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花卉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大湾区农交会|“媒体+”解码珠三角地标家底:岭南乡土的产业明珠
南方农村报· 2025-11-14 11:00
大湾区农产品交易会 - 2025大湾区农产品交易会暨土特产精品博览会将于12月12日至14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B区举办 [16][95] - 展会创新推出"媒体+"全链条服务模式,依托覆盖超1亿用户的全媒体矩阵,构建品牌传播、供需对接和交易达成的完整服务体系 [17][18] - 截至目前展会信息累计曝光超1000万人次,互动量突破3.8万次,超1000家核心采购商参会,预计汇聚全国200多个县域的地标产品 [97][98][99] 广东地理标志产业总体情况 - 截至今年6月底广东已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29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10][11][12][13] - 以新会陈皮为代表的10个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清单》 [14] - 新会陈皮以全国第17位、广东第1位的排名成为广东最显眼的农产品 [52][53] 广州和深圳都市农业 - 广州和深圳汇聚近3700万人,用工业化、信息化思维重塑农业价值链 [21] - 2024年增城荔枝种植面积达20万亩,总产量约5万吨;深圳南山荔枝种植面积达2.25万亩,是我国首个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荔枝产品 [22][23] - 南沙青蟹实现人工繁育200万尾本土蟹苗,依托南沙港航线网络远销阿联酋迪拜、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31][32] 佛山花卉产业 - 全国十株蝴蝶兰六株自佛山,陈村蝴蝶兰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销量约占全国的10% [38][39][40] - 陈村350多亩智能化温室培育2400多个蝴蝶兰品种;里水镇华穗耘谷农业产业园拥有2300平方米标准化无尘车间,搭建蝴蝶兰种苗数字追溯系统 [42][43][44] - 依托广佛半小时经济圈和大湾区一小时物流圈,可实现48小时通达东南亚、72小时链接全球 [46][47] 江门陈皮产业 - 2024年新会柑种植面积约14.3万亩,鲜果产量18万吨,陈皮产业企业共3972家,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60.18亿元 [51] - 新会陈皮衍生出陈皮普洱茶、陈皮糕点等数百种深加工产品,并发展陈皮村、文化博物馆等文旅地标 [55][56][57] 珠海中山渔业 - 珠海白蕉海鲈、金湾黄立鱼、中山脆肉鲩是著名地理标志产品,2024年仅白蕉海鲈综合产值突破186亿元 [61][62] - 珠海计划到2027年末培育2个超三百亿级海洋工程装备和现代海洋渔业产业集群;中山将重点支持脆肉鲩等优势品种发展 [64][65][66] 肇庆南药产业 - 2024年肇庆南药种植总面积156.62万亩、总产量65.99万吨、总产值106.05亿元,种植规模多年位居全省首位 [69][70] - 广佛手等6种道地药材纳入《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2023年我国南药相关大健康产品市场规模达3150亿元,年均增长率16.5% [72][73] 东莞惠州特色农产品 - 东莞莞香主产地大岭山种植约5000亩,年产量约3吨,搭建从生态种植到交易展览的完整产业平台 [77][78][79][80] - 东莞荔枝、麻涌香蕉、惠州镇隆荔枝、麻榨杨桃、福田菜心等地理标志产品为大湾区提供丰富特色农产品 [81][82][83]
南农晨读丨药香入馔
南方农村报· 2025-11-03 15:05
体育盛事与区域联动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圆满完成,实现三地联动、四城同传 [3][4][5] - 火炬传递见证粤港澳大湾区从硬联通、软联通走向心联通 [5][6] 花卉产业与文化活动 - 首届“广花红掌”艺术节于11月1日在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公园盛大启幕,助力广州花卉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8][9][10] - 艺术节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来临之际举办 [9] 渔业社会化服务发展 - 广东海洋渔业正构建高水平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服务资源加快向渔业一线汇聚 [14][15][16] - 具体举措包括湛江、阳江成立互保渔业服务中心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以及金融加大支持力度,信贷、担保、保险产品上新和服务提质 [16] - 海洋渔业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为“海上新农人”注入活力 [17] 农牧企业上市表现 -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2015年11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以来已走过十年 [22][23][24] - 上市十年间,公司累计分红达301亿元,并带动合作农户累计获得超过929亿元养殖收益 [22] 交农文旅融合发展 - 大广高速吕田服务区举办2025年“绿水青山中意从化”迎全运交农文旅融合发展系列活动,服务区变身文旅新聚场 [26][27][28][30][31] - 活动现场广东三宝亮相展陈,并提供新会陈皮、化橘红试饮 [32] 地方美食文化推广 - 第二届潮州美食文化周暨2025潮州橄榄文化周湾区展销活动在深圳市罗湖区莲塘口岸举办,主题为“深潮协作,潮品融湾” [35][36][37] - 活动展出的单丛茶、牛肉丸、凉果、文祠青橄榄等潮州美食矩阵成为流量担当 [38][39] 农业科技创新 - 广东天润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永平近三十年致力于将美国先进活性酶技术引入中国并持续创新,以科技为作物提质、为农户赋能 [42][43][44]
学习新语丨总书记引领推动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新华社· 2025-10-19 12:21
乡村振兴战略核心思想 - 乡村振兴的核心路径是依靠产业发展,各地需发挥自身优势,选择适合的振兴道路 [2][10]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需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 [34] -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6][25] 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 发展现代农业需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强良种、良机、良法推广,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 [13] - 推进农业现代化需依靠农业专家和广大农民,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 [27] - 要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7] 特色产业发展案例 - 云南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深耕细作,将美丽产业打造成幸福产业 [4][5][6] - 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保留自身特色,抓好人无我有的东西,通过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 [7][8] - 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走适合自身的振兴道路 [10][11] - 山东枣庄冠世榴园石榴种质资源库通过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18][19] - 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荔枝等特色种植产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2] - 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西门村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葡萄干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 [24][25] - 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做强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等产业 [30][31] - 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立足特色资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惠及农村农民 [33][34] - 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发展葡萄种植等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36][37] - 三明市沙县夏茂镇俞邦村将沙县小吃打造成富民特色产业,通过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39]
学习新语|总书记引领推动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新华社· 2025-10-19 09:39
乡村振兴战略核心观点 - 乡村振兴的核心路径是依靠产业发展,各地需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 [2][11][24]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需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6][38] - 中国式现代化需统筹城市现代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注重传统与现代元素结合 [18] 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 云南丽江花卉产业需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深耕细作,发展全产业链 [5][6] - 贵州侗寨乡村旅游需保留特色,突出"人无我有"的独特性 [8][9] - 甘肃花牛苹果、山东石榴、茂名荔枝等特色农产品需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打造品牌 [11][20][21][24] - 沙县小吃通过标准化与创新成为富民产业,体现因地制宜选择产业的关键性 [40] 农业现代化与科技赋能 - 湖南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推广良种、良机、良法,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 [15] - 四川永丰村强调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与技术培训,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 [29][30] - 河北大贵口村注重产销对接与品牌打造,推动特色农产品市场化 [36] 生态与文化遗产融合 - 海南毛纳村推动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结合有机农业、乡村旅游与非遗传程 [32][34] - 江西石门自然村保护自然生态,将传统村落风貌与现代元素结合,发展特色旅游与茶产业 [18][19] - 广西毛竹山村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 [38] 乡村振兴成果与目标 - 新疆新城西门村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7] - 总书记多次考察中强调"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日子越过越红火"等具体民生目标 [9][21][27][38]
科技种出“花田喜事”
人民网· 2025-09-30 21:04
行业转型与升级 - 科技成为云南丽江花卉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驱动传统农业产业创新 [3] - 花卉产业实现从“美丽产业”到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的华丽蜕变 [3] 产业发展与影响 - 产业发展覆盖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新品培育到技术推广、生产管理到市场拓展的全链条 [3] - 花卉产业成为推动增收致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3]
第25届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开幕
齐鲁晚报网· 2025-09-28 19:56
展会概况 - 第25届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暨第19届山东省花卉交易会于9月28日在山东潍坊青州开幕,会期将持续至11月2日 [1] - 展会主题为“绮丽山海·锦绣中华”,主会场设在中国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并串联多个分会场 [1] - 主会场重点打造2号厅,设置一个序厅、六个主题游园、四项专题展览及辅助功能区,围绕主题以《山海经》为创造源泉,融合地域文化与现代艺术,打造20多个主题景观,使用1000多种花卉素材 [1] 展会内容与特色 - 六个主题游园包括奇藟花境·青州名花园、昆仑花苑、玄圃花谷、羲和花影、青丘花野等,以异兽、传说、自然景观为核心元素,采用宝莲灯、仙客来、蝴蝶兰等新优花卉品种布置 [2] - 四项专题展览包括山海木华·典籍里的植物展、家庭园艺展、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展和花卉装置艺术展,吸引游客沉浸式打卡 [2] - 配置花卉展销、休闲购物、花企推介、演艺等功能分区,满足游客休闲游览及体验需求 [2] 青州花卉产业规模 - 花卉种植面积达13.1万亩,拥有136个种植专业村,从业人员16万人,年交易额150亿元 [3] - 形成花药、花械、园艺、温室、资材千亿级产业链集群 [3] - 育成15个兰花新品种,冷凉花卉种苗产量全国第一,多肉植物种苗占全国80% [3] 花卉产业数字化与销售网络 - 建有全国首个盆花大数据平台和中国青州花卉直播电商示范基地 [3] - 拥有700多家花卉电商,85%以上生产经销业户开通直播电商,电商从业人员1万多人,电商交易额45亿元 [3] - 交易网络覆盖30多个省市区,出口花卉达570多万株 [3]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青州花卉品牌价值340亿元,连续三年蝉联山东省农业品牌第一位 [4] - 青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盆花生产中心、交易中心和花卉物流中心,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 [4] 配套活动与产业联动 - 花博会期间将举办精品花卉艺术作品评选、国家《竹芋》林业行业标准编制启动会、“增福寺杯”2025年全国柏树盆景展暨青州市第六届盆景文化艺术节等活动 [5] - 于9月28日在范公亭公园同步举办“金秋菊韵·古城芳华”青州市菊花艺术展,打造四大展区、数万盆菊花景观,结合文化、历史、深加工、旅游等元素,设立多个景区分会场,推动农文旅融合 [4]
城市更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北京丰台构建产城文融合新格局
中国新闻网· 2025-09-27 21:17
城市更新战略与定位 - 城市更新被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核心是围绕“人”的需求,实践锚定“民生坐标”[1][3] - 丰台区立足“首都前院、城市门户、文化客厅、生态屏障”的功能定位,构建“一办一院一平台多伙伴”工作体系,创新推行“街企结对”模式[3] - 未来更新策略将以“分类更新、分区推进、统筹运营”的思路制定实施方案,构建多维度协同的整体街区更新策略[5] 重点项目与投资规模 - 2024年启动两批共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总投资额达1053亿元,项目数量及投资额均居北京市第二位[3] - “十四五”期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2个,涉及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8万户[3] - 已完成超100万平方米楼宇更新,改造14个老旧厂房,并出台低效楼宇认定标准以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4] 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释放 - 南中轴地区通过转型升级释放建筑面积64.5万平方米,由大红门服装商贸城转型的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已入驻469家元宇宙等新兴产业企业[1][10] - 系统谋划南中轴地区剩余7栋楼宇“腾笼换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拓展优质承载空间[11] - 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实现产业转型,例如京东MALL项目盘活闲置近十年的批发楼宇,打造全国最大京东线下数字消费体验中心[7]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提升 - “十四五”期间开通道路(路段)94条、总长101公里,区域路网密度提升3.5%,完成道路疏堵及大修工程45项[4] - 更新老旧供热管网1105公里,供水、污水、再生水管线总长度分别增加8.9%、7.6%、9.4%[5] - 打造“金角银边”359处,建成“口袋花园”218处,草桥街区建成全市首个花园城市建设全场景街区[3] 文化传承与产城文融合 - 选择“产城文融合”路径,引导企业、街道、居民共同参与,让历史文脉与现代发展同频共振[7] - 长辛店老镇更新项目以“老镇常新”为理念,打造“文、旅、商、产、居”融合的综合性地标街区[7] - 推进“宛平博物馆之城”建设,修缮老旧院落,守护城市记忆[11] 具体案例与示范项目 - 凉水河石榴庄段滨水空间提升项目通过河道治理构建“一廊五区十景”格局,显著提升市民幸福感[7] - 方庄街道作为全市首个街道层级区域综合更新试点,通过政企联盟推动区域面貌整体焕新[8] - 福成大厦批发市场改建为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成为全市首批高聚合的区级综合服务中心[1]
“兴农撮合·园区大巡礼”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6 11:08
活动概述 - 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在昆明成功举办"兴农撮合·园区大巡礼"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专场活动,聚焦云南花卉产业[1] - 活动组织省内花卉产业链优势企业与省外采购企业深度对接,搭建供应商与采购商展示平台[1] 工商银行举措 - 公司依托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兴农撮合"系列活动,促进供需双方良性互动[1] - 启动《金融助力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计划》,与省农担公司签署《全面战略互信合作协议》,6家分行与花卉产业重点客户完成授信签约[1] - 发布《七彩金融沃土 赋能云花绽放 金融助力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计划》,推出六大创新举措扩大金融服务供给[2] 金融服务成果 - 普惠贷款增量同业第二、增速同业第一,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300亿元[2] - 客户融资成本降低,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扩大,城乡联动成效显著[2] 未来规划 - 公司将与云南各级政府、科研机构、花卉企业及花农合作,提升产业链韧性并拓展全球化市场[2]
20余家滇日企业代表齐聚昆明 共拓云南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00:28
滇日经贸合作对接会概况 - 滇日经贸合作对接会在昆明举行 来自中国云南和日本的20余家经济机构及企业代表参会 [1] - 活动主题为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 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日中经济协会北京事务所主办 [1] 云南的区位优势与产业特点 -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生物多样性丰富 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突出 [1] - 云南与日本在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上具有高度互补性 [1] 潜在合作领域 - 绿色农业与食品加工、大健康与中医药产业、清洁能源与环保技术、文化旅游等产业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1] - 日本是云南重要的外资来源地 期待与日本先进农业企业、高水平生物医药企业等加强合作 [2] 日本机构与企业的考察活动 - 日本在华经济机构及企业代表访问勐海茶厂大益馆、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等地 考察中老铁路云南段 在昆明了解花卉产业 [2] - 重庆丸全浩航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表示 依托云南区位优势 期待未来在云南开拓新业务 [2] 日本机构对云南的评价与展望 -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成都代表处代表认为 云南自然资源丰富 大健康产业发展迅速 [2] - 对接会促进日滇企业面对面交流 加深日本企业对云南的了解 将积极呼吁更多日企投资云南 [2] 云南企业推介情况 - 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昊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负责人进行现场推介 [2]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千亩粮田与花卉小镇绘就青春实践新范式
新华网· 2025-07-11 09:57
乡村振兴实践模式 - 采用"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由种粮大户与花卉小镇负责人担任"实践导师",高校教师担任"理论向导",带领学生深入田间与产业园区进行实践教学[1] - 实践内容包括观摩千亩粮田机械化作业和花卉苗木基地产业融合模式,解码"科技报国"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1][2][4] 现代农业机械化应用 - 种粮大户承包一千余亩良田,拥有20余台大型农机设备,机械化使劳动效率成倍数提升,双抢季节仅需20余人即可完成全程农事[2] - 无人机施肥可节省一半以上成本,大型收割机与无人机阵列组成"科技战队",2024年汛期帮助周边农户抢收早稻减少损失超百万斤[2][5] 花卉产业融合发展 - 采用"全容器化栽培"技术使花卉存活率达100%,通过"花旅经济"实现三产联动,包括研发栽培、观光旅游和文创产业[4] - 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持续增长,技术骨干全部本地化,从外聘江浙栽培师转变为培养本地村民[4][8] 科技兴农成效 - 北斗导航插秧机实现厘米级定位,土壤墒情监测仪实时数据回传,田间机械化设备成为"钢铁新农人"[6] - 无人机作业不仅是农机应用,更是"藏粮于技"国家战略的体现,机械效率诠释"科技兴农"战略[6][9] 产业经济效益 - 种粮大户通过政府补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获得便利,机械化管护使单人可管理千亩粮田[2][5] - 花卉产业通过创新思维和市场意识将产品转化为商品,"美丽经济"带动就业与收入增长[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