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材料
搜索文档
星源材质: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发和制造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09 16:41
证券日报网讯 星源材质10月9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锂离子 电池隔膜的研发和制造,并高度关注该领域前沿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具备隔膜干法、湿法、涂覆隔膜的 自主研发能力以及雄厚的隔膜技术储备。 (编辑 王雪儿) ...
丰元股份:公司目前未涉及电池生产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1:46
合作背景与研发布局 - 公司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合作成立中科丰元高能锂电池材料研究院 [1] - 合作研究院由陈立泉院士担任院长,崔光磊研究员主导技术攻关 [1] - 合作团队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多项关键突破 [1] 公司业务定位与影响 - 公司目前未涉及电池生产业务 [1] - 公司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方面有相应研发布局 [1] - 公司表示会持续关注并紧跟市场发展趋势 [1]
星源材质:公司开发的高强度耐热型复合骨架膜等刚性骨架膜产品都已陆续向头部电池企业送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1:42
产品研发与送样进展 - 公司开发的高强度耐热型复合骨架膜、高孔隙率型骨架膜和高耐热型大孔骨架膜等刚性骨架膜产品已陆续向头部电池企业送样 [1] 知识产权保护 - 公司所生产的隔膜产品均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或已取得相关知识产权许可 [1] 财务信息披露 - 公司具体经营数据需关注公司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披露的定期报告 [1]
*ST威尔(002058):收购紫江跻身国内铝塑膜头部企业,受益于固态时代
天风证券· 2025-10-08 23:1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ST威尔“增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ST威尔拟以5.46亿元收购紫江新材51%股权,从而切入高增长的锂电池铝塑膜赛道,实现从持续亏损的传统仪器仪表业务向新能源材料的战略转型,以降低退市风险 [1] - 紫江新材是国内铝塑膜龙头,2024年国内市占率22.2%,全球市占率14.6%,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二,深度绑定比亚迪、ATL等头部客户,并在固态电池用铝塑膜技术方面布局领先 [1][3][17] - 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将驱动铝塑膜市场需求显著增长并对性能提出更高要求,预计2030年全球铝塑膜出货量达13.9亿平方米,市场规模达160.7亿元,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30] - 收购完成后,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8.84/10.06/13.55亿元,同比增长444%/14%/3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8/0.49/1.21亿元 [4] 收购背景与战略转型 - *ST威尔传统仪器仪表及汽车检具业务持续亏损,2024年营收仅1.6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24万元,因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于2025年4月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5] - 公司计划通过出售亏损资产组筹集部分资金,并采用“自有资金+并购贷款”组合支付5.46亿元收购对价,关联交易属性有助于降低整合难度 [1][23] - 收购标的紫江新材所处的铝塑膜赛道增长强劲,预计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20.69%,与公司传统业务增长乏力形成鲜明对比 [16] 铝塑膜行业与市场前景 - 固态电池采用软包封装形式,对铝塑膜的阻隔性、冲深性能、耐腐蚀性等要求大幅提升,推动产品平均售价上扬 [24][27][29] - 动力、储能及3C数码领域是铝塑膜主要下游应用,其中动力软包电池渗透率提升和储能市场快速发展是核心驱动力,预计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3340GWh [30][33][34] - 当前铝塑膜市场由日本DNP和昭和电工垄断高端市场,国产化率不足40%,存在广阔的进口替代空间 [2][40] 标的公司紫江新材核心竞争力 - 产能与出货量行业领先,2024年设计产能达10760万平方米,销量5127.7万平方米,产能利用率50.59% [3][41][47] - 技术实力突出,拥有境内专利68项,其固态电池用铝塑膜在冲深性能、AL/PP粘结性等关键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应用于清陶能源等客户的中试线 [3][21][53][55]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前五大客户包括ATL、比亚迪等,2024年对比亚迪销售占比已从2023年的48.93%降至22.69,并新增超80家创收客户 [20][51][62] - 2024年公司面临盈利压力,营业收入6.23亿元,毛利率9.5%,主要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降价,但公司通过客户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积极应对 [49][51] 收购后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基于固态电池产业高速发展、紫江新材技术优势及产能扩张,假设其国内市占率维持在22%以上,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的50.6%逐步提升 [4][70] - 预计2025年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来自并表紫江新材,2027年随着固态电池铝塑膜放量,收入增速提升至35%,毛利率有望升至27% [4][70] - 根据预测,公司2025年市盈率为16.87倍,2027年将降至31.64倍 [4]
展商预告丨龙岩思康 将携最新产品亮相CINE2025固态电池及钠电展,展位号:B03!
起点锂电· 2025-10-06 17:47
展会概况 - 行业首届新型电池全产业链专业展会,聚焦下一代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技术,专业性最强的新型电池技术专业展会 [2] - 举办时间为2025年11月6日至8日,地点在广州,展商规模超过200家,参会企业超过2000家,专业观众预计达20000人 [2] - 同期举办新型电池技术论坛,包含九大专场,并举行固态电池行业权威奖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 [2] 公司参展信息 - 龙岩思康新材料有限公司确认参展,展位号为B03,将携最新产品亮相 [3] - 公司位于龙岩市上杭县蛟洋工业区,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钠电新能源关键材料与氟/硅新型合成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8] 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钠电材料产品线包括竹炭负极前驱体、双氟磺酰亚胺钠(NaFSI)、NaDFOB、NaSO3F、NaBF4 [8][10] - 竹炭负极前驱体具有成本低、原料充足的优势,公司地处竹子大量生长区域,具备区位资源优势 [10] - 竹炭材料具有更大层间距和更丰富的孔隙分布,能更好地适配钠离子的嵌入/脱嵌,从而带来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和首次库仑效率等电化学性能 [10] - 竹炭材料符合环保与可持续性要求,竹子为可快速再生资源,其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碳排放较少 [10] - 双氟磺酰亚胺钠(NaFSI)为液料产品,可提供不同溶剂体系选择,如EMC、DEC、DMC [11]
融捷股份:广州融捷电源计划建设磷酸铁锂正极材料5万吨/年产能项目,项目正处于装修施工阶段
证券日报网· 2025-09-30 17:14
公司产能建设 - 广州融捷电源计划建设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年产能5万吨 [1] - 项目当前处于装修施工阶段 [1] - 项目目前尚未投产 [1]
山河智能:控股子公司博邦山河是公司在负极材料赛道培育的重点企业
证券日报网· 2025-09-30 16:43
证券日报网讯山河智能(002097)9月3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控股子公司博邦山河是 公司在负极材料赛道培育的重点企业,该公司拥有人造石墨负极产品全工序链连续一体化生产体系,目 前正处于从中试到大规模产业化阶段,整体年产能5000吨/年。 ...
德方纳米成交额创2024年10月10日以来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4:59
成交表现 - 公司最新成交额达18.39亿元,创2024年10月10日以来新高 [2] - 最新股价上涨13.37% [2] - 换手率为16.42% [2] - 上一交易日全天成交额为10.67亿元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 公司成立于2007年01月25日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28018.803万人民币 [2]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与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06:37
协议概述 - 中伟股份与厦钨新能源于2025年9月29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6] - 协议围绕消费电子、动力电池、低空经济、AI及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关键电池材料供应链展开合作[6] - 合作重点覆盖三元材料、钴酸锂、固态/半固态锂电材料、富锂锰基等高成长性产品[6] 合作领域与内容 - 合作领域包括产品供销、矿产资源开发及全球产能布局、产品研发[13][14][15] - 未来三年,双方预计在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等产品的合作量达约11.5万吨/年,三年总量约34.5万吨[16] - 具体产品年合作量预估为:四氧化三钴约4万吨、三元前驱体约5万吨、碳酸锂/磷酸锂约1.5万吨、回收料业务约1万吨[16] 合作方信息 - 合作方厦钨新能源为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469.1083万元,成立于2016年12月20日[8] - 厦钨新能源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履约能力[11] - 中伟股份与厦钨新能源之间无关联关系[10] 对公司与行业的影响 - 合作聚焦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旨在加速新材料研发、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对高能量密度、快充电池的需求[19] - 通过矿产资源开发与全球产能合作,保障镍、钴、锰等关键资源的稳定供应[14][19] - 合作有助于公司切入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等新领域的高端应用场景供应链,提前布局新兴市场[19]
华友钴业子公司签订《三元前驱体供应协议》及三元正极材料《基本采购合同》
智通财经· 2025-09-29 20:42
合同核心内容 - 公司子公司衢州新能源与LG能源解决方案签订三元前驱体供应协议 约定于2026年至2030年期间供应合计约7.6万吨三元正极前驱体产品 [1] - 公司子公司成都巴莫及匈牙利巴莫与LG能源解决方案及其波兰工厂签订三元正极材料采购合同 约定匈牙利巴莫于2026年至2030年期间供应合计约8.8万吨电池三元正极材料产品 [1] 合同影响分析 - 本次签订的合同对当期经营业绩不产生重大影响 [1] - 正式供货后 预计将对公司2026年至2030年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收入将根据具体订单情况及收入确认原则在相应会计期间确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