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零售

搜索文档
月薪两万吃不起的百果园,去年关店近千家
凤凰网财经· 2025-08-11 09:43
公司战略与舆论反应 - 公司董事长公开表示不会迎合消费者 强调教育消费者成熟 [1] - 相关话题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包括"不会迎合消费者"和"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等话题登上热搜 [1] - 网友评论呈现负面倾向 包括反对被教育消费和类比其他品牌案例 [2][3] 产品质量问题事件 - 2024年315期间湖北门店被曝光存在腐烂水果再加工 隔夜水果贴新鲜标签 车厘子等级虚标等问题 [5] - 2022年有科普博主通过暗访发现门店存在售卖隔夜果切和处理变质水果的情况 [6] - 公司对2022年事件发布致歉声明 涉事门店停业整顿 店员停职再教育 [7] - 消费者投诉案例包括发霉荔枝(50多元) 变质橘子 果切中含塑料碎片以及20元两个桃子中有一个腐烂 [7][8][12][16]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4年公司收入102.73亿元 同比下降9.8% 除所得税前亏损3.91亿元 [22][23] - 2019-2023年营收分别为89.76亿元 88.54亿元 102.89亿元 113.12亿元和113.91亿元 [20] - 2019-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2.49亿元 0.49亿元 2.30亿元 3.23亿元和3.61亿元 [20] - 2024年底门店总数5127家 较2023年净减少966家 日均关店2.6家 [23][24] - 付费会员数量降至85.4万人 较2023年减少31.7万人 降幅27.1% [25] 市场环境与竞争态势 - 水果市场竞争加剧 社区团购提供次日达服务 本地生鲜店采用产地直采模式 超市推出平价专柜 [27] - 公司市值从上市首日94.74亿港元跌至26.94亿港元 累计跌幅71.5% [27] - 股东自2024年起频繁减持 包括常务副总裁持股从7.43%降至4.05% 天图投资董事长累计套现3788.64万港元 [27] 战略调整与品牌定位 - 2024年财报中24次提及"性价比"概念 包括战略升级为高品质与高性价比 [19] - 自2023年8月起每月推出1-2款高性价比产品 实际执行与公开表态存在差异 [20] - 公司曾制定十年千亿营收和超万家门店目标 但与当前经营状况形成反差 [23]
早报 | 英特尔CEO周一将赴白宫;百果园董事长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鹤岗开发百万元高档小区;猪价跌破14元创年内新低
虎嗅APP· 2025-08-11 08:14
生猪行业 - 生猪价格创年内新低,8月10日报13.77元/公斤,环比下跌8.3%,同比下跌33.6% [2] - 农业农村部将实施生猪产能综合调控,引导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 [2] - 上市猪企7月份生猪销售收入普遍同比两位数下跌,行业处于第六轮"猪周期"供强需弱阶段 [2] 房地产市场 - 鹤岗新建商品房均价五年间从3046元/㎡上涨至3860元/㎡,涨幅超800元 [3] - 鹤岗2023年外地人购房5680套,占新建高端楼盘购房者约10% [3] - 鹤岗新建高档住宅项目售价达5500元/㎡,176平方米户型售价约97万元 [3] 消费行业 - 百果园董事长表示不会降低水果品质来迎合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 [4][5] - 公司认为仍有成本优化空间,但坚持不做品质让步 [5] 科技行业 - 华为将于8月12日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技术,可能降低对HBM技术的依赖 [18] - 苹果宣布下月将Apple Intelligence中的ChatGPT核心模型升级至GPT-5 [24] - GPT-5将支持实时对话翻译和屏幕级视觉智能等新功能 [26][27] 汽车行业 - 宝马及华晨宝马召回超23万辆i系列电动车,涉及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等问题 [28]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拜访华为任正非,交流产业竞争态势和未来格局 [19][21] 金融行业 - 幻方量化市场总监涉嫌6年套取券商返佣1.18亿元,其中2000余万元流向个人 [15][16] - 公司称此为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佣金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17] 企业治理 - 伯朗特总经理要求固定月薪200万元及"公司利润-1元"年终奖被董事会否决 [23] - 第十大股东发布公开信要求修改公司章程,恢复正常治理结构 [23]
百果园董事长回应水果太贵:不会迎合消费者,在教育消费者成熟
36氪· 2025-08-11 08:00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坚持不迎合消费者 而是教育消费者成熟 强调高品质水果的价值与差异化定位 [6] - 公司认为高品质水果供不应求 价格差异可达四五倍 便宜水果则供大于求 [6] - 公司绝不在品质上做让步 但会通过成本优化和管控尝试降低部分产品价格 [6][7] 财务表现与市场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02.73亿元 同比下降9.8% 除所得税前亏损3.91亿元 上年同期盈利3.81亿元 为近五年来首次净利亏损 [7] - 公司港股上市时市值达94.74亿港元 截至2024年8月8日收盘股价报1.75港元 市值降至27亿港元 [8] 运营策略与品牌重塑 - 2024年财报中"性价比"一词出现25次 显示公司聚焦高质量发展与重塑"高性价比"用户心智 [8] - 公司通过优化门店布局、升级加盟商支持体系提升运营效能与盈利能力 [8] - 2024年8月启动品类运营体系升级 基于消费者数据重构"强流量属性大单品"与"极致性价比应季品" [8]
百果园董事长回应水果太贵;LV关闭中国首家巧克力店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07:21
百果园水果定价策略 -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强调坚守高品质水果定位 不会为降价牺牲品质 [1] - 公司选择教育消费者成熟而非利用信息不对称 通过成本优化而非品质降级实现价格调整 [1] - 2024年公司首度亏损3.9亿元 门店净减少近千家 股价较上市高点大幅下跌 [1] 中韩旅游市场复苏 - 上半年外国人出入境量达3800万人次 同比上升30.2% 其中免签入境增长53.9%至1364万人次 [2] - 韩国赴华旅游需求激增 大韩航空增加14%航班至每周206班 济州航空新开釜山-上海等航线 [2] - 青岛/烟台/盐城/昆明成为韩国游客热门目的地 航空及旅游企业迎来旺季业绩弹性 [2] 黑芝麻控股权变更 - 广旅大健康以9.42亿元受让20%股权 每股作价6.25元 将成为新控股股东 [3] - 广西国资委将成实际控制人 公司股票于2025年8月11日复牌 [3] - 交易溢价有限 中长期发展取决于文旅康养项目与食品业务的协同效应 [3] LV巧克力业务调整 - 中国首家LV巧克力店运营13个月后关闭 产品单价区间240-3200元 全部巴黎空运 [4] - 官方解释为"完成运营周期" 非租约到期 暂不透露业务调整细节 [4] - 反映奢侈品牌餐饮跨界存在快闪属性 高溢价产品面临复购率挑战 [4]
财经观察|是“教育”还是“傲娇”?百果园这波操作为哪般?
搜狐财经· 2025-08-10 23:57
#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登上微博热搜 8日, 10日 有媒体截取来源为 "百果余惠勇"的一段视频发布 视频中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回应水果太贵称 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 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 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 10日上午,记者查看名为"百果园余惠勇"的视频号、抖音账号及抖音账号"百果余惠勇",未发现相关视频。 我们想告知消费者 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 相关视频报道截图 百果园这波操作,是 "教育" 还是 "傲娇"? 记者注意到,余惠勇在视频中表示:"水果这个产品非常普通,但是真正了解水果的呢,非常少,我们仍然会坚守做高品质的。我要想给顾客留下 一个便宜的印象是很容易的,因为它不同的品质差别太大了,哪怕外观同样的水果,有的时候差到四五倍。而且便宜的水果呢供大于求, 但真正 的好水果是供不应求的,也是它贵的一个原因。我们一方面呢,可以听到百果园太贵了的声音,但另外一方面呢,我们百果园有几千万的会员, 如果没有一批真正认识到百果园价值的顾客,那百果园也就不复存在。" 此外,余惠勇还提到:"我认为商业就两种, 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 熟的路上。我们 ...
热搜第一!百果园董事长“教育消费者”引争议,门店一年减少近千家
搜狐财经· 2025-08-10 22:32
核心事件 -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公开回应公司定价策略 强调不迎合消费者且坚持高品质定位 相关话题于8月10日登顶微博热搜榜首[1][3] - 回应内容引发舆论分化 部分消费者认可优质优价逻辑 但更多网友批评"教育消费者"表述体现企业傲慢态度 原回应视频已被删除[3][4]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明确坚持高品质水果专家与领导者战略 绝不在品质上做让步 仅通过成本优化尝试降低价格[3] - 商业模式聚焦教育消费者成熟 而非利用消费者无知 通过品质认知差异实现差异化竞争[3] - 2024年进行战略升级 核心要务为彰显品牌优质 解决此前在"好吃"与"便宜"之间的战略摇摆问题[6]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收入102.73亿元 同比下降9.8%[4] - 归母净利润为-3.86亿元 较上年同期盈利3.62亿元转亏 为近五年来首次出现净利亏损[4] 门店运营 - 截至2024年末门店总数5127家 较上年末6093家净减少966家 闭店率接近16%[4] - 门店数量持续收缩 此前管理层曾计划2027年底中国大陆门店达1万家 目前不仅未达目标且出现负增长[4] 市场认知挑战 - 社交平台上长期与"高价""贵"等标签挂钩 消费者普遍认为其价格高于水果摊店及商超[3] - 公司承认存在与顾客的沟通缺失问题 导致战略定位认知不清[6]
如何评百果园董事长教育消费者言论
经济观察网· 2025-08-10 21:13
公司回应与争议 -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回应水果价格贵质疑,称公司致力于"教育消费者成熟"而非迎合消费者 [1] - 该言论引发广泛争议,网友将其与钟薛高类比,认为可能重蹈覆辙 [1] - 公司随后澄清视频被断章取义,强调完整内容有前因后果 [1] 市场定位与价格策略 - 公司解释水果价格偏高源于品质差异,便宜水果供大于求而高品质水果供不应求 [1] - 百果园拥有几千万会员,认为这些消费者认可其价值主张 [1] - 高端化模式面临市场挑战,当前消费环境下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 [1] 品牌沟通与消费者关系 - 商业评论指出"教育消费者"表述在消费敏感期易被解读为居高临下的说教 [1] - 此次争议暴露公司在市场定位和消费者沟通方面存在困境 [1] - 行业专家建议类似表达需更加谨慎以避免影响品牌信任度 [1]
月薪两万吃不起的百果园,去年关店近千家
凤凰网财经· 2025-08-10 20:43
公司舆情与品牌形象 - 董事长余惠勇公开表示“不会迎合消费者”并强调“教育消费者成熟”,相关话题引发社交媒体热议并登上微博热搜[1] - 网络舆论呈现负面倾向,消费者批评公司态度傲慢,并将公司与钟薛高类比[2][3][4] 产品质量与运营问题 - 2024年315期间湖北经视报道武汉门店存在将腐烂水果制作果切、隔夜水果贴新鲜标签售卖、随意升级车厘子等级等问题[10] - 员工缺乏《食品健康许可证》却在操作间处理即食水果[11] - 2022年有科普博主曝光门店存在售卖隔夜果切和变质水果问题,公司致歉并停业整顿涉事加盟店[12] - 社交媒体多次出现消费者投诉,包括发霉荔枝[13]、变质橘子[14]、果切中含塑料碎片[18][20]以及高价购买到腐烂桃子[21]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4年公司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除所得税前亏损3.91亿元[26] - 截至2024年底零售门店总数5127家,同比净减少966家,相当于日均关店2.6家[28] - 付费会员数量降至85.4万人,较2023年减少31.7万人,降幅达27.1%[30] - 公司股价表现低迷,市值从上市首日的94.74亿港元跌至26.94亿港元,跌幅71.5%[32] 战略调整与市场定位 - 2024年财报中24次提及“性价比”,显示战略从“好吃”转向“高品质与高性价比”[24] - 自2023年8月起每月推出1-2款高性价比果品进行促销,实际采取降价策略[25] - 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社区团购、本地生鲜连锁和超市均以新鲜度和价格优势形成挑战[32] 股东结构与资本动向 - 2024年起股东频繁减持,常务副总裁持股比例从7.43%降至4.05%[32] - 天图投资董事长王永华通过7次减持累计套现3788.64万港元[32]
太贵了!知名连锁品牌价格遭质疑!董事长回应,网友:赚我钱还想教育我?
搜狐财经· 2025-08-10 20:42
今天(8月10日) 话题"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 登上热搜 百果园的品质与价格不符 水果可以贵,但是质量要好 据媒体报道,8月8日,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表示:"水果这个产品非常普通,但是真正了解水果的,非常少,我们仍然会坚守做高品质的。我要想给顾客 留下一个便宜的印象是很容易的,因为它不同的品质差别太大了,哪怕外观同样的水果,有的时候差到四五倍。而且便宜的水果供大于求,但真正的好水 果是供不应求的,也是它贵的一个原因。我们一方面,可以听到百果园太贵了的声音,但另外一方面,我们百果园有几千万的会员,如果没有一批真正认 识到百果园价值的顾客,那百果园也就不复存在。" 此外,余惠勇还提到:"我认为商业就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 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他并不清楚的所谓的便宜之类的,我们想告知消费者,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但是如果消费者不知情的时候,实际上他 是无从选择的,他只能选择便宜,只能看价格。一方面我们认为还有空间在成本上继续去优化,能否再低一点的价格供应给我们顾客,但是我绝不在品质 上做让步,除非我直接换品相,把品质做差一点、价格 ...
“月薪2万吃不起”?百果园董事长回应水果太贵:不会迎合消费者
搜狐财经· 2025-08-10 19:40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坚持高品质水果定位 不迎合消费者对低价的需求 认为高品质水果供不应求是价格高的原因[2] - 公司采取教育消费者成熟的商业策略 而非利用消费者无知 强调在保持品质前提下优化成本而非降低品质[2] - 公司拥有数千万会员 认为核心客群认可其价值定位[2] 消费者反馈 - 部分消费者认为产品价格过高 与品质不符 存在"月薪2万吃不起"等吐槽[4] - 消费者反感公司教育论调 提出"赚我钱还想教育我"的批评[6] - 具体案例显示四个进口樱桃李售价达51元 引发价格争议[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02.73亿元 同比下降9.8% 近五年来首次出现净亏损3.91亿元[6] - 2023年上市后业绩变脸 2024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1%和66.06%[6] - 当前股价1.75港元 总市值26.94亿港元 较7月高点下跌明显[8] 运营数据 - 线下门店数量从6081家缩减至5116家 2024年净减少966家 相当于日均关店近5家[8] - 原计划十年内实现千亿营收和万家门店的目标面临挑战[8] - 暑期热播剧带动荔枝品类销售超7700万元 相关话题量过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