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解读】10月份我国物价走势向好 释放“内需改善”积极信号
新华财经· 2025-11-09 19:04
10月物价指标总体向好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2%,环比上涨0.2% [1]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 [1]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同比下降2.1%,降幅连续第3个月收窄 [1] - 物价走势表明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向好的方向调整,国内需求呈现加快修复态势 [1] 消费价格(CPI)上涨驱动因素 - 服务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2%,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7个百分点 [2]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 [2]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3%,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7个百分点,其中国内金饰品价格环比上涨10.2% [2]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2]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其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分别同比上涨50.3%和46.1% [2] 部分价格类别仍构成拖累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1.5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54个百分点 [3]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2.4%,其中汽油价格同比下降5.5%,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 [3] - 猪肉价格环比下降2.5%,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6.0%,影响CPI下降约0.23个百分点 [3] 工业价格(PPI)改善的行业动因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行业价格环比上涨,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4] - 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带动国内有色金属相关行业价格上涨 [4] -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微波通信设备、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飞机制造等多个行业价格因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和消费潜力释放而上涨 [4] 未来物价走势展望 - 美国暂停高额关税、取消歧视性关税,年内国际贸易条件改善,外需增长预期上升 [5] - 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反内卷”加快恢复行业竞争合理秩序 [5] - “好房子”建设刺激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望带动黑色金属及非金属建材价格回升 [5] - 后期CPI同比有望进一步上行,PPI同比降幅有望继续收窄,明年上半年同比增速有望转正 [5]
0.2%、0.1%,上涨!从10月份CPI和PPI数据透视经济发展趋势
央视网· 2025-11-09 14:39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扩内需等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叠加国庆中秋长假带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1%。 10月份CPI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出行需求较旺,服务价格由降转涨。宾馆住宿、飞 机票和旅游价格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节日期间消费需求增加,鲜菜、羊肉、鲜果、虾蟹类和牛肉等食品价格上涨。此外,受国际金价上涨 影响,国内金饰品价格上涨10.2%。从同比看,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 6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受国内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等因素影响,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重点行业产能 治理持续推进,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汽车制造业等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和消费潜力有序释放,带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等行业价格同比均有所 ...
10月PPI降幅比9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收窄
贝壳财经· 2025-11-09 11:5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整体表现 - 10月份PPI环比由9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环比上涨 [1] - 10月份PPI同比下降2.1%,降幅较9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收窄 [1] 价格同比降幅收窄的行业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 [2]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 [2] - 电池制造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 [2] - 汽车制造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 [2] 价格同比上涨的行业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6.8% [2] -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价格同比上涨2.3% [2] - 微波通信设备制造业价格同比上涨1.8% [2]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价格同比上涨0.9% [2]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价格同比上涨0.7% [2] - 飞机制造业价格同比上涨0.5% [2]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业价格同比上涨18.4% [2] - 运动用球类制造业价格同比上涨3.3% [2] - 营养食品制造业价格同比上涨2.1% [2] - 饮料制造业价格同比上涨0.4% [2]
中国10月PPI同比降幅连续第3个月收窄
格隆汇APP· 2025-11-09 10:18
PPI整体表现 - 10月PPI同比下降2.1%,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连续第3个月收窄 [1] 价格降幅收窄的行业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受产能核查、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冬储补库及用电需求增加影响 [1]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价格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 [1] - 电池制造业价格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 [1] - 汽车制造业价格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归因于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及落后产能退出 [1] 价格同比上涨的行业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6.8% [1] -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价格上涨2.3% [1] - 微波通信设备制造业价格上涨1.8% [1]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价格上涨0.9% [1]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价格上涨0.7% [1] - 飞机制造业价格上涨0.5%,受益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消费潜力释放及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1]
“向新逐绿”成制造业走强核心密码
证券日报· 2025-10-22 00:23
行业增长表现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 [1]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 [1]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电机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 [1] - 上述三个行业增速均显著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的整体增速 [1] 增长驱动因素:政策与技术创新 - “两新”“两重”扩内需政策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域生产扩张与技术迭代 [2] - 锂离子电池制造业高增长得益于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和成本下降的技术突破 [2] - 中国企业通过研发拓展绿色技术应用边界,涵盖磷酸铁锂、钠离子电池、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等技术路线 [2] - 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产业链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跨越 [2] 增长驱动因素:市场需求 - 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形成锂电领域“双轮驱动”,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122.8万辆,同比增长34.9% [4] - 前三季度储能锂电池出货量430GWh,同比增长超30% [4] - 电机制造业受益于新能源装备普及和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在电动船舶等领域开辟增量空间 [4] - 国际市场方面,1月至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 [4] - 锂离子电池出口虽受价格波动影响,但仍保持规模优势 [4] 产业协同效应 - 锂电、船舶制造、电机制造三大行业形成绿色产业链协同效应,例如锂电技术赋能船舶电动化,电机效率提升助力锂电设备节能降耗 [5] - 产业协同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5] - 中国制造业“向新逐绿”的突破体现为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升级,而非单个企业的技术革新 [5] - 锂电产业实现从原料供应到回收利用的闭环协作,船舶制造形成“动力研发—船舶建造—运营保障”的全链条联动 [5]
透过“三季报”看中国经济稳步前行
人民日报· 2025-10-21 14:28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8% [3] - 经季节调整后,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1%,比二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 [3] - 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4] 消费表现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1][6]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7] - 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7] 投资表现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1][7] - 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 [7]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2.3% [7] 工业与新动能成长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 [5]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 [1][8] - 规模以上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 [1][8] - 规模以上电机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 [1][8]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产量分别增长29.7%、27.1% [8] - 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明显快于全部工业 [10] 外贸与国际收支 - 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 [4] - 9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 [4] - 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外汇储备连续2个月增加 [10] 服务业与数字经济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 [10] 政策支持 - 有关部门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6] - 在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作用下,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 [8]
经济新方位丨透过“三季报”看中国经济稳步前行
人民日报· 2025-10-21 10:24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8% [1] - 经季节调整后,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1%,比二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 [1] - 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3] 行业生产与制造业结构 - 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6% [3]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 [5] - 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 [8]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明显快于全部工业 [11] 投资与设备更新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8] - 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22.3% [8] - 数控锻压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更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7%、26.0% [8] 消费市场与新动能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7]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7]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7]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8] 外贸与服务业 - 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 [3] - 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 [1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 [11] 市场活力与要素流动 - 前三季度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4.8%、4.4% [3][9] - 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 [9] -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8%,连续4个月上升 [9]
国家统计局:2025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
国家统计局· 2025-10-21 09:53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 [2] -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 [7]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10] 高端制造业增长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 [1][11] - 规模以上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 [1][11] - 规模以上电机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 [1][11]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9%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6.7%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8][14] - 汽车制造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13] 新能源与绿色产业 - 规模以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15]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9.7% [1][15] -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增长46.9% [1][15] - 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4.0% [1][15]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 [3] - 单晶硅产量增长9.0%,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量增长16.5% [15] - 规模以上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增长14.4% [15] 科技创新与智能产品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1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 [14] - 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增长59.9%,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5.1% [14]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29.8%,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6.3%,动车组产量增长8.6% [8] - 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40.5%,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增长98.0% [14] - 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11.5% [14] 设备更新与投资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10]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4%,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1.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2.3% [10] - 数控锻压设备产量增长11.7%,包装专用设备产量增长26.0% [1][11] 消费与外贸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10]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 [10] - 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 [2] - "新三样"产品出口两位数增长 [3] - 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 [12] 传统产业升级 - 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 [16] - 规模以上化学纤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 [16] - 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 [16] - 高性能化学纤维产量增长34.0%,生物基化学纤维产量增长20.2% [16] - 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量增长26.3% [16]
透过“三季报”看中国经济稳步前行(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10-21 06:10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 [4] - 经季节因素调整后,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1%,比二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 [4] - 前三季度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5] - 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 [10] 消费市场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2][7]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7] - 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7] - 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11] 投资与产业升级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2][8] - 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22.3% [8]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 [6] 新动能与高端制造 - 规上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 [2][8] - 规上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 [2][8] - 规上电机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 [2][8]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8]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 [11] 外贸与国际收支 - 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 [5] - 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 [11] - 9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 [5] 就业与物价 -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 [5]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 [5] - 9月份核心CPI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5]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降幅连续2个月收窄 [9][10] 政策支持与市场信心 - 有关部门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7] - 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 [9] - 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2个月回升,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8%,连续4个月上升 [9][11]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10-21 04:50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1] -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但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 [7]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 [4] 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 [3]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 [5]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 [7] 投资与设备更新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4] - 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22.3% [4] - 数控锻压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更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7%、26.0% [5] 消费与外贸表现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4]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5] - 外贸展现强大韧性,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 [2][7] 价格指数与市场预期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略降0.1%,但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份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2]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降幅连续2个月收窄 [5][7] -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上升 [6] 绿色转型与新兴动能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 [3] - 外贸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三样"产品出口两位数增长 [3] - 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智能产品,绿色设备及绿色材料等产品产量持续较快增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