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气自动化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调研聚焦热门股,涵盖ST板块多家公司
环球网· 2025-05-25 09:45
机构调研活跃度 - 汇川技术成为近一周调研数量最多的股票,合计吸引321家机构参与调研,涵盖68家基金公司、30家证券公司、28家阳光私募 [1] - 富创精密、博众精工、厦门钨业、博思软件等个股也有逾百家机构调研 [2] - 近一周有多达25只ST股票被调研,股价表现火爆 [3] 汇川技术业务发展 - 公司伺服系统、变频器、小型PLC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据较好份额 [1] - 面向人形机器人产业,公司正积极开发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等零部件产品 [1] - 基于制造业和工厂操作类场景的价值闭环,为客户提供场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1] - 并购主要围绕与主业高度协同的自动化、精密机械、工业软件、新能源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方向开展 [1] 富创精密经营情况 - 公司作为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代表,持续加大境内外产能建设、高端人才储备、战略物资采购及研发投入 [2] - 短期内因多项战略投入集中兑现,导致费用端阶段性承压 [2] - 随着南通、北京及新加坡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叠加规模效应显现,公司边际成本有望降低 [2] 博众精工业务布局 - 2017年之前主要聚焦消费电子应用领域,2017年开始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2020年开始布局半导体高端装备板块 [2] - 目前业务主要以3C消费类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为主 [2] - 中长期会形成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自动化、半导体、高端仪器等多方位发展局面 [2] 厦门钨业市场展望 - 供给端显著增量的矿山不多,钨的市场前景较好 [2] - 钼矿多与铜矿伴生,近年来铜价较高,矿业公司倾向于优先开采高品位铜矿或扩大铜产能 [2] - 伴生钼产量被动增加,导致近两年钼价略有下降 [2] ST板块表现及原因 - *ST节能、*ST恒久、*ST亚太、*ST奥维等个股本周均涨超10% [3] - *ST节能连续5个涨停,*ST恒久、*ST亚太等获4个涨停,*ST南置获3个涨停 [3] - ST板块火爆主要源于近期的重组新规 [3] ST公司动态 - *ST恒久透露将聚焦主业,通过并购重组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ST亚太称广州万顺技术有限公司增持公司股份335万股,被认定为公司控股股东 [3] - *ST南置已披露重大资产重组相关公告,拟将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等相关资产及负债转让至控股股东电建地产 [4] - *ST海源控股股东拟转让股份,若完成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新余金紫欣企业管理中心 [4]
火爆!ST、ST、ST……批量被盯上,官宣重组股揭秘
证券时报网· 2025-05-24 19:08
汇川技术调研情况 - 近一周(5月16日~22日)合计321家机构参与调研,包括68家基金公司、30家证券公司、28家阳光私募等[1] - 自动化业务中伺服系统、变频器、小型PLC产品在中国市场均有较好市场份额[1] - 正在积极开发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等人形机器人相关零部件产品[1] - 基于制造业场景为客户提供场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1] - 并购方向围绕自动化、精密机械、工业软件、新能源及上下游产业链[1] - 当前股价66.50元,市值1792亿元,市盈率(动)33.9倍[2] - 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2元(含税),合计派发6.67亿元,占归母净利润38.59%[3] - 预计2025年开展中期分红,派发金额不低于相应期间归母净利润30%[3] 其他重点调研公司 - 富创精密获108家机构调研,净利同比-136.67%,市盈率122.42倍[7] - 博众精工获106家机构调研,净利同比-45.59%,市盈率29.01倍[7] - 厦门钨业获103家机构调研,认为钨矿供给端增量有限,市场前景较好[2] - 博思软件获102家机构调研,净利同比-12.79%,市盈率38.17倍[7] - 闻泰科技获97家机构调研,净利同比82.29%[7] ST板块调研动态 - 近一周25只ST股票被调研[5] - *ST节能连续5个涨停,*ST恒久、*ST亚太录得4个涨停[5] - *ST恒久计划通过并购重组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5] - *ST亚太控股股东广州万顺增持335万股[6] - *ST南置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转让房地产开发业务资产[6] - *ST海源控股股东拟变更[6] - *ST交投被申请重整及预重整[6]
国电南自: 国电南自关于回购注销部分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及调整回购价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2 20:47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情况 - 公司拟回购注销222,784股限制性股票,涉及7名激励对象,其中132,864股为首次授予部分(回购价3.22元/股),89,920股为预留授予部分(回购价2.56元/股加银行利息)[1] - 回购原因包括:6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因个人绩效考核等级为C未达解锁条件,1名预留授予激励对象因工作调动离职[2][8] - 回购资金总额约670,532.23元,全部使用公司自有资金[12] 回购价格调整机制 - 首次授予部分回购价格因2024年度分红(每10股派1.4元)从3.36元调整为3.22元/股[9][10] - 预留授予部分回购价格经过三次调整:2022年分红后从4.06元调至3.325元,2023年分红后调至2.6958元,2024年分红最终调至2.56元[11][12] - 价格调整公式:首次授予采用P=P0-V,预留授予采用P=(P0-V)/(1+n)(n为转增股本比率)[10][11] 公司股本结构变化 - 回购注销后公司总股本从1,016,093,562股减少至1,015,870,778股,变动比例0.02%[13] - 本次变动不改变股份性质比例,无限售条件股份仍保持100%[13] 决策程序与合规性 - 事项经2025年第一次临时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符合股东大会授权范围无需另行表决[14] - 独立董事、监事会及中介机构均发表意见认为程序合法合规,未损害股东利益[14][15] - 公司需按规定办理注册资本变更及股份注销登记手续[14]
国电南自:对全资子公司增资4500万元
快讯· 2025-05-22 19:02
公司增资计划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对全资子公司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增资4500万元 [1] - 增资前南自轨道注册资本为5500万元,增资后将增至1亿元 [1] - 增资旨在提高南自轨道的抗风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满足市场开拓需要 [1] 公司财务表现 - 南自轨道2024年营业收入3.62亿元 [1] - 南自轨道2024年净利润3085.28万元 [1] 公司治理 - 增资事项已经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 [1] - 本次增资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
英威腾: 总裁工作细则
证券之星· 2025-05-20 19:24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设立总裁1人,任期3年且可连任,由董事长推荐并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 [4] - 总裁职权包括主持生产经营管理、实施董事会决议、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及提请聘任/解聘副总裁/财务负责人等 [5] - 副总裁及财务负责人由总裁提名,经提名与薪酬考核委员会审查后由董事会聘任 [7] 决策机制 - 总裁通过总裁办公会议决策公司经营事项,会议实行总裁负责制,参会人员对决定事项承担相应责任 [8][10] - 会议讨论涉及利益冲突时需披露并回避表决,会议纪要作为公司档案保存 [12][13] - 若会议决定违反法规或章程导致损失,参与人员需赔偿(明确异议者除外) [3] 报告制度 - 总裁需每年向董事会提交书面《总裁工作报告》,涵盖经营、财务及市场情况 [15] - 遇重大事故、突发事件或证券法规定的重大事项时需及时向董事会报告 [17] - 报告内容需确保及时性、真实性及准确性,董事会可要求书面形式 [5] 其他规定 - 总裁不能履职时由董事会指定副总裁或其他高管代行职权 [2] - 细则未规定事项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解释权归董事会 [18][19] - 本细则自董事会审议通过生效,替代2010年发布的《总经理工作细则》 [20]
英威腾: 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办法
证券之星· 2025-05-20 19:23
内幕信息管理办法总则 - 公司制定本办法旨在加强内幕信息管理及保密工作,确保信息披露公平公正,保护投资人及相关利益者权益 [1] - 内幕信息定义为涉及公司经营、财务或对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的未公开信息,具有保密性、重大性和未公开性特点 [1] - 内幕信息范围包括《证券法》第五十二条、第八十条第二款、第八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重大事件及监管机构认定的其他信息 [1] 内幕信息知情人界定 - 内幕信息知情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管、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关联方人员、实际控制人、控股公司人员等 [2] - 知情时间指知情人首次知悉内幕信息的时间,知情方式涵盖会谈、电话、邮件等多种形式 [2] - 董事会负责确保知情人档案真实完整,董事长为主要责任人,董事会秘书负责登记事宜 [2] 登记管理流程 - 董事会秘书需在信息披露前填写知情人档案,记录知情时间、地点、方式及内容等详细信息 [3] - 股东、实际控制人及重大事项相关方需配合登记工作,不得隐瞒重要信息 [4] - 重大事项需制作进程备忘录,记录关键时点、参与人员及决策方式,相关人员需签字确认 [5] - 知情人档案及备忘录需至少保存10年 [6] 保密与责任追究 - 内幕信息知情人不得泄露信息或利用内幕交易,控股股东不得滥用权利索取未公开信息 [6] - 公司发现信息泄露或股价异常波动时应立即依法披露 [6] - 对违规交易或泄露行为将依法处罚并追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者移送司法机关 [7] - 中介机构违规泄露信息可解除合同并追究责任 [8] 附则 - 本办法由董事会解释修订,自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替代2010年旧制度 [10]
英威腾: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5-20 19:23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定义涵盖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重大事件信息 [1] - 制度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 [1] 组织体系与职责 - 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总裁和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成员包括财务负责人及其他高管 [1] - 舆情工作组是舆情处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启动/终止处理程序、拟定应对方案、协调对外宣传及监管沟通 [2] - 证券与投资部负责日常舆情监测,覆盖官网、社交媒体、股吧等全渠道信息,并建立重大舆情档案 [2] - 分子公司及职能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确保报送及时性、客观性 [3] 舆情分类与处理原则 - 重大舆情标准:传播范围广、损害公司形象/经营、导致股价异常波动 [3] - 处理原则强调快速反应、客观沟通(如通过媒体澄清)、系统化引导(如掌握调查主导权) [3][4] - 一般舆情由董事会秘书直接处置,重大舆情需工作组会议决策并同步监控 [4] 信息报告与处置流程 - 证券与投资部发现舆情后须立即上报董事会秘书,后者判断是否属于重大舆情并上报工作组 [4] - 重大舆情应对措施包括:事件调查、媒体沟通、投资者关系维护(热线/互动易平台)、官网澄清公告及法律手段(如发律师函) [4] 保密与追责机制 - 内部人员不得泄露未公开舆情信息,违规将面临内部处理或法律追责 [5] - 媒体传播虚假信息导致公司损失时,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 [5] 制度实施与修订 - 制度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6] - 解释权和修订权归属董事会,自审议通过日起生效 [7]
信捷电气(603416):公司动态研究:经销为主到直销破局,持续拓展第二成长曲线
国海证券· 2025-05-17 20: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19.9/23.2/2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3.4/4.1亿元,对应PE分别为38/31/25X;公司有望受益于下游需求复苏和持续拓展第二成长曲线打开成长空间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7亿元,同比+13.50%;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14.84%;直销营收2.54亿元,同比+25.76%;海外营收4190万元,同比增长近40% [2]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3.88亿元,同比+14.25%;归母净利润4601万元,同比+3.46%;净利润增幅略低于营收增幅,原因一是做大客户业务拓展,销售人员增加致销售费用同比+56.19%,二是专业服务机构咨询费等 [2]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为16%、17%、17%,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0%、23%、21% [9] 业务板块 - 2024年可编程控制器PLC收入6.48亿元,同比+21.09%,毛利率56.25%,同比+2.23pct,公司巩固传统行业地位同时向高端制造行业拓展 [3] - 2024年驱动系统收入8.06亿元,同比+10.57%,毛利率24.46% [3] - 2024年变频器收入450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近40% [3] - 2024年人机界面收入1.95亿元,同比+9.5%,毛利率32.18%;智能装置收入0.41亿元,毛利率34.36% [3] 产品优势 - 小型PLC技术积累深厚、类别多样,欲扩大市占率;中型PLC 2024年销售额1000余万元;大型PLC已做研发储备,国产替代空间大 [4] - 伺服系统为通用伺服系统,下游涉及数控机床、电子制造设备等众多行业 [4] 销售模式与业务拓展 - 2024年公司直销占比逐步提升 [5] - 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发空心杯电机等零部件,规划生产设备和产线,具备电机生产制造能力,储备相关技术,已投资长春荣德光学有限公司 [5][8] 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16日,信捷电气相对沪深300指数1M、3M、12M表现分别为37.0%、37.6%、123.8%,沪深300对应表现为3.1%、 - 1.3%、6.8% [7] - 截至2025年5月16日,信捷电气当前价格65.42元,52周价格区间26.38 - 70.26元,总市值102.8001亿元,流通市值91.2642亿元 [7]
西南证券:给予信捷电气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5-16 22:3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7.08亿元,同比增长13.5%,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14.8%,扣非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25.8% [1] - 2024年Q4单季度营收4.98亿元,同比增长17.5%,环比增长20.5%,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增长22.3%,环比增长13.9% [1] - 2025年Q1营收3.9亿元,同比增长14.3%,环比下降22.0%,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3.5%,环比下降15.3% [1] 盈利能力 - 2024年销售毛利率37.7%,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净利率13.4%,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2] - 2025年Q1毛利率38.1%,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净利率11.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2] - 伺服系统2024年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10.6%,毛利率24.5%,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 - PLC业务2024年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21.1%,毛利率56%,中型PLC实现销售1000余万元 [3] - 智能装置业务2024年收入0.4亿元,毛利率34.4%,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3] - 变频驱动产品2024年销售超4500万元,同比增长近40% [2] 研发与产品 - 2024年研发费用率9.8%,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2] - 推出DS5系列高性能伺服,性能优异且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2] - VH5、VH6系列变频器获市场广泛好评 [2] 行业与市场 - 中大型PLC国产化率较低,公司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3] - 智能装置业务核心零部件均具自主知识产权,机器视觉产品技术优势明显 [3] - 公司规划空心杯和无框力矩电机生产设备和产线,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3] 机构预测 - 机构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2.67亿-3.07亿元,2026年2.93亿-3.88亿元 [6] - 90天内7家机构给出评级,6家买入,1家增持,目标均价70.2元 [6]
积成电子(002339)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19:46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59,801.49 万元,同比增长 8.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160.12 万元,同比增长 2.13%,扭亏为盈后连续两年盈利增长 [2] - 2022 - 2024 年连续三年 Q4 收入占比超 45%,存在集中交付和收入确认滞后问题 [7]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司股东户数为 54,084 户 [8] 核心竞争力提升 - 主营业务涉及能源电力数智化、公用事业数智化和信息安全三大业务领域,市场营销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加强营销团队建设,加大网内网外市场开拓力度 [1] - 研发管理整合成立产品竞争力中心,集中资源向构建核心竞争力业务倾斜,增强研发协作和资源共享 [1] - 内部运营实施精细化运营,加强成本控制,2025 年继续深化管理变革,开展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降本增效实现有价值增长 [1][2]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2025 年聚焦主业主航道,深化管理变革,以客户为中心,加强营销团队和流程建设,加大业务开拓力度 [2] - 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全流程成本控制体系,多举措降本增效 [2] - 提升研发管理能力,加强研发平台化建设,推进关键领域核心产品研发升级和业务场景研发创新 [2]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和子公司管理,提高规范运作水平 [2] 营收利润问题 - 公司经营业绩受行业、市场、供应链和交付渠道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3] - 目前采取管理变革、加大市场开拓、精细化运营等方式提升盈利能力,未来继续聚焦主业,加大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 [3] - 订单转化为营收时间取决于订单交付条款、客户现场实施条件和产品采购生产交付周期等因素,主要产品订单转化为报表营收一般为 6 - 12 个月左右 [7] 业务拓展策略 - 加强南网市场业务开拓,从系统部组织建设、营销铁三角团队人员配置等方面加力,推进相关产品研发并通过检测 [6] - 拓展新能源发电、储能、石油石化、轨道交通等网外领域业务,加强市场品牌建设和宣传,参与行业活动,建设组织保障体系,编制营销手册,丰富解决方案 [6] 子公司相关问题 - 子公司青岛积成 2024 年净利润大幅下滑,公司督促其加强内部运营和回款管理,加大海内外市场开拓力度 [7] - 推动公司及子公司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和业务协同发展,加强子公司重大事项管控和内部控制建设 [7] 收入确认问题 - 产品收入确认严格遵循国家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已对部分终端产品协商签订分批交付协议均衡产能和收入确认 [5] - 系统和工程类产品分段确认收入受产品类型、合同条款、现场实施条件等因素影响,公司通过提高供应链效率等措施均衡收入确认 [5] 市场份额与海外市场规划 - 智能电网领域产品线覆盖电力系统各环节,新能源发电领域能提供整体自动化接入方案,能源管理领域有多种解决方案 [8] - 2025 年做精做深电网业务,拓展网外领域业务,推动三大板块增长,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8] - 公司及子公司部分产品已出口海外,设有专门部门负责海外市场开拓,未来持续关注政策和市场机会并积极开拓 [8] 市值管理工作 - 管理层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和股东回报,通过优化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式加强市值管理 [10] - 坚持现金分红政策回馈投资者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