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

搜索文档
罗永浩: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雷军: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9-16 08:08
西贝预制菜事件 - 西贝就预制菜风波致歉 承诺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 2025年10月1日前全国门店完成调整[3] - 罗永浩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 华与华老板已向其道歉[3][4]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发声肯定西贝 呼吁社会理性看待企业问题[5] - 罗永浩喊话于东来 建议不要被误导卷入西贝事件[8] 科技行业动态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 将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 包括三款产品[4] - 苹果首款无显示屏智能眼镜计划在未来12-16个月内推出 目标是与Meta雷朋智能眼镜竞争[13] - 钉钉首款AI硬件DingTalk A1旗舰版正式开售 售价799元 主打语音记录转写和分析功能[22] - 星纪魅族发布小屏旗舰魅族22 搭载骁龙8s Gen4处理器 配备多颗5000万像素镜头[19] 企业合作与资本运作 - 极氪科技股东以94.2%赞成票通过与吉利汽车合并协议 合并后将成为吉利全资子公司并退市[10] - 享界汽车宣布与华为北汽打造战略共同体 计划3年投入200亿元 专注四大技术领域[16] - 中美就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中方强调反对科技问题政治化 支持企业平等商业谈判[4] 融资活动 - 安酷能源完成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昆域投资和上海吉六零投资 此前A轮获小米集团过亿元投资[18] - 海德氢能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由蔚来资本等投资 老股东持续加码[18] - 恩瑞恺诺完成逾2亿元A轮融资 由松禾资本、深创投等领投[18] - 芯视界微电子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由国新基金领投 专注ToF传感芯片研发[18] - 湃诺瓦医疗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投资方为集富亚洲 专注神经外科医疗器械[18] - 华龛生物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由多家产业基金联合投资 专注3D细胞制造解决方案[19]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479.6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 千亿级企业数量增至267家[8] - 8月全国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8.6%和66.9% 服务消费持续较快增长[24] - 1-8月皮卡市场销售38.7万辆 同比增长12.7% 长城汽车保持领军地位[24] 企业声明与澄清 - 荣耀否认有任何前高管入职车企 称相关报道为虚假信息[8] - 抖音高管回应"字节离职赛道" 称部分帖子为培训机构虚假宣传 已通过法律途径维权[8] - OPPO法务部声明将追责蓄意发布不实信息行为 坚持零容忍立场[16] - 亚马逊云科技否认大中华区裁员计划 称报道严重失实[12] 创新技术发布 - 生物混合爬行机器人问世 可通过光刺激控制运动 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机器人》[21][22] - 湖南首个低空经济互联网平台"新翼飞"上线 提供无人机服务预约功能[18] 零售与餐饮业调整 - 汉堡王深圳多门店关闭 客服回应称为经营策略变动[10] - 法拉第未来启动Crypto飞轮分拆上市计划 将成立第二家独立上市公司[16]
西贝致歉:尽可能在门店现做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07:10
此前双方围绕"预制菜"问题的争执引发外界极大关注。9月13日23时许,罗永浩曾发文称,"西贝的事情 可以告一段落了。我要忙正事了。"而在9月14日晚,罗永浩在个人微博转发一张贾国龙发表言论的截图 表示,"贾国龙,那这件事情我们没法揭过去了。"截图显示,贾国龙称"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 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还提及"罗永浩是网络黑嘴"。风波进一步升级。 9月15日,西贝官方发布致歉信称,"深刻意识到西贝的生产工艺与顾客的期望有较大差异,没有满足广 大顾客的需求与期待。"西贝方面表示,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10月1 日前,西贝全国门店会陆续完成部分菜品调整。 西贝还称,"关于广大顾客关心的保质期问题,我们正在与上游供应商积极沟通,在保证食品安全和库 存周转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保质期。" 随后,罗永浩迅速发文回应称,"百分之百没有预制菜的'虚假承诺'呢?10月1日开始替换,所以10月1 日前还要继续卖是吗。" 同日晚,罗永浩再次发文称,"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放弃发起对贾国龙诽谤污蔑的法律诉讼,放 弃提取10万元现金去西贝公司奖励贾国龙为揭露西贝内幕作出的贡献。"同时,罗永 ...
“预制菜”新国标来袭 概念股闻风而起
每日商报· 2025-09-16 07:00
截至下午收盘,得利斯、三江购物涨停,天康生物涨超8%,龙大美食(002726)、惠发食品、国联水 产均涨超5%,味知香(605089)、华统股份(002840)、欧福蛋业等涨幅也超4%。 据数据,A股市场上,预制菜概念股有31家,双汇发展(000895)、金龙羽(002882)、涪陵榨菜 (002507)、安井食品(603345)等知名企业均被列入预制菜概念股。近两个月,大部分公司股价出现 上涨。 商报讯(记者 叶晓珺)经过几天的持续发酵,罗永浩与西贝餐饮的"预制菜纷争"态势未见消减,与此 同时,本周第一个交易日,资本市场预制菜概念随之爆发。同花顺(300033)数据显示,预制菜指数涨 1.63%,得利斯(002330)开盘涨停,国联水产(300094)涨超7%,多股涨超3%。 此波概念股飙涨还与预制菜国标即将出台密切相关,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值得关注的是,餐饮门店预制菜使用情况(含是否使用、使 用方式)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围。机构方面表示,新国标草案落地或将重塑预制菜行业格局。 新国标进入倒计时 预制菜概念爆发 昨日一早,"西贝道歉"词条冲上热 ...
21社论丨以规范与透明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6:48
行业背景与现状 - 预制菜争议反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情权和餐饮透明度的日益重视,折射中国餐饮行业工业化、标准化进程中的认知与规范挑战 [1] - 中国餐饮需求呈现双轨并行态势,一方面追求更高品质、更健康的膳食,另一方面迫切需要便捷、高效、经济的就餐解决方案 [1] - 日本预制菜产业渗透率达到70%,美国预制菜市场渗透率远超中国,表明预制菜是餐饮业应对高效率、快节奏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 [2]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及通勤时间延长等现象共同推动吃饭便捷化趋势的形成 [2] - 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人口高密度聚集于商业区,商场及写字楼因消防限制无法使用明火,倒逼企业寻求标准化、规模化餐饮解决方案 [2] - 午晚餐高峰时段集中出餐的压力促使企业采用预制菜以实现出餐效率和品质稳定 [2] 行业优势与挑战 - 预制菜通过统一配方、集约生产、全程监控和冷链配送,能有效降低成本、减少浪费,保障出餐效率和品质稳定 [2] - 国家层面尚待建立从原料溯源、加工工艺到冷链物流和标签标识的全链条标准与监管体系,缺少涵盖原料筛选、加工工艺、营养标识的强制性标准体系 [2] - 部分餐饮企业模糊预制与现做的界限,未充分保障顾客知情权,甚至以预制菜品冒充现制现售,导致行业信任缺失 [3] 行业发展方向 - 规范、健康并有完善监管的预制菜是行业客观趋势,公开与透明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3] - 明确标识、信息透明、标准清晰是预制菜大规模融入中国餐饮行业的关键,消费者需要食品健康和知情权 [3] - 预制菜将成为高效、安全、可持续的饮食供给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以规范与透明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6:39
行业背景与争议焦点 - 预制菜争议反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情权和餐饮透明度的日益重视 凸显中国餐饮行业工业化、标准化进程中的认知与规范挑战 [1] - 舆论对涉事餐厅是否使用预制菜存在明显分歧 相关讨论推动预制菜议题进入公众视野并促进社会对餐饮工业化的理性讨论 [1] - 中国餐饮需求呈现"双轨并行"态势:一方面追求更高品质、更健康的膳食 另一方面迫切需要便捷、高效、经济的就餐解决方案 [1] 国际经验与发展趋势 - 日本预制菜产业渗透率达70% 美国预制菜市场渗透率远超中国 表明预制菜是餐饮业应对高效率、快节奏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 [2] - 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及通勤时间延长等现象共同推动"吃饭便捷化"趋势形成 [2] - 城市化率提高、商业区人口高密度聚集、商场写字楼消防限制明火使用及高峰时段集中出餐压力倒逼企业寻求标准化、规模化餐饮解决方案 [2] 行业优势与挑战 - 预制菜通过统一配方、集约生产、全程监控和冷链配送有效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并保障出餐效率和品质稳定 已成为行业难以逆转的发展方向 [2] - 国家层面尚未建立从原料溯源、加工工艺到冷链物流和标签标识的全链条标准与监管体系 缺少涵盖原料筛选、加工工艺、营养标识的强制性标准体系 [2] - 部分餐饮企业模糊"预制"与"现做"界限 未充分保障顾客知情权 甚至以预制菜品冒充现制现售 导致行业信任缺失 [3] 发展路径与解决方案 - 规范、健康并有完善监管的预制菜是客观趋势 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做到公开与透明 [3] - 消费者并非一味拒绝预制菜 而是需要食品健康和知情权 只有明确标识、信息透明、标准清晰并赋予消费者选择权 预制菜才能大规模融入中国餐饮行业 [3]
探底回升,游戏大涨,储能爆发,国资云陷入调整
格隆汇· 2025-09-16 03:00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探底回升上涨0.22% 深成指上涨1.07% 创业板指上涨2.13% [1] - 两市超3200只个股下跌但成交额达1.51万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游戏概念股低开高走集体大涨3.43% 星辉娱乐20cm涨停 完美世界涨停 [3] - 储能概念股强势 宁德时代与阳光电源双双创历史新高 [3] - 预制菜概念股活跃 得利斯涨停 [3] - 国资云概念低开低走下跌1.95% 美利云/特发信息/易华录等多股跌幅超4% [3] - 算力硬件股出现分化 淳中科技触及跌停 [3] - 文化传媒/地产/贵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3] 政策与消息面 - 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3]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3] - 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3]
罗永浩与西贝之争折射预制菜亟需统一标准
证券时报· 2025-09-16 02:40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市场规模达到4850亿元 同比增长33.8% [1] -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7490亿元 [1] 行业发展意义 - 预制菜产业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 - 推动餐饮行业标准化 满足消费者便捷化需求 [1] 行业现存问题 - 行业缺乏标准制度 存在标准不一和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2] - 面临食品安全隐患和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的挑战 [2] - 行业竞争加剧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 [2] 标准化进程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2] - 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2] 市场反应 - 预制菜概念板块表现活跃 得利斯涨停 天康生物涨超8% [2] - 龙大美食 惠发食品及国联水产均涨超5% 味知香涨近4% [2] 行业发展关键 - 标准化是产业破局的关键 统一标准可解决认知错位问题 [3] - 透明化是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明示成为法定义务 [3] - 品质是产业生命线 企业需将品质打造成核心竞争力 [3] 行业前景 - 随着行业标准及政策完善 行业将在规范化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升级 [2] - 长期来看优质产品将成为消费者的主要选择 [2] - 国家标准出台将推动产业向更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3]
实探西贝门店:参观厨房需要健康证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00:16
西贝预制菜事件影响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称罗永浩为"网络黑嘴"引发双方公开争执 罗永浩表示拒绝和解但最终放弃追究[2] - 西贝发布致歉信承认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存在较大差异 承诺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至门店现场加工[2] - 西贝门店客流受预制菜风波影响明显减少 店员称近期客人明显减少[4] 餐饮企业预制菜透明度实践 - 西贝店员否认使用预制菜 称使用每天进货的新鲜食材烹饪 但要求参观厨房需提供健康证[4][6] - 老乡鸡在店内明显位置公示菜品加工等级划分 绿标为餐厅现做 黄标为半预制 红标为复热预制[7] - 桂满陇和苏小柳采用现场制作模式 桂满陇蔬菜现场烹饪 苏小柳透明开放厨房现场制作点心[6] 消费者与行业对预制菜的认知差异 - 消费者普遍认为预制菜包括切好洗净的原材料、无锅气菜品和隔夜菜[10] - 根据六部委联合通知 净菜类食品、主食类产品、即食食品和中央厨房配送菜品均不属于预制菜[10] - 餐饮从业者认为中央厨房模式是连锁品牌标准化必要手段 通过解决粗加工提高人效并降低损耗[11] 预制菜行业市场表现 - 预制菜概念板块9月15日涨幅0.99% 得利斯和三江购物涨停[14] - 惠发食品、味知香、国联水产、千味央厨、盖世食品等公司均有不同程度上涨[14] - 老乡鸡门店在预制菜风波后客流量估计有10%~20%的增长[9] 行业规范与发展趋势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3] - 标准将首次将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情况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专家建议强制披露[13] - 味知香表示行业面临标准不一、食品安全等挑战 千味央厨采取源头严控与供应链升级措施应对信任危机[14]
欺瞒消费者即是过,争议倒逼行业规范,预制菜或迎来发展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9-15 23:35
行业现状与争议 - 预制菜成为餐饮行业焦点 消费者对知情权和透明度要求提升 引发广泛讨论[1][3] - 部分餐馆被指责菜单标注现炒但实际使用预制菜 导致口碑下滑和分店倒闭[3] - 相反有餐馆主动公开使用预制料包和出餐时间 获得消费者正面评价[3] 市场驱动因素 - 大型餐饮品牌依赖预制菜实现全国连锁和标准化运营 例如快餐巨头的汉堡和炸鸡采用加热替代现炒[5] - 效率优先成为年轻消费者核心诉求 预制菜帮助降低价格使打工和学生群体能够负担[5] - 行业争议推动规范制定 市场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开始出台标签指引并召开专家会议[5]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从只关注口味和价格转变为重点关注菜品是否现制 像侦探一样审查菜单[7] - 服务员需要解释菜肴来源 餐饮服务转变为知识问答模式[7] - 商家通过公开汤底、主料和配菜来源获得更多认可 新品牌推出预制套餐因性价比获得好评[7] 行业发展趋势 - 预制菜本质是工具而非敌人 行业通过争议推动更规范流程 类似外卖时代催生的封签和后厨直播[9] - 经营者开始提供消费者选择权 服务员诚实解答问题 消费者更懂行并主张知情权[9] - 未来发展取决于透明和信任 餐饮行业需要落实明厨亮灶并将选择权和知情权交给消费者[9]
“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净利连降两年
国际金融报· 2025-09-15 22:3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43亿元 同比增长4.7% [2] - 归母净利润3195万元 同比下降24.46%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2534万元 同比下降38.74% [2] - 连续两年净利润下滑 2024年中期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3.37%至4229万元 [2] 成本与盈利 - 营业成本2.71亿元 同比增长10.29% 增幅超过营收增长 [2] - 毛利率20.83% 同比下滑超4个百分点 [2] - 原材料成本高企是盈利能力走弱主因 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较高 [2] - 牛肉类产品收入1.37亿元 同比增长8.82%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40% [3][4] 产品结构 - 肉类产品收入2.28亿元 同比增长7.35% 其中牛肉类增长8.82% 猪肉类增长8.33% 羊肉类下降30.28% [4] - 水产类产品收入9483万元 同比增长6.76% 其中虾类增长10.21% [4] - 其他类产品收入1521万元 同比下降31.5% [4] 价格传导与应对措施 - 牛肉原材料价格波动是核心影响因素 零售端调价幅度未完全覆盖成本涨幅 [4] - 批发端无法实现有效价格传导 渠道选品向低货值产品转移 [4] - 通过价格调整 强化供应链管控 严格供应商准入标准等措施应对成本压力 [5] 区域市场 - 华东地区收入占比超90% 但增幅仅0.54% [5] - 华南市场增长777.35% 西北市场增长354.83% 华北市场增长235.79% [5] - 新兴市场合计收入不足1000万元 对整体营收带动作用有限 [5] 渠道与行业 - 批发渠道面向餐饮酒店团餐等客户 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约1/3 [6] - 预制菜行业2019-2022年收入CAGR为19% 预计2025年达4757亿元 [6]