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技术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18城三季报全部揭晓丨极刻
搜狐财经· 2025-11-01 19:47
大河财立方《极刻》第1067篇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克瑶】10月30日,随着郑州、焦作发布该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至此,河南 18城前三季度GDP增长、三大产业表现均已出炉。 在全年目标实现进程中,三季度扮演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角色,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河南18城GDP及 增速等数据,并采访专家解读。 河南15城跑赢全国 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 比增长5.2%。 河南方面,按照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河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867.57亿元(经最 终核实,上年同期GDP修订为46774.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增速超全国平均增速 0.4个百分点。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河南各地统计局公布数据情况发现,包括漯河、许昌、南阳在内的14个省辖市以及 济源示范区,其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平均增速;13个省辖市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或与河南平均 增速持平。其中漯河、许昌分别以7%、6.6%增速领跑全省。 与上半年相比,漯河GDP增速继续保持第一,许昌以6.6%增速跃升至第二位,上半年排名是第五。上 半年GDP ...
10月PMI降至49.0%:制造业景气度放缓,新动能与服务业支撑经济韧性
华夏时报· 2025-11-01 10:32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10月制造业PMI降至49.0%,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中断了8月以来的上升趋势 [2]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0%,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稳定 [2] 制造业供需分析 - 生产指数为49.7%,较上月大幅回落2.2个百分点,自4月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 [3] - 新订单指数为48.8%,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有所回落 [3]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下行1.9个百分点至45.9%,外需压力显现 [4] 制造业内部结构分化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5%,装备制造业PMI为50.2%,继续位于扩张区间,新动能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5] - 消费品行业PMI为50.1%处于扩张区间,而高耗能行业PMI为47.3%,较上月有所回落,景气有所分化 [5] - 农副食品加工、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0%及以上,产需活跃 [4] - 纺织服装服饰、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临界点,行业供需偏弱 [4] 非制造业表现 - 10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微升0.1个百分点至50.1%,重返扩张区间 [2][6]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7] - 在节日效应带动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6] - 受“双十一”促消费活动带动,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70.0%以上,业务总量加快增长 [6] 建筑业与基建投资 - 10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7] -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5%以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显示基础建设投资活动加速启动 [7] - 政策发力为基建投资提供支撑,包括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的投放 [7] 企业预期与展望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8%,持续位于扩张区间,多数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预期保持乐观 [4]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56.1%的较高景气水平,企业对行业发展信心较强 [7]
中采PMI点评(25.10):10月PMI偏弱的“三大症结”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31 21:18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10月制造业PMI为49%,较前值回落0.8个百分点,剔除供应商配送影响后实际回落1个百分点至49%[1][7] - 非制造业PMI为50.1%,较前值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1][6] 生产指数显著走弱 - 生产指数下降2.2个百分点至49.7%,时隔6个月再度落入收缩区间,回落幅度明显弱于季节性[1][7] - 采购量指数下降2.6个百分点至49%,下行幅度超过新订单指数[11] 需求结构内外分化 - 新订单指数下降0.9个百分点至48.8%,内需订单下降0.8个百分点至49.2%[13][15]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1.9个百分点至45.9%,为年内次低点[2][13] 行业影响与政策因素 - 高技术、装备制造、消费品行业新出口订单分别下降3.5、3.3、2.1个百分点,PMI相应下滑[2][13] - 高耗能行业PMI进一步下滑至47.3%,建筑业PMI下降0.2个百分点至49.1%[3][17] - 增量财政政策落地(如5000亿元债务结存限额)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升3.6个百分点[3][17] 非制造业与服务业表现 - 服务业PMI回升0.1个百分点至50.2%,从业人员指数上升0.2个百分点至46.1%[4][21] - 节日效应带动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21]
供需双弱,价格分化
天风证券· 2025-10-31 20:47
PMI 数据点评 10 月制造业 PMI 49.0%,超季节性回落 10 月制造业 PMI 为 49.0%,较前值下降 0.8 个百分点,低于季节性水平; 非制造业 PMI 为 50.1%,较前值上升 0.1 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综合 PMI 产出指数为 50.0%,较前值下降 0.6 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 固定收益 | 固定收益点评 供需双弱,价格分化 证券研究报告 2025 年 10 月 31 日 10 月 PMI 数据呈现"制造业回落、非制造业微升"的组合,制造业 PMI 超季节性回落,呈现"供需双弱"的格局,主因在于"十一"长假前部分 需求提前释放,生产和内需同步回落,以及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出口景气 度明显下滑,我们预计四季度 GDP 增速可能边际放缓。 10 月制造业:供需双弱,价格上下游分化 供需方面:10 月生产指数为 49.7%,比上月下降 2.2 个百分点,位于荣枯 线以下,表现弱于季节性;新订单指数为 48.8%,比上月下降 0.9 个百分点, 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 新出口订单为 45.9%,比上月下降 1.9 个百分点,为年内次低。主因全球经 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不确定性上升,导致 ...
2025年10月PMI点评:双节弱化9、10月制造业PMI表现
招商证券· 2025-10-31 17:39
制造业PMI表现 - 10月制造业PMI为49.0,环比下降0.8,跌至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且连续7个月低于荣枯线[1][4] - 生产指数为49.7,环比下降2.2;新订单指数为48.8,环比下降0.9,均回落至收缩区间[4]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5.9,环比下降1.9,为今年次低点,仅高于4月美国对等关税推出时[4] - 行业表现分化,环比变动为基础原材料>消费品制造>高技术制造>装备制造[4] 服务业与建筑业PMI表现 - 10月服务业PMI为50.2,环比微升0.1,节日效应带动接触型服务业景气度超60%[1][4]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1,持续位于高景气区间,显示企业信心较强[4] - 10月建筑业PMI为49.1,环比下降0.2,处于2019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1][4] - 房土木工程建筑指数环比升幅大于5,升至55以上景气区间,基建活动有加速启动迹象[4] 未来展望 - 11月制造业有望因“双十一”、圣诞需求及中美贸易共识而回升,但需政策发力显效[4] - 四季度基建资金投放及转化预计提速,但建筑业PMI回升幅度或有限,仍处历史低位[4] - 11月服务业消费因假期效应消退和天气转冷可能回落,“双十一”或提供一定支撑[4]
博时基金市场异动陪伴10月31日:沪深三大指数调整,创业板指跌超2.3%
新浪基金· 2025-10-31 15:23
市场表现 - 10月31日,沪深三大指数调整,创业板指下跌超过2.3% [1] 市场调整原因解析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阶段性共识,利好落地后部分资金选择阶段性兑现收益 [2] - 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回落,显示制造业活动出现短期波动 [2] - 主要指数在前期积累一定涨幅后,自身存在技术性整固需求,叠加部分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波动,对市场风险偏好形成抑制 [2] 经济数据结构性亮点 - 10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0.5%、50.2%和50.1%,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且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2]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微升至50.1%,重返扩张区间,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 [2] 后市展望与配置建议 - 中美经贸关系的缓和迹象有望在短期内提振市场情绪,但具体实施细则仍需观察 [3] - 考虑到前期政策预期已部分兑现,市场可能进入阶段性震荡整固期,等待更多经济数据和政策信号的确认 [3] - 配置方面建议保持均衡,或可关注受益于贸易环境改善的科技制造领域,以及内需修复背景下消费品和服务业的景气回升机会 [3] - 中长期来看,随着国内产业政策的持续发力,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的空间打开,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红利释放,A股市场仍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稳、动能足、质效升、韧性足、潜能大
新华财经· 2025-10-31 13:37
宏观经济运行 -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前列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创2022年以来同期新高 [1] 产业发展动能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和9.6%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35.9%和16.7%,比去年同期提高2.1和0.8个百分点 [1] - 集成电路制造业和智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和12.2% [1] - 民用无人机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3.2%和29.8% [2] - 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9.7%和46.9% [2] 企业效益与出口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9月份单月同比增长21.6% [2] - 多晶硅、硅片、碳酸锂等产品价格明显回升 [2] - 前三季度货物出口保持7.1%的增速 [2] - 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分别达11.9%和9.6%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4%,对东盟国家出口增速连续8个月提升 [2] 消费与服务业 - 服务零售额增长5.2% [2] - 随着免签政策实施,前三季度入境旅游人次大幅增长17.8% [2]
A股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 近八成前三季度实现盈利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07:11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已披露三季报的5414家上市公司中,近八成前三季度实现盈利 [1] - 超五成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增长 [1] - 209家上市公司提出三季度分红方案,合计计划分红382亿元 [1] 行业业绩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等行业保持较快增长 [1] - 钢铁、有色金属、传媒、非银金融等行业业绩修复明显 [1] 机构预期调整 - 三季报披露后,近500家上市公司获得机构上修全年业绩预期 [1]
中三省前三季度GDP总值突破11万亿,齐步跑赢全国
第一财经· 2025-10-29 11:56
"三驾马车"合力拉动,创新动能更加强劲 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 前三季度,湘、鄂、赣三省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85.26亿元,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 中,湖北19533.95亿元,同比增长5.2%;湖南15464.31亿元、同比增长5.5%;江西9287.0亿元,同比增 长5.2%。 中部地区陆续公布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构成的"中三角"GDP总值达到 110796.38亿元,较去年同期净增7092.83亿元。 其中,湖北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44875.62亿元,同比增长6.0%,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湖南、江西 分别实现生产总值40240.56亿元、25680.2亿元,同比增长均为5.4%,均比全国快0.2个百分点。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湘、鄂、赣三省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发现,今年以来,三省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三驾马车"合力拉动,市场预期稳步向好,创新动能更加强劲。 新兴动能积厚成势 今年以来,中部三省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 湖北以"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0家湖北实验室+164个国家级创 ...
前三季度用电量创新高 从电力数据看“算力新城”拔节生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7 21:06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趋势 - 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7.77万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1] - 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5%、4.9%和6.1%,呈现逐季回升态势 [1] - 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为2.9万亿千瓦时,其中7月和8月连续两个月用电量均突破万亿千瓦时 [4] 产业结构与用电量变化 - 第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比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反映各行业产能持续释放 [6] - 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成为主要拉动动力 [14]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快速扩张,三季度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9.5% [16] -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速均超过10% [16] 数字经济与新兴行业用电增长 - 三季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8% [7] - 甘肃庆阳作为“东数西算”枢纽,相关产业园区用电量占比自2022年后一路上升,月度用电量增速位居甘肃前列 [9] - “东数西算”工程拉动庆阳市三产投资增速近20%,对接数字经济企业超5900户,450余家子公司落地 [1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增至10家,营收同比增长78.4% [11] 区域制造业用电表现 - 今年9月宁波市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87% [14] - 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对宁波全部制造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 [14] - 三季度苏州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超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 [16] 能源供应结构 - 前三季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35.3%,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