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聚变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聚变公司成立,“人造太阳”要来了
36氪· 2025-08-05 07:16
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中核集团等七大国企注资114.92亿元,上海市长龚正亲自揭牌。这一"国家队"的成立可谓阵容豪华、 规格极高,外媒更是将此解读为中国"人造太阳"商业化进程的关键一步。 ▲来源: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公众号 将近两个月前的5月23日,向来被视为"传统能源捍卫者"的特朗普突然一反常态,接连签署四项行政令,将核能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扬言:"重新 夺回全球领导地位。" 德日英等国近年来也动作频频:德国公布《聚变能源2040》专项计划,到2028年预计提供超10亿欧元用于科研;日本修订《聚变能源创新战略》,力争 2030年实现聚变能源商业化发电;英国政府斥资4.1亿英镑用于加速聚变研发。 种种迹象表明,全球可控核聚变产业竞争已进入加速阶段,中国,也显然要领跑。 聚变能源所需要的燃料,比如海水中的"氘",储量极为巨大,且几乎不产生放射性危害。 根据物理学家马克·亨德森博士的大致测算,按当前全球能源消耗水平,聚变能源足够人类使用1500亿年。 不妨想象下,当聚变能源普及后,成本近乎为零、又用之不尽的电力将如何重塑世界? 工业领域,几近免费的能源配合自动化生产线,让制造成本大 ...
注资150亿!又一新能源巨头成立
DT新材料· 2025-08-04 00:04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于7月22日在上海挂牌成立,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昆仑资本等7家机构共同投资114.92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114.69亿元,使注册资本超150亿元 [2] - 公司股权结构:中核集团持股50.35%(原100%)、昆仑资本20%、上海聚变11.81%、中国核电6.65%、国绿基金3.19%、浙能电力5%、四川聚变3% [3] - 公司定位为中核集团聚变能源产业实施主体,采用托卡马克技术路线,规划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阶段实现聚变能商业化 [2] - 公司与上海交大、中国电气装备等签署创新联合体协议,推动聚变产业链融合 [2] 核聚变行业动态 - 中国聚变公司与中科院牵头的聚变新能并列国内两大国家队,后者已在合肥开建BEST试验装置 [5] - 全球聚变投资加速:美国公司累计融资62.8亿美元,中国公司融资27.9亿美元,两国领跑全球 [6] -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终极清洁能源,业内预计未来20-30年可能突破技术瓶颈 [4] 核电发展背景 - 中国计划2035年核电发电量占比达10%(2022年为5%),三代技术为主流,四代技术加速突破 [5] - 当前仅中广核、中核等4家企业持有核电运营牌照 [5] - AI算力需求激增推动对绿色能源(如聚变能)的迫切需求 [6] 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 - 第五届论坛拟于2025年9月24-26日在大连举办,聚焦绿色甲醇制备技术、生物质气化、SAF燃料等议题 [8][9] - 绿色甲醇技术获政策支持:国家能源局推动试点,江苏、浙江重点布局,首条规模化绿氢耦合生物质项目已投产 [8] - 论坛设置四大主题: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生物质气化产业化、SAF制备、甲醇生态应用 [13] - 特色活动包括国际对接专场、高层闭门研讨会及港口实地考察 [16][15] 绿色甲醇产业现状 - 行业面临规划多落地少、消纳难等痛点,但已实现船燃加注、国际订单等突破 [8] - 技术进展涵盖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剂、纯氧生物质气化等方向 [13] - 应用场景包括航运、醇氢电动、燃料电池等领域 [13]
核聚变:照亮人类未来的能源之光
搜狐财经· 2025-08-02 22:55
在能源探索的征途上,人类或将迎来历史性的一刻。近日,一位科学家预言,未来五年内,人类有望见证"核聚变点亮的第一盏灯"。这一预言,随着中国 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的挂牌成立,更添几分可信度。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作为中核集团的直属二级单位,承载着推进我国聚变能源工程化、商业化的重要使命。落户上海后,公司将聚焦于总体设计、技 术验证、数字化研发等领域,致力于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以实现聚变能源的产业化。 能源,自古以来就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力量。从最初的钻木取火,到煤炭、石油的广泛应用,再到核裂变能源的开发,每一次能源技术的革新,都 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局限性,人类不得不面临能源危机的严峻挑战。在这样 的背景下,核聚变成为了人类寄予厚望的能源新出路。 核聚变,作为宇宙中最常见的能源转化方式,具有高效、清洁、无限可再生等优势。太阳之所以能够持续燃烧数十亿年,正是因为其内部不断发生核聚变 反应。据科学家估算,地球上的海水中蕴含的氘元素,足以供人类使用数百亿年。一旦可控核聚变技术得以实现,人类将彻底告别能源危机,迎来能源自 由的新时代。 ...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诺瓦聚变·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8-02 00:30
诺瓦聚变2025年4月诞生于上海,是国内首家聚焦小型模块化核聚变商业化的硬科技公司。公司以"核聚 变+人工智能"为双擎,集结全球顶尖科学家与能源工程师,打造安全、零碳、可分布式部署的聚变能 源系统,目标直指中国第一座商业聚变电站。 《商道创投网》2025年8月1日从官方获悉:诺瓦聚变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诺瓦聚变")近 日完成了由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管理)领投,君联资本、光速光合、高榕创 投、华控基金、明势创投及临港科创投联合加持的5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未设独家财务顾问。 《商道创投网》创业家会员·单位简介: 《商道创投网》创投家会员·本轮投资原因是什么? 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表示,诺瓦聚变集合了全球稀缺的高温等离子体、超导磁体与AI控制交叉学科团 队,其小型化技术路线较传统托卡马克更贴近商业落地;同时,国家能源局、上海市政府陆续出台支持 聚变产业化的专项政策,为项目提供了确定性窗口;加之公司已与多家电网、工业客户签署潜在供能协 议,市场空间清晰可见。 《商道创投网》创投生态圈·本轮投融观点是什么? 商道创投网创始人王帥表示:从中央到地方,多部门密集释放鼓励聚变产业化的政策红 ...
核聚变大消息!5亿元融资 知名机构扎堆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19:18
顶级科学家创立商业核聚变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诺瓦聚变成立于2025年4月3日。作为一家刚起步的公司,其微信公众号的首条内容竟 是企业招聘信息。这则招聘广告将FRC(field reversed configuration,场反位形)和SMR(小型模块化 反应堆)两个专业名词的英文缩写串联起来,清晰表明了诺瓦聚变的愿景——打造中国第一座采用场反 位形磁压缩技术路线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8月1日,聚变能源领域再添热度——诺瓦聚变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诺瓦聚变")宣布完成 5亿元天使轮融资,这家新创企业明确表态,将为中国第一座商业聚变电站的构建筑牢基础。近期,聚 变领域的好消息接连不断:7月18日,中国首台商业化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在成都点亮;7月22日,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核聚变"国家队"入场。 随着真金白银和市场热情持续涌入聚变领域,几个关键问题愈发凸显:如何定义核聚变的成功?距离成 功还有多远?当下是否已到布局的最佳时间点?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HOUYANG GUO(郭后杨)。公开资料显示,郭后杨长期深耕聚变领域科学研究, 成果丰硕,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偏滤器及边界等离子体物理、等离子体 ...
诺瓦聚变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 刷新国内民营聚变公司单笔融资记录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09:20
融资信息 - 诺瓦聚变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 [1] - 创下国内民营核聚变公司单笔融资新高 [1] 融资用途 - 推动核聚变能源商业化进程 [1] - 为中国第一座商业聚变电站构建奠定基础 [1] 投资方 - 融资由产业资本、社会资本及国有基金联手投资 [1] - 参与机构包括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君联资本、光速光合、高榕创投、华控基金、明势创投及临港科创投等 [1]
上海诺瓦聚变已完成天使轮,金额超5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8-01 00:37
上海诺瓦聚变主研FRC-SMR技术,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公司短期目标是实现1亿度离子聚变温 度,完成关键技术验证;中期目标是达成聚变能量增益Q>1,攻克经济高效获取聚变能的核心难 题;长期目标是实现聚变能量增益Q>10,完成FRC-SMR研发,并在2035年实现模块化聚变电站 的商业化。 第一财经记者从上海诺瓦聚变独家获悉,公司已于近日完成天使轮,金额超过5亿元,由社保基金中 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光速光合、高榕创投、华控基金、明势创投及临港科创投等领 投,资金将重点投入研发国内首台小型模块化核聚变反应堆。 ...
Cracking the alchemist's code: fusion energy company looks to turn mercury into gold
KITCO· 2025-07-31 03:21
Neils ChristensenNeils Christensen has a diploma in journalism from Lethbridge College and has more than a decade of reporting experience working for news organizations throughout Canada. His experiences include covering territorial and federal politics in Nunavut, Canada. He has worked exclusively within the financial sector since 2007, when he started with the Canadian Economic Press. Neils can be contacted at: 1 866 925 4826 ext. 1526 nchristensen at kitco.com @Neils_cShare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
VC/PE周报 | KKR募人民币基金了;上海诞生一笔超百亿融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21:44
KKR人民币基金备案 - 全球PE巨头KKR旗下人民币基金开德时璞(上海)私募投资基金完成备案,规模4.1亿元,LP包括平安资本(出资3.27亿元,占比79.79%)、曹宝记(中国)(出资3990万元)和施罗德资本 [2] - KKR集团资产管理规模达6640亿美元,业务覆盖私募股权、信贷、基础设施等全球主要市场 [2] - 此次备案显示国际顶级PE对中国市场中长期增长潜力的信心 [2] 长石资本硬科技募资 - 长石资本完成7.28亿元三期募资,LP包括卓胜微、迈为股份等硬科技上市公司及创始人,以及策源资本、中金资本等金融机构 [3] - 其硬科技一期基金已投24个项目,11家完成IPO,包括中微半导、珠海冠宇等 [3] - 投资聚焦AI基础设施、具身智能和AI应用交互创新三条主线 [3] 华橙网络并购案 - 众为资本联合晨壹基金与腾讯完成对大华股份子公司华橙网络的控股收购 [4] - 华橙网络主营智能摄像机、智能门锁,海外出货量占比77.1%,亚太地区为战略重点 [4] - 并购被视为人民币基金主导的全球IoT市场"硬件云化"实验 [4] 聚变能源百亿融资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获114.92亿元投资,参与方包括中国核电、昆仑资本、浙能电力等 [6] - 公司聚焦可控核聚变技术,为国务院国资委未来产业启航行动重点方向 [6] - 央企控股+多元资本架构为技术迭代提供制度样板 [6] 京东机器人投资布局 - 众擎机器人完成Pre-A++轮和A1轮融资,京东领投A1轮,宁德时代、华控基金等参投 [7] - 公司自主研发关节模块和Sim2Real算法,实现双足/全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试产 [7] - 京东连续投资具身智能企业,布局未来零售物流生产力工具 [7] AI算力基础设施投资 - 基流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上海国投孚腾资本领投,专注AI算力集群系统Galaxy HPAC [8] - 公司参与多个国家级智算基建项目,提升算力利用率并降低TCO [8] - 上海通过资本引导加速AI算力国产化进程 [8] 企业级AI Agent融资 - 中数睿智获2亿元A+轮融资,鼎晖VGC、北京AI产业基金领投,聚焦能源、工业等B端市场 [9][10] - 公司提供AI Agent全栈基础设施,涵盖数据治理、开发框架等 [9] - B端Agent价值在于系统性降本增效而非技术炫技 [10]
每日报告精选-20250725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5 19:44
核心观点 - 2024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反内卷”政策不断加码,旨在推动行业格局重塑,从低效率无序扩张转向可持续高质量增长;各行业发展态势不同,物流仓储行业集中度或稳中有升,房地产市场复苏乏力且波动加剧,机器人、机械制造等行业有新的技术突破和发展机遇;ETF 市场规模和久期等方面有变化,对信用债流动性等有影响 [5][9][15] 策略专题报告:《“反内卷”的国际经验》 - 2024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政策对“内卷式”竞争关注度不断提高,政策本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 [5] - 美国从供给侧引导企业兼并重组、调整产业分工,需求侧拉动内外需,配套机制优化企业退出与重振,破解内卷困局 [6] - 日本企业在政府支持下“抱团出海”、进行产业重构,解决内卷问题 [7] - 欧洲通过顶层设计设定竞争边界、碳中和政策提高行业进入标准等治理“内卷式”竞争 [8] 行业跟踪报告:物流仓储《快递价格降幅收窄,反内卷促良性竞争》 - 2025 年 6 月全国快递企业件量同比增长 15.8%,Q2 件量同比增长 17.3%;四家上市公司业务量同比均有增长,顺丰增速领先 [9] - 2025 年上半年行业集中度同比提高,预计全年稳中有升;顺丰、圆通 Q2 市占率提升 [10] - 6 月价格降幅同比环比收窄,“反内卷”有望推动竞争趋缓,保障快递业良性价格竞争 [11] - 推荐顺丰控股,关注圆通速递等相关标的 [12] 行业跟踪报告:房地产《量价回落,波动加剧》 - 2025 年二季度仅 19%的城市房地产市场筑底,整体“量缩价滞、库存承压” [15] - 成交量方面新房市场疲软,二手房市场韧性较强但区域分化加剧;价格端短期波动,库存压力增大 [16] - 成交套数整体复苏乏力且波动加剧,一线城市上半年有韧性,二线城市疲态明显 [17] - 需求拉锯致库存周期上行,一线城市 6 月库存去化压力加剧,二线城市创近三年新高 [18] 行业跟踪报告:机器人《字节推出 GR - 3 模型,泛化性显著提升》 - 推荐电机鸣志电器等产业链相关标的 [20] - 字节推出 GR - 3 模型,复杂长任务执行能力好,泛化性显著提升,源于模型架构和训练数据优势 [20][21] - 同步推出通用双臂移动机器人 ByteMini,具备多项创新特性 [21] - GR - 3 在泛化性和复杂任务成功率上比业内头部具身大模型π0 显著提升,助力机器人场景落地探索 [22] 行业跟踪报告:机械制造业《核聚变产业集群发展,商业化发电前景广阔》 - 重点关注高温超导磁体等细分领域,推荐联创光电等相关标的 [25] - 2025 年 7 月 22 日中国聚变公司挂牌成立,多家单位增资,还签署合作协议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26] - 上海积极布局聚变产业集群,在政策、技术攻关和集群发展方面有进展,我国核聚变商业化路径日益清晰 [26][27] 行业专题研究:通信设备及服务《基金持仓环比扭转向上,AI 算力产业链继续前行》 - 维持通信行业“增持”评级,推荐中际旭创等相关公司 [30] - 行业处于低配,算力资本开支高增,通信行业持仓有向上空间;2025 年 AI 算力产业链加速发展,相关产业链将受益 [31] - 25Q2 通信行业基金持仓市值占比环比+1.31pct,回到前十;AI 产业链为关注重点,新易盛等位列通信板块基金持股市值前三名 [32] 行业跟踪报告:半导体《AI 发展潜力大,半导体自主可控是关键》 - 推荐中芯国际等半导体相关标的 [35] - AI 发展潜力和需求巨大,将带来多方面变革;美国推出《美国 AI 行动计划》,并将加强半导体制造出口管制 [36][37] - 国内半导体先进逻辑等发展进程是核心,关键设备、材料自主可控意义重大 [35] 行业跟踪报告:投资银行业与经纪业《变革期,FOF 及浮动费率产品是亮点》 - 推荐中信证券等券商 [41] - 2025 年 6 月新发基金规模环比高增,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混合型产品份额环比提升 [39][40] - 公募新规下,新发基金亮点在混合 FOF 产品、浮动管理费率产品;渠道走向高质量发展,头部集中趋势强化 [41] 海外报告:三生制药(1530)《PD1*VEGF 双抗的全球之路》 - 上调公司目标价至 46.71 元,维持增持评级,预测 2025 - 2027E 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 [44] - PD(L)1*VEGF 双抗有望覆盖 2000 亿美金市场,SSGJ - 707 有 BIC 潜力 [44][45] - 预计 707 中国和全球销售峰值可观,公司 2025 - 2027 年将上市 13 款新药资产,还有三抗双抗在剂量探索阶段 [46] 海外报告:周大福(1929)《同店持续改善,产品结构优化》 - 维持“增持”评级,预测 2026 - 2028 财年归母净利润,给予 2026 财年 18 倍 PE,目标价 16.02 港元 [47] - FY2026Q1 单季度零售值同比下降 1.9%,中国内地下降 3.3%,中国港澳地区及其他市场增长 7.8% [47] - 同店销售持续改善,高毛利的定价黄金占比提升;线上增长强劲,线下门店仍在调整 [48][50] 专题研究:《ETF 扩容能稳定提升信用债流动性吗》 - 美国债券 ETF 市场规模 2023 - 2024 年大幅放量,2025 年回落明显;规模放量与信用债 ETF 换手率无明显正相关性 [52] - ETF 扩容下成分券成交笔数显著增加,中长久期等成分券基准做市券交易所 - 银行间估值分化明显 [53] - 流动性溢价合理定价锚在 10BP 以内,部分成分券利差已超 15BP;交易所 - 银行间估值分化后,利差有望收窄 [53][54] - 建议关注市场情绪变化对流动性的影响 [56] 专题研究:《ETF 贡献规模,主动式拉升久期》 - 二季度债券型基金规模显著回升,主动纯债与指数基金贡献明显,固收 + 内部有分化 [57] - 二季度债券基金久期显著拉升,杠杆协同发力,业绩表现为中长债信用基金 > 中长债利率 > 短债信用 > 短债利率 [58] - 金融债获大幅增持,信用偏好移向高等级;绩优基金对久期与杠杆策略应用积极性显著提升 [59] 英文报告:《GTHT MORNING BRIEF 20250725》 - 包含 A - 股市场策略等最新报告,涉及中国招商蛇口等公司评级和行业更新报告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