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寒武纪短线走低跌幅扩大至近7%,股价跌破1400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0:20
股价表现 - 寒武纪股价短线走低跌幅扩大至近7% [2] - 股价跌破1400元 [2]
寒武纪成交额超10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0:03
公司交易表现 - 寒武纪成交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股价现时跌幅超过6% [1]
高盛上调寒武纪12个月目标价至2104元
第一财经· 2025-09-01 09:33
公司业绩表现 - 寒武纪二季度业绩表现强劲 [1] - 高盛上调公司12个月目标价14.7%至2104元 [1] 机构观点 - 高盛对公司保持积极看法 [1]
高盛时隔一周再度上调寒武纪目标价至2104元 料受益中国云支出扩张
新浪财经· 2025-09-01 08:39
公司业绩与财务预测 - 寒武纪二季度业绩表现强劲 [1] - 高盛将公司2025-2030年净收入预测上调 其中2024年预测上调34%为最高幅度 [1] - 高盛将公司12个月目标价上调14.7%至2104元人民币 为一周内第二次上调目标价 [1]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人工智能芯片出货量提升且运营费用比率降低 [1] - 公司持续投入人工智能芯片及软件研发 巩固其在中国本土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市场领导地位 [1] - 客户范围从软件公司和企业扩展至更多互联网公司及领先云服务提供商 [1] 行业环境与驱动因素 - 中国云资本支出扩张为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1]
不止寒武纪!知名“牛散”,现身这些A股公司!
证券时报· 2025-08-30 22:11
章建平二季度持股情况 - 截至二季度末知名牛散章建平共持有8只A股个股 现身前十大股东[1][3] 寒武纪 - 章建平持有608.63万股 持股比例1.45% 持股数量与一季度末相同[1][3] - 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1] 宁波华翔 - 章建平持有615.85万股 持股比例0.76%[1][3]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1] - 公司股票8月29日涨停 6月份以来累计涨近90%[1] 汉威科技 - 章建平持有241.06万股 持股比例0.74%[1][3] - 公司业务覆盖传感器、智能仪表、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居家智能与健康及公用事业等领域[1] 慧博云通 - 章建平持有387.45万股 持股比例0.96%[1][3] - 公司为客户提供软件技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1] 龙溪股份 - 章建平持有521.10万股 持股比例1.30%[1][3] - 公司业务主要为关节轴承、圆锥滚子轴承、齿轮/变速箱研发、生产与销售 并通过控股子公司开展供应链服务与生产物资贸易[1] 浙江荣泰 - 章建平持有1091.26万股 持股比例3.00%[2][3] - 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耐高温绝缘云母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防护绝缘件、小家电阻燃绝缘件、电缆阻燃绝缘带等[2] -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耐高温绝缘云母材料应用的新兴领域[2] 嵘泰股份 - 章建平持有467.89万股 持股比例2.15%[2][3]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 - 公司股票8月29日涨停 今年以来累计涨近130%[2] 长阳科技 - 章建平持有338.78万股 持股比例1.18%[2][3] - 公司主要从事反射膜、光学基膜、隔膜及其它特种功能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动力电池及储能等领域[2] - 公司股票最近三个交易日累计涨逾20%[2]
“热搜”上的非凡“十四五”|政策稳信心足 资本市场持续向好
搜狐财经· 2025-08-30 21:46
资本市场改革进展 -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于2023年2月正式落地 标志着经过4年试点后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4] - 注册制改革以信息披露为核心 打破传统核准制限制 强调市场自我调节和资源配置优化[4] - IPO超募比例从"十三五"时期年均3.82%下降至"十四五"时期(截至2025年5月30日)的-0.23%[4] - 企业上市门槛降低 为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促进优胜劣汰机制形成[4] 金融政策导向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五篇大文章" 涵盖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五大领域[6] - 截至2025年5月末 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达103.32万亿元 同比增长14%[6] - 新增信贷结构由2016年房地产、基建贷款占比超60% 转变为目前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占比约70%[7] - 多个部门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包括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2025年2月证监会的实施意见[6] 市场结构变化 - "十四五"期间(截至2025年8月20日)A股股权融资总额累计5.64万亿元 较"十三五"下降26%[9] - IPO数量超1400家 首发募资规模1.62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约30%[9] - 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从2021年第一季度16.59%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18.46%[9] - A股退市公司数量达186家 较"十三五"增长约5倍[9] 市场表现指标 - 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超8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接近80%[10] - 2025年8月沪指站上3800点 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10] - 外资参与度提升 2025年1月出台政策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试点地区开展新金融服务[13] - 中国股票市场获利修正幅度在全球主要市场排名靠前 估值较其他市场更低[13]
贵州茅台控股股东宣告“抄底” 寒武纪登顶“股王”一日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2:07
股价表现与市场地位 - 贵州茅台8月29日股价回升至1480元/股 涨幅2.34% 总市值1.86万亿元 距"股王"宝座差13元 [1] - 寒武纪-U同日股价大跌逾6% 收报1492.49元 年内涨幅达126.82% 显著跑赢主要指数 [2] - 贵州茅台年内股价涨幅为-1.10% 跑输上证综指(15.10%) 上证50(10.86%)和沪深300(14.28%)同期表现 [2] 公司回购与股东增持 - 贵州茅台完成首次回购计划 实际回购392.76万股(占总股本0.3127%) 金额60亿元 拟于2025年9月1日注销 [1] - 公司控股股东计划6个月内增持30-33亿元 基于对长期价值的认可和未来发展信心 [2] - 公司2024年9月披露回购方案 计划使用30-60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并注销注册资本 [1] 财务业绩表现 - 贵州茅台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93.89亿元 同比增长9.1% 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 同比增长8.89% [4] - 第二季度茅台酒收入增长11% 非标茅台尤其是公斤茅台成为主要增量贡献者 [4] - 系列酒收入同比下降6.5% 主因产品结构调整和中高端系列酒销售压力增大 [4] 机构观点与估值 - 中金公司维持贵州茅台目标价2000元 对应2025/2026年19倍/18倍市盈率 [5] - 高盛上调寒武纪目标价至1835元 将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59% 28%和29% [4] - 贵州茅台过去12个月现金分红和回购总额达700亿元 股息率具备吸引力 [5] 风险提示与市场动态 - 寒武纪-U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称股价较7月28日上涨133.86% 存在脱离基本面的风险 [2]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50-70亿元 按上半年28.81亿元测算 下半年营收可能环比负增长 [3] - 寒武纪澄清未有新产品发布计划 网上传播信息均为不实信息 [3] 行业背景与发展前景 - 寒武纪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研发 8家公司通过DeepSeek适配测试印证研发能力 [4] -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硬核创新将改变全球市场对中国科技资产的预期 估值有望系统性重构 [3] - 原生创新企业的成功验证中国科技实力崛起 未来类似创新将大量涌现 [3]
寒武纪-U收盘跌超6%,报1492.49元/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5:10
公司股价表现 - 寒武纪-U股价收盘下跌超过6% [2] - 收盘价为1492.49元/股 [2]
“宁王”不服“寒王”!宁德时代飙升14%,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
格隆汇· 2025-08-29 13:27
技术进展与市场地位 - 宁德时代钠电池已实现量产 [1] - 麒麟电池市占率达到40% 形成技术护城河 [1] 后续业绩驱动因素 - 四季度车企补库强度将影响公司后续走势 [1] - 海外订单落地情况将影响公司后续走势 [1] 股价表现预期 - 股价有望在技术突破与业绩验证中维持震荡修复格局 [1]
寒武纪业绩飙升股价超茅台,创始人陈天石身家逼近千亿神话
搜狐财经· 2025-08-29 11: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1] -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 [2] 运营数据 - 存货余额2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64%,占总资产比例超30% [2] - 合同负债大幅增加 [2] - 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对供应链依赖程度较高 [2] 市场表现 - 股价达1587.91元/股,市值6643.03亿元 [2] - 股价表现超过贵州茅台 [2] - 创始人持股市值接近1900亿元 [2] 业务发展 - 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优势显著 [1] - 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合作 [1] - 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广泛落地 [1] 行业前景 -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持续扩张 [1] -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3] - 人工智能芯片赛道竞争日趋激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