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剑指超高比能,破局“死亡之谷”,宁波富理宣布2026年量产富锂锰基
高工锂电· 2025-07-31 17:40
一场由中国科学家、企业引领,重塑动力电池格局的材料革命 2025 年 7 月 14 日,天津。老牌电池劲旅 力神电池 在得到 专业化整合 后 ,一个名为 " 中汽 新能 " 的国家级电池产业平台正式成立。 这家由一汽控股,并集结了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东风汽车、中国诚通等国家队力量的全新央企,甫 一亮相,便打响了第一枪:直指那个业界谈论了近二十年,集希望与挑战于一身的 " 圣杯 " 级技 术 —— 富锂锰基电池。 动力电池苦正极创新久 要理解这场变革的意义,必须先回到动力电池产业的核心焦虑:正极材料的瓶颈。 电池的能量密度,遵循着 " 木桶效应 " 的物理规律,其上限取决于正极与负极中容量较低的一 方。 近年来,以硅基负极、锂金属负极为主的负极材料技术高歌猛进,其克容量已迈向 1000mAh/g 甚至更高的理论区间,为电池能量密度的飞跃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然而,占据电池成本近四成、且对能量密度起决定性作用的正极材料,却始终未能实现同等级别的 跨越。 成立当日, 中汽新能 直面该 技术路线最核心的痛点,宣布 联合专业团队, 已攻克富锂锰电压衰 减过快的行业难题, 正式推出 能量密度高达 366Wh/kg 、循环 ...
大会回顾 | 5位行业大咖热议10TWh新变
高工锂电· 2025-07-12 18:18
行业趋势与市场空间 - 锂电产业正从"单一动力"向"全场景电动化"转型 市场空间向10TWh级发展 电动化深入船舶 飞行器 机器人 工程机械等新兴领域 [6] - 锂电需求从"单点高增"转向"多点爆发" eVTOL 低空经济 数据中心储能等新场景对电池能量密度 安全性与定制化要求更高 [6] - 固态电池成为格局重塑关键变量 主机厂推动固态电池验证与装车 2030年前后将有固态/半固态企业跻身动力与储能Top10 [6] 技术演进与创新 - 英联股份开发高抗张/高延伸MC材料 适配负极高硅体系电芯 提升生产良率和加工性能 [8] - 推出高导电一体焊接复合铜箔 方阻从36mΩ/□降至24mΩ/□ 显著减少充放电热量 适用于无人机等高倍率场景 [9] - 研发双极铜铝箔和固态电池用复合铜铝箔 适配新型固态电池结构 提升能量密度和快充能力 [9] - 卫蓝新能源攻克固-固界面难题 量产360Wh/kg混合固液电芯 蔚来ET7实测续航达1044km [18] 材料与工艺突破 - 璞泰来实现超薄铝复合集流体(6.5μm)100m/min高速复合 支持LCO电池满电4.48V通过针刺测试 [14] - 超薄陶瓷涂覆隔膜涂覆厚度仅0.5~1μm 达成500gf针刺强度 4000kgf/cm²拉伸强度 180℃热收缩<5% [14] - 宁波富理建成千吨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示范线 中试产品比容量达300mAh/g 计划2026年扩产至万吨级 [15] 产业化协同与降本 - 璞泰来通过材料-工艺-装备深度整合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如茵地乐粘结剂+嘉拓设备+卓立工艺协同 [12][14] - 卫蓝新能源SHS180-314Ah电池通过极端测试无热失控 已应用于全球首套混合固液储能电站 [18] - 英联股份AI赋能复合箔计划短期提升良品率 中期通过智能算法加速材料迭代 长期重塑电池制造价值链 [9] 未来技术方向 - 英联股份开发硫化物电池专用复合铜箔和蒸镀锂金属负极 实现膜厚精准可控 能量密度达400Wh/kg [9] - 行业聚焦多场景需求分化 规模化降本路径 以及材料 电池 设备厂商的生态协同模式创新 [19]
2025(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会议报道
鑫椤锂电· 2025-07-10 17:29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固态/半固态电池产量达5.1GWh,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29.2GWh [1] - 固态电池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低温适应性及长循环寿命成为全球能源科技竞争焦点 [3] 技术进展 全固态电池工程技术 - 需解决固-固界面阻抗大、对空气敏感等难题,采用分级控制颗粒粒径、正极材料包覆及负极锂合金化策略提升性能 [5] - 软包结构适配叠片工艺,利用液压动态调整压应力以优化界面接触 [7] 材料技术突破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通过组分优化和结构创新(单晶/多晶/复合)实现吨级供货能力 [9] - 杉杉科技开发均相载硅技术,宁波硅基一体化基地推动CVD硅碳材料产业化 [11] - 新源邦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完成100+kg规模生产,计划2025年建成10t/a生产线 [13] - 恩捷新材料实现99.9%高纯度硫化锂批量制备,粒径控制1-5μm [15] - 天石科丰开发离子电导率22.7mS/cm的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电导率达15mS/cm [19] 加工工艺创新 - 屹锂科技通过颗粒分级控制及表面包覆技术提升全固态电池性能,常州工厂建设30吨产能 [23] - 儒特智能优化湿法研磨工艺,解决堵料和溶剂处理难题 [25] - 匡德机械应用温等静压技术提升电解质膜致密化,改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 [27] 市场应用 - 动力与储能领域: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逐步量产,成为动力和低空领域主要增量市场 [29] - 消费电子与低空飞行器:适配无人机长续航需求,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及eVTOL飞行器 [31] 产业链发展 - 关键材料国产化加速,诩辰科技通过金属热反应技术制备高纯度硫化锂纳米粉体 [33] - 产学研合作深化,盟固利与中南大学推进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发 [35] 未来展望 - 技术创新将提升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38] - 产业链需协同发展,覆盖原材料供应至回收利用环节 [39]
银川经开区抢滩下一代电池材料产业
银川经开区下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布局 - 银川经开区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前瞻性布局下一代电池材料产业,探索融合资本、绿电与资源的绿色发展路径 [1] - 新型储能技术成为园区核心焦点,重点发展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锰基材料,响应国家能源转型战略 [1]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已建成万吨级生产线,突破效率衰减、电压稳定性等瓶颈,批量供货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 [1] 绿电资源与产业协同优势 - 截至2024年11月底,银川市光伏、风电装机容量达978.85万千瓦,绿电园区试点落地银川经开区 [1] - 宁国运灵武100万千瓦光伏项目为园区提供低价绿电,使电池材料生产综合电价降低20%以上 [1] - 园区充分利用本地绿电资源与材料生产的耦合优势,形成独特竞争力 [1] 创新招商与产业链培育 - 采用"融资前置"机制,将"先落地后融资"改为"融资落地双轨并行",1个月内促成30余家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 [2] - 以汉尧为标杆,带动"原材料-前驱体-正极材料-回收利用"全产业闭环 [2] - 吸引电解液、集流体、设备制造、储能系统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培育链主企业生态 [2] 产业生态圈构建 - 依托绿电降本与政策赋能,构建"资源-绿电-产业-市场"四维协同体系 [2] - 探索从材料端到电池制造再到储能应用的产业链闭环 [2] - 打造具备核心技术、成本优势和低碳竞争力的下一代电池产业生态圈 [2]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直击①:迈向10TWh,咬住方向不放松
高工锂电· 2025-07-08 22:15
行业趋势与机会 - 电动化正渗透飞行器、船舶、数据中心、工程机械等非车领域,带动锂电需求从"单点高增"走向"多点爆发" [1][18] - 固态电池成为格局重塑关键变量,2030年前后将有固态/半固态企业首次跻身动力与储能Top10 [19] - 储能市场快速进入门槛期,技术代差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在1-2年内出局 [21] - 材料与设备企业迎来新增长点,从陶瓷电解质到干法工艺装备投资与技术窗口打开 [20] 区域产业布局 - 邛崃是成都唯一在新能源电池正极、负极、隔膜三大主材及设备均有布局并实现规模化产出的区域 [4][15] - 成都新能源产业链覆盖锂电、光伏、氢能,集聚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龙头企业,产业集聚度全国前列 [13] - 邛崃建成科创载体及标准化厂房,能源供应充足,项目审批效率高(最快86天从签约到投产) [15] - 成都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1.5万辆,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1.3万亿,为锂电提供应用场景 [13] 企业技术突破 英联复合集流体 - 开发高抗张MC适配高硅负极、高导电一体焊接复合铜箔(方阻从36mΩ/□降至24mΩ/□)满足快充需求 [24] - 研发固态电池用双极铜铝箔、硫化物电池专用复合铜箔及蒸镀锂金属负极(膜厚精准可控,400Wh/kg) [26] - 通过AI实现生产缺陷监控、参数优化,目标短期提升良品率,长期重塑电池制造价值链 [27] 璞泰来 - 构建负极材料、涂覆隔膜、粘结剂、集流体及锂电设备全产业链协同优势 [30] - 超薄铝复合集流体(6.5μm)实现100m/min高速复合,支持LCO电池满电4.48V通过针刺测试 [31] - 超薄陶瓷涂覆隔膜(0.5~1μm)达500gf针刺强度,适配高端消费电子需求 [31]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 理论比容量400mAh/g,中试产品LR-300比容量达300mAh/g,获国际权威认可 [34][35] - 已研制460Wh/kg富锂硅碳动力电池,目标2030年需求量超10万吨(市场规模200亿元) [35] 卫蓝新能源 - 量产360Wh/kg混合固液电芯(蔚来ET7实测续航1044km),4695大圆柱电池计划2026年量产 [39] - 混合固液储能电池通过极端测试,全球首套100MW/230MWh电站效率达86% [39] - 固态电解质浆料产能2025年将扩至1万吨/年,硅碳负极比容量达2000mAh/g [39] 技术发展方向 - eVTOL、低空经济等场景倒逼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与定制化技术快速演进 [19] - AI赋能材料研发(如英联AI闭环系统)加速迭代周期,实现工艺自动控制 [26][27] - 材料-工艺-装备协同(如璞泰来"铁三角"模式)成为降本增效核心路径 [30][31]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终版议程
高工锂电· 2025-07-04 19:41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四川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 [1] 开幕式及致辞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邛崃市领导、璞泰来董事长梁丰、英联复合集流体总经理翁伟嘉将发表致辞 [2] - 成都市和邛崃市领导将进行投资环境及招商推介 [2] 核心议题 电池材料变局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将探讨"全场景 大空间 新格局" [2] - 英联复合集流体研究院副院长步绍宁将分享"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破局" [2] - 璞泰来膜事业部极片中心研究院院长张磊博士将讨论"材料、工艺、装备协同锻造综合供应商长板" [2] 新材料应用蓝海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将总结2025H1中国锂电池材料市场并展望未来 [4] - 杉杉科技技术总监顾凯博士将介绍新一代量产石墨化技术的进展 [4] - 安徽中基副总经理谢新华将分析电池需求多元共振下铝箔企业的应变策略 [5] - 东阳光氟树脂研发总监程堂剑博士将探讨PVDF替代方案破解锂电粘结剂"卡脖子"问题 [5] - 兰溪致德市场营销与技术支持总监贺劲鑫将分享气相硅碳的量产进展 [5] 固态电池产业化 - 卫蓝新能源研发总经理徐航宇博士将介绍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展与未来机遇 [4] - 容百科技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冯道言博士将探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进展 [6] - 锋锂新能源副总经理唐光盛博士将分析高比能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和工程问题 [6] - 厦钨新能源技术总监曾雷英将分享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及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 [6] 新材料创新路径 - 天目先导研发总监诸赓博士将介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开发进展 [5] - 金汇能集团研究院院长吴云胜将讨论硅基负极材料制备及产业化 [5] - 合肥恒力锂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勇将分享装备创新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发展 [5] 圆桌对话 - 多场景需求分化对新材料技术创新影响 [4] - 新材料规模化降本路径 [4] - 材料、电池、设备厂商生态协同关键点 [4] - 固态电池降本双引擎:材料创新与工艺革新 [5] - AI驱动技术破壁缩短开发周期并优化性能 [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路线选择 [5] - 装备赋能新电池与新材料产业化 [6] - 电池回收技术与零碳生产赋能全生命周期降本 [6] 参会企业 - 主要参会企业包括英联复合集流体、璞泰来、卫蓝新能源、杉杉科技、安徽中基、东阳光氟树脂、兰溪致德、容百科技、锋锂新能源、厦钨新能源、天目先导、金汇能集团等 [2][4][5][6]
倒计时5天!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议程
高工锂电· 2025-07-03 20:17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四川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主办,英联复合集流体总冠名 [1] 开幕式核心议题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将分析锂电池全场景需求与新格局 [3] - 英联复合集流体研究院副院长步绍宁探讨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破局 [3] - 璞泰来膜事业部极片中心研究院院长张磊博士提出材料、工艺、装备协同提升综合供应商竞争力的路径 [3] 新材料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刘兆平博士分享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产业化与市场破局 [3] - 卫蓝新能源研发总经理徐航宇博士介绍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与未来机遇 [3] - 东阳光氟树脂研发总监程堂剑博士探讨PVDF替代方案破解锂电粘结剂“卡脖子”问题 [4] - 兰溪致德市场营销总监贺劲鑫分析气相硅碳的量产进展及发展方向 [4] 产业化协同与降本路径 - 圆桌对话聚焦多场景需求分化对技术创新的倒逼作用,以及新材料如何突破成本与工艺瓶颈 [3] - 杉杉科技技术总监顾凯提出新一代量产石墨化技术的新理念 [3] - 安徽中基副总经理谢新华讨论电池需求多元共振下铝箔企业的应变策略 [4]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主任王小博分析广义新能源与新材料协同发展趋势 [4] 固态电池专题 - 中南大学唐有根教授研究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开发 [5] - 容百科技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冯道言博士介绍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进展 [5] - 锋锂新能源副总经理唐光盛博士探讨高比能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和工程问题 [5] - 厦钨新能源技术总监曾雷英分享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及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 [5] 装备与零碳制造 - 尚水智能材料装备工程技术中心总监杜保东提出智能材料装备赋能锂电池规模化制造 [4] - 华友循环副总经理陈雄辉探讨电池回收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创新技术 [4] - 合肥恒力锂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勇分析装备创新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发展 [4] - 湖南恩捷研发部长匡吴奇分享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行业趋势与公司产品布局 [5]
倒计时7天!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议程
高工锂电· 2025-07-01 20:08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1] - 会议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主办方包括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四川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开幕式与致辞 - 开幕式致辞嘉宾包括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成都市及邛崃市领导、璞泰来董事长梁丰、英联复合集流体总经理翁伟嘉 [2] - 成都市和邛崃市将进行投资环境及招商推介 [2] 电池材料变局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将探讨全场景需求下的电池材料新格局 [3] - 中创新航将分享新材料应用驱动电池迭代升级的议题 [3] - 英联复合集流体研究院副院长步绍宁将分析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破局 [3] - 璞泰来将讨论材料、工艺、装备协同对综合供应商能力的提升 [3] 新材料技术进展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刘兆平博士将介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产业化与市场破局 [3] - 卫蓝新能源研发总经理徐航宇博士将探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展与未来机遇 [3] - 圆桌对话将聚焦多场景需求分化、规模化降本路径及生态协同关键点 [3] 新材料应用蓝海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将研判2025年锂电池新材料应用与产业化趋势 [4] - 杉杉科技技术总监顾凯将分享新一代负极材料的量产进展与未来方向 [4] - 安徽中基副总经理谢新华将分析电池需求多元共振下铝箔企业的应变策略 [4] - 东阳光氟树脂研发总监程堂剑博士将探讨PVDF替代方案破解锂电粘结剂“卡脖子”问题 [4] 新材料创新路径与零碳智造 - 尚水智能材料装备工程技术中心总监杜保东将讨论设备企业如何适配新材料工艺需求 [5] - 华友循环副总经理陈雄辉将分享电池回收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创新技术 [5] - 合肥恒力副总经理赵平将分析装备创新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发展的路径 [5] - 圆桌对话将探讨装备赋能新电池与新材料产业化及生态构建的降本与可持续发展 [5]
倒计时8天!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议程更新
高工锂电· 2025-06-30 22:08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四川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联合主办 [1] - 英联复合集流体为会议总冠名商,其总经理翁伟嘉将参与致辞及圆桌对话环节 [2][3] 核心议题与参与企业 开幕式专场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将分析电池材料行业"全场景 大需求 新格局"的发展趋势 [3] - 中创新航将探讨新材料如何驱动电池迭代升级 [3] - 英联复合集流体研究院副院长步绍宁将分享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突破路径 [3] - 璞泰来将阐述材料、工艺、装备协同对综合供应商竞争力的影响 [3] 新材料技术专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刘兆平博士将解读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产业化进展 [3] - 卫蓝新能源研发总经理徐航宇博士将分析固态电池产业化现状与未来机遇 [3] - 圆桌对话聚焦多场景需求分化、规模化降本路径及产业链协同模式创新,参与方包括中创新航、英联复合集流体、璞泰来等企业代表 [3] 产业化应用专场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将发布2025年锂电池新材料应用与产业化研判 [4] - 移移柜技技术总监顾凯将介绍新一代负极材料的量产进展 [4] - 安徽中基副总经理谢新华将探讨铝箔企业在电池需求多元化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4] - 东阳光氟树脂研发总监程堂剑将分享PVDF替代方案在锂电粘结剂领域的突破 [4]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会议将重点讨论新材料产业化难题破解路径,包括性能、成本与供应链安全的平衡 [4] - 产业链协同成为关键议题,涉及材料、电池、设备厂商的合作模式重构 [3] - 传统材料体系惯性对新材料市场渗透的阻碍及应对策略被纳入圆桌对话议题 [4]
每日速递 | 亿纬锂能86亿建设海外储能电池项目
高工锂电· 2025-06-30 22:08
会议预告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7月8日-9日在四川成都举行 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主办方包括高工锂电 高工储能 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 [1] 材料领域 - 嘉元科技固态电池用铜箔产品已商业化 匹配5家头部电池企业供应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车和低空经济场景 如eVTOL测试 [2] - 德福科技子公司获全球光伏组件头部企业A和消费电池头部企业B的锂电铜箔定点供货协议 将供应东南亚工厂 [3] - 唐山亨旺新能源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进入试产阶段 总投资55亿元 原计划2025年3月开工 预计10月底量产 [4][5] - 振华新材针对半固态/凝聚态/固态电池研发固体电解质及改性三元材料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已实现百吨级出货 [6][7] 设备领域 - 科恒股份与北京纯锂新能源签署战略协议 合作涵盖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 正极材料及储能市场推广 [8][9] 海外布局 - 亿纬锂能孙公司拟在马来西亚投资86.54亿元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 深化全球化战略 [10][11] - 星源材质马来西亚工厂一期建成 总投资近50亿人民币 锂电池隔膜年产能达20亿平方米 [12][13] - 宁德时代印尼合资工厂动工 初期产能6.9GWh 2026年底投产 规划扩产至15GWh [14][15] - 特斯拉北美首座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即将完工 位于内华达州斯帕克斯市 [16][17] - 南都电源获印度1.4GWh储能系统订单 为该国最大单体储能项目之一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