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线

搜索文档
全球贸易版图重构,GPS失灵了吗?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 2025-07-10 21:20
公司表现与挑战 - 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刘令表示公司在过去一年迎难而上,处于"打不死的小强"状态,并准备好应对硬仗 [1] - 2024年7月刘令上任时,飞利浦在中国市场收入出现两位数下滑,GE医疗和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市场同样面临失速 [1][5] - 2024年GE医疗中国区营收同比下滑15%,西门子医疗中国区营收下滑14% [5] - 飞利浦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仍将有中高个位数下滑 [4] 全球贸易摩擦影响 - GPS(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在全球市场受到关税战冲击,分别损失数亿美元 [1] - 西门子医疗预计美国对欧洲加征关税将给其全年带来2亿至3亿欧元影响 [3] - 飞利浦预期全球贸易摩擦将在2025年造成2.5亿至3亿欧元损失 [3] - GE医疗预计2025年关税可能造成3.8亿美元左右影响 [3] 本土化战略推进 - 飞利浦2024年已实现95%以上产品在中国本土生产,包括无液氦1.5T磁共振,但部分核心部件如CT球管仍依赖进口 [8] - 飞利浦计划加快本土化进程,寻找生态伙伴实现产业链整合和成本优势提升 [8] - GE医疗过去五年推进"全面国产"战略,强调每个零部件国产化能使供应链更有韧性、质量更高、成本更优 [9] - GE医疗与西部超导合作研发超导线,解决了全球供应链问题 [9] 中国市场机遇与竞争 - 中国本土企业如联影医疗、东软医疗、迈瑞医疗已初步具备国际化面貌,在创新和价格战方面更具竞争力 [12] -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心血管、肥胖症等慢病人群扩大,为医疗行业带来持久市场机会 [12] - GE医疗2024年在成都、无锡、上海、天津等地加大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和区域总部 [13] - 飞利浦认为中国市场是增量市场,可采取"三千弱水我只取十瓢"的聚焦策略 [14] 行业发展趋势 - 医疗器械行业面临全球被迫区域化趋势,飞利浦仍将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中心 [3] - 行业竞争加剧,整体价格压力增大,关税影响持续 [6] - 医疗器械本土化进程受强监管限制,需要时间建立符合要求的供应链体系 [10] - 跨国企业本土化是与中国产业共同升级的过程,需要培训人才和建立生态系统 [9][10]
我国推动以超导材料等新材料发展,还有望受益于核聚变产业加速
选股宝· 2025-07-06 22:50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提升重要金属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推动有色金属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1] - 要求中央企业关注宏观形势与行业趋势,调整经营策略,布局重大项目以支撑内需,推动传统业务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1] - 重点发展以超导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1] 高温超导材料发展前景 - 高温超导在核聚变装置中具备提效降本作用,当前带材价格80至100元/米,单个核聚变装置需求达数百至数千公里[1] - 可控核聚变建设有望加速高温超导产业进步和规模降本,驱动其在更多领域的经济性提升[1] - ReBCO带材相比一代高温超导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在16T@4.2K以上超导磁体系统中潜力巨大[2] - 可控核聚变作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国内外项目持续推进,商业化进程加速[2] 相关公司业务进展 - 西部超导是国内唯一实现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产品应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大科学工程[3] - 百利电气掌握超导限流器技术,参与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建设,产品通过IEC认证[3] - 东方钽业为全球最大超导铌材及铌超导腔研发制造基地,高纯超导铌材RRR值稳定突破500[4]
广大特材(688186):下游景气抬升,产品快速放量
中泰证券· 2025-06-29 21: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广大特材预计实现收入25.00亿,同比+33%,归母净利润2.00亿,同比+368%,扣非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2343%;25Q2业绩同环比提升,主要因下游需求高景气叠加产能释放,齿轮箱零部件产品持续放量以及风电铸件出货高增,且技术工艺降本、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规模效应以及产品结构优化等使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6] - 2025年下半年排产业绩有望持续提升,量利齐升确定性强,全年业绩有望超预期;2026年下游需求景气延续,叠加公司齿轮箱产能爬坡和多元客户拓展,支撑业绩增长 [6] - 公司加快核电等领域布局,产品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有所应用,开发的核聚变超导线圈铠甲用材料已批量化供应,中标上核公司项目机加工订单,配套开发的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已成功交付,后续有望受益可控核聚变产业化发展 [6] - 考虑下游终端需求景气度抬升,上修公司2025 - 2027年业绩预期,预计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6/4.6/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29%/19%,对应PE分别为18/14/12倍,继续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状况 - 总股本230.59百万股,流通股本230.59百万股,市价28.26元,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6,516.58百万元 [1]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3,788|6,107|7,041|7,759| |增长率yoy%| - |13%|53%|15%|1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09|359|464|550| |增长率yoy%| - |6%|213%|29%|19%| |每股收益(元)| - |0.47|1.56|2.01|2.39| |每股现金流量| - | - 3.45| - 0.02|2.08|3.40| |净资产收益率| - |3%|8%|10%|10%| |P/E| - |59.7|18.1|14.0|11.8| |P/B| - |1.8|1.7|1.5|1.4| [3]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合计|5,537|8,334|9,580|10,550| |非流动资产合计|5,927|5,716|5,530|5,365| |资产合计|11,464|14,050|15,110|15,915| |流动负债合计|4,089|6,701|7,290|7,526| |非流动负债合计|3,378|3,078|3,078|3,078| |负债合计|7,467|9,779|10,369|10,604|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627|3,850|4,255|4,746| |少数股东权益|369|420|487|565| |所有者权益合计|3,996|4,271|4,742|5,311| |负债和股东权益|11,464|14,050|15,110|15,915| [8]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4,003|6,107|7,041|7,759| |营业成本|3,338|4,933|5,648|6,215| |税金及附加|25|38|41|45| |销售费用|25|37|41|45| |管理费用|162|238|261|285| |研发费用|211|305|334|365| |财务费用|135|138|157|157| |信用减值损失| - 12| - 15| - 17| - 15| |资产减值损失| - 5| - 3| - 4| - 4|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0|0|10| |投资收益| - 3| - 3| - 3|10| |其他收益|77|80|80|80| |营业利润|164|476|614|728| |营业外收入|3|2|2|2| |营业外支出|7|8|9|10| |利润总额|160|470|607|720| |所得税|20|60|77|91| |净利润|140|410|530|629| |少数股东损益|25|51|66|7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5|359|464|550| [8]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261| - 4|479|784| |现金收益|618|946|1,060|1,138| |存货影响| - 325| - 1,124| - 504| - 400| |经营性应收影响| - 67| - 1,048| - 462| - 355| |经营性应付影响|128|1,350|428|449| |其他影响| - 615| - 127| - 43| - 48| |投资活动现金流| - 491| - 189| - 189| - 166| |资本支出| - 549| - 189| - 188| - 188| |股权投资|0|0|0|0| |其他长期资产变化|59| - 1| - 1|21| |融资活动现金流|1,018|620| - 100| - 473| |借款增加|408|894|117| - 256| |股利及利息支付| - 121| - 262| - 285| - 288| |股东融资|0|0|0|0| |其他影响|731| - 13|68|71| [8]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5.7%|52.6%|15.3%|10.2%| |成长能力:EBIT增长率|32.6%|106.2%|25.7%|14.8%| |成长能力: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5.0%|213.3%|29.2%|18.6%| |获利能力:毛利率|16.6%|19.2%|19.8%|19.9%| |获利能力:净利率|3.5%|6.7%|7.5%|8.1%| |获利能力:ROE|2.9%|8.4%|9.8%|10.4%| |获利能力:ROIC|3.5%|6.3%|7.4%|8.3%|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65.1%|69.6%|68.6%|66.6%| |偿债能力:债务权益比|118.8%|132.1%|121.5%|103.6%|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1.4|1.2|1.3|1.4|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0.8|0.7|0.8|0.8|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0.3|0.4|0.5|0.5|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08|100|112|115| |营运能力:应付账款周转天数|174|151|169|172| |营运能力:存货周转天数|236|213|238|242| [8] 每股指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每股收益|0.50|1.56|2.01|2.39| |每股经营现金流| - 1.13| - 0.02|2.08|3.40| |每股净资产|15.73|16.70|18.45|20.58| [8] 估值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P/E|57|18|14|12| |P/B|2|2|2|1| |EV/EBITDA|92|58|51|48| [8]
五家外企诠释为何依然青睐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6-28 23:16
外资企业青睐中国市场的原因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电梯保有量全球第一,在用电梯超过1100万部,接近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总和 [2] - 中国政府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老旧小区电梯更新获超长期国债支持,服役超过15年的电扶梯接近百万台且年均增长超两位数 [2] - 2019-2024年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1.6万亿元提升至1.8万亿元,利润率持续领先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4] 中国产业链与供应链优势 -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天津波音工厂50%生产材料由中国制造供应 [4] -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拥有超过1600家供应商,与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构成绿色供应链体系 [4] - GE医疗磁共振东半球总部是美国以外唯一具备磁共振全链条制造能力的基地,全球每两台磁共振产品中有一台产自中国 [5]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5] - 西部超导为GE医疗开发特种设备和绝缘工艺,产品质量远超全球其他供应商 [6] - 弗兰德在华近四年投资超十亿元,中国风电领域的挑战锤炼了其快速响应与成本管控能力,反哺全球市场 [8]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趋势 - 2025年1-5月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4018家,同比增长10.4% [9] - 半数以上日本受访企业计划2025年增加或保持对华投资,76%在华英资企业计划维持或增加投资,超一半德资企业未来两年将增加投资 [9] - GE医疗天津基地获批开展高端医疗器械全球保税维修业务,成为京津冀首个医疗器械保税维修试点企业 [8]
早新闻|低空经济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06-26 07:51
宏观热点 - 截至5月末,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2.23亿户,占总用户数的32.7%,占比较上年末提升1.8个百分点 [1] - 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启动,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遏制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高发态势 [1] - 5月全国共销售彩票570.36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体育彩票机构销售385.07亿元,同比增长26.0% [1] 医疗器械与脑机接口 - 《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非侵入式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立项申请公开征求意见,适用于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非侵入式医疗设备 [2] 乘用车市场 - 6月1日—22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26.9万辆,同比增长24%,新能源市场零售69.1万辆,同比增长38%,渗透率达54.5% [3] 区域经济政策 - 深圳拟稳步放宽或取消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自然人移动等模式下服务贸易限制措施,支持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 [4] - 上海拟大力推动海洋智能机器人领域发展,研制新型智能水下机器人及自主接驳系统 [4] - 成都出台"低空经济14条",鼓励开展低空载人商业化运营,对取得航线审批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企业给予每户每年度不超过500万元补贴 [5] 公司动态 - 比亚迪与奥钢联集团达成合作,后者将为比亚迪匈牙利乘用车工厂供应钢材 [6] - 上汽集团、宁德时代投资成立动力系统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 [7] - 中国移动旗下基金等入股赛力斯汽车,注册资本由103.05亿元增加至106.37亿元 [8] - 德马科技与美客多集团子公司签订4338.88万美元销售合同,提供智能物流交叉带分拣系统及相关服务 [9] - 广大特材核聚变超导线圈铠甲用材料已实现批量化供应,并中标best线圈盒机加工项目 [10] - *ST华微实控人将变更为吉林省国资委,亚东投资将持有公司22.32%股份 [11] - 中新赛克收到全资子公司赛克科技分红款项2500万元 [12][13] - 杭萧钢构签订红垦基地合作框架协议,收储补偿标准不超过300万元/亩,首期开发约250亩 [13] - 透景生命子公司取得2项医疗器械注册证,涉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试剂盒和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测定试剂盒 [13] - 博实股份与荣盛石化签订1.16亿元产品销售合同,占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的3.59% [14] - 宏景科技签1.49亿元算力改配集成服务合同,涵盖硬件升级、软件优化及网络架构调整 [15]
上海超导科技IPO:技术光环下的财务隐忧与领导人迷雾
搜狐财经· 2025-06-20 21:58
IPO基本信息 - 上海超导科创板IPO于2025年6月18日获受理 计划募资12亿元 [1][3] - 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18日 注册资本5.2亿元 法定代表人为马韬 定位高温超导材料研发商 [3] - IPO进程:2024年11月28日启动辅导(中金公司辅导) 2025年6月18日获受理(中金保荐) [3] 业务与客户结构 - 客户集中度畸高: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81.93%营收 其中中国科学院占比30.26% 联创超导24.20% 能量奇点14.77% [5][6] - 国家电网招标量2024年下滑30% 导致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180天增至287天 [5] - 技术商业化存疑:核聚变装置(如洪荒70)未商业化放量 医疗设备处试验阶段 行业预计大规模应用需5-10年培育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快速增长:0.35亿元→0.83亿元→2.39亿元 2024年净利润扭亏为0.72亿元(前两年亏损) [12] - 2024年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达52% 前五大客户中联创超导、能量奇点等成立不足5年 交易真实性待考 [12] - 募投项目拟新增6000公里年产能(现有1000公里) 但2024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仅约50公里 供需严重错配 [12] 公司治理与监管风险 - 董事长马韬背景信息有限 其控制的共青城超达投资含3家2021年注销的关联公司 其中上海超导能源曾因税务违规被处罚 [8][10] - 监管可能质询:技术变现能力、无控股股东架构下的决策机制、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及关联交易披露 [13]
【西安】17个项目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陕西日报· 2025-06-20 06:47
中国专利奖西安获奖情况 - 西安17个项目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获奖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1] -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 是我国专利领域最高荣誉 旨在表彰对技术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 [1] - 获奖项目涵盖光子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 太阳能光伏 航空 输变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 [1] - 具体奖项包括3个银奖(如"基于声光调制的双滤波能量反馈型高光谱成像装置") 13个优秀奖(如"一种双Sn来源式Nb3Sn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 1个外观设计优秀奖(多功能座椅) [1] 西安知识产权发展成果 - 西安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94万件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3.68件 [2] - 在202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 西安位列全球第18位 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 [2] - 通过存量专利盘点入库专利6.7万件 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累计发布专利成果超1万件 技术需求1200余项 [2] - 全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47家 省级217家 [2] - 首批5个"秦创原IP示范园区"授权专利平均增长率超90% [2] 重点产业技术突破 - 获奖项目显示西安在光子 半导体 光伏等战略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1][2] - 高光谱成像装置等银奖项目体现光学精密仪器领域研发实力 [1] - 超导线材制备方法等优秀奖反映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 [1]
认可制度助力中小企业走出国门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49
全球认可制度发展现状 - 中国获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突破2万家 20多个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采信认可结果 [1] - 签署16项国际多边互认协议 覆盖133个经济体 占全球经济总量96%以上 [1] - 签署双边认可合作协议25份 覆盖共建"一带一路"51个国家 [1] - 中国认可的规模 认可制度的齐全性 国际化参与程度 认可时限控制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均位于国际前列 [1] 认可制度对汽车产业的赋能 -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通过认可规范汽车行业发展 保证数据准确可靠 提升中国汽车检测数据可信性 [2] - 认可通过国际互认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公信力 2023年帮助多家汽车企业完成近百款出口车型认证检测 [2] - CNAS认可规则支撑下 2024年湖北汽车出口规模约255亿元 同比增长20% [2] 认可制度助力中小企业国际化 - 浙江某阀门企业通过CNAS认可 近3年外贸订单占比从40%提升至50% 进入国际石油能源巨头采购体系 [3] - 国产锆合金检测数据获国际核电项目采信 出口至美国 法国等10余个国家 推动国产材料替代加速 [3] - 某超导材料企业通过CNAS认可 攻克核心材料"卡脖子"难题 实现医用MRI超导线材全球市场份额达50% [3] 认可制度在供应链优化中的应用 - 香港品质保证局通过绿色认证 数字化工具支持企业优化生产流程 降低碳排放 对接国际投资方 [4] - 香港品质保证局与福建合作 为首批15家企业30件产品提供"香港注册"认证 助力政和白茶等地理标志产品拓展国际市场 [4]
我市17个项目荣获第25届中国专利奖
西安日报· 2025-06-11 11:10
中国专利奖获奖情况 - 西安市在第25届中国专利奖中共获得17个奖项,包括3项中国专利银奖、1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和1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获奖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1] - 获奖项目涵盖光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航空、输变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 [1] - 具体获奖专利包括"基于声光调制的双滤波能量反馈型高光谱成像装置"等3项银奖专利和"一种双Sn来源式Nb3Sn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等13项优秀奖专利 [1] 西安市知识产权发展成果 - 西安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94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3.68件 [2] - 在202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西安位列第18位,居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 [2] - 西安市已入库专利6.7万件,通过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累计发布专利成果万余件、技术需求1200余项 [2] 知识产权强企培育 - 西安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达到147家,省级217家 [2] - 首批5个"秦创原IP示范园区"授权专利的平均增长率超过90% [2]
联创光电(600363):核聚变行业发展加速 高温超导磁体龙头迎订单高增期
新浪财经· 2025-06-03 20:26
核聚变行业发展加速驱动因素 - 资金助力:中国核电和浙能电力分别投资10亿元和7.5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上海未来产业基金首次直投该公司,后续或有更多资金支持 [1] - 政策支持:国家能源局明确支持核聚变技术研发,华盛顿州简化审批流程为聚变电站建设开辟快速通道 [1] - 技术突破:东方超环创造1066秒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纪录 [1] 国内外聚变项目进展 - 合肥BEST装置项目预计2027年建成,2030年有望实现核聚变发电 [2] - 合肥CRAFT"夸父"项目进入关键阶段,预计2025年底全面建成 [2] - "星火一号"项目完成评审进入招投标阶段,技术目标Q值大于30,连续发电功率100MW,总投资超200亿元 [2] 联创超导业务发展 - 联创超导参与"星火一号"项目,有望成为核心超导磁环供应商,2024年底已中标中核集团超导线圈研制与测试服务分包项目 [2] - 公司在金属热加工、光伏、半导体及核聚变领域均有成熟产品布局 [2] 公司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7.5亿元、41.2亿元、4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10%、12%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亿元、7.7亿元、9.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0%、27%、29% [3]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46倍、36倍、28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