人形机器人主要用行星与谐波型减速器,谐波减速器体积小、精度高,多用于上半身旋转关节 [1][8][9] - 目前人形机器人主要用行星减速器,未来可能更多采用谐波减速器和斜齿轮减速器 [17] 5. **产能与需求** - 全球谐波减速器产能约 500 万台,2025 - 2026 年产能利用率预计在五六成,2027 年若人形机器人达预期规模将供不应求 [3][22] - 国内厂商占比提升,新进入者规划产能并将在 2025 年推出部分产能,2026 - 2027 年开始批量生产 [3][21] 6. **价格与盈利** - 近年来价格因国产化替代和二线厂商竞争小幅下降,未来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可能降至 500 元以内 [25] - 原材料成本占比不到 40%,规模扩大和产能利用率提高降本空间大,毛利率可维持 25% - 35% [25] 7. **投资机会** - 人形机器人赛道中,谐波减速器是好的投资方向,看好绑定大客户、技术和工程能力突出的公司,如绿地、科达利等 [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生产制造** - 生产过程包括热处理、粗加工、精加工和装配检测,核心是齿轮加工,主要工艺有慢走丝、插齿和滚齿,核心设备依赖进口,交付周期约 9 个月 [15] 2. **材料应用** - 柔轮常用合金钢,钢轮多用球墨铸铁,材料纯度和刚度影响加工性能和寿命 [12] - 科达利采用 PEEK 材料替代传统钢材,可减重 70%,有自润滑性能,但成本高,降低刚度和寿命约 20% [13] 3. **公司进展** - 哈莫纳科是特斯拉主要供应商,全球产能约 200 万台,产能利用率约 50%,近期无明显扩产计划 [30] - 绿地斜坡 2023 年开始向特斯拉送样,已获小批量订单,还拓展丝杠产品,计划扩建产能 [31] - 科达利在结构件领域盈利稳定,与台湾盟立合资生产谐波减速器,已获 5000 万元以上订单 [32] - 美湖股份对接华为和赛力斯供应链,风光精密供给支持设备 [33] - 中大力德从事 RVH 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生产,自 2023 年拓展谐波行星减速器业务 [38] - 瑞迪智驱主业是电机制动器,2024 年产量 3.4 万台,2025 年计划扩建至 12 万台产能 [39]
铝业公司迎来弱供给、高利润的好时光;持续看好布局灵巧手的领先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08:54
铝业行业 - 2024年电解铝需求预计实现5%增长 克服房地产消费下滑影响 基本面扭转市场预期差 [1] - 全球电解铝全年维持平衡状态 供应弱弹性 低库存水平支撑铝价抗衡弱消费周期 [1] - 铝价在强消费周期中极具弹性 行业呈现弱供给 高利润特征 [1]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落地关键部件 技术门槛高 具备设计生产能力厂商将掌握产业链话语权 [1] - 丝杠 减速器 电机 腱绳 触觉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需求将随灵巧手功能升级而增长 [1] - 技术同源且具备领先优势的零部件制造商有望受益于人形机器人新应用市场 [1] 美股市场 - 关税和高利率对美国经济紧缩效应显现 税改法案明年落地前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 [2] - 散户增持放缓叠加经济压力 美股短期或呈现震荡偏弱走势 [2] - 二季度财报表现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焦点 [2]
震裕科技(300953):锂电结构件盈利改善 机器人业务前景广阔-首次覆盖报告
新浪财经· 2025-05-27 20:46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从传统精密制造起步,形成以精密级进冲压模具为核心,锂电池结构件和电机铁芯为两翼的业务格局 [1] - 2015年抓住新能源汽车机遇启动锂电池结构件项目,2021年在创业板上市 [1] - 2024年成立马丁机器人子公司,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在执行器传动和驱动模块取得突破并实现小批量交付 [1][3]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60.19亿元同比增长4.63%,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降58.73% [2] - 2023年净利润下滑主因:锂电池顶盖质量赔偿影响、研发和管理费用增加、折旧费用增长、借款利息支出上升 [2] - 2021-2024年结构件收入分别为23.7、47.2、49.8、57.5亿元,2024年增速回升至15.5% [3] - 2021-2024年结构件毛利率分别为17.8%、11.8%、11.3%、13.3%,2024年开始回升 [3] 机器人业务进展 - 2024年10月设立马丁机器人子公司,建成手工线小批量生产线性关节零部件 [3] - 2024年12月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向两家本体厂小批试制,完成中试线全自动流程 [3] - 2025年1月建成行星滚柱丝杠半自动产线并开始建设第二条产线 [3] - 2025年4月联合客户开发灵巧手精密零部件包括微型丝杠和蜗轮蜗杆产品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1.14、114.54、140.51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9、5.57、7.01亿元 [4] - 2025年预测PE估值32倍高于行业平均,考虑主业改善和机器人业务潜力给予增持评级 [4]
浙江荣泰20250522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浙江荣泰、瑞智精密 - 行业:新能源汽车、机器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浙江荣泰主营业务和市场表现 - 2024 年营收 11 亿元,同比增长 42%,净利润 2.3 亿元,同比增长 34%,毛利率 35%,净利率 20%[2][3]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云母制品市场占有率约 27%,新能源车领域热失控防护件贡献约 80%收入[2][3] 云母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及市场前景 - 因化学稳定性、耐热性、防火性和绝缘性,在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材料中占主导,动力电池包上盖板使用比例超 80%[5] - 国内和欧盟安全标准催生需求,特斯拉引领技术发展,预计 2027 年新能源车云母市场规模达 100 亿元,2023 - 2027 年复合增速近 40%[5] 浙江荣泰在机器人行业布局及未来发展 - 计划收购瑞智精密 51%股权进入精密传动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瑞智精密技术领先且产品应用广泛[6] - 到 2029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 750 亿元,占全球约 33%,2035 年有望达 3000 亿元[6] 浙江荣泰与特斯拉合作情况 - 是特斯拉链核心供应商,与特斯拉紧密合作,还绑定沃尔沃、宁德时代等,部分客户采购比例达 100%[7] - 截至 2024 年中手订单近 100 亿元,与特斯拉合作推进储能项目,新型轻量化安全结构件获北美大客户 3.7 亿元定点订单并量产[7] 浙江荣泰未来发展策略 - 巩固云母材料业务,提升技术水平和扩大市场份额[4][8] - 进军机器人零部件领域,收购瑞智精密布局相关产品实现第二增长曲线[4][8] - 拓展商用车及储能领域,多元化发展[8] 浙江荣泰机器人业务进展 - 向特斯拉送样顺利,下个月大规模供货,首部手部用微型丝杠 30 - 40 根,总价值过万,手部产品价值接近 2 万元[9] - 预计 2025 年交付大几万根丝杠,盈利不低于现有主业,有序推进执行器等产品,ASP 有提升空间[4][9][10] 浙江荣泰机器人产能布局 - 2025 年下半年周度产能 3000 - 4000 根,通过租赁泰国产能布局[11] - 泰国工厂 2025 年八九月份设备安装,2026 年成北美大客户主要产能来源,周度产能 3 万 - 4 万根[11] 浙江荣泰主业及未来收入和净利润预期 - 主业云母和轻量化结构件业务稳健,2025 - 2027 年收入预计 16 亿、21 亿和 29 亿元,净利润预计 3.3 亿、4.7 亿和 6.4 亿元[4][12] - 2025 年主业净利润约 3.3 亿元,按 PEG 增速 25 - 30 倍估值可贡献近 100 亿市值,总市值 164 亿,机器人业务占 64 亿,上行空间可观[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正在接触其他客户以扩大机器人业务市场份额[11]
斯菱股份(301550):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谐波新秀潜力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5-09 16:4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7.7亿元、同比+4.9%,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26.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22.5% [1] - 2025年Q1收入2.0亿元、同比+19.8%,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11.1% [1] - 2024年毛利率32.5%、同比+0.4pct,净利率24.5%、同比+4.3pct,财务费用率-6.4%、同比-3.7pct(利息收入增加2023万元) [2][3] - 2025年Q1毛利率33.1%、同比-0.4pct,净利率23.8%、同比-5.0pct,财务费用率-3.0%、同比+3.1pct(利息收入减少452万元) [3] 主营业务分析 - 制动系统类轴承2024年营收占比78.9%、同比增速7.7%,全球汽车轮毂轴承后市场规模538.8亿元,公司市占率不足2% [2] - 产品覆盖6000余种型号规格,已进入全球头部客户供应链,订单稳定性强 [2] - 海外收入占比68.4%,泰国工厂二期投资完成并获美国原产地认证,三期建设推进中 [4] 战略业务进展 -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业务2024年设立事业部,重点研发谐波减速器及执行器模组 [5] - 2024年底完成第一条谐波减速器生产线投产,计划2025年H1投建第二条生产线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5/2.9亿元,对应PE 68/60/52倍 [5]
西菱动力: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涡轮增压器业务表现突出,战略布局机器人零部件业务-20250505
光大证券· 2025-05-05 23: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西菱动力涡轮增压器业务成汽车零部件板块核心增长动力,航空零部件业务受益国产大飞机机遇,机器人零部件业务为战略新方向,维持“增持”评级 [1][2][3][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全年营收 17.53 亿元,同比增 15.38%,归母净利润 0.51 亿元;2025 年一季度营收 3.88 亿元,同比增 0.29%,归母净利润 0.21 亿元,同比增 107.58%,拟 10 股派 0.5 元(含税) [1] 各业务板块情况 汽车零部件板块 - 2024 年整体收入 15.80 亿元,同比增 11.46%,毛利率 14.22%,较上年度提升 4.83 个百分点 [2] - 涡轮增压器总成 2024 年收入 9.86 亿元,同比增 25.12%,进入理想、吉利等客户市场,2022 - 2024 年销量分别为 32.17 万、93.29 万、118.96 万台,2025 - 2027 年有望随新客户定点产品量产保持增长 [2] - 凸轮轴总成等传统产品收入 5.94 亿元,略微下降 [2] 航空零部件业务 - 2024 年收入 1.26 亿元,同比增 46.14%,毛利率 26.17%,较上一年度提升 29.82 个百分点 [3] - 受益国产大飞机发展,2024 年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客户及产品结构优化,2025 年拓展无人机整装业务推动升级 [3] 机器人零部件业务 - 为战略发展新方向,全面布局资金、研发等,基于技术优势有望与新产品融合发展,目前开发谐波减速器产品及产线,未来有望开发丝杠等产品 [3] 盈利预测 - 维持 2025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1.36、1.90 亿元,新增 2027 年预测 2.62 亿元 [4] 财务指标预测 利润表 - 2025 - 2027 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 22.29 亿、27.98 亿、33.80 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 18.35 亿、22.76 亿、27.20 亿元等 [11] 现金流量表 - 2025 - 2027 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2.39 亿、2.75 亿、3.50 亿元等 [11] 资产负债表 - 2025 - 2027 年预计总资产分别为 36.58 亿、42.02 亿、47.45 亿元,总负债分别为 18.60 亿、21.98 亿、24.63 亿元等 [12] 盈利能力 - 2025 - 2027 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 17.7%、18.7%、19.5%等 [13] 偿债能力 - 2025 - 2027 年预计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51%、52%、52%等 [13] 费用率 - 2025 - 2027 年预计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1.12%、1.12%、1.40%等 [14] 每股指标 - 2025 - 2027 年预计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 0.78 元、0.90 元、1.14 元等 [14] 估值指标 - 2025 - 2027 年预计 PE 分别为 37、27、19,PB 分别为 2.9、2.6、2.3 等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