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icon
搜索文档
查超产消息提振市场情绪,预计动力煤价格易涨难跌
中信期货· 2025-07-23 16: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查超产消息虽预计影响程度有限,但会加强市场心态,使动力煤价格易涨难跌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7月22日网传国家能源局通知,要求在8个重点产煤省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核查煤矿是否超产,对超公告产能10%的单位责令停产整顿,截至发稿未在官网查到该通知 [2] 近期煤炭价格运行逻辑 - 2025年1 - 6月全国累计原煤产量240456万吨,同比增长5.4%,煤炭价格走势偏弱,北方港口动力煤05500价格从年初770元/吨跌至低点617元/吨,跌幅20%,现货价格跌破长协价格,主要上市公司盈利和行业产能利用率下滑;近期煤炭市场情绪偏强,夏季高温带动价格弱反弹,但下游库存高抑制反弹空间 [3] 预计查超产消息影响 - 查超产消息预计影响程度有限,但供应收缩预期将加强市场心态,使动力煤价格易涨难跌 [4] 政策落实的难点 - 上一轮供给侧改革后现有煤矿大多符合要求,反内卷和查超产减产效果无法与供给侧改革类比,2021年以来增产周期中部分矿核增手续未办完或受影响停减产 [5] - 煤炭行业在重点产煤省经济比重较大,查超产可能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不一致,如2024年山西煤炭产量下降拖累GDP增速降至2.3% [5]
建信期货焦炭焦煤日评-20250718
建信期货· 2025-07-18 10:07
021-60635736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33782 投资咨询证书号:Z0014484 021-60635735 niejiayi@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124070 021-60635727 fengzeren@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134307 报告类型 焦炭焦煤日评 日期 2025 年 7 月 18 日 黑色金属研究团队 研究员:翟贺攀 zhaihepan@ccb.ccbfutures.com 研究员:聂嘉怡 研究员:冯泽仁 请阅读正文后的声明 #summary# 每日报告 | | | | | | 表1:7月17日焦炭焦煤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成交及持仓情况(单位:元/吨、手、亿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约 代码 | 前收 盘价 | 开盘价 | 最高价 | 最低价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 | 持仓量 | 持仓量 变化 | 资金流 入流出 | | J2509 | 1494. ...
CF40研究院:反内卷≠去产能,治理供需失衡的重点仍在于扩内需
搜狐财经· 2025-07-17 15:15
政策导向与行业行动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光伏、钢铁、汽车和水泥等行业已率先展开"反内卷"行动 [1] - 政策层和行业层面共同发力"反内卷",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1] "反内卷"与"去产能"的区别 - 一些市场观点将"反内卷"简单等同于"去产能",寄希望于通过新一轮"去产能"恢复供需平衡 [1] - CF40研究认为本轮"反内卷"覆盖"新三样"等新兴行业,范围和性质更加复杂 [1] - 应坚持纠正市场失灵,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1] - 不宜以"去产能"为核心目的来理解和评价"反内卷"政策 [1] 行业供需现状 - 近年来我国多数行业产能并未显著扩张,需求不足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1] - 居民消费需求不振,有效投资增长偏弱,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行 [2] - 部分工业行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国内反对内卷式降价的声音越来越大 [2] 潜在"去产能"行业分析 - 基于2024年数据,筛选出PPI、ROA表现较差的7个行业:煤炭开采、石油煤炭燃料加工、非金属矿采选、汽车制造、电气机械、黑色金属冶炼、金属制品 [4] - 放宽标准后增加3个行业:化学原料、计算机通信、农副食品加工 [4]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PPI增长1.5%,ROA增长0.2%,表现较好 [5] - 有色金属冶炼PPI增长24.0%,ROA增长0.5%,表现突出 [5] "新三样"行业特点 - "新三样"行业(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营收占工业总营收27% [8] - 2023年"新三样"行业资本性支出增速21.0%,贡献全部制造业资本支出增量 [8] - 除去"新三样",其他制造业资本性支出增速仅-0.02% [8] - 电气机械行业贡献1.5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存量增速,计算机通信贡献1.38个百分点 [9] 汽车行业供需分析 - 测算显示2024-2030年我国汽车潜在年均销量4326万辆,新能源车2000万辆 [18] - 2023年汽车潜在折旧规模1612万辆,实际仅813万辆 [18] - 2016-2023年累计延迟折旧达4620万辆 [19] - 新能源汽车产能增加导致传统油车产能过剩,属于"创造性破坏"过程 [19] 行业数据表现 - 计算机通信行业PPI下降2.0%,ROA下降0.3%,营收增长11.8% [5] - 汽车制造业PPI下降3.8%,ROA下降0.7%,营收增长7.7% [5] - 煤炭开采业PPI下降17.9%,ROA下降2.4%,营收仅增长2.3% [5] - 有色金属冶炼PPI增长24.0%,ROA增长0.5%,营收增长6.2% [5]
【数据发布】2025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7-16 14:59
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 环比增长0.50% 1-6月累计同比增长6.4% [1] - 分三大门类:采矿业增长6.1% 制造业增长7.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长1.8% [1] - 分经济类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7% 股份制企业增长7.1%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5.5% 私营企业增长6.2% [1] 行业增长分化特征 - 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实现同比增长 汽车制造业(11.4%)、电气机械(11.4%)、电子设备(11.0%)增速领先 [2] - 有色金属冶炼(9.2%)、通用设备(7.8%)、化学原料(7.5%)表现突出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0.1% [2] - 传统行业中煤炭开采(6.5%)、农副食品加工(8.2%)保持稳健 石油开采(3.6%)、纺织业(2.5%)增速较低 [2] 重点工业品产量变化 - 新能源汽车产量123.4万辆 同比增长18.8% 显著高于汽车总产量8.8%的增速 [3] -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95万吨(+4.4%) 乙烯285万吨(+5.8%) 钢材12784万吨(+1.8%) 水泥15547万吨(-5.3%) [3] - 发电量7963亿千瓦时(+1.7%) 原油加工量6224万吨(+8.5%) 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13676亿元(+4.0%) [3]
7月合约即将到期,IC及IM合约深贴水【股指分红监控】
量化藏经阁· 2025-07-15 21:47
成分股分红进度 - 上证50指数中,0家公司处于预案阶段,7家处于决案阶段,5家进入实施阶段,35家已分红,3家不分红 [1][3] - 沪深300指数中,2家公司处于预案阶段,51家处于决案阶段,31家进入实施阶段,190家已分红,26家不分红 [1][3] - 中证500指数中,1家公司处于预案阶段,51家处于决案阶段,17家进入实施阶段,354家已分红,77家不分红 [1][9] - 中证1000指数中,1家公司处于预案阶段,54家处于决案阶段,44家进入实施阶段,691家已分红,210家不分红 [1][9] 行业成分股股息率比较 - 煤炭、银行和钢铁行业的股息率排名前三 [1][4] 已实现及剩余股息率 - 上证50指数已实现股息率1.80%,剩余股息率0.46% [1][7] - 沪深300指数已实现股息率1.35%,剩余股息率0.53% [1][7] - 中证500指数已实现股息率1.09%,剩余股息率0.20% [1][7] - 中证1000指数已实现股息率0.83%,剩余股息率0.12% [1][7] 股指期货升贴水情况跟踪 - IH主力合约年化贴水0.44%,IF主力合约年化贴水2.48%,IC主力合约年化贴水11.78%,IM主力合约年化贴水15.26% [1][8] - 随着标的指数覆盖的市值区间变小,股指期货的贴水幅度越深 [14] - IH主力合约处于历史45%分位点,IF主力合约处于历史55%分位点,IC主力合约处于历史62%分位点,IM主力合约处于历史46%分位点 [15] 指数分红测算方法 - 价格指数因成分股分红导致点位自然滑落,全收益指数将分红再投资 [26] - 分红点数计算需考虑成分股分红金额、总市值、权重及指数收盘价 [26][30] - 成分股权重通过中证指数公司日度收盘权重数据精确获取 [32] - 分红金额通过净利润与股息支付率乘积估算,净利润预测采用历史分布动态预测法 [33][35] - 股息支付率预测采用历史数据平均,若去年分红则沿用去年支付率,否则取近3年平均 [38][40] - 除息日预测基于历史间隔天数稳定性线性外推,未公布预案时默认7月31日、8月31日或9月30日 [41][42] 股指分红点位测算准确度 - 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全年预测误差约5个点,中证500指数误差约10个点 [45] - 上证50和沪深300股指期货预测效果最佳,中证500合约偏离度稍大 [45]
国家统计局:二季度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71.3%
快讯· 2025-07-15 10:15
行业产能利用率 - 2025年二季度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1 3% [1]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 3% [1] - 食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69 1% [1] - 纺织业产能利用率为77 8% [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1 9% [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能利用率为62 3% [1]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80 8% [1]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 7% [1] - 通用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8 3% [1] - 专用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6 5% [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3 5% [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7 3% [1]
2025年二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0%
国家统计局· 2025-07-15 10:00
2025年二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数据 三大门类产能利用率 - 采矿业产能利用率为72.7%,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2][4] -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4.3%,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2][4]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为71.5%,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2][4] 主要行业产能利用率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3%,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 [2][4] - 食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69.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2][4] - 纺织业产能利用率为77.8%,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2][4]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1.9%,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2][4]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能利用率为62.3%,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2][4]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80.8%,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2][4]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7%,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2][4] - 通用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8.3%,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2][4] - 专用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6.5%,同比持平 [2][4] - 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1.3%,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2][4]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3.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5]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7.3%,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5] 上半年累计数据 - 工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为74.0%,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4] - 采矿业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为73.6%,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4] - 制造业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为74.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4]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为72.6%,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 [4] 其他行业数据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能利用率为90.9%,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4] - 医药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2.6%,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4] - 化学纤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85.6%,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4] 调查方法 - 调查覆盖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全面调查及小微企业抽样调查,涉及约11万家工业企业 [5][6] - 数据按季度采集,未经季节调整 [6]
整体物价低位运行与结构性涨价同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06:42
物价数据核心观点 - 6月CPI同比上涨0.1%实现由负转正 食品价格降幅收窄 非食品价格略有上升 燃油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上升 服务价格持平 [1] - 6月PPI同比下降3.6% 降幅扩大 生活资料价格走势好于生产资料价格 [1] - 上半年CPI平均同比-0.1% PPI平均同比-2.9% 国内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反映供给保障能力和经济运行结构性特征 [1] 外因分析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走低形成输入性价格下降压力 全球经济放缓叠加能源矿产开采量上升推动工业初级产品价格走低 [1] - 国际原油价格下行传导至国内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下降12.6% 燃料动力类价格同比下降10.4% [1] - 逆全球化思潮与贸易保护政策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出口产业面临压力 部分产业存在出口转内销带来的物价下行挑战 [2] 内因分析 - 能源结构转型加快 绿电占比提升带动能源价格下降 6月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同比下降1.3%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大幅下降21.8% [2] - 部分制造业领域同质化竞争显著 价格战压制产品价格 新兴产业产能快速扩张也出现价格战现象 [3] 结构性涨价亮点 - 整治内卷式竞争加快落后产能退出 汽车制造 光伏设备 锂电池制造等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部分产品价格企稳回升 [3] - 提振消费政策加力扩围 工艺美术品 体育用品 智能消费品等价格涨势明显 生活资料价格走势趋于平稳 [4] - 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相关高技术行业快速发展 产品价格同比上涨 反映行业蓬勃发展态势 [4][5]
专家解读:6月份CPI同比由降转涨 下半年货币政策仍有空间
搜狐财经· 2025-07-09 16:25
CPI分析 - 6月CPI同比由降转涨0.1% 为连续下降4个月后首次转正 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影响 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0.5% 对CPI下拉影响减少0.18个百分点 [1][2] - 能源价格降幅收窄1.0个百分点 对CPI下拉影响减少0.08个百分点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9.2%和15.9% 合计推动CPI上涨0.21个百分点 [2] - 促消费政策效应显现 文娱耐用消费品 家用纺织品和家用器具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0% 2.0%和1.0% 汽车价格降幅收窄 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同比降幅分别为3.4%和2.5% 为近28个月和26个月最小 [2] PPI分析 - 6月PPI环比下降0.4% 降幅与上月持平 同比下降3.6% 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 主要受原材料制造业价格季节性下行影响 黑色金属冶炼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分别下降1.8%和1.4% 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0.18个百分点 [1][4] - 绿电增加带动能源价格下降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9% 煤炭加工和开采洗选业价格分别下降5.5%和3.4% [4] - 出口导向型行业价格承压 计算机通信设备 电气机械和纺织业价格分别下降0.4% 0.2%和0.2% 主因全球贸易放缓及关税政策影响 [4][5] 政策空间与行业影响 - 上半年CPI累计同比-0.1% 显示消费需求不足 为下半年货币政策降息和财政政策加力促消费提供空间 [1][3] - 工业品价格降幅扩大反映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近期多个行业召开座谈会推动去产能 可能引发新一轮供给侧改革 [5] - 国际油价回升背景下PPI跌幅扩大 主因国内煤炭 钢材 水泥等能源和工业品供给充足且需求偏弱 [5]
重磅公布:由降转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13:59
CPI同比由降转涨 - 6月CPI同比上涨0.1%,结束连续4个月下降趋势,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推动[3] -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0.5%(上月-1.0%),对CPI下拉影响减少0.18个百分点[3]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9.2%和15.9%,合计拉动CPI上涨0.21个百分点[3] - 文娱耐用消费品、家用纺织品和家用器具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0%、2.0%和1.0%[3] - 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降幅收窄至3.4%和2.5%,为近28个月和26个月最小降幅[3] 核心CPI持续回升 - 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创14个月新高[3]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3] - 房租价格环比上涨0.1%,反映毕业季租赁需求增加[5] 食品价格变动特征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3%,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牛肉价格结束28个月下降转为上涨2.7%[3] - 猪肉价格同比下降8.5%,为连续上涨后首次转降[3] - 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1%和3.4%,合计影响CPI上涨0.19个百分点[13] - 鲜菜价格环比上涨0.7%,淡水鱼价格环比大涨4.3%,均高于季节性水平[4] PPI环比降幅维持 - PPI环比下降0.4%,同比降幅扩大至3.6%[6] - 黑色金属冶炼和水泥行业价格分别下降1.8%和1.4%,合计影响PPI下降0.18个百分点[6] - 绿电增加导致电力热力价格下降0.9%,煤炭加工价格大跌5.5%[6] - 出口相关行业价格承压,计算机通信设备价格下降0.4%[6] 行业价格企稳信号 - 汽车制造价格环比回升,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分别上涨0.5%和0.3%[7] - 光伏设备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至10.9%[7]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价格同比上涨3.1%,可穿戴设备上涨1.4%[7] - 工艺美术品价格同比大涨13.1%,体育用品上涨0.7%[7] 分类价格表现 - 交通通信价格同比下降3.7%,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暴跌10.8%[19] - 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涨幅达8.1%,主要受金饰品拉动[13] - 家用器具价格同比上涨1.0%,但上半年累计仍下降1.1%[19] - 医疗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8%,中药价格持平[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